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规避问题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29 23: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纳税筹划是企业在国家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使得企业能够在处理纳税问题时,实现一定的税收节约。近几年我国税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企业所得税法改革政策向内资企业倾斜的有利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相应的税收策略和规划,这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规定及条例的出台,我国的税收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得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和运营周转之需,企业一方面通过“开源”来增加资金积累,如:扩大市场份额,进行薄利多销等措施,另一方面通过节流的方式来积累资金,而企业在节流的问题上,不仅从内部成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上下功夫,而且也从外部成本-税收成本上下功夫,这样,纳税筹划无可避免的应用到理财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了。对于我国实施企业纳税筹划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面进行探讨,把产生纳税筹划风险的相关理论系统化,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指出纳税筹划风险的各种因素,以提高纳税人对纳税筹划风险的认识,最终为企业在纳税筹划中遇到的问题时提供可行性参考与建议,免除或降低纳税筹划损失。 关键词:纳税筹划 风险规避 方法

1

1.纳税筹划的背景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现阶段我国纳税人意识薄弱,偷税漏税情况严重。因此国家对此打击力度加大,不断修订税收征管法,使得纳税筹划的空间范围缩小,风险加大。在各种新税法的实施下,中国税务当局将拥有更多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利。因此而增加的纳税筹划风险也备受关注,纳税筹划风险问题已经成为纳税筹划的焦点问题,所以研究纳税筹划风险就更为重要。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减轻企业税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合理筹划企业的各种税金,使企业税负最轻,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最为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就此阐述了纳税筹划在我国企业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及应考虑的诸多因素。

企业如何掌握和利用国家税制的现状和改革方向进行合理合法地少纳税是每个企业老板的心声。那么,作为公司领导您是否具备:纳税筹划的条件与主要方法、日常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的处理、企业利润分配与纳税筹划的处理措施呢?

1.1纳税筹划的意义

我们要明白纳税筹划的概念,特点及实施环节,通过各种案例掌握纳税筹划的常用方法,筹划技巧,实施步骤与要点等,明白税收风险规避与纳税自我评估的技巧与方法,减少税务相关成本支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改变原来税务风险只是财务部门事情的错误认识,加强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税务风险规避的效果。

(1)有利于实现纳税人利益最大化

从纳税人角度来看,纳税筹划可以减少纳税人税收,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人的发展。 (2)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实施税收法规

纳税筹划人为了帮助纳税人减少更多的税收支出,会随时的关注国家税制法规和最新出台的税法政策。一旦有所改变,纳税筹划人就会从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马上作出相应的行动。从这方面来说,纳税筹划在客观上起啦更快,更好地贯彻税收法律的作用。另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可以在筹划企业利益中发现税收法律的漏洞,时刻提醒征税机关注意税收法律的缺陷。同时促进税法的健全。

2

(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高低决定了资本的流向,而资本总是流向利益最大的行业,企业。所以企业资本的流向实际代表着资源在全社会的流动配置。企业在专业筹划人员的帮助下,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税收的影响,可使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也包括纳税人税后利益最大。那么资本向规模大,资金多的企业流动,实现规模经济,可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纳税筹划风险的内容 2.1纳税筹划的概述 2.1.1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

客观上具有谋求合法的“实现税收最晚、承担税赋最轻、适用税基最窄、享受税权最多、惩戒风险最小、纳税成本最佳”的目的。纳税筹划的出现是税收进步的象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企业必修的功课。

2.1.2纳税筹划的特征 (1)纳税筹划的合法性

纳税筹划的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纳税筹划运用的手段是符合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与现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不冲突,而不是采用隐瞒、欺骗等违法手段。从纳税筹划的概念可以看出,纳税筹划是以不违反国家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否则,就构成了税收违法行为。因此,纳税人应该具备相当的法律知识,尤其是清楚相关的税收法律知识,知道违法与不违法的界限。

(2)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

税收是国家控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多征或减征税收,引导纳税人采取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为,以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或治理社会的目的。

(3)纳税筹划的专业性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实际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

3

要求筹划者要精通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熟悉财务会计制度,更要时刻清楚如何在既定的纳税环境下,组合成能够达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纳税筹划作为专门化的职业和行业,对从业人员和从业机构要求更专业。

(4)纳税筹划的目的性

纳税筹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规避纳税风险、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为中心。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围绕着节约节约税收成本的目标而进行,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使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享受与行使是进行纳税筹划的中心。

(5)纳税筹划的普遍性

税收筹划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制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倾斜政策为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拥有自己的高级税务专家,专门研究税收筹划。社会中介组织包括会计帅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代理机构也在从事税收筹划工作。”一个是从税法安排预留的筹划空间较大来说,另一个从税法安排和筹划中介发展状况来说其普遍性。

(6)纳税筹划的超前性(前瞻性)

税务筹划要适应税务筹划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国家的税收政策法令是纳税人进行理财的一个外部环境,它实际上给纳税人的行为提供空间,纳税人只能适应它,而无法改变它,纳税筹划受现行的税收政策法令所约束。然而,纳税人面对的行为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国家税收政策法规也不例外,任何改变都会影响到税务筹划实务。随着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的税收法律也会不断修正和完善。税收作为国家掌握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税收政策必然根据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而制定,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的税收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国家税收政策变动时,纳税筹划的做法也应及时进行调整。

2.1.3纳税筹划的目标

进行纳税筹划是要有明确目标的,纳税筹划的目标是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也是纳税筹划最后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4

(1)纳税成本最小化也称为“减轻税收负担”。

纳税筹划的这一目标不应该简单追求缴税绝对额最低,而是追求相对缴税额的降低。在保证其他经济目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如果因为筹划后将原本应该缴纳的税减免或延期,以及将原本应该缴纳的金额较大的税负减少,这都是成功的筹划。而如果因为筹划虽然降低了税负,却影响了其他经营活动或者经济指标,那么纳税筹划就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企业可以通过纳税筹划,在不违反税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避税、节税,以达到减少税收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2)控制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是企业因税行为而引发的风险。企业的涉税行为因具有合规性,全局性,长期影响性。实现涉税零风险要求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务方面的处罚,即在税务方面没有任何风险。纳税筹划不仅仅是财务,他还涉及到税务,法律等方面。

(3)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这是纳税筹划的隐含目的,也就是说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应缴税款尽量往后推延,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今年交100万税款和明年交100万,好像数量上是一样的,实际上如果能推延缴纳,明年交这100万,那么就可能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避免在这一年之内的税务风险。 2.2纳税筹划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支出,企业纳税以及税务筹划也不可以例外,他可能给企业带来影响的风险。

2.2.1风险的定义

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

风险可以通过时间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变动程度来衡量,变动

5

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这里强调了风险与变动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2.2.2纳税筹划风险的特征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中,由于各种补课预料或者控制的因素存在,使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得到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不一致,从而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纳税筹划经常是在税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在于是纳税人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这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另外对于纳税筹划,更应该从理财的角度考虑,纳税筹划也是有成本的,应该被看作为一项投资,收益能否实现,成本能否收回,决定这些结果的因素有很多这种不确定性使纳税筹划风险更加明显,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经验和实践,来把握纳税筹划的度。

因此,在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始终伴随企业的运营过程。

根据对风险管理的一般认识,风险通常是指发生财务损失的可能性。它既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不仅包括负面效应的不能确定性,而且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风险就是危险机会并存,风险越大,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越高。纳税筹划作为实现纳税人风险最小化和纳税人价值最大化的理财活动,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风险。纳税筹划的风险直接制约着筹划的效果,在筹划中引入风险意识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所谓纳税筹划风险,通俗地说就是指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活动时,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得到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纳税筹划经常是在税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这必然蕴含着较大的风险。纳税筹划发展到现在已经引起了税务机关的高度关注,所以现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不仅仅是要求有一个什么样的纳税方案能够多节税,而且是要考虑有什么样的纳税方案能使企业实现涉税零风险,风险的关注程度已经大过了节税所取得的收益,再也不会有人认为只有纳税筹划才能取得税收收益。另外,对于纳税筹划,更应该从理财的角度考虑,纳税筹划也是有成本的,应该被看作为一项投资,收益能否实现,成本能否收回,决定这些结果的因素有很多,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纳税筹划的风险更加明显,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中,更多的是需要经验和实践,来把握好纳税筹划

6

的一个度。 因此,企业在运用税收政策开展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会伴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纳税筹划风险的高低赖于筹划者对现行税制和纳税人涉税经济行为了解的程度,依赖于筹划者对各项税收政策应用所产生的税后收益是否有正确的评估,依赖于筹划者对筹划中提供的纳税模式的运行效率及被税务机关认可的程度是否有准确的把握。

2.2.3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税务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活动以达到减轻税赋目的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总体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

第一,政策选择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即错误选择政策的风险。企业自认为筹划决策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或法规,但实际上会由于政策的差异或认识的偏差受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由于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因此税务筹划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好尺度。

第二,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时效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并不是说政策变化就一定有风险,如果政策变化没有超出预测的范围和程度,税务筹划还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2)经济环境变化风险。

企业的纳税事宜与税收政策及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施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制定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和投资,这时,企业的税赋相对较轻或稳定;反之,企业的税赋可能加重或不稳定。另外,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地区,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不同产品或行业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使得税收政策常处于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应时性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种税收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筹划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带来较大的风险,所以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3).税务行政执法力度导致的风险。

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国家对税收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断加强。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地方各级税务机关,都不断出台新的规范税务检查工作的文件和政策。这就意味着纳税人在规范纳税操作方面的工作必须相应加强,否则纳税人由于对税务机关执法力度的决心、程序与步骤的忽视或不熟悉,往往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大。 (4)筹划人员的纳税意识风险。

企业纳税人员的纳税意识与企业的税务风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很强,税务筹划的目的明确,那么只要筹划人员依法严格按照规程精心筹划,风险一般不高。

(5)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

税务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其对风险的判断和筹划事项的最终完成结果。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减少成本,会要求筹划人员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伪造、变造、隐匿记账凭证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税务上的风险。 (6)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风险。

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水平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既影响可供筹划的涉税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易导致筹划人员筹划方案的失误。如果筹划方案是依据虚假的涉税资料做出的,就很可能产生失误,风险极大。

3.我国实施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实施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开展纳税筹划比较困难,严格意义上的纳税筹划也不多。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许多企业的领导人还没有认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对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操作还显得很陌生;二是我国税法的规范性较差,不易把握。而且我国对纳税筹划的研究较为肤浅,成型的理论不多,现在出版的有关纳税筹划的书籍大多是引入一种模式,其理论和技巧大多是国外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国际筹划”,适用于我国税法的较少,并且操作性较差。此外,社会舆论特别是一些税务机关对纳税筹划的误解,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纳税筹划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企业对纳税筹划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1)从企业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来看,纳税筹划成为“节流”重点。

8

中国入世后,中外企业将在一个更加开放、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加盈利。国外企业的财务机制已经较为成熟稳健,可以通过各种纳税筹划方法使企业整体税负水平降低,从而相当于增加了盈利水平。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通过“开源”,即营销手段来扩大市场份额已经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要想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就应该把策略重点放到“节流”,即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的控制上。税收支出——财务成本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通过纳税筹划予以控制,对企业来说就变得相当关键。 (2)面临国内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合理避税是必然之举。

目前,纳税人税费负担过于沉重,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减轻,是企业的惟一选择。当纳税人面临沉重的税收负担,而现行的税收法律体系在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有所改变的情况下,纳税人面对较高的税收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纳税人选择逃税的可能性。但其违法性,注定了这种行为只能是一条“死胡同”。若纳税人产生逆向选择行为,消极对待,压缩经济活动规模,最终只能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只有进行纳税筹划,实现合理避税。这才是企业迎接WTO挑战,面对目前政策法规的必然之举。

(3)从企业内部的财务机制上看,税收支出更应当加以控制。

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两类: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企业的各项期间费用、工资支出等都属于内部成本,而纳税支出则属于企业的外部成本。目前企业存在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要控制成本,就是要控制内部成本,而对于企业的税收,则视为无法避免的,不去加以控制。其实不然,企业对内部成本的控制已经相当严格,而且过度地压缩内部成本有可能造成员工积极性受损等不良后果,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控制内部成本的同时,应该试图努力节约企业的外部成本,做到内部成本外部成本双管齐下,共同压缩。

3.2实施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纳税筹划作为纳税人对经济利益的一种保护是完全必要的,但税收筹划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和配套措施作为前提。现阶段,企业作为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

(1)税收做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既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还兼有宏观调控职能。各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无不把实施差别税收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政府通过设置税种、确定税率、选择课税对象、课税环节等体现宏观调控政策。税收作为调控手段在经济实践中的运用,使得无论多么健全严密的税制,税负在不同纳税人、不同纳税期、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总是存在差别,这就给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减轻税收负担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较多的机会。纳税人通过对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的研究、理解,为了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要选择国家鼓励或提[来倡的经济行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纳税筹划实质上是国家区别对待的税收法规和政策的产物。

(2)税收制度存在的弹性空间,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在经济实践中,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国家税收制度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纳税人,就要既相对固定、还应富有弹性,这种制度弹性的存在也给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众多机会。表现在:(1)纳税人的可变通性。特定的纳税人交纳特定的税收,并享受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可以通过对经营活动的某种特别安排,使其纳税人身份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税负或规避纳税义务的目的。(2)税基确定的可伸缩性。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课税对象金额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税额的大小。为此,纳税人可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设法调整课税对象金额,使税基变小、税负减轻。(3)税率上的差异性。在课税对象金额一定的前提下,税率越高、税负越重,反之亦然。税率与税负的这种密切关系,必然促使纳税人尽可能避开高税率,寻求低税率。为纳税人规避高税率提供了机遇。

(3)会计方法存在的多样性选择,为纳税筹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我国的各种税种的筹划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对所得税进行筹划时,受其影响最为明显。纳税筹划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相关的纳税筹划主要是缩小税基和延期纳税。如在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适用会计制度的规则和方法。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行为,不同的职业判断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形成不同的计税依据,从而影响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是

10

成本、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抵减所得税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每期抵减所得税的金额会各不相同。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每期的折旧额是相对固定的。而采用加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额,在折旧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果是前期折旧大,后期折旧小。由于资金存在时间价值,选择加速折旧法,因增加了前期的折旧额,可以将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相当于依法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与此相类似,纳税人在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债券溢折价的摊销方法选择、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坏账核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均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若能灵活运用,都可以达到合理地减税或延缓纳税的目的。

4.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企业在纳税筹划方案确定之前应通盘考虑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的产生动因,从源头抑制风险,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说,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控制。

4.1 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1)企业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

既然税务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税务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税务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2)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

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纳税人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时刻关注财税政策的变化;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进行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因为政策发生变化后往往有溯及力,原来是税务筹划,政

11

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要能够准确评价税法变动的发展趋势。

4.2 提高筹划人员素质

税务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税务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协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税务筹划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只有纳税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才能对税务筹划提出更多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税务筹划的普遍程度与一个国家的科教水平关系密切。

4.3 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

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4评估税收筹划风险,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

评估税收筹划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还应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目的就是要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4.5 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税务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4.6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

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税务筹划。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

12

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税务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比如税务筹划行为与偷税行为在理论上的界定是比较清晰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的“税务筹划”行为极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或逃税。这就要求一方面,税务筹划者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税务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税务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税务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5.结束语

随着税务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税务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只要企业有税务筹划活动,就存在税务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务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结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我们可以看到,应对纳税筹划风险,我们可以选择规避风险、承担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四种方法,对于政策风险而言,属于纳税筹划不可触碰的一种风险,企业应尽量回避此类风险,诚信纳税;对于税务机关之间的执法偏差风险及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风险,企业应该寻找更专业的代理人员,尽量维护自身权益,而且可以与税务代理之间分摊风险,相应的转移一部分风险;对于道德风险,企业应采取契约理论来约束税务代理人的行为;对于经营风险,企业应该施行责任制,加强沟通和信息的收集,降低此类风险的发生。

总体来讲,纳税筹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应在分析整体环境的情况下,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对各个相关方在征纳中的主导性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纳税筹划时时监控与评价,尽早改进纳税筹划方案,取得企业的最大收益。

13

参考文献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kd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