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0 18: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 卷(一) 26、(1)问题:黄河泛滥经常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局面:诸侯国之间争夺粮食、兼并战争不断,出现了优势明显的大诸侯国。影响: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

(2)原因:中央过于集权会导致暴政。影响:中央政府无力保持国内稳定。

(3)正确。理由:统一了国内市场;奴隶制的废除使美国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的大量自由劳动力。 27、(1)实践活动:洋务运动。原因: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洋务派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洋务派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有政治制度的保证。

(2)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船炮到近代工业、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全面肯定西方文化的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28、(1)第一代: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发展新道路。第二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代: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依法治国方略,加入WTO,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第一时期

史实:抗美援朝胜利;出席日内瓦会议;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拥有原子弹。 表现: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扫盲及教育改革与普及;文学艺术百花齐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民族团结局面形成。 第二时期

史实:在联合国的积极作用;经济实力增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发射“神舟”飞船;研制巨型计算机。

表现:基层民主制度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外交往普遍;环境问题突出;法制建设发展。

(3)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探索的持续性、实施的有效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29、(1)基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广泛流传。表现:唐宋时期形成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分成为理学;以佛教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广为流传。 (2)理解:表达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的尊重;显示中国政府发展中印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 (3)中国在与印度发展外交关系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0、(1)主张: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掠夺。意义:揭露了教皇和教会贪婪的本质,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教徒之间是平等的;教徒之间的不同是职责的不同,不是地位的不同;维护社会秩序是世俗权力的职责,而不是教会的职责;教徒应该恪守职责,为社会服务。

(3)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增加原始资本积累,要求平等竞争机会和统一市场,形成良好的经济、政治合作基础。 31、(1)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民本思想,重视农业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当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3)任人唯贤。

(4)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农民利益的代表着,实质上他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特权而调整统治政策的。

卷(二) 31、(1)特点: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1分

原因:重庆地处内地,原有商品经济不发达,开埠通商较晚,自然经济解体较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客观上使自然经济解体加快。同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3分

(2)特点:大量企业迁入,发展迅速,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军工工业发展突出。2分

影响: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物资,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保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为以后重庆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3)着眼点:加强西部地区的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后备能力。2分

原因:重庆地处内地,交通方便,有国防优势;原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国防工业基础好。2分 (4)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原有工业基础好,并进一步加强产业更新,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扶持;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和技术;重庆成为直辖市带来了发展机遇。答出3点3分。 32、(1)特点: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村市场发展、如草市工商业市镇兴起。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大茶园和产棉区的出现。农村经济结构日益调整,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商业发展等。4分

(2)思想: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即自由放任思想。1分

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经营。2分

冲击: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分

1953——1956年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和全民所有的土地制度。2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2分 答出措施即可,人民公社也可。 33、(1)内容:奖励军功;明法令;兴县制。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分 意义:加速了秦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进程。2分 (2)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2分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由盛而衰,弊端百出;官方哲学的发展陷入了死胡同。2分

(3)原因:康有为否定了封建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依据,是对传统封建思想认识的颠覆。2分

(4)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任然坚持“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1977年邓小平复出进行整顿。2分

重要性: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 34、(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理论,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分,任意一点满分 (2)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分

(3)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2分

成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2分

(4)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2分

卷(三) 27、(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条件:铁骑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不利条件:生产工具数量不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如犁和耕牛的户均占有率较低。)

(3)共同之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不同之处:材料一体现的经营模式属于封建小农经济,材料三体现的经营模式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4)新发展: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28、(1)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斯大林先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施“五年计划”,使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显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罗斯福: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3)内部变化: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导致苏联解体。美国——二战后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福利制度;20世纪90年代发展知识经济,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29、(1)主题:独立和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认识:材料二——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三——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来源——材料二——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材料三——马克思主义。

(3)意义:加强了抗日根据地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为以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卷(四) 25、(1)分别是孟子和荀子。2分

(2)态度:借助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

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希腊罗马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4分 (3)儒学与西学的双重影响;现实社会的需要;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分 (4)偏见: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原因:“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3分 (5)扬弃(或批判、继承、发展、创新)1分 26、(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三民主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革命的发展(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分

(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5分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核心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合理即可)2分 27、(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答出具体政治制度也可);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3分

(2)中国: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分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2分

(3)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交: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维和行动也可)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答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也可)3分

(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分 28、(1)相似之处: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美国,并从金融领域发生,二后波及到整个世界。4分

(2)措施: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相似之处: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4分

(3)关系: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以美国为核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趋势:经济全球化。应对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适时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5分

卷(五) 26、(1)现象:妇女从业人数不断增加,妇女所占全国职工比例不断增长。原因:妇女擅长缫丝等轻工业行业的生产;近代机器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为妇女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民主、平等观念的推动;妇女自身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4分

(2)现象:各国工人工资差距较大;男女不平等现象严重;中国工人工资低。原因:美国工业生产高涨,经济发展迅速(19世纪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越居世界第一位);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公认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斗争等。

(3)认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公民民主权力逐步得到保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男女平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27、(1)表现: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参与社会生产的(就业率)比例大大增加;参与政治活动比例增加(政治地位提高);营养状况水平提高。(2分,任意答其中两点即可)原因:社会生产力及经济的发展给妇女创造了更多的平等参加社会生产的机会;人民政府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国家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立法的保护;男女平等观念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动;妇女自身的能力及素质的提高;医疗水平的进步(6分,任意3点即可)

(2)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政府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保证。(2分)

28、(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2分,任意2点即可) (2)武装反抗外国的入侵,维护民族独立;“开眼看世界”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谋求独立自强之先河;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积极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任意4点即可)

(3)近代欧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但是,欧洲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殖民侵略、殖民掠夺的基础上的,破坏了其他地区文明的完整性。 29、(1)西欧崛起: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美国崛起: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共和政体;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群雄竞起”的表现: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的崛起。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3)原因:信息爆炸和舆论宣传。理由:冷战结束;经久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等

(4)同意。当今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当今美国面临很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深陷伊拉克战场、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 或不同意。尽管美国遭遇很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仍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2分,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 30、(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3)障碍: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日本,幕府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中国,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影响:俄国,巩固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政体;中国,加深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危机。 31、(1)主张: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这二者是其思想核心。(1分)思想观点:孔子提倡“贵贱有序”“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3分)

(2)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影响:孔子及儒教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分)

卷(六) 31、(1)创立民主制度,创造民主运作方式;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分答出2点即可

(2)不同形式: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2分历史原因:对封建制度的改造程度不同。2分

(3)平反冤假错案;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4分

(4)题目:西方政治制度初探、对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等。2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请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 32、(1)错误: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 根源: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分

(2)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建设社会主义。2分 (3)罗斯福。1分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同时发挥作用)。2分

(4)改革开放;家庭联成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分任答三点

(5)相同点: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1分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 33、(1)可以。1分材料一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二的观点是三权分立,都属于启蒙思想的内容。4分

(2)材料一。1分 材料一属于原始材料。1分 (3)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启蒙思想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获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获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2分。选一

(4)题目:西方政治制度初探、对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等。2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请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 32、(1)错误: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 根源: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分

(2)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建设社会主义。2分 (3)罗斯福。1分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同时发挥作用)。2分

(4)改革开放;家庭联成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分任答三点

(5)相同点: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1分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 33、(1)可以。1分材料一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二的观点是三权分立,都属于启蒙思想的内容。4分

(2)材料一。1分 材料一属于原始材料。1分 (3)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启蒙思想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获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获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2分。选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la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