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规划

更新时间:2024-07-12 06: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第一章 矿区概况和建设条件

第一节 矿 区 概 况

一、矿区位置与交通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二期位于靖边县中北部和横山县的西南部,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镇、海则滩乡、黄蒿界、海测滩乡,横山县雷龙湾乡、赵石畔乡及塔湾镇等管辖。榆横(南区)二期矿区规划范围:西以陕西与内蒙古省界及煤层1000m等深线为界,北以陕西与内蒙古省界及无定河为界,东以榆横矿区(南区)一期西边界及东边界向南延线、3号煤剥蚀边界线及经线19370500m(1980西安坐标系)为界,南至纬线4150000m(1980西安坐标系)。矿区东西长约40.7~106.6km,南北宽约20.1~65.1km,面积约4479.6km2。

矿区附近现已建成通车的铁路有从矿区东界南北向通过的神延铁路,目前神延铁路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建成复线电气化铁路,成为包西线的一段。国铁太(原)~中(卫)~银(川)铁路紧邻矿区南侧东西向通过,为复线电气化铁路。目前正在施工之中,即将竣工通车。国铁包西铁路和太中银铁路将成为矿区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

根据榆林地区铁路规划,包西二线将从矿区南北向通过。矿区铁路外运条件较为方便。

矿区周围及矿区内公路交通较为发达,包茂高速公路由北向南从矿区内部通过,该公路在榆林与榆神高速公路相连,在靖边与国道主干线(GZ35)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相接,两条高速公路形成矿区南北向高速通道和东西向高速通道;210国道在矿区东侧南北向通过,307国道在矿区南部与银青高速公路平行东西通过。另外,省道榆林经横山至靖边的公路为三级公路标准,沿芦河由北向南通过矿区。矿区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靖边县城至周围主要城市的公路里程下:

延安市 123km; 银川市 250km;

1―1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榆林市 120km; 太原市 480km; 西安市 470km; 包头市 398km。 矿区交通位置见图1-l-1。

二、地形与地貌

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地表基本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所覆盖,沿无定河、芦河和二道河则等较大沟谷中基岩零星出露。区内地势总体东南高东北低,海拔标高一般在+1250~+1350m之间,最低点位于矿区东北角耳树渠,海拔标高+1030m;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南部的大墩梁(芦河与黑河则间大梁),海拔标高+1440.1m,最大高差410.1m。

三、地表水系

矿区内水系较发育,较大河流有北东—南西向分别由矿区东、西部流过的芦河和黑河则,及自南向北的圪洞河,为常年性河流,向北汇入无定河。其余为芦河、黑河则、圪洞河的支流,属间竭性河流,水流量较小,并受大气降水的控制,旱季流量较小,雨季流量较大。

四、气象情况

矿区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草原气候区。天气多变,春季多风沙,夏季较炎热,秋季多暴雨,冬季长而严寒。年平均气温7.8℃,日极端气温38.6℃~-29.7℃。年平均降水量395mm。冬春多西北风,沙尘暴日数5天;7~9月份为雨季,十月中旬降雪,翌年二月解冻,无霜期120天。

五、地震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态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裂度VI度。据史料记载,自明代以来,本地区曾发生过3.5级以上地震8次,但5.5级以上仅1次。1738年4月至今200多年区内再未发生过较大地震,属无震害区。

六、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一) 靖边县概况

1―2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图1-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靖边县共辖23个乡镇(场),21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31万,县内交通便利,已建成的公路有:307国道、201国道、204省道穿县城而过,包茂高速、青银高速在靖边交汇并建成通车,截至2009年建成通村公路580.1公里,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畅率达80.8%,通达率达100%,在建工程有:张家畔--巴图湾32公里二级路,

1―3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由南至北穿越海则滩、红墩界矿区;靖边—志丹65公里的二级路。规划建设的公路有:靖王高速西站—内蒙界10.8公里的一级路;黄蒿界高速路出口—统万城29公里二级路。

铁路建设:太中银铁路由西向东横穿靖边,将于2010年10月份建成通车。 服务于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建设的杨桥畔铁路集运站于2010年7月20日交初设,计划于2010年进行征地、拆迁并开工建设,本集运站的建设将为榆横矿区南区二期6个井田的开发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途径,对榆横矿区的井田开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规划建设的铁路:内蒙临河—靖边的铁路,该项目已启动,届时,靖边将成为全国县级城市少有的旱码头,中国西部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通信情况:随着济南—银川光缆干线穿越靖边和榆林本地光缆建成使用,靖边县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全县交换机容量达39480门,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3部,移动手机用户达59500部,手机通信网络覆盖全县,并形成移动、联通、电信竞争机制。

水资源情况:靖边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红柳河、芦河、大理河、黑河、圪洞河、周河,建国以来全县共建成大小水库140座,在红柳河、芦河上形成串联梯级水库群,现在册水库25座,总库容8.8亿m3,库坝之多,库容量之大居陕西省之首。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17亿m3,地下水资源量2.83亿m3,重复利用量为1.29亿m3,水资源总量为3.71亿m3。全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63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05亿m3,地下水可利用总量为1.58亿m3。目前全县水资源年总利用量为7357万m3,其中:地下水利用总量为6763万m3(工业用水652万m3、城镇及农村人畜饮水661万m3、灌溉5450万m3),地表水年总利用量为594万m3。

名胜古迹:位于县城东北58公里处无定河北岸的统万城,是东晋(公元317至420年)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国都,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虽然战乱等人为破坏和150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部分城垣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了46个日夜,至今革命前辈的旧居保存完好。

(二)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概况

1―4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2007年,为了贯彻落实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总体建设布局,靖边县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建设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

园区位置及区位优势:园区位于靖边县城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砂石峁国营林场,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一期启动建设7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县城下风向,芦河下游,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包茂高速公路和青银高速公路夹角地带,距火车站2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区域内没有耕地和居民,干扰因素少;距规划建设的杨桥畔110千伏和330千伏变电站较近,用电有保障;利用沙生湿地污水最终处理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园区定位及规划建设:园区定位按照煤、油、气、盐资源综合利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以能源、有机化工产品、合成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链。园区将建成产业链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化工基地及循环经济示范园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园区于2007年11月经陕西省政府审定、陕西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园区发展规划。在2008年4月28日第六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期间成功举行了靖边能化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开园、延长石油集团180万吨/年甲醇项目开工奠基仪式,袁纯清省长、赵正永常务副省长等省市领导亲自参加了开工奠基仪式。

入园煤化工项目:由延长石油集团投资的180万吨/年甲醇、150万吨/年渣油热裂解、60万吨DMTO、60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和8万吨乙烯装置及下游产品项目,总投资258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72.9亿元,年可实现利税42.3亿元。工程于2008年6月15日开工,截止目前审批工作和技术引进全部完成,工程设计和中长期设备订货正在加快进行。同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园区业务办公大楼、市政道路、服务区绿化基本完工。延长石油集团办公调度大楼、宾馆、职工倒班宿舍楼、职工食堂等厂前区工程已经大部完工,设备超限厂房主体架构形成,迎宾大道、石化大道两条主干道完成80%以上,其他相关工作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于2012年全部建成投产。

入园盐化工项目:延长石油集团盐化工项目于2009年2月开展工作以来,目前项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经过延长石油集团多方对比论证,于3月4日经过实地踏勘

1―5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后,正式确定将该项目落户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达150-180亿元,税费15亿元左右。计划于2010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投产。项目以盐卤、天然气、苯、甲苯和动力煤为主要原料,主要产品有30万吨/年MDI、35万吨/年PVC、20万吨/年有机硅和2万吨/年合成氨。

入园其他项目:目前华能631000MW煤电一体化项目(一期231000MW)、国电631000MW煤电一体化项目(一期231000MW)都已完成了预可研的评审,正在编制项目可研;亿华公司150万吨兰炭及20万吨煤焦油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同时与该园区相配套,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杨桥畔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以及靖边县北部三乡镇的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建设。

园区突出特点:

(1) 园区真正实现了煤、油、气、盐四大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了优势互补,合理配置的加工转化,开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新思路。

(2) 园区规划起点高、思路新,做到了零排放、无污染和循环利用的有机结合,以及规划建设生态型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体现了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战略。

(3) 园区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在国内乃至亚洲,实现了化工产业单套装置最大、技术装备最新、产业链最长、附加值最高,实现了我国化工产业发展规模集聚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实践证明,规划建设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完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三个转化”的要求,完全符合榆林市“两区六园”的总体规划布局,完全符合靖边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七、矿区勘查、开发简史

(一) 矿权设置

矿区目前共有6处已设煤炭勘查权和1处已申请煤炭勘查权,具体情况如表1-1-1、表1-1-2、表1-1-3、表1-1-4、表1-1-5、表1-1-6,及图1-1-2。 1、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地区煤炭资源详查

表1-1-1 靖边红墩界地区勘查登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1―6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探矿权名称 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地区煤炭资源详查 证号 0100000710806 探矿权人 北京事通恒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证机关 国土资源部 2登记面积 265.55km 有效期 2007.7.25-2010.7.25 80西安坐标系 地理坐标(80) 拐点 编号 X(m) Y(m) 东 经 北 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4213210.34 4212712.13 4211526.42 4209770.43 4207381.53 4207140.56 4205487.75 4204444.07 4204053.82 4203443.35 4199586.51 4199621.82 4202263.33 4203686.03 4204124.39 4204201.14 4205165.95 4206591.23 4192345.20 4191621.97 4193258.79 4197792.09 4199640.23 4200811.29 4201585.82 4202365.19 4202964.36 4203960.95 4205898.06 4208011.10 4209392.54 4211785.81 4212557.28 36569047.17 36572050.91 36573939.42 36574126.10 36575904.80 36576517.12 36577826.25 36578324.43 36579426.75 36580067.47 36579836.54 36583378.03 36585353.45 36585753.66 36586383.81 36587798.98 36588618.57 36589237.68 36589319.75 36568642.95 36568947.02 36569006.61 36568771.22 36568688.10 36569121.14 36570115.66 36571648.69 36572762.94 36572135.51 36570457.63 36569738.21 36568327.58 36568394.27 108°47′15″ 108°49′18″ 108°50′35″ 108°50′42″ 108°51′54″ 108°52′19″ 108°53′12″ 108°53′32″ 108°54′17″ 108°54′43″ 108°54′32″ 108°56′57″ 108°58′19″ 108°58′36″ 108°59′02″ 109°00′00″ 109°00′34″ 109°01′00″ 109°00′57″ 108°46′51″ 108°47′04″ 108°47′08″ 108°46′59″ 108°46′56″ 108°47′14″ 108°47′55″ 108°48′58″ 108°49′44″ 108°49′19″ 108°48′11″ 108°47′42″ 108°46′45″ 108°46′48″ 38°02′55″ 38°02′38″ 38°01′59″ 38°01′02″ 37°59′44″ 37°59′36″ 37°58′42″ 37°58′08″ 37°57′55″ 37°57′35″ 37°55′30″ 37°55′30″ 37°56′55″ 37°57′41″ 37°57′55″ 37°57′57″ 37°58′28″ 37°59′14″ 37°51′32″ 37°51′15″ 37°52′08″ 37°54′35″ 37°55′35″ 37°56′13″ 37°56′38″ 37°57′03″ 37°57′22″ 37°57′54″ 37°58′57″ 38°00′06″ 38°00′51″ 38°02′09″ 38°02′34″ 2、陕西省靖边县海则滩地区煤炭资源详查

1―7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表1-1-2 靖边县海则滩地区勘查登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探矿权名称 陕西省靖边县海则滩地区煤炭资源详查 探矿权人 登记面积 拐点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陕西亿华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11km 80西安坐标系 X(m) 4191621.97 4192345.20 4182231.63 4181938.65 4183204.22 4183952.84 4184539.91 4185217.81 4186354.07 4187154.48 4188699.01 4189959.25 Y(m) 36568642.95 36589319.75 36589405.24 36568503.57 36568664.36 36569685.92 36569827.77 36569773.08 36569225.22 36569071.70 36569401.12 36568925.84 2证号 发证机关 有效期 0100000710807 国土资源部 2007.7.25-2010.7.25 地理坐标(80) 东 经 108°46′51″ 109°00′57″ 109°00′56″ 108°46′42″ 108°46′49″ 108°47′31″ 108°47′37″ 108°47′35″ 108°47′13″ 108°47′07″ 108°47′21″ 108°47′02″ 北 纬 37°51′15″ 37°51′32″ 37°46′04″ 37°46′01″ 37°46′42″ 37°47′06″ 37°47′25″ 37°47′47″ 37°48′24″ 37°48′50″ 37°49′40″ 37°50′21″ 3、陕北侏罗纪煤田靖边县海测滩地区煤炭资源普查

表1-1-3 靖边县海测滩地区勘查登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探矿权 名 称 探矿权人 登记面积 拐点 编号 1 2 3 4 陕北侏罗纪煤田靖边县海测滩地区煤炭资源普查 靖边县国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89.25 80西安坐标系 X(m) 4181908.74 4182109.69 4172859.84 4172665.18 Y(m) 19568575.44 19589502.70 19589603.17 19569387.56 东 经 108°46′41.84″ 109°00′56.86″ 109°00′56.87″ 108°47′11.85″ 证号 发证机关 有效期 T0112009100136152 国土资源部 2009.10.31-2011.7.25 地理坐标(80) 北 纬 37°46′00.72″ 37°46′00.73″ 37°41′00.72″ 37°41′00.71″

1―8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5 4175440.09 19569364.22 108°47′11.84″ 37°42′30.71″ 4、陕西省横山县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煤炭资源普查 表1-1-4 横山县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勘查范围拐点座标一览表 探矿权 陕西省横山县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名 称 区煤炭资源普查 探矿权人 陕西省投资公司 登记面积 拐点号 1 2 3 东经 109°04′00″ 109°10′00″ 109°10′00″ 300.59km 北纬 38°05′00″ 38°05′00″ 37°51′00″ 2证号 发证机关 有效期 拐点号 4 5 6 6100000410224 国土资源部 2004.5.11-2007.3.1 (正在申请办理延续登记) 东 经 109°01′00″ 109°01′00″ 109°04′00″ 北 纬 37°51′00″ 37°59′00″ 38°01′00″ 5、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地区煤炭资源详查 表1-1-5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勘查区煤炭普查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探矿权名称 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地区煤炭资源详查 探矿权人 登记面积 拐点编号 1 2 3 4 北京联众博通科技中心 120.58km 80直角坐标(3度带) X(m) 4191358.50 4191513.44 4182417.52 4182262.69 Y(m) 36589330.45 36602581.88 36602695.41 36589429.36 2证号 发证机关 有效期 0100000710808 国土资源部 2007.7.25-2010.7.25 地理坐标 东 经 109°00′57″ 109°09′59″ 109°09′59″ 109°00′57″ 北 纬 37°51′00″ 37°51′00″ 37°46′05″ 37°46′05″ 6、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横山县塔湾地区普查

表1-1-6 塔湾地区勘查登记拐点坐标一览表 探矿权 名称 探矿权人 登记面积 序号 1 2 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横山县塔湾 地区普查 神木县恒煤物资运输有限公司 73.37km 80坐标 X(m) 4182109.346 4182263.640 Y(m) 36589504.408 36602721.856 东 经 109°01′00″ 109°10′00″ 2证号 发证机关 有效期 0100000710776 国土资源部 2007.7.25-2009.7.25 地理坐标 北 纬 37°46′00″ 37°46′00″

1―9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3 4 4176713.624 4176559.400 36602791.056 36589564.711 109°10′00″ 109°01′00″ 37°43′00″ 37°43′00″

图1-1-2 矿权设置情况示意图

7、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

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无定河以北地区(面积约47.10km2)属2006年规划的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的北区;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西北角界线以陕蒙省界为界,但探矿权登记证上未严格按陕蒙省界划定,而是采用直线连接的,因此,勘查区实际面积比探矿权登记证面积增加了10.52km2。

在榆横矿区南区北界以南、榆横矿区南区(北纬37°46′)以北矿权空白区,西安地勘院已向国土资源部提交了矿权申请资料,部已受理,勘查许可证正在办理中。

(二) 以往地质工作

横山—靖边地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石油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等

1―10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工作。从1981年起,西安地勘院、宁夏矿业开发公司等勘查单位先后完成了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和一些勘查区的普查、详查和精查工作, 通过这些勘查工作,使矿区勘查整体工作程度达到了普查,部分达到了详查,局部(东南部塔湾一带)达到精查。

系统性的地质工作主要为:

1. 1981~1985年,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原第八地质队)在包括本区在内的榆林、横山、靖边一带15000km2范围内进行了煤田远景调查,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横山地区远景调查报告》及D+E级煤炭储量718.13亿吨。该报告于1985年11月11日由原地矿部和陕西省地质局评审通过,评审文号为陕地地发(86)16号。

2. 2009年3月至12月,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了靖边县海则滩勘查区煤炭详查工作。提交了《陕西靖边县海则滩勘查区煤炭详查报告》,详查施工钻孔32个,进尺24075.12m。

3. 2009年3月至10月,宁夏矿业开发公司完成了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地区煤炭资源详查,提交报告,详查完成钻孔8个,工程量5296.99m。

4. 2009年6月至12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红墩界勘查区煤炭资源详查工作,提交了报告,详查施工钻孔40个,工作量28591.54m。

5. 2009年3月至11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海测滩勘查区煤炭资源普查工作,提交了普查报告,普查施工钻孔14个,工作量11799.49m。目前海测滩勘查区的详查正在进行。

6. 2009年8月至12月,宁夏矿业开发公司完成了黄蒿界勘查区煤炭资源详查工作,提交了详查报告,详查施工钻孔28个,工作量14900.60m。

7. 2008年7月至12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塔湾勘查区煤炭资源详查工作,提交了详查报告,详查施工钻孔13个,工作量5904.42m。

2009年,西安地勘院又完成了该区精查工作,报告未评审。

8. 2009年2月至12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普查工作,提交了普查报告,普查施工钻孔24个,工作量13697.15m。至2010年5月底,西安地勘院

1―11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又完成了该区详查的野外工作。

9. 2010年6月西安地勘院将已经勘探的成果汇总形成《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及南部接续地段资源汇总报告》。

10. 2010年8月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了《陕西省靖边县毛团-梁镇地区煤炭资源预测报告》。

(三) 矿区开发简史

根据《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及南部接续地段资源汇总报告》,矿区内无生产矿井及小窑存在,在矿区东侧约10km处(榆横矿区(南区)一期规划区)有张家洼煤矿。开采对象为本区的主采煤层—延安组3号煤层,井深200~240m,煤厚3m左右,年产原煤15万吨以下。开拓方式立井-平硐后退式采掘,割煤机配合电钻打眼放炮采煤,矿车运输,机械通风、排水,矿灯照明。经调查,煤层顶底板稳固性较好,以坑木、保安煤柱支护。煤矿从未发生过冒顶、底鼓现象,井下地温正常,未发生过煤尘和瓦斯爆炸事故。

第二节 资源条件

一、区域地质

(一) 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东胜-环县小区,其地层主要特征如表1-2-1。

(二) 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南部。陕北斜坡为一单斜构造,岩层北西西向微倾,局部发育有宽缓的短轴状向斜、背斜及鼻状隆起等次级构造,未发现规模较大的褶皱、断裂,亦无岩浆活动痕迹。

见图1-2-1区域构造纲要略图。 (三) 区域矿产

区域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粘土矿、盐类等。

1―12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二、矿区地层

矿区区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有全新统风积沙,现代河床冲、

表1-2-1 区域地层系统一览表

地层系统 界 系 统 全新 统 第 四 系 组 马兰组 代号 Q4 2al+p1Q4 1a1+p1 Q4Q3m Q3s Q2l 122eol岩性特征 按成因类型有冲积砂砾石层Q42eol及风成沙地Q4。 2al+p1厚度(m) 、 Q41al+p1、0~30 0~40 0~107 0-220 新 生 界 上更 新统 萨拉乌 苏组 中更 离石组 新统 下更午城组 新统 岩性为浅黄色粉砂质亚粘土,结构疏松。 岩性为浅灰黄色、土黄色粉砂质亚砂土、亚粘土。 岩性为浅褐—土黄色砂质粘土夹棕色薄层状亚粘土,含钙质结核。 Q1w 岩性为浅桔红色石质粘土及粉砂质粘土。含灰白色不规则豆状、颗粒状钙质结核,发育孔隙、0~36 放射状裂隙。 岩性为紫红色至棕红色砂质亚粘土,夹钙质结0~100 核层,呈似层状展布,底部有时见紫色砾岩层。 新 上新 近 静乐组 统 系 白 垩 系 下 洛河组 统 安定组 中 直罗组 统 延安组 下 富县组 统 三 叠 系 N2j K1l 岩性为砖红色、棕红色粗粒砂岩,砂砾岩。 岩性为紫红色泥岩与细砂岩为主,夹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钙质泥岩,局部有粗砾岩及炭质泥岩。 岩性以灰、灰绿色中粗粒砂岩为主,夹浅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细砾岩,底部有灰色粗粒砂岩。 0~340 J2a 0~170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J2z 0~250 J2y 岩性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砂岩、细砂岩,深灰色、103.71~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夹有炭质泥394.38 岩、煤层。 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砂岩,杂色砂质泥岩,顶部0~130.11 为黑色薄层状炭质泥岩。 J1f 上 统 瓦窑 堡组 T3w 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黑色泥岩夹煤线。 0~344

1―13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图1-2-1 区域构造纲要略图

洪积层,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中、下更新统黄土。资源汇总区北部无定河南岸、芦河和其它较大沟谷中基岩零星出露。钻孔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还有侏罗系中统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及下统富县组,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等。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 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

厚度大于47.81m,未见底,一般由五个正粒序沉积旋回组成,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砂岩,次为灰白色粉砂岩及灰黑色泥岩、油页岩,旋回顶部偶见薄煤层或煤线。

(二) 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

该组厚0~47.57m,平均18.63m。资源汇总区北西部厚度大、南东部厚度较小,由南东至北西厚度逐渐增大。岩性以灰黑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次为灰白色中~

1―14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下伏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伏地层: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浅灰绿色块状细粒长石砂岩。 (三)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

为本区含煤地层,厚度193.07~277.34m,平均241.11m。岩性主要表现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冲积平原环境沉积的灰色细—粗粒长石砂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泥岩、煤层(线)多个沉积旋回组成的建造。

根据岩石组合、含煤特征、旋回结构等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段。现自下而上叙述如下: 1. 第一段(J2y1)

本段为一套冲积平原相组合,主要由冲积河道相、泛滥盆地相和沼泽相的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夹煤层组成。厚度16.29~63.21m,平均36.25m,在资源汇总区南部厚度大,北部和东部厚度小。

2. 第二段(J2y2)

厚度30.79~60.98m,平均47.70m,在资源汇总区南部厚度大,北部和东部厚度小。岩性总体上以湖泊沉积的细碎屑岩为主。

3. 第三段(J2y3)

该段为区内主要含煤段,厚度54.63~80.91m,平均64.79m。在资源汇总区南部厚度大,北部和东部厚度小。

4. 第四段(J2y4)

该段以三角洲平原~沼泽相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河流相的细~粗砂岩为主,由4个旋回组成。厚度53.39~112.50m,平均79.08m。在资源汇总区南部厚度大,北部和东部厚度小。

(四) 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

全区分布,厚度73.12~212.05m,平均122.50m。资源汇总区南部厚度较大。该组岩性较单调,主要为一套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河流相沉积。岩性以灰白~浅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和浅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组成3个沉积旋回。底部为浅灰、灰白色块状~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局部含细砾,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一般,泥质胶结,

1―15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发育大型板状、楔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明显的底部冲刷特征,分布较稳定,厚5~40m,相当于区域上的“七里镇砂岩”,是本区划分延安组和直罗组界线的重要标志层(K4)。

与下伏地层延安组呈整合接触。 (五) 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

厚度62.75~218.55m,平均119.89m。资源汇总区西北部厚度大、南东部厚度小。 为一套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内陆湖泊、河流相沉积,下部岩性主要为浅紫红色、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发育水平层理。上部为紫、暗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粉砂岩、中~细粒长石砂岩韵律层。

本组顶部灰白色、浅灰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区内分布范围广,层位稳定,厚3~34m,是本区划分洛河组和安定组界线的重要标志层(K5)。

与下伏直罗组整合接触。 (六) 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

多被第四系风积沙覆盖,地表仅出露于北部无定河、东北部郭家沟等地。该组岩性单一,为紫红色、砖红色块状中~细粒长石砂岩。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被泥、铁、钙质弱胶结,发育巨型楔状交错层理。岩石结构较疏松,表层风化强烈,岩体破碎。据钻孔资料,该组厚度0~352.01m,平均160.20m。资源汇总区西南部厚度较大,东部遭受剥蚀厚度较小。

与下伏安定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七) 第四系(Q)

第四系厚度0~156.16m,平均61.49m,基本覆盖全勘查区,不整合于白垩系洛河组地层之上。无定河及其支流一带厚度较小,其余地段厚度较大。

1. 中、下更新统黄土(Q2+1):

断续出露于地形相对较高的梁岗之上,是本区第四系地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岩性为灰黄色、浅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半固结,柱状节理发育,含大量灰白色不规则状钙质结核。厚度0~156.16m。

2. 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1s)

1―16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分布于圪洞河上游干沟子等地,厚度0~90m,是区内第四系潜水的主要含水层。下部为桔黄色、浅灰紫色及杂色中细沙、细粉沙与暗棕色亚粘土不等厚互层。上部为褐灰黄、浅灰黄色粉细沙和沙土。

3. 上更新统马兰组(Q3m)

分布于黑河则漫滩之中,岩性主要为灰黄、浅灰黄色粉细沙和亚沙土,底部含砂砾石,厚度0~10m。

4. 现代河床冲、洪积层(Q41-2al+pl)

分布于无定河漫滩及区内较大沟谷之中,岩性主要为灰黄、浅灰黄色粉细沙和亚沙土,底部含砂砾石,厚度0~20m。

5. 全新统风积沙(Q42eol)

区内地表普遍分布,厚度0~40m。为浅黄色粉细沙、细沙,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为次棱角状。其上植被多为沙柳、沙蒿及杂草。

三、矿区构造

(一) 构造

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南部,地质构造简单,本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北西西向倾斜的单斜层,倾角小于1°,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区内无岩浆活动痕迹。

经过普查阶段地震勘查,勘查区内地震线经过地段仅发现落差小于5m的断(层)点两处。

(二) 主采煤层底板起伏形态特征

区内的基岩基本为简单的层状叠置结构,无较大褶皱,仅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 由3号煤层底板等高线显示,该煤层在勘查区内总体向北西西方向近水平倾斜,倾角小于1°,局部底板有一定的宽缓的波状起伏。

四、煤层

延安组是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延安组地层厚度193.07~277.34m,平均241.11m。共含煤层4~16层,具有对比意义的4层,自上而下编号依次为3、4、5、8号煤层,

1―17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其中3、4、5号煤层为区内可采煤层。

(一) 煤层产状、厚度及结构

区内各煤层均呈简单的层状产出,局部有宽缓的波状起伏,无明显的膨缩突变现象。各煤层层位稳定,受后期构造作用影响较小,各煤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北西西,倾角小于1°。

3、4号煤均为中厚煤层,5号煤为薄煤层。各煤层结构均简单,属结构简单煤层。个别含1~3层夹矸,厚度0.11~0.75m,岩性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及粉砂质泥岩。

煤层顶板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部分细~粗粒砂岩、炭质泥岩。煤层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次为细~中粒砂岩。

(二) 煤层的覆盖层厚度

煤层的盖层由松散层和基岩组成,其中松散层厚度的变化主要受地形控制,而基岩厚度的变化主要受煤层产状制约。由于各煤层均呈简单的单层向西方向倾伏,所以上覆基岩厚度由东向西增大。煤层一般埋藏深度超过400m,表明本区煤层埋深较大。

(三) 煤层的稳定性

3号煤层全区可采,4、5号煤层大部可采。

各煤层层位稳定,厚度稳定,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煤类总体以弱粘煤(RN32)为主,其次为长焰煤(CY42)及不粘煤(BN31),煤层的主要煤质指标变化中等。3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型煤层,4、5号煤层为大部可采的稳定型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2-2。

五、煤质

(一) 煤的物理性质

区内各煤层煤的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均为黑色,条痕褐黑色,沥青或玻璃光泽,阶梯状、贝壳状断口,硬度中等,性较脆,内生裂隙发育或较发育,3、4号煤层外生裂隙较发育,5号煤层不发育,裂隙常被方解石和黄铁矿薄膜充填,可见黄铁矿颗粒。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3号煤层煤岩组分以暗煤为主,亮煤次之,镜煤及丝炭少量。4、5号煤层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镜煤及丝炭少量。3、4、5号煤层视密度分别

1―18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为1.34g/cm3、1.33g/cm3、1.34g/cm3。

表1-2-2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编号 煤层产出层位 最小(m) 最大(m) 平均(m) 含煤 见煤点(点) 情况 见煤率(%) ≥0.1m 极差(m)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最小(m) 最大(m) 平均(m) 可采点 可采 可采范围 情况 2可采面积(Km) ≥0.80m 可采系数(%) 极差(m)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厚度(m) 直接 顶板 岩 性 3 4 33J2y J2y 0.81 0.15 4.23 2.64 2.80 1.24 225 100 100 3.42 1.91 0.73 0.40 23.5 28.8 0.81 0.82 4.23 2.64 2.80 1.40 225 116 全区可采 大部可采 1455.73 734.60 100 50.46 3.42 1.82 0.73 0.39 23.5 27.3 0.05-61.65 0.19-10.93 泥岩为主,中、细砂岩、粉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砂质泥岩次之,个别 之,个别粉砂岩、泥质 粗砂岩、粉砂岩。 粉砂岩、中砂岩。 多数无,少量1-2层 多数无,少量1-2层 层数/厚度(m) 0.11-0.74 0.11-0.79 夹矸 岩 性 泥岩、泥质粉砂岩 泥岩、粉砂质泥岩 厚度(m) 0.16-24.11 0.27-31.61 直接 泥岩为主,粉砂岩、粉砂质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粉底板 岩 性 泥岩次之,少量细砂岩、 砂岩、泥质粉砂岩次之。 泥质粉砂岩。 最小(m) 276 298 埋深 最大(m) 854 890 一般(m) 450~670 580~850 最小(m) 520 483 底板 最大(m) 900 771 高程 一般(m) 550~830 520~700 煤层结构 简 单 简 单 厚度变化情况 规律明显 规律明显 煤层稳定程度 稳 定 稳 定 倾向/倾角 北西西/小于1° 北西西/小于1° 以长焰煤、弱粘煤为主, 以弱粘煤为主,次为长焰煤 类 次为不粘煤 煤,少量不粘煤 5 2J2y 0.66 2.07 1.25 100 1.41 0.31 24.8 0.80 2.07 1.29 59 局部可采 491.57 33.77 1.27 0.28 21.8 0.11-16.77 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之,少量细砂岩、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部分含1-2层 0.11-0.75 泥岩、炭质泥岩 0.53-7.67 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次之,个别中砂岩、粉砂岩、细砂岩。 358 891 600~780 449 694 500~640 简 单 规律明显 稳 定 北西西/小于1° 以弱粘煤为主,次为长焰煤,少量不粘煤

1―19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各煤层属低变质阶段烟煤,其变质阶段可划为Ⅱ。区内构造简单,无岩浆活动,变质类型属深成变质作用。

(二) 煤的化学性质 1. 水分

3煤层原煤水分含量为3.02~7.47%,平均5.24%,属中水分煤;4号煤层原煤水分含量为3.43~7.50%,平均5.31%,属中水分煤;5号煤层原煤水分含量为3.16~8.04%,平均5.28%,属中水分煤。

2. 灰分

3号煤层原煤灰分产率为4.08~24.47%,平均11.03%,属于低灰煤,其标准差为4.37,变异系数0.40,表明该煤层原煤灰分产率变化小。浮煤灰分产率为2.81~5.83%,平均3.94%。

4号煤层原煤灰分产率为4.10~21.44%,平均9.70%,属于特低灰煤,其标准差为3.99,变异系数0.41,表明该煤层原煤灰分产率变化小。浮煤灰分产率为2.12~7.19%,平均3.64%。

5号煤层原煤灰分产率为4.05~34.37%,平均11.76%,属于低灰煤,其标准差为6.10,变异系数0.52,表明该煤层原煤灰分产率变化小。浮煤灰分产率为2.61~5.90%,平均3.91%。

3. 挥发分

3号煤层原煤挥发分产率为34.46%~44.85%,平均为38.42%,为高挥发分煤。浮煤挥发分产率为34.13%~39.32%,平均为36.93%。

4号煤层原煤挥发分产率为33.45%~41.63%,平均为37.70%,为高挥发分煤。浮煤挥发分产率为32.41%~39.08%,平均为36.60%。

5号煤层原煤挥发分产率为34.23%~42.30%,平均为37.54%,为高挥发分煤。浮煤挥发分产率为33.20%~40.28%,平均为36.51%。

4. 固定碳及燃料比

3、4、5号煤层原煤固定碳含量分别平均为54.81%、56.24%、55.12%,其浮煤固定

1―20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0.59%、61.10%、61.01%。3号煤层属于低等固定碳煤,4、5煤层属于中等固定碳煤。

3、4、5号煤层原煤燃料比平均值分别为1.44%、1.50%、1.47%,其浮煤燃料比平均值分别为1.64%、1.67%、1.67%。

5. 含硫量

3号煤层原煤全硫含量为0.66~6.01%,平均2.16%,其标准差为0.98,变异系数0.45,表明该煤层原煤全硫含量变化中等。其原煤基准全硫含量为0.53~6.04%,平均1.77%,属于中高硫煤。

4号煤层原煤全硫含量为0.75~3.79%,平均1.75%,其标准差为0.59,变异系数0.34,表明该煤层原煤全硫含量变化中等。其原煤基准全硫含量为0.55~2.85%,平均1.39%,属于中硫煤。

5号煤层原煤全硫含量为0.41~5.09%,平均1.48%,其标准差为0.70,变异系数0.47,表明该煤层原煤全硫含量变化中等。其原煤基准全硫含量为0.31~5.37%,平均1.22%,属于中硫煤。

6. 含磷量

3、4、5号煤层原煤磷含量平均分别为0.024%、0.028%、0.030%,均为低磷煤。浮煤磷含量平均分别为0.020%、0.021%、0.022%。

7. 含砷量

3、4、5号煤层原煤砷平均含量分别为7310-6、6310-6、7310-6,均属Ⅱ级含砷煤; 8. 含氟量

3、4、5煤层原煤氟平均含量分别为91310-6、97310-6、123310-6,3、4号煤属低氟煤,5号煤属中氟煤。

9. 含氯量

3、4、5号煤层原煤氯平均含量分别为0.055%、0.067%、0.063%,3、4、5号煤层均属低氯煤;浮煤中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97%、0.111%、0.107%。

(三) 煤的工艺性能

1―21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1. 发热量

3号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23.86~32.61MJ/kg,平均29.90MJ/kg,属特高热值煤。

4号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26.42~32.88MJ/kg,平均30.52MJ/kg,属特高热值煤。

5号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22.01~32.45MJ/kg,平均29.72MJ/kg,属特高热值煤。

2. 粘结性和结焦性 (1) 粘结指数

3号煤层煤的粘结指数为0~18,平均为8;4号煤层煤的粘结指数为0~18,平均为9;5号煤层煤的粘结指数为0~18,平均为9。表明本区的煤的粘结性均较差。

(2) 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差,从而可以说明本区为不具备好的结焦性能。 (四) 煤的可选性

3号煤层煤1.4比重液理论回收率为60~86%,平均77%;4号煤层为65~88%,平均79%;5号煤层为50~90%,平均77%,各煤层煤的可选性级均属于优等。可选性等级为 “易选”。

(五) 煤的工业用途

煤炭砷含量为Ⅱ级,除不能作为食品酿造工业用煤外,可作为以下几方面用途。 1. 动力用煤; 2. 气化用煤; 3. 水煤浆制作; 4. 液化用煤; 5. 低温干馏用煤。

六、水文地质

(一) 区域水文地质简介

1―22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1. 地形地貌及地表水系

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缘,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东南部为沟谷发育的黄土梁峁地形,北部及西南部为较平缓的沙漠滩地,中部为低缓黄土梁岗地形,全区则为一个南、北部较高,中部低洼,向东开口的不对称的高原盆地地形。区域内主要水系为无定河,其主要支流有纳林河、海流兔河、芦河、硬地梁河及黑河则等。

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区内可分为四个自然地貌区,即沙漠滩地区、河谷阶地区、黄土梁峁区及黄土梁岗区。区内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地貌的制约,此外还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古地理环境及水文气象诸因素综合控制。地下水类型分为新生界松散岩类孔隙及裂隙孔隙潜水,中生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与层间承压水两大类。

3. 隔水层

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中,中下更新统夹有厚1~2m的古土壤层,亦为较好的隔水层。基岩之中的安定组,具有厚度大,分布连续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为洛河砂岩含水层与煤系地层之间的较好隔水层。煤系地层中分布有较连续的5~10m厚的泥岩类,为砂岩承压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

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无定河大致由西向东穿越区内,再由西北向东南流入黄河。河水的补给主要是地下水和大气降水,水量明显受季节控制。

潜水除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部分地表水及沙漠凝结水补给。径流方向受区域地形控制,无定河以南潜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运动,无定河以北潜水则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径流。局部受地貌形态控制,一般由地势较高的河间区往河谷区径流。本区潜水主要以泉或泄流形式排泄,人工开采及蒸发亦是排泄方式之一。

承压水除在裸露区通过风化裂隙带间接得到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外,主要接受就近潜水补给,并经短途径流后在隔水层作用下形成承压水。由于受向西微倾的单斜构造的影响,径流方向大致由东向西径流。在向西延伸的深部,构成较为封闭的储水空间,故愈向西,承压含水层埋深愈大,承压水愈处于滞流状态。水质变得愈来愈差。

1―23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二) 矿区水文地质 1. 地形地貌及地表水

矿区为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不大,相对平缓,属低缓的黄土梁岗区及平缓的滩地区。区内地势总体东南高东北低,海拔标高一般在+1250~+1350m之间,最低点位于资源汇总区东北角耳树渠,海拔标高+1030m;最高点位于矿区区东南部的大墩梁(芦河与黑河则间大梁),海拔标高+1440.1m,最大高差410.1m。

黄土梁岗区分布于资源汇总区的东部和西部,多被现代风积沙覆盖,地貌上表现为低梁宽谷。滩地区分布于资源汇总区内圪洞河两侧,地形平缓。

矿区内主河流为无定河,由西向东流经矿区北部,流量5m3/s;圪洞河以南北方向穿越区内,流入无定河,流量为0.353m3/s。

2. 地下水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显示了与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的统一性。但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特征、补径排关系、富水程度及水质严格受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水文气象等因素综合控制,又显示了小区域性的差异性。根据矿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矿区内地下水分为两种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五个含水岩层(组):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孔隙潜水、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

矿区内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均为隔水层。现将矿区的主要含(隔)水层特征简述如下。

(1) 松散岩类孔隙水

① 第四系全新统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Q4al+pl)

分布于区内无定河、圪洞河、黑河则的阶地和漫滩及其支流的沟谷底部。矿区内北部的无定河河床基岩出露,其两侧漫滩和阶地堆积厚度一般均较薄,厚约2~10m,水位埋深1~6m。岩性为具二元结构的砂砾石层及砂质粘土等。由于含水层厚度薄,分布面积较小,泄水作用较强,故富水性弱;在区内圪洞河谷中,建有多个水库,沟底部较为

1―24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宽阔,岩性以粉细沙为主,夹粉砂及亚粘土薄层,厚3~10m,富水性相对较好;在东部沟谷,由于沟底狭窄,水流方向坡度较大,储水条件差,故富水性弱。

② 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孔隙潜水

分布于矿区内主要河流(圪洞河、黑河则等)两侧及东南角地区。 ③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

基本全区分布,含水层为中下更新统黄土夹薄层粉细砂。富水性较弱。 (2)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根据水力特征划分为2个含水岩组,即白垩系洛河砂岩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

① 白垩系洛河砂岩孔隙裂隙潜水

矿区内均有分布,其厚度由北东方向的105.25m (ZK1325孔)、向南西方向逐渐增厚为179.55m(ZK1721孔)、254.63m(ZK2117孔),至南西边界的302.19m(ZK2500孔),平均厚度213.64m。含水层为发育大型交错层理的中细粒长石砂岩,质地疏松,孔隙度大,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好。且上部多为第四系松散层潜水覆盖,易于接受其下渗补给。富水性中等至强。水化学类型为HCO3—Na2Mg及SO42HCO3—Na2Mg型水,矿化度一般在280~769.62mg/L,水质较好。随着距离增大,白垩系砂岩厚度亦随之增厚,富水性愈强。

② 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

全区分布,为侏罗系各组段的含水岩组,其中包括安定组、直罗组及延安组等。由于各组段的地层岩性及储水条件均有一定的差异,故其各组段的富水性亦略有不同。

安定组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全区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其厚度为62.75~218.55m,平均119.89m。该段岩性上部为紫、暗紫红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紫红、灰绿色粉砂岩和泥岩韵律层,顶部常夹有泥灰岩薄层。厚度变化较大,厚1.35~69.15m。平均厚32.78m。构造裂隙不发育,储水条件较差,含水量贫乏,富水性弱。据邻近多个井田水文孔抽水试验,该段当降深20.53~42.74m时,涌水量53~103m3/d,统降单位涌水量0.019~0.044L/s2m,渗透系数0.04~0.091 m/d,水化学类型为SO42HCO3-Ca2Na型及SO42HCO3

1―25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Na水,矿化度238.81~483.34mg/L。

直罗组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全区分布,厚度73.12~212.05m,平均122.50m。底部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中—粗粒长石砂岩,发育大型板状、槽状、楔状交错层理,分布稳定(七里镇砂岩);中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长石砂岩,灰色、兰灰色厚层状泥岩及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兰灰色薄至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褐黄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水层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尤以底部“七里镇砂岩”富水性最好,一般厚17.20~87.70m,平均厚45.53m。据临近井田对该层抽水试验,含水层厚27.20~56.85m,水位埋深4.68~60.29m,当降深19.73~38.42m时,涌水量65~83m3/d,统降单位涌水量0.0332~0.041L/s2m,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SO42HCO3- Na2Ca型及HCO32SO4- Na水,矿化度为416.52~1316.69mg/L。

3号煤层顶板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指3号煤层至导水裂隙带内含水岩组,它以3号煤层顶板的延安组第四段砂岩含水层为主,局部地段还包括直罗组底砂岩。岩性为中、粗粒长石砂岩,厚21.20~60.45m。据区内钻孔抽水试验,水位埋深25.76~33.96m,当降深26.39~27.34m时,涌水量为59~62m3/d,统降单位涌水量0.0289~0.0508L/s2m,渗透系数0.026~0.1165 m/d,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及SO42HCO3 -Na型水,矿化度922.01~2529.25mg/L。

3号煤层下部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指3号煤层至延安组底界之间层段。岩性为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层,因埋藏深,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据SZK2321钻孔抽水试验,含水段厚33.05m,当降深34.81m时,涌水量50m3/d,单位涌水量0.0278L/s2m,渗透系数0.0498m/d,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水,矿化度8972.08mg/L。

(3) 隔水层

主要为各组、段泥岩类,厚度10~40m,为承压含水层之间相对隔水层。尤其以安定组隔水层最为重要,它是本区洛河砂岩主要含水层与煤系地层之间的隔水层段。

3. 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1) 地表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特征

1―26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动态变化均与季节及大气降水关系较为密切,具有同步变化特征,即枯水季节持续下降。3~7月份,地表河水流量变幅为0.101L/s,机民井地下水位变幅0.55~1.97m。近5~10年来,干旱时间长,地下水位整体下降2~3m。

(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

第四系冲洪积层、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部分为沙漠凝结水补给及灌溉回归水、渠水、库水渗漏补给。

矿区内多年降水量350~413.6mm,多集中在丰水季节的7、8、9月。本区地形较平坦,地表径流滞缓,大气降水能迅速下渗为含水层所吸收,直接补给地下水。其径流受水文网控制,向就近水文网的圪洞河缓慢运动。排泄除垂直蒸发排泄外,其余均以泄流的形式排泄于当地沟谷中。

第四系黄土层裂隙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渗补给,由红墩界向北一线向东西两侧径流补给第四系冲湖积层潜水或垂渗补给下伏基岩潜水。径流途径短,水交替循环强烈,水质较好。

洛河砂岩裂隙孔隙潜水,除黄土梁峁区外,一般隐伏于含水的第四系松散层下,主要接受第四系潜水垂渗补给,此外在基岩零星裸露区亦可得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直接补给。其径流特点与上覆第四系潜水一致。排泄除部分以泉的形式补给地表沟流外,主要以人工开发为主。

安定组、直罗组及延安组承压水除远在东侧的基岩裸露区通过风化裂缝带间接得到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上游地段潜水渗入补给,径流方向基本沿岩层倾向由东向西或西南方向运移。由于受向西微倾的单斜构造的影响,基本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储水空间,故水量较小,水质差。

4.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综上所述,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富水性强,次为第四系萨拉乌苏组松散沙层,富水性弱至中等。矿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其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冒落带内的延安组第四段底砂岩“真武洞砂岩”,富水性较弱,间接充水含水层为导水裂隙带内直罗组底砂岩“七里镇砂岩”,富水性弱。其余煤层顶板富

1―27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水性弱到极弱,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水文地质类型应划为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七、开采技术条件

(一) 煤层顶底板稳定性

矿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岩体结构多为厚层状,岩体各向异性,饱水抗压强度一般为20~40MPa,属于中硬为主的层状矿床。可采煤层顶板多属中等冒落到难冒落顶板,稳定性较好;底板多以粉砂质泥岩为主,粉砂岩及细砂岩次之,一般稳定性较好。工程地质类型为三类一型,即层状岩类简单型矿床。

1. 煤层顶板

3号煤层基本顶板全区分布,大部地区煤层之上有直接顶板,强度较小;少部地区煤层之上为基本顶板,强度较大。故煤层顶板以中等冒落顶板为主,难冒落顶板次之。

4号煤层基本顶板全区分布,除局部地段煤层之上直接为基本顶板分布外,大部地段煤层之上为厚度不等的直接顶板分布。基本顶和直接顶板岩石饱水抗压强度均较大。故煤层顶板以难冒落顶板为主,中等冒落顶板次之。

5号煤层基本顶板全区分布,大部煤层之上直接为基本顶板分布外,局部地段煤层之上为厚度不等的直接顶板分布。基本顶板岩石饱水抗压强度较大,属较硬岩;直接顶板以较硬岩为主。故煤层顶板以中等冒落顶板为主,难冒落顶次之。

2. 煤层底板

3号煤层底板大部分地段为泥质粉砂岩,局部地段为细砂岩。岩质以较软岩为主,强度一般,底板一般稳定性较好。

4号煤层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之,均为较软岩,强度一般均较小,底板稳定性较差,易产生底鼓现象。

5号煤层底板以粉砂岩为主,钙硅质泥岩次之,强度较大,稳定性好。 (二) 瓦斯

(1) 瓦斯含量及成分

各煤层瓦斯含量变化在0.49~4.46ml/gr之间。其中各煤层沼气(CH4)含量为0.24~

1―28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3.94ml/gr,均属于低沼气等级;CO2含量变化在0.14~1.20ml/gr之间,C2-C8含量为0。

瓦斯自然成分主要为N2,占总量的57.24~81.58%;CH4占总量的9.65~38.25%,且具有随深度加大而含量增高的趋势;CO2占总量的4.20~15.44%, C2-C8含量为0。

(2) 瓦斯分带

各煤层瓦斯自然成分,除ZK0501钻孔CH4占总量9.65而处于二氧化碳~氮气带外,其余各煤层CH4占总量的10.91~38.25%,CO2占总量的4.20~15.44%,故该区绝大部分煤层瓦斯均处于氮气—沼气带。

(三) 煤尘

矿区煤层具有爆炸性危险,在设计和煤炭开采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 煤的自燃倾向

3、4号煤除局部地段为不易自燃煤外,绝大部分地区均属易自燃煤层,5号煤除少部分地段为不易自燃煤外,大多数为易自燃煤。

在区域上(波罗以东)3号煤层露头均已自燃,榆横矿区中的小煤矿堆煤及巷道中的煤柱有自燃现象发生,亦能说明该煤层易自燃发火,故在煤层开采和煤的长时间堆放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五) 地温

从地表向下,可以明显划分为三个地温带,即降温带、恒温带(40~100m)和增温带。矿区内地温梯度最小2.0℃/100m,最大2.6℃/100m,一般差异均在1℃以下,说明本矿区地温正常,这与本区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无岩浆活动,不可能产生高温异常的结论一致。也与附近窑井调查中未发现高温生产矿井的资料相符。矿区所测最高温度32.20℃(ZK2525孔720m处),表明垂深700m以下存在一级高温热害影响,应引起注意。

八、煤炭资源/储量

(一) 资源量估算范围

根据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二O一O年六月提交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及南部接续地段资源汇总报告》,本次 规划区内共含3、4、5号煤层等3层可采煤层。矿区南部大部分现未勘探,报告资源汇总范围只在矿区北部

1―29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1455.73Km2区域,故作为本次规划矿井区域。

(二) 工业指标

各煤层层位稳定,平均倾角小于1°,煤类分长焰煤、弱粘煤和不粘煤。按照《煤、泥炭地质汇总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为:

最低可采煤层厚度: 0.80m 最高灰分Ad(%): 40% 最高硫分St,d(%): 3% 最低发热量(Qnet,d): 17MJ/kg

3、4、5号煤层原煤最高灰分产率为34.37%,全部符合要求。原煤硫分3号煤层有5个见煤点(ZK1709、ZK1921、ZK2111、ZK2311、ZK2519)大于3%,5号煤层有1个见煤点(ZK2711)大于3%,其余全部满足规范要求。3号煤层大于3%硫分点分布独立相互不能连接成面;5号煤层大于3%硫分点为孤立单点,故本次对该2层煤层未圈定高硫煤区。原煤发热量(Qnet,d)最小值为21.23MJ/Kg,全部符合要求。

(三) 资源量估算

根据报告对矿区内1455.73Km2区域汇总工获得,资源汇总区内3层可采煤层共求得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量7091.57Mt,其中控制的资源量(332)1043.14Mt,推断的资源量(333)3893.21Mt,预测的资源量(334)2155.22Mt。3号煤层共求得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量资源量506603Mt,其中控制的资源量(332)731.99Mt,推断的资源量(333)2487.27Mt,预测的资源量(334)1846.77Mt。4号煤层共求得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量1204.10Mt,其中控制的资源量(332)132.32 Mt,推断的资源量(333)763.33Mt,预测的资源量(334)308.45Mt。5号煤层共求得控制的+推断的资源量821.44Mt,其中控制的资源量(332)178.83Mt,推断的资源量(333)642.61Mt。

资源量估算结果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 各煤层资源量估算见表1-2-3。

九、其它有益矿产

1―30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一) 煤层气

表1-2-3 榆横矿区(北区)二期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单位:Mt

查明资源 煤层 探明的 (331) 控制的 (332) 731.99 132.32 178.83 1043.14 推断的 (333) 2487.27 763.33 642.61 3893.21 合计 潜在资源 预测的(334) 1846.77 308.45 2155.22 资源总量 备注 3 4 5 合计 5066.03 1204.10 821.44 7091.57 各煤层瓦斯均处于氮气—沼气带,各煤层瓦斯自然成分均以氮气(N2)为主,氮气平均含量占瓦斯自然成分的71.50~72.37%。3号煤层甲烷(CH4)含量0.35~3.94ml/g,ad,平均1.47ml/g,ad,甲烷平均含量占瓦斯自然成分的20.68%。4号煤层甲烷含量0.37~2.77ml/g,ad,平均1.19ml/g,ad,甲烷平均含量占瓦斯自然成分的20.61%。5号煤层甲烷含量0.24~2.55ml/g,ad,平均1.33ml/g,ad,甲烷平均含量占瓦斯自然成分的19.19%。

综上所述,本区各煤层瓦斯均处于氮气—沼气带,煤层瓦斯中主要以氮气为主,甲烷含量很低,重烃含量为0。本区煤层气资源不具有地面开发利用前景。

(二) 煤层中的微量元素

各煤层煤中微量元素均未达到综合利用指标的要求,无回收利用价值。 (三) 煤层顶底板及夹矸中微量元素

各煤层顶底板及夹矸中微量元素均未达到综合利用指标的要求,无回收利用价值。顶底板及夹矸中磷、氟、砷稍高。

十、勘查程度

横山—靖边地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石油地质、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等工作。从1981年起,西安地勘院、宁夏矿业开发公司等勘查单位先后完成了煤炭资源

1―31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远景调查和对6个勘查区的普查、详查和精查工作, 通过这些勘查工作,使矿区勘查整体工作程度大部分达到了详查,部分达到了普查,局部(东南部塔湾一带)达到精查。基本满足总体规划要求。

系统性的地质工作主要为:

1. 1981~1985年,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原第八地质队)在包括本区在内的榆林、横山、靖边一带15000km2范围内进行了煤田远景调查,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横山地区远景调查报告》及D+E级煤炭储量718.13亿吨。该报告于1985年11月11日由原地矿部和陕西省地质局评审通过,评审文号为陕地地发(86)16号。

2. 2009年3月至12月,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了靖边县海则滩勘查区煤炭详查工作。提交了《陕西靖边县海则滩勘查区煤炭详查报告》,详查施工钻孔32个,进尺24075.12m。

3. 2009年3月至10月,宁夏矿业开发公司完成了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地区煤炭资源详查,提交报告,详查完成钻孔8个,工程量5296.99m。

4. 2009年6月至12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红墩界勘查区煤炭资源详查工作,提交了报告,详查施工钻孔40个,工作量28591.54m。

5. 2009年3月至11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海测滩勘查区煤炭资源普查工作,提交了普查报告,普查施工钻孔14个,工作量11799.49m。目前海测滩勘查区的详查正在进行。

6. 2009年8月至12月,宁夏矿业开发公司完成了黄蒿界勘查区煤炭资源详查工作,提交了详查报告,详查施工钻孔28个,工作量14900.60m。

7. 2008年7月至12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塔湾勘查区煤炭资源详查工作,提交了详查报告,详查施工钻孔13个,工作量5904.42m。

2009年,西安地勘院又完成了该区精查工作,报告未评审。

8. 2009年2月至12月,西安地勘院完成了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普查工作,提交了普查报告,普查施工钻孔24个,工作量13697.15m。至2010年5月底,西安地勘院

1―32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又完成了该区详查的野外工作。

9. 2010年6月西安地勘院将已经勘探的成果汇总形成《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及南部接续地段资源汇总报告》。

10. 2010年8月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了《陕西省靖边县毛团-梁镇地区煤炭资源预测报告》。

矿区勘探程度见图1-2-2。

图1-2-2 矿区勘探程度图

由于勘探工作全区不均衡,尤其矿区南部,煤层赋存情况的变化,可能会影到北部规划井田的开发建设,因此,设计建议:

1. 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快速建设,矿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为满足下阶段矿井设计和建设的需要,建议尽快开展全区的详查及先期建设的井田的精查勘探工作。

2. 对陕北地区而言,水资源是制约矿区开发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978年以来,地勘部门虽提交了矿区及周围地区多份水源勘探报告,但勘探成度比较低(特别是地下水),确定各水源地的合理开采量比较困难,建议尽快安排进一步的

1―33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水源地勘探工作,以取得含水的范围、可采量、水质指标等确切数据。

十一、资源条件评价

本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较好;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煤层为近水平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良好。因此认为本矿区可建设成为一个大型现代化矿区。

第三节 矿区建设外部条件

一、交通条件

榆横矿区南区地处陕、蒙交界地带,307国道、包(头)茂(名)高速公路、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矿区矿区内通过,经靖边县境内的银(川)中(宁)太(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靖边将成为连接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的交通枢纽。交通方便。

二、矿区电源条件

目前西北电网330kV供电线路已送至榆林,在榆林镇北台建有330kV变电站。红墩界乡、海则滩乡建有35kV变电站,位于矿区南部正在建设的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基本在矿区中心,建有2回路110kV变电站1座、330kV变电站1座。另外,矿区内的靖边能源化工综合产业园区规划建设631000kW电厂两座。矿区供电可靠。

三、矿区水源条件

1. 地表水

榆横(南区)总体规划(二期)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缘,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东南部为沟谷发育的黄土梁峁地形,北部及西南部为较平缓的沙漠滩地,中部为低缓黄土梁岗地形,全区则为一个南、北部较高,中部低洼,向东开口的不对称的高原盆地地形。区域内主要水系为无定河,其主要支流有芦河、圪洞河及黑河等。

无定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定边东南白于山的长春梁东麓,在巴图湾以上称红柳河,河谷切入白垩纪砂岩和砂页岩,在榆林高梁镇流出区外。全长475.1km,流域面积31409.36km2,年径流总量3.02亿m3,丰水期年均最大径流量28.1m3/s,枯水期年均

1―34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最小径流量15.9m3/s。

芦河发源于白玉山北麓,有芦东、芦西两大支沟,北流汇于镇靖,下流自新农村东折,经杨桥畔、于贾家湾纳慧桥沟入横山,流域面积1670Km2,长102Km。芦河年径流总量0.8亿m3,丰水期年均最大径流量5.46m3/s,枯水期年均最小径流量2.66m3/s。

圪洞河以南北方向穿越区内,流入无定河,流量为0.353m3/s。在圪洞河中,建有6个水库,最大容积32.593104m3,最小库容0.0753104m3,总容积约45.863104m3。

黑河为无定河支流,集流于毛乌素沙带以北,自打雁峁入横山,流域面积为339Km2,沟长30Km。

2. 地下水

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五个含水岩层(组):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孔隙潜水、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即;

(1) 第四系全新统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Q4al+pl) (2) 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孔隙潜水 (3)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 (4) 白垩系洛河砂岩孔隙裂隙潜水 (5) 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

四、通信条件

榆林地区已实现了全区内电话程控化,并全部进入国际、国内自动传输网。国内两条一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已开通的数字微波线路和GSM移动通信工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矿区专用通信网可以支局的方式接入榆林、靖边、横山邮电局本地网,进入国际、国内自动传输网络。

五、建筑材料

区内多为沙漠、沙土丘所覆盖,建筑材料匮乏。矿区主要建筑材料多从外地运入。目前区内已有几处小型建材厂,多处小规模机砖厂,矿区初期建设所需的砖、瓦、沙、

1―35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石等大宗建材可由当地提供,但当地沙、石多数质量不高,使用时应严把质量关。

六、外部配套条件

本区建设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外部条件均已具备,宜尽早开发建设。

1―36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第三章 矿 区 开 发

第一节 矿 区 范 围

一、矿区范围的确定

榆横矿区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一部分,矿区范围指陕北侏罗纪煤田北纬38°30′以南,榆溪河以西至靖边县的广大区域。主要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及靖边县境内。考虑到矿区面积过大,且南部区小煤矿分布较多的具体情况,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以无定河为界,将整个榆横矿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分别进行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7〕411号文做出了“关于陕西省榆横矿区北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的榆横矿区(北区)范围北以38°30′为为界,南以无定河为界,东以榆溪河为界,西以陕西与内蒙古省界为界。矿区东西长50km,南北宽65km,面积约3200km2。规划了11个井田,批复的矿区总规模暂定33.00Mt/a。其中:红石峡(榆阳煤矿)由1.20Mt/a扩建到3.00Mt/a,小纪汉10.00Mt/a,西红墩10.00Mt/a,波罗10.00Mt/a;巴拉素、袁大滩、可可盖、大海则、十六台、乌苏海则、红石桥井田待进一步勘查后,再确定开发方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6〕1364号文做出了“关于陕西省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的榆横矿区(南区)范围北以无定河为界,南以北纬37°46′为界,东以3号煤层剥蚀边界和可采边界为界,西以陕西与内蒙古省界为界。矿区东西长70km,南北宽17~30km,面积约1700km2。规划了7个井田和1个预留区,批复的矿区总规模暂定9.30Mt/a。其中:魏墙井田3.00Mt/a,芦殿井田1.50Mt/a,朱家峁井田1.50Mt/a,芦河井田1.50Mt/a,韩岔合作区0.60Mt/a,寺梁合作区0.60Mt/a,牛梁合作区0.60Mt/a。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榆横矿区(南区)仅对该区域内东北角约450km2范围进行了规划,其余范围因地质工作程度低而规划为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近几年省投资公司和地方企业登记了该地区探矿权,进行了大量投入,地质勘查工作推进很快,使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整体达到普查,大部分达到详查,局部(东南部塔湾一带)达到精查程度,已完全具备总体规划条件。为了加快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适应该地区发展形势,

3―1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推进矿区开发前期工作,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对该地区进行规划,以指导该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为此,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我公司对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考虑到规划区范围是在原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榆横矿区(南区)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勘探现状,同时考虑到与已规划矿区的衔接,将已规划批复的榆横矿区(南区)东北角约450km2范围命名为一期规划区,本次规划区域命名为二期规划区,主要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榆横矿区(南区)的预留区。

一期规划见图3-1-1。

图3-1-1 一期规划图

随着六家取得探矿权单位对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及接续地段进行勘探工作的深

3―2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入,发现榆横矿区(南区)预留区的南边界以南仍然有煤炭资源,同时相关单位也对靖边县毛团-梁镇地区进行了找煤勘探,也发现了煤炭资源,故本次规划将重新定界。二期规划区北边界仍然以无定河为界,紧邻榆横矿区(北区);西边界仍然以陕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省界为界;东边界以3号煤层剥蚀边界和可采边界为界,由于在一期规划时确定的可采边界外发现可采煤炭资源,故本次可采边界从新调整为一期规划区西边界及东边界向南延线、3号煤剥蚀边界线及经线19370500m(1980西安坐标系)为界;南边界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矿区南部的地面构筑物、铁路公路、地质构造、资源储量等因素。在矿区南部距离北边界约60km处为靖边县城,距离北边界约55km处为太-中-银铁路及青银高速公路平行由矿区东西方向穿过。靖边县城规划时应留设保护煤柱,经计算县城保护煤柱南边界为纬线4150000m(1980西安坐标系)。勘探发现太-中-银铁路及青银高速公路以南仍然有煤炭资源。故本次规划将南边界南延至纬线4150000m(1980西安坐标系)处。由于南边界的南延,西边界南部边界已经超出陕蒙界,西边界南部边界设计确定为以3号煤1000m埋深为边界。

榆横矿区(南区)二期规划区东西长约40.7~106.6km,南北宽约20.1~65.1km,面积约4479.6km2。

矿区拐点坐标见表3-1-1。

表3-1-1 矿区境界拐点坐标

拐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Y(m) 19305304 19307788 19308923 19305089 19304647 19325000 19318449 19316368 19304156 19304833 19327142 19333513 19340679 X(m) 4214727 4208762 4205725 4203095 4194109 4206500 4201636 4205138 4184538 4175740 4210601 4214041 4212692 拐点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Y(m) 19346016 19298258 19285192 19285050 19277159 19275394 19263928 19263928 19298834 19370500 19370500 19365000 19364964 X(m) 4215323 4175187 4171305 4175144 4174297 4172061 4169972 4150000 4172857 4150000 4190000 4190000 4195000 二、矿区范围的合理性论证

3―3

榆横矿区(南区)总体规划(二期) 第三章 矿区开发 由于勘探工作的深入,需要对矿区边界重新确定。矿区北部边界、西部边界、东部边界原则上与一期规划保持一致。南部边界以县城南部保护煤柱及延伸线为界。设计认为合理。

第二节 矿区开发历史与现状

一、矿区开发历史

本区未开发。

二、矿区开发现状

本区内目前无生产矿井及小煤窑。

目前共有6处已设煤炭勘查权和1处已申请煤炭勘查权,具体情况如表3-2-1、表3-3-2、表3-2-3、表3-2-4、表3-2-5、表3-2-6,及图3-2-1。

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无定河以北地区(面积约47.10km2)属2006年规划的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的北区;雷家湾—赵石畔勘查区西北角界线以陕蒙省界为界,但探矿权登记证上未严格按陕蒙省界划定,而是采用直线连接的,因此,勘查区实际面积比探矿权登记证面积增加了10.52km2。

在榆横矿区南区北界以南、榆横矿区南区(北纬37°46′)以北矿权空白区,西安地勘院已向国土资源部提交了矿权申请资料,部已受理,勘查许可证正在办理中。

第三节 井田划分

一、矿区特点和规划原则

(一) 矿区特点 1. 资源特点

本区地层平缓,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埋藏较浅,瓦斯含量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比较优越,有3、4、5号煤3层可采煤层, 3、4号煤均为中厚煤层,5号煤为薄煤层。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适于建设特大型矿井,井田划分应以大、特大型井田为主。

表3-2-1 靖边县红墩界地区勘查登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m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