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基本本能理论和荀子性恶论思想的同工之处

更新时间:2023-07-21 10:53: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弗洛伊德的基本本能理论,与荀子性恶论,尽管处于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是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处。本篇是作者的期末考试小论文,仅供参考。

弗洛伊德基本本能理论和荀子性恶论思想的同工之处 关键词:基本本能 性恶论 欲望

摘要:

弗洛伊德的两种基本本能隐含了三种欲望:性欲、物欲、生欲,由此看出本能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是潜伏在内心的最根本的动力。而荀子的性恶论的基础则是人性的各种情绪欲望。这里便有了一种遥相呼应的况味在。两者都是深刻的揭露了人的本性,虽然赤裸裸使人羞愧,但是却饱含了关爱人性的巨大温情。 正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可以说是处处闪现出性本恶的思想,尤其是在关于人的最基本的两种本能的理论中,这一点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后与荀子的“性恶论”交相辉映。

既然要陈述两者的思想偶合之处,那必须得简要介绍下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孟子认为人的品质中的仁义和食色都出自于先天的人性,起重工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与孟子完全不同,荀子学说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①。这是自然之性,既可以转化为恶,也可以发展为善,而仁义则是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得来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最基本的本能:一类是生的本能,一类是死亡本能或被称为攻击本能。②

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和个体生存本能。不论是恋母的俄狄甫斯情结,还是恋父的厄勒克特拉情结,都是因眷恋异性父母而嫉恨同性父母。同性父母挣多了异性父母的爱和关注,使“我”不能独占,这种爱被分割的心理将会进一步增强眷恋和嫉恨,尽管大多数时候这两种感情都是无意识的。这便是性欲的表现。同时由于人的生存本能,势必会与其他人抢夺生存资源,以维持个体生存,从而利己主义在人内心深处盛行。这边是对物的欲望的表现。

在死亡本能这一概念中,所有生命的最终归宿是死亡。处于对这种宿命的恐惧,焦虑和抑郁便自然而生,因此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毁灭行为。当死亡本能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甚或谋杀等。这可以说是受到对生的欲望的驱使所做出的行为。

综合由两种基本本能得出的三种欲望:性欲、物欲、生欲,我们可以看出本

弗洛伊德的基本本能理论,与荀子性恶论,尽管处于不同的国家和时代,但是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处。本篇是作者的期末考试小论文,仅供参考。

能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是潜伏在内心的最根本的动力。而荀子的性恶论的基础则是人性的各种情绪欲望。这里便有了一种遥相呼应的况味在。可以说,弗洛伊德的基本本能的理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无不是建立在人性深处奔涌着欲望这一个大前提上的。欲望使人贪婪、自私,不论是通过梦释放受压抑的欲望,还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都是受欲望驱使。

弗洛伊德的学说受到一部分追捧,同时也遭受到猛烈的批判;荀子的“性恶论”的声名是那么不入耳,远不如孟子“性善论”那么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种思想都直面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如此赤裸裸,使人无藏身之地,这简直使那些无法正视自身欲望的人恼羞成怒了。

然而,我想说的是,就像性善论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和本能说也并不是鼓励人们随意作恶、不顾后果的释放欲望。这两种思想更着重于揭示人的本性,使人类能够对自身有更深层次、更清晰明了的理解。荀子认为后天所受教育和影响是消化性情的关键,“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不必以这种天性为耻,而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排除不合道德的欲望。其实,越是批判,越是揭露,越是关爱人类的表现。这两种思想,尽管表现是那么咄咄逼人,但是却是人性温情的另一种表达,如同手术台上的刀,尖锐犀利除去病患,却并不是冷酷无情。

参考资料:

① 百度词条“性恶论”,/view/546999.htm。 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曹顺庆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P9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j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