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AS-AD模型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第四章读后感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四章 AS-AD模型
注:部分习题答案有误,请各位同学用批判的精神去做题。
一、名词解释
1、 总需求 2、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3、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4、 总供给 5、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 6、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7、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9、货币中性 10、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1、 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2、劳动市场均衡
二、选择题
1、下列( )观点是不正确的。
A、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2、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4、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 D、货币供给量比较大
5、总需求曲线( )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购买支出减少会右移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6、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1
7、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 )
A、同一总需求水平上对应的价格提高 B、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9、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是( )
A、价格水平提高
B、总需求增加
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 D、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10、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搭配会使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1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会使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变
D、难以确定
12、水平区域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
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
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很大 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
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很大
13、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
A、工资提高 B、价格提高 C、技术进步
D、需求增加
14、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
B、需求
C、工资 D、技术
15、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 B、需求
2
)。 )。。
)
C、产出 D、以上均正确
16、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
A、供给
B、需求
C、产出 D、以上均正确
1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产出( )。
A、增加
B、减少
B、不变 D、难以确定
18、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政策能使价格水平(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难以确定
19、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A、水平的
B、向右上方倾斜的 C、垂直的 D、难以确定
20、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A、水平的 B、向右上方倾斜的
C、垂直的
D、难以确定
21、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 )A、水平区域 B、向右上方倾斜区域 C、垂直区域 D、难以确定
25、当( )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
B、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 D、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2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3
)。)。。
)
27、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供给,将( )。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 B、提高利率水平
C、增加名义工资10%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
28、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
29、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 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 D、利率水平下降
30、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上升
3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
A、产出和价格水平 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 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D、以上都有可能
32、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增加( )。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
D、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33、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3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份额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向( )。
A、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左方,价格水平提高,实际产出减少 D、右方,价格水平提高,实际产出减少
4
35、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36、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 )。
A、政府支出减少 B、货币供给量减少 C、货币供给量增加 D、私人投资减少
44、M为名义货币供给,P为价格,V为货币流通速度,实际货币供给为(A、PM B、M/P
C、MV
D、M/V
45、若L为实际货币需求,P为价格,V为货币流通速度,则名义货币需求为(A、PL B、L/P
C、LV
D、L/V
46、从名义量观察,货币市场均衡为( )。
A、PM=PL B、PM=L/P
C、M=PL D、M=L/P
47、从实际量观察,货币市场均衡为( )。
A、PM=PL
B、PM=L/P
C、M/P=L D、M=L/P
48、价格水平提高,则LM曲线( )。
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不确定
49、价格水平提高,则IS曲线( )。
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不确定
50、价格水平提高,则( )。
A、各利息率对应的产出增加 B、各利息率对应的产出减少 C、各产出对应的利息率提高
5
。。 )
)
D、各产出对应的利息率下降
51、凯恩斯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消费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2、庇古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消费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3、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投资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54、价格水平下降,则( )。
A、产出增加利息率提高
B、产出增加利息率下降 C、产出减少利息率提高 D、产出减少利息率下降
55、若价格为P,商品数量为Q,则总需求曲线的横轴是( )。A、Q B、P
C、PQ
D、Q/P
56、在名义工资不变时,价格水平提高使劳动供给曲线(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变 D、不能确定
57、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无穷大
58、充分就业后,劳动供给曲线陡峭表明( )。
A、名义工资提高
B、实际工资提高 C、“A+B” D、价格提高
59、若实际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则就业决定于( )。
A、劳动供给
6
。
)
B、劳动需求
C、劳动供给=劳动需求 D、不确定
60、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劳动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61、在一般情况下,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总供给(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62、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穷大
63、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穷大
64、在极度萧条时,供给价格弹性(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穷大
65、水平总供给曲线表明( )。
A、价格水平低
B、资本极端闲置 C、边际产量不变 D、以上都对
66、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
A、名义工资不变
B、技术不变
C、边际产量递减 D、“A+B+C”
67、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
B、需求
C、价格 D、“A+B+C”
7
。 )
68、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则可断定总供给曲线( )
A、是一条水平线 B、向右上方倾斜 C、是一条垂直线 D、是不确定的
69、价格提高能够刺激供给增加的条件是工资(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0、扩张总需求政策适用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 )
A、水平 B、向右上方倾斜
C、垂直 D、“A+B”
71、根据粘性理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趋势是( )。A、大于充分就业 B、小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 D、不能确定
72、根据粘性理论,若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则名义工资( A、下降 B、滞后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73、根据粘性理论,若就业小于充分就业,则当期工资(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74、根据粘性理论,若就业等于充分就业,则当期工资(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1、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下降,( )。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增加 D、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减少
8
)
。
。
) )
113、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 )。
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114、随着实际货币量增加,利率会( )。
A、降低,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B、降低,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C、上升,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D、上升,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115、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 B、预期的通货膨胀上升 C、税收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
116、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一条垂直线 D、是一条水平线
117、长期总供给曲线所代表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是( )。
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 B、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C、经济中的产量达到了其物质限制
D、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而且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118、短期总供给反映了物价水平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它的假设条件是( )。
A、生产要素(投入品)的价格不变
B、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变 C、政府的支出水平不变 D、物价水平不变
119、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 )。
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 B、每个企业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
120、技术进步会引起( )。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
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
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121、工资下降将引起( )。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下移动
9
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上移动 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D、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122、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部分相交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等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供给量
123、如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于长期总供给,那么,经济( )。
A、没有实现宏观经济均衡
B、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C、处于充分就业均衡之上
D、实现了失业均衡
124、如果投入品价格保持不变,企业的生产低于其物质限制水平,则总需求增加会引
起( )。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125、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是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 )。
A、预期未来的利润率上升 B、总财产减少 C、原料价格上升 D、资本存量增加
126、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是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原因( )。
A、预期未来的利润率上升
B、总财产减少 C、原料价格上升 D、资本存量增加
127、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处于长期总供给之上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原因在于投
入品的价格( )。
A、会下降,从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B、会下降,从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 C、会上升,从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D、会上升,从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
143、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是( )。
A、假定价格是不变的
B、假定生产函数是不变的
C、假定名义工资是不变的 D、假定不存在货币幻觉
144、短期生产函数的位置取决于( )。
A、雇佣的人数
10
会使国内出口增加,从而使国内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第十、人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
22、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除物价水平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总供给。这些因素主要有:
第一、劳动力。劳动力越多,总供给越多;第二、资本存量。资本存量增加,总供给增加;第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增加 ,总供给增加;第四、原料。发现了新原料来源,总供给增加;第五、气候。气候条件改善,总供给增加;第六、技术。技术进步,总供给增加;第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稳定,总供给增加;第八、刺激。有足够的刺激,总供给增加。
23、工资与原材料价格为什么只影响短期总供给而不影响长期总供给?
答:工资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影响而影响短期总供给。工资是最重要的成本。工资水平越高,企业成本越高,从而在每一个物价水平时的产量就越少。因此,工资提高会减少短期总供给。原料价格对短期总供给的影响与工资相同。原料也是成本之一,原料价格上升同样会增加企业成本,成本增加会减少短期总供给。工资与原材料价格只影响短期总供给而不影响长期总供给是根据了长期总供给的定义。长期总供给是每个企业生产其能力产量,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当经济达到其长期总供给时,工资与原材料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与物价水平的变化相同,从而也就不影响长期总供给了。 24、什么是宏观经济均衡?
答: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等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供给量时就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但应注意,宏观经济均衡时并不一定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均衡可能在充分就业时,也可能在低于或高于充分就业时。宏观经济均衡有三种情况:充分就业均衡、失业均衡和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论述题
1、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即总产出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因此,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三个市场同时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总需求——总需求模型不仅说明了在同时考虑三个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而且还说明了IS——LM模型所无法说明的价格水平的决定。
3、如何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答:总需求曲线可以根据简单收入决定模型和IS——LM模型推导出来。下面分述如下: (1) 根据简单收入决定模型推导,如图7—1(a )和7—1(b)所示。
21
AE 45度线 A B P r E1 LM(P1) AE0(P0) AE1(P1) r1 LM(P0) E2 r2 O Y1 7—1(a) Y0 Y Y1 Y2 7—2(a) Y P B P1 A P0 P2 P1 D2 D1 Y1 Y0 Y Y1 Y2 Y 7—1(b) 7—2(b) 当价格水平为P0时,均衡的总支出或收入为Y0,于是在7—1(b)图中得到与P0相应的Y0,即图7—1(b)中的A点。A即为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如从P0 上升为 P1 。在构成总支出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将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下降,从而使总支出下降,表现在7—1(a) 图 中,总支出从AE0下降为AE1,从而使均衡收入从 Y0 下降为Y1,于是又得到了图7—1(b))中的B点,B点也是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将A、B等这类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7—1(b)图中的总需求曲线。 (2) 根据IS——LM模型推导如图7—2(a)和7—2(b)所示:
7—2(a)图为IS——LM图 ;7—2(b)图表示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为P1 时,此时的LM曲线LM (P1) 与IS相交于E1,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7—2(b )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D1点E1。
现假设P由P1下降为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右移到LM(P2)位置,它与IS的相交点为E2,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y2和r2。对应于(a)图中的E2点,又可在7—2(b)图中找到D2点。D2点也是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标志着一组特定的y和r,于是就有许多对P和y的组合,从而构成7—2(b)中的一系列
22
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总需求曲线。 4、如何推导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答:利用图7-3可说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
Y 45度线 Y1 Y Y1 Y0 Y0 O N0 N1 N P O Y0 7—3(c) Y1 Y 7—3(b) W/P A NS1 W0/P0 W0/P1 B P1 AS NS0 Bˊ Aˊ P0 O N0 7—3(a) N1 O Y0 7—3(d) Y1 Y
(a)图说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中的劳动市场均衡情况。名义工资为W0,当价格为P0时,实际工资为Wo/Po,劳动的供给曲线为Nso,与劳动的需求曲线Nd 相交于A点,决定的就业量为N0;当价格水平上升到P1时,实际工资下降为W0 / P1,劳动供给曲线为Ns1,Ns1与劳动需求曲线Nd 相交于B点,决定了就业量为N1,实现了充分就业。
(b)图是生产函数图。根据生产函数y=f(N)所表示的关系,产量取决于就业量。该图表明,当就业量为N0 时,相应的产量为Y0 ,当就业量为N1 时,相应的产量为Y1。
(c)图是45°线,45° 线表示该线任何一点上到横轴与纵轴上的垂直距离是相等的。通过该图,可以把纵轴上的Y0、Y1转换到横轴上。
(d)图是总供给曲线图。AS为总供给曲线,表示总产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当价格水平为P0时,产量是Y0,当价格水平是P1 时,总产量为Y1 。图中的AS线分成两部分,B′以下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这表明,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实际工资下降,就业量和产量增加,价格水平和总供给水平同方向变动。B′以上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因此,无论价格水平怎样上升,总供给都无法增加。
23
5、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市场均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把劳动供给量作为名义工资的函数,换言之,由于劳动者有“货币幻觉”,劳动供给量不取决于实际工资,而取决于名义工资。而且,根据工资下限假说,把劳动供给曲线分为两种情况:在劳动的供给小于充分就业水平时,劳动的供给只与工资下限,即劳动者愿意接受的最低名义工资标准相关,与价格水平无关。在这个工资下限时,劳动者愿意提供劳动,直至充分就业。但低于这个工资下限时,劳动者宁愿失业,也不会提供任何劳动。当劳动供给大于充分就业水平时,劳动供给既取决于名义工资,也取决于价格水平,随着名义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
可用图7—4说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劳动市场均衡。
W/P NS0 NS1 W0/P0 A W1/P1 B N O N0 N1 图7—4
7—4中,劳动需求曲线与新古典总供给模型一样,表示劳动需求与工资反方向变动。但劳动的供给曲线不同了。无论价格水平是P0还是P1,工资下限即劳动者愿意接受的最低名义工资水平为W0。当劳动供给曲线为时Nso ,实际工资为W0/P0,劳动者愿意提供从零到充分就业量N0时的任何劳动量。当劳动供给曲线为时Ns1,实际工资为WO/P1,由于P1> P0,所以,W0/P0 > W0/ P1。尽管实际工资减少了,但因为劳动者的货币幻觉,工人仍愿提供从零到N0时的任何劳动量。在名义工资为W0以下时,劳动者不愿意提供任何劳动量。但在W0以上,价格变动并不影响劳动供给量,即劳动供给取决于名义工资W0。
当劳动供给大于充分就业N0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劳动供给量随实际工资增加而增加,工资具有向上伸缩性。
劳动供给曲线Nso、Ns1分别与劳动需求曲线Nd相交于A 、B,相应的就业量分别为N0、N1。在B点,劳动市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时实际工资为W0/P1。在A点,价格水平为P0,实际工资为W0/P0,就业量为N0,N0< N1,所以存在N0N1的非自愿失业。如果名义工资能随劳动市场变动,即具有完全伸缩性,在存在失业时,名义工资就可以下降,直至价格水平为P0时的实际工资水平与价格为P1时一样,劳动市场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但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向下刚性,劳动者不愿接受低于W0的名义工资,所以失业的存在是必然的。 6、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垂直状和向上倾斜的不同形状的假定前提是什么?
答: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赖以建立的假定前提是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这一假定前提的基
24
本内容是:工资可以适应劳动市场供求的变动而变动。当劳动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会迅速下降;当劳动市场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会迅速提升。通过工资水平这种迅速而及时的变动,经济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是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以前逐渐向右上方倾斜,在达到充分就业时就成为垂直的一条曲线。其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是,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存在向下刚性和向上伸缩性。这也就是说,工资有一个最低限度,无论劳动的供求如何变化,工资不会低于这一水平,从而具有不能向下变动的刚性,但在这一最低限度以上,工资则可以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从而具有向上的伸缩性。
在得到向上倾斜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学者将该曲线进一步简化,即把向上倾斜的曲线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称为反L型的总供给曲线。反L型的总供给曲线赖以建立的假设前提有二:(1)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率具有刚性,因而固定不变,其理由是,政府有最低工资立法,工会组织阻挠工资下降,工人具有“货币幻觉”等;(2)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一个常数。据解释,在小于充分就业的产量之前,由于资本设备大量闲置,劳动的边际产量并不会减少,不存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的问题。该曲线也被称为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7、凯恩斯的AS模型和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在凯恩斯的AS-AD模型中,总供给曲线AS由水平段和垂直段构成。水平段表示总供给曲线具有完全弹性,只要总需求增加,就能引起产量增加,而价格水平不会提高。其原因是:在低于充分就业状态下,存在大量非自愿失业,增加产量不会引起货币工资提高,同时还存在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可以不相应地增加资本设备。因此,产量的增加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从而也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随着产量的增加,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由于失业者和闲置的生产能力都已得到充分利用,产量达到最大产量,总供给曲线就完全缺少弹性,成为一条垂直线,处于垂直段。这时总需求再增加,就只能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不能引起实际产量的增加。如7—5(a)图所示:
对凯恩斯反L型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的继承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将其修正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他们认为,在没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情况下,价格水平会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提高。其原因在于,在总需求增加,生产不断扩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后期阶段,产量的提高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总供给曲线成为垂直线。于是,在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如7—5(b)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情况下,随着总需求的增加,产量增加,价格水平也随之提高。当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总需求再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实际产量不再提高。
25
正在阅读:
第四章:AS-AD模型习题&答案12-27
物业管理财税基础03-13
基层热议每逢佳节路必堵04-09
商品混凝土劳务分包合同02-01
王冕学画06-14
新一代安全网关SG-6000-G212008-07
关于道德的美文11-21
统计学选择题03-1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第四章
- 习题
- 模型
- 答案
- amp
- AD
- 生活健康常识
- 述职报告 : 2019妇产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
- 习题及答案
-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对策探讨
- 2019公司劳务合同模板
- (超全)高中小高考地理学测考点知识点 - 图文
- 学雷锋1
- 2012-201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 扩散现象专题(word版含答案)
- 工程建设监理随堂练习2019
- 2019年无锡社会实践总结
- 晒一下大学毕业留言册
-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集4:科普阅读题
- 施工组织设计
- 设备自主维护记录表
- 河南省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 医院90周年院庆宣传方案
- 数电课程设计指导书2011.1.25
- 模拟试题(下)7
- 最新整理输电线路施工作业措施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