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3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考点6综合性

更新时间:2024-06-28 05: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六 综合性选择题与“四向概念整合”解题模式的构建

一、综合性选择题解题模式的构建

文学类文本的选择题一般出现在小说文本的第一题位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涉及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及各种艺术技巧,因此我们要在熟悉各个考点的基础后再进行突破。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小说阅读的综合性选择题,选项涉及小说内容的理解、故事情节的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艺术手法的赏析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2014年高考全国卷Ⅰ题干要求为“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变化为“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也就是题干要求更为具体,这利于考生选取思考方向。

选项设置陷阱的方向在题干中已经标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思想内容”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概括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及作用分析,环境特点及环境作用分析,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等;“艺术特色”包含刻画人物运用的手法判断及作用,情节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分析,语言风格赏析等。选项设置陷阱类型为:

1.判断错误类:判断错误一个是对内容的判断错误,一个是对所运用手法的判断错误,都涉及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2.牵强附会类:就是选项在对设置的内容或艺术特色分析时,牵强附会。 3.无中生有类:原文没有此方面的信息。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答题时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浏览选项,标敏感点

高考题干中已经明确的各个选项的敏感点(考查点),就是题干要求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

选项切片,回归原文找对应

把各个选项像论述类文本那样进行切片,然后根据标注的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选项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说法,评价赏析类的选项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比对排除,确定答案

借鉴“论述类”文本的比对之法进行逐项比对,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下面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乙文学类文本阅读《锄》为例,分三步骤具体解答。 题干: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标注选项敏感点 (方格内的为敏感点)并切片 回归原文找依据 比对分析定答案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A项 切片一: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切片二: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思想内容方面]选项中“叙B项 切片一: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 切片二: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事背景”“社会背景”“时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代的变化”等几个敏感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个人感受”不是很准确,“绝不接受的决心”“坚决”是整个西湾村人的感受,不仅仅是六安[思想内容方面](1)“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分析错误,开头的对话主要表现六安爷温和、固执、热爱土地的形象特点;(2)“他与村人的分歧”于文无据。 [艺术特色方面]“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是正确的,正因为“过瘾”,下文才会交代“过瘾”的原因。 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爷个人的感受,当然六安爷属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 于西湾村人中的一员,所以选项不能算错,只是不是最恰当的。 [思想内容方面]选项中“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分析错误,从下文及其全文看,本C项 切片一: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 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

滚”的景象所取代。 切片二:错误! 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文的主题应是表现土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断沦陷的命运,表达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留恋。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结合]原文这部分确实是锄地的描写,运用比喻句“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拟声词“咯嘣咯嘣”来展现六安爷锄地时的状态,生动形象而富有诗意;“惬意”“舒服”直接展现了六安爷“惬D项 切片一: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 切片二: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意舒畅”的感觉。明知收割无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望,却依然在土地上劳作,并且还那么“惬意”,呼应了前文“过瘾”,直接表达以六安爷为代表的农民即将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本选项不论是对内容和艺术手法描写的概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括,还是对主题的提炼都非常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 E项 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结合全文看 六安爷的“平静固执”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多年形成的劳作习惯,因此“看透世事变迁”“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分析不恰当。 到位,因此是最佳选项。

[评分说明]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二、小说“四向概念整合”解题模式的构建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本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小说答题“四向概念整合模式”。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或标题是小说构成的主要要素,也是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小说的命题重点也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语展开的。当我们透过林林总总的答题步骤和方法而试图寻找小说的答题规律时,可以欣喜地发现小说的答题也是围绕着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抓住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迅速切入解题思路,保证基本不遗漏答案要点,因此,称之为小说答题“四向概念整合模式”,就是答题时考虑这四个关键词代表的四个方向。人物题、情节题、环境题、主题题在前面各考点中已经复习过,这里重点寻找规律,然后再通过揣摩运用的方式进行提升。

[题型一 人物题]

(2013·高考山东卷)阅读《活着》(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三[例3]),完成后面题目。 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老迈年高;②饱尝活着的痛苦和艰辛;③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分析】 答案①是从文中对老人和牛描写的具体句子,即对老人和牛的年龄、动作方面的描写得出;答案②是从老人买牛前的心理活动和与老牛的对话等情节得出;答案③是从村人的评价“两个老不死”、老人的歌声、文章的标题及本文主旨得出。

分析人物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四向概念” 思考角度 具体方向 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语句考虑,人物 人 物 题 情节 环境 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语句考虑,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考虑 从情节的发展、事件的变化考虑 从写环境的语句,特别是社会环境的语句考虑,结合时代背景(如果需要) 从小说折射的人生或社会的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考虑(如果需要) [题型二 情节题] 主题或标题

(2014·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 渡 头 叶 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lp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