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导学案【学生版】

更新时间:2023-04-09 02: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文档

大全《方山子传》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用意

2.理解并翻译重点语句,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

3.分析方山子的人物形象,培养洒脱的人生态度,追求心灵的自由。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够准确地翻译。

【学习难点】揣摩作者轼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理解作者幽微难明的心世界。

【学习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第一二段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作者与作品】

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金石、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任团练副使。在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方山子,即宋代慥,字季常,因头戴方山冠,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间。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其父希亮曾是轼的上司。季常与轼友善,二十年未见,却在岐亭重逢。季常好宾客,家有歌妓。妻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季常大闹,让他下不了台。东坡就写诗嘲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

字词正音

闾()遁()庵()居谪()居矍()然

实用文档

大全 著( )帽 奴婢( ) 岐( )亭 挟( )二矢() 勋( )阀( ) 垢( )污 傥( )见之与

诵读并翻译课文第1、2段,解释句中加点词。

(1)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 (2)闾里之侠皆宗.之 ( )

(3)稍.壮( ) (4)折节..读书 ( )

(5)欲以此驰骋..当世 ( ) (6)然终不遇. ( )

(7)晚乃遁.于光、黄间 ( ) (8)庵.居蔬.食( )

(9)徒.步往来于山中 ( ) (10)方山冠之遗像.. ( )

(11)适.见焉 ( ) (12)方山子亦矍然..( )

(13)问余所以..至此者( ) (14)环堵萧然....( )

(15)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 )

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容: 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容:

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第3—5段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诵读并翻译课文第3—5段,解释句中加点词。

(1)余既耸然异.之( ) (2)使.酒好剑( )

(3)独念..方山子少时( ) (4)前十有.九年( )

(5)见方山子从.两骑( ) (6)游.西山( )

(7)方山子怒.马独出( ) (8)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

(9)自谓.一世豪士( ) (10)使.从事..于其间( ) (

) (11)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 (12)独.来穷.山中( )(

) (13)往往阳.狂垢污( ) (14)方山子傥.见之欤( ) 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容: 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容: 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容:

实用文档

大全第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文言知识总结及拓展延伸

实用文档

3.闻

(1)不与世相闻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3)今已显闻

(1)徒步往来山中

(2)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1)过岐亭

(2)过故人庄

(3)过论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1)适见焉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

(4)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5)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使

(1)使骑逐而射之

大全

实用文档

(2)使从事于其间

(3)使酒好剑

(1)独来穷山中(2)欲穷其林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5)蝉则千转不穷

(1)方耸而高

(2)使骑逐而射之

(3)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4)俯而不答,仰而笑

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2)此吾故人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3)欲以此驰骋当世。()

(4)徒步往来山中()

(5)余谪居于黄()

(6)人莫识也()

(7)犹见于眉间()

(8)岁得帛千匹()

(9)晚乃遁于光、黄间()

(10)呼余宿其家()

第四课时

大全

实用文档

教学重难点:文本探究及拓展训练

【文本探究】

1、从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儿呢?

2.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方山子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他跟轼有没有共同遭遇?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

3.由此看出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

【拓展训练】

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子灿省兄,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kw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