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7-10 0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一、发展背景和总体要求 (一)发展背景 (二)指导思想 (三)主要目标

二、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一)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三)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业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五)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四、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 (一)完善综合交通网 (二)构筑绿色能源网 (三)打造安全水利网 (四)构建高速信息网 五、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二)着力优化生态环境 (三)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六、推进科教强市建设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二)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三)建设人才强市 (四)大力繁荣瓯江文化 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积极促进社会就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构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二)强化社会重点领域改革 (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九、提高合作开放水平 (一)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二)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 (三)积极推进要素回流工程 十、确保规划目标全面落实 (一)优化经济增长动力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三)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 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制定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深入推进“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背景和总体要求

(一)发展背景

“十一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周期性调整和冰雪灾害等严峻考验,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具有丽水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全面完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4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 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45 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328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8 亿元,“两个千亿、两个翻番”核心目标超额完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扩量提质成效初显,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区域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六个一批”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目标即将实现。社会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深入实施《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 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体系,节能减排完成目标,绿色生态屏障作用更加突出。全面开展农村“创三新、破三难”,着力推进“四个发展”,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明显提升。“信用丽水”、“平安丽水”、“法治丽水”建设全面推进,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十一五”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我市的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两个千亿”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二是始终坚持生态为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三是始终坚持集聚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走统筹城乡之路。四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走开拓创新之路。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走惠民安康之路。

“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纵观全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放眼国内,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环顾全省,浙江正加速迈向人均生产总值10000 美元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这些宏观环境的变化,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更高发展要求。

立足丽水,经过撤地设市十年来的奋斗实践,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正处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00 美元向8000 美元迈进的关键点;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的关键点;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点。我们面临着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发展条件不断优化、发展方式逐步成型、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以及省里对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持续加大等诸多机遇;但同时,区域经济总量偏小与整体素质偏低的制约并存,城乡统筹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约束有待进一步破解,面临的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可以说,“十二五”既是矛盾凸显期,更是我市加快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欠发达是最大实际、生态优势是最大优势、加快发展是最大任务”这个基本市情,切实增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小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改革、齐心奋进,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努力建设一个“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新 丽水。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积极实施“123 ”全面小康工程,加快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和大生态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社会民生,力争到2015 年,实现生态文明由全国先行区向示范区、小康建设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000 美元向8000 美元“三大跨越”,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以下“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集聚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抓手。按照新型城市化要求,深化“小县大城”、“农民异地转移”战略实施,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小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大力培育产业园区(功能区),通过人口和产业两大集聚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促进山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

二是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改造提升

传统优势制造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休闲旅游养生产业;通过大产业、大企业培育,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建设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绿色农产品基地、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三是坚持把基础设施现代化、网络化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发展, 通过大项目建设,推进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加速成型,促进区位劣势向区位优势转变,建设连接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和经济走廊。

四是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 文明建设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深化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推进大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是坚持把富民惠民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的 理念,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六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 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三)主要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2015 年,完成“123”全面小康工程,即地区生产总值1000 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 亿元以上,全部工业总产值3000 亿元以上。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筑,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市区生产总值达到280 亿元,人均突破1 万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 亿元,期末工业总产值达到800 亿元。

——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小城市为依 托、中心镇为纽带、中心村为支点的统筹发展新格局,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4% 。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一体化措施,建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共享体系。

——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深入实施“六大民生幸福工程”,促进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

提高。力争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 元以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城乡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水平、文明素质和法治素养全面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经济发展、人口布局与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更趋协调。努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第一市”品牌,力争各县(市、区)全部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根据各地环境承载实际,大幅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科教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达到1.5% ,积极推进科创平台建设,争取五年专利授权量达到6000 件。大力培育和引进人才,期末人才总量达到40 万人以上。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与全省教育现代化差距明显缩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初步形成有利 于生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社会信用体系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基本建立,民营企业创业创新能力和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

注:(1)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2010 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居民收入增幅为名义增长速度;(2)[ ]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3)城乡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化学

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

二、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城市化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速生产要素向重点经济带、中心城镇和中心村集聚,逐步形成区域、城乡、人与自然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一)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构筑“112 ”城镇体系新格局。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框架。全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各县中心城区向中小城市转变,提升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中心镇培育工程,增强中心镇连接城乡的枢纽作用。构筑“一个中心城市、十个小城市、二十个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格局,力争使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8 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坚持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一江双城”总体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推动中心城市加快向现代化大城市迈进,加快建设浙西南中心城市,打造最佳山水宜居城市。规划到2015 年,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46 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5 平方公里。北城加快东进西拓,重点构筑“二轴五片区”开发格局,加快完成“六城联创”目标,积极推进“三大改造”及特色街区布局,着力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区域服务业高地和最佳生态宜居区。南城重点依托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东扩区块现代产业平台建设、民族工业园建设以及环南明湖区域综合开发,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综合商贸、物流、居住以及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联动发展的城市新区和产业高地。进一步推进南北城有机连接、融合发展,推动与腊口区块互动开发,加快形成城市整体优势,努力将中心城市培育成为浙西南的教育、卫生、文化、科研、商贸、金融、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 着力提升市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围绕莲都区率先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加快建设丽水(莲都)工业园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推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探索市区集约集聚统筹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

加快建设小城市。通过实施组团布局与“小县大城”战略,加快10 个小城市的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强化小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作用,提高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积极推动青田、缙云“撤县建市”,加快推进各城关镇“撤镇建街”。坚持“小县大城”与“小县名城”并举,充分挖掘区域的民族、历史、人文和特色优势,积极打造“小县名城”。龙泉市区要突出对接海西经济区门户作用,着力打造浙闽赣边际中心城市;鹤城要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建成特色风情浓郁的中国华侨名城;五云要积极接轨浙中城市群和永武缙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多功能的山水休闲名城;云和要强化集聚功能,构建个性鲜明的“中国童话休闲旅游城”;松源要发挥浙闽合作区位优势,建成接轨海西的桥头堡、带动庆元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和生态山水城市;妙高要东进西拓,加快城市功能提升,建成休闲养生名城;西屏要着力提升县域主中心的整体功能,建成松古盆地城乡一

体化核心区,建设新型田园生态城市;鹤溪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资源优势,建成“神奇畲乡、秀美山水、休闲胜地”;壶镇要以纳入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建设浙南特色机械装备城、丽台金三市边际区域经济中心;温溪要积极融入温州经济圈,建成我市重要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基地和制造基地。

加快培育中心镇。重点培育碧湖、大港头、老竹、安仁、八都、查田、船寮、腊口、海口、崇头、竹口、荷地、新建、舒洪、石练、金竹、古市、玉岩、沙湾、东坑等20 个中心镇。全面落实扩权强镇政策,加快中心镇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镇的产业、人口和要素集聚。加大行政区域调整力度,突出中心镇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推动乡镇工业功能区、农业科技园区和旅游景区建设,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围绕“112 ”城镇化战略格局,统筹规划各城镇功能分工和产业布局,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促进区域城镇群的有机联动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区域整体竞争力。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严格遵循统筹、有序、紧凑、集约的开发原则,科学推进城镇建设,更加注重城镇品质提升,着重完善城镇功能和管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和谐安全、适合人居的山水精品城镇。提高建成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资源集约利用,努力降低城市开发成本和促城市可持续开发。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积极应对“汽车社会”新趋势,着力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打造城市“畅通工程”。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有机无缝衔接。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培育和弘扬丽水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改善城市 人文环境。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切实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来料加工以及农村服务业,积极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大力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创

收能力,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增长到10 万人以上。加大对重点欠发达县扶持力度,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4000 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 大力推进中心村培育。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规模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服务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向中心村集中,全市培育建设200 个左右的中心村,使之成为承载农村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合理调整村庄布局,进一步整合自然村和农村居民点,促进农村人口资源要素集聚。保护地域和农村特色文化风貌,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加快生态文明村创建,到2015 年全市60%左右的行政村基本达到市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努力把农村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深入实施农村“千百工程”、强塘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等系列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完善基层文化场所、老年活动室、幼儿园、农业服务站、乡村卫生院(室)、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 加快农民转移转化。深入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充分利用下山脱贫、农村土地整治、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机制,加快农民转移步伐,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聚。“十二五”时期,实现异地转移山区农民10 万人以上,基本完成环境恶劣、高山远山自然村的搬迁任务。创新机制,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健全农民权益保障体系,切实落实进城农民平等就业、户籍待遇、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基本权益,努力营造农民平等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

(三)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加大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和其它民族乡(镇)、民族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步伐,重点推进丽景民族工业园和环敕木山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民族总部经济,打造“魅力畲寨”,积极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促进景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

(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的不同,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大类主体功能区,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优化开发区主要指我市中心城市和开发程度较高的县城。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为主。主要任务是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严格限制低水平开发和无序扩张,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强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镇等。发展方向是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基础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的企业,努力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逐步建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

限制开发区是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区域。根据发展侧重,内部又可细分为生态经济区和生态保护区。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并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点状式集约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禁止开发区是指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区、湿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严格限制建设用地开发,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禁止生产类产业布局。

建立空间开发管理新机制。实施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和考核评价办法,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分类指导的绩效考核等政策体系。编制和实施符合区域空间布局和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的空间规划,加快形成资源环境价格约束机制和配置机制,使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三、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全力培育具有丽水特色的“3+1”现代产业体系。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产业扩量提质并进、产业集群打造与空间布局优化并举,强化资源集聚与政策保障,重点打造“一核三带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以培育全省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区域竞争制高点为目标,构筑三次产业融合的生态产业集群。加快实施《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按照建设城市功能区要求,强化先导和辐射作用,实现空间和功能的优化配置。完善推进体系,建立健全集聚区建设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设施配套,加快集聚区重大项目建设。统筹保障集聚区建设用地

需求,加大财政、金融和税收支持力度,形成建设合力,将集聚区打造成为承载和引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区。

着力构建集聚发展产业带。以金丽温、龙(游)丽温、丽龙(泉)庆三条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沿线区域为重点,有计划地推进产业集聚布局,加快形成三条集聚发展产业带。依托青田、缙云、龙泉、遂昌等内引外联的桥头堡经济基础,加强与温州都市圈、浙中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的衔接融入。注重产业带内部资源整合,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探索建立产业带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通过规划共绘、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使产业带成为借力发展和内源发展的核心枢纽。

重点打造现代产业功能区。加强产业发展与土地空间、资源特点和城镇布局的衔接,着力构筑落实产业发展导向的空间平台,围绕“3+1 ”产业体系以及三条集聚发展带,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旅游休闲景区(基地)等“四区”的布局建设,打造我市产业生态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核心载体。完善各类功能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大土地、资金、环保、项目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筑承载我市现代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突出农业生态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方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打好丽水农产品“名、特、优、新、高”五张牌,加快建成长三角和海西区绿色农产品基地。

加快农业“两区”和特色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力争建成粮食功能区30 万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区10 个以上、主导产业示范区20 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0 个,全面提升我市农业集聚集群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拓展农业休闲、养生、观光功能,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森林旅游精品基地”和“原生态精品农业基地”建设。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茶叶、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畜禽、笋竹、油茶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茶叶突出转型升级,大力培育丽水知名绿茶品牌;食用菌稳定主产品种,积极发展珍稀菌类;水果提质增效,发展精品果业;蔬菜主抓高山蔬菜,推进错位错时发展;中药材产业提质扩面,培育优势产品,推进精深加工发展;畜禽养殖上山,走循环生态发展方向;笋竹健全技术推广示范和标准化生产体系,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油茶加快低改和良种扩面,提升加工水平,壮大浙南油库。积极发展洁水渔业、稻田生态养殖等区域特色渔业产业。实施一域一品战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强县、强乡(镇)、强村,形成产业突出、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带。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业大企业,力争实现产值超亿元农业骨干龙头企业35 家左右。大力推进农业合作社“提质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农业专业大户,强化农技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力争建成设施农业1 万亩。大力推进农业种子种苗工程。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建设,谋划建设国际森林产品城、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展销平台,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基本覆盖我市各特色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全过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三品”认证工作,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及森林食品认证200 个。积极推广先进、合理、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淘汰质量安全隐患的种养植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检测和监管水平,全面打造丽水农产品绿色品牌形象。

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森林抚育改造,大力发展珍贵树木和大径材,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林木蓄积量净增1000 万立方米以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建立现代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培育百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实施“三大百万基地”建设工程,打造省内最大毛竹培育基地、油茶基地、珍贵用材与大径材基地。

(三)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业

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扩量与提质并进、成型与转型并举”原则,突出做大主导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 做强做优机械装备、不锈钢“两大”产业。以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为重点,依托市区、缙云、青田、龙泉、遂昌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争取期末产值突破千亿。以不锈钢(特钢)冶炼、管(板、线)材及制品为重点,依托青田、松阳、缙云、龙泉等地产业基础,不断强化循环化生产,着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拓展延伸下游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业,促进不锈钢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两新”产业。依托市区、缙云、遂昌等地产业基础,以特种合金、水性树脂、特种纸等为重点,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开发新型中药制品和保健品,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提升发展“两优”“两特”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价值链,着力提高鞋革羽绒制品、日用化工“两优”产业和农林产品加工、文化产品制造“两特”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要充分利用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特有的品牌优势,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产品制造龙头企业,倾力打造丽水金色名片。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牢牢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实施一批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引进和研发,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抢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软件设计和信息服务。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以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努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加快提升特色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延链补链提升为重点,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模式。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着力培育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力争培育形成1 个产值千亿级产业,5 家左右产值百亿级企业,30 家

以上产值十亿级企业,全面提升丽水产业综合竞争力。

推进工业“十园区十基地”建设。积极谋划工业发展新空间,抓住园区整合提升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机遇,加大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力度,重点抓好10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形成10 个现代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到2015 年,全市工业功能区累计开发面积超过100 平方公里,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70% 以上。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努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3%以上,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引进服务业重点企业,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业、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完善商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和配送经营等大型商业设施。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创新服务业发展平台和机制。推动中心城市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区域服务业中心;促进小城市发展特色服务业,做大区域服务业品牌;加快中心镇发展基层公共性服务业。培育和引进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重点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50 家左右。着重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和10 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筑我市特色的服务业发展大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工作机制和统计制度,创新服务业发展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响“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和“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构建以“生态、休闲、养生”主题,绿色山水为主线,田园风光、民族风情和红色资源为特色,地域文化为底蕴,生态为卖点的大旅游格局。顺应“高铁时代”的到来,着力打造大型旅游综合体,构建旅游精品线路,增强辐射能力和集散功能,成为长三角和海西区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大景区建设工程,重点推进8 大旅游综合龙头项目建设,加快建成20 个以上的国家4A 级旅游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创建1 个5A 级旅游区。深入挖掘丽水乡村特色风情和红色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期末旅游总收入达到350 亿元,年均增长25% 以上,促进旅游业真正由先导产业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强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大旅游格局建设要求,推动旅游景区与干线公路联网,保障游线通畅。大力改善旅游接待设施,完善自助旅游接待配套,加快高星级宾馆和特色旅游饭店建设,引进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旅行社,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跨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和运作模式,坚持“一项目一政策”,拓宽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项目投融资渠道,创新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培育壮大休闲养生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高等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要依托,把握“老龄社会到来”的时代趋势,完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医疗养生、健康管理以及休闲养老房产等休闲养生产业,加快建设大型休闲养生养老基地,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养生乐园”。深入发掘各地优势养生资源,莲都依托强大的医疗和教育实力,综合发展养生医疗、养生培训、健康管理等产业,打造全市养生核心区;缙云重点发展黄帝文化养生产业;龙泉重点发展剑瓷文化养生产业;遂昌重点发展汤显祖文化、乡村休闲养生相关产业;景宁重点发展畲药食疗养生产业;庆元重点发展食用菌饮食养生产业;松阳重点发展茶文化养生产业;云和重点发展生态人居养生产业;青田重点发展侨乡文化养生产业。积极开发休闲养生产品,培育相关制造业,壮大休闲养生产业集群。围绕休闲养生经济发展,逐步建成10 个左右生态休闲养生基地。

四、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

围绕构建适度超前、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突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转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

(一)完善综合交通网

以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为导向,着力构筑安全、通畅、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浙西南区域交通枢纽。

加快铁路建设。把握高铁时代的战略机遇,积极优化铁路网络和枢纽站场布局。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开工建设衢宁、衢丽、龙浦、金台铁路,推进丽龙、杭广铁路前期研究,规划形成“五线一枢纽”的高速铁路网。

提升公路交通。围绕“大路网”发展战略,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高等级公路比重,促进公路交通成网提级。完成云景、龙庆、龙浦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龙丽温高速公路景宁-温州段和庆寿高等级公路项目前期,深化武松龙、遂江等高速公路项目研究,规划形成“两横两纵三支”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330 国道及一批省道提级改造,促进干线公路提级扩面,形成“七纵七横”干线公路网。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工程,推进中心城市和各县城的城市路网建设,构筑新型城市交通体系。

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重点建设丽水铁路枢纽,抓好各等级客运站建设。以建设综合性内河枢纽港为目标,加快青田港和丽水港建设,打通丽水出海通道,对接海洋经济。加快丽水机场项目前期进程,力争尽早启动项目实质性建设。

(二)构筑绿色能源网

以建设“华东绿色能源基地”为目标,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健全能源输送网络,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施青田三溪口、景宁大均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加快推进缙云方溪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十二五”末全市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80 万千瓦以上。大力推进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启动一批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抽水蓄能项目研究,完成市开发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天然气利用,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的燃气气源结构,积极谋划气电项目建设。

健全能源输送网络。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建万象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争取建设丽西、缙云两个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扩建一批220 千伏、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继续推进农网改造,进一步完善以500 千伏为支撑,以220 千伏为主供网架的智能电网。加快建成天然气主干管网,推进城市及重要产业园区管网建设,加快启动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配套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充电站、充电桩以及充气站服务网点建设。

(三)打造安全水利网

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构建平安水网、民生水网、资源水网、生态水网,进一步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坚持防汛抗旱除涝并重,到2015 年,中心城区全面达到防御50 年一遇洪水标准,县级城区达到防御20 年一遇以上洪水标准,中心镇和80% 以上中心村防洪基本达标,基本建成流域和区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重点建设缙云好溪水利枢纽、青田水利枢纽、松阳黄南水库和遂昌清水源水库等洪水调蓄骨干工程,深入实施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科学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加快推进独流入海瓯江治理工程、区域防洪排涝骨干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指挥系统,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避险机制,积极推进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深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谋划农村区域集中供水,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农村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积极探索千峡湖、云和湖等重大水资源的经营开发。重点实施生态岸线修复、水污染防治、生态河道治理疏浚、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栖息地保护等工程,满足生态防洪、生态防枯、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要求。到2015 年,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 。

(四)构建高速信息网

积极跟进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确保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全省同步。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传输网络。积极推进宽带无线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推动物联网应用。积极推进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不断完善网络安全设施,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提高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构建开放、高效、便捷、安全的信息网络平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等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打造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门户网站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产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数字城管建设。建立与全省共享的现代化测绘基准服务体系、基础地理数据库体系和数据交换网络服务体系,构建“数字丽水”地理空间框架。

五、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增强生态屏障功能,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着力发展循环工业,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深化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工业循环产业链。积极发展绿色循环服务业,持续强化绿色学校、医院、酒店、社区等载体建设,努力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推动社会大循环。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继续推进循环经济“1030 工程”和工业循环“4121 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节能电机、食用菌无木化生产和竹资源综合利用三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着重抓好人造革及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及压延加工、化工等重点耗

能企业节能工作,实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制度,全面推行峰谷分时电价和阶梯式电价、水价。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加快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加大宅基地整理复垦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努力推进低碳发展。围绕《丽水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低碳发展。一是推进结构性减排。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低碳产业发展,逐步开展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结构减碳;积极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能源结构减碳。二是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推进城市交通用能格局调整,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谋划新型城市交通体系,加大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推进新建住宅、公共建筑和现有建筑低碳改造,推广LED 照明应用等,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比例。积极开发应用低碳技术,全面实行重点行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加强低碳宣传,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和消费模式。三是开展森林碳汇提质提标。强化森林经营管理,推进森林认证(FSC)工作,积极接轨国际市场。通过实施碳汇林、低产林改造、调整林分结构等碳汇交易项目,促进森林碳汇资源的资产化。

(二)着力优化生态环境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继续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抓好规划环评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总量控制,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强化源头控制,建立和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制度。加强造纸、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和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两项指标均保持在95% 以上。完善县城污水收集管网,全面完成中心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完成市区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迁建等项目建设,努力提高全市环境承载功能。期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100% 。实施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覆盖率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50% 和95% 。

加强环境建设与监管。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

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以“三沿”整治为重点,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大力推进洁净城市、洁净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继续加强生态县建设,力争各县(市、区)全部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

(三)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以瓯江源头区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水生态保护和矿山生态修复等,巩固提升生态屏障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湿地资源体系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全面打造“森林丽水”。积极推进“丽水大森林”建设,不断完善全市森林生态体系。统筹建设生态公益林、景观林、防护林,推进城区周边山体绿化和瓯江干流、高速公路沿线山地森林植被改造,推进林业生态安全保障工程、瓯江干流防护林保护与建设工程等,构筑以“山上森林为面,三沿景观林为线,城镇、村庄绿化为点”的大森林格局。持续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保持在80% 以上。 加强环境安全预警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察、监测、宣传、信息传送、应急等体系建设,提升环境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现有水质和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扩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覆盖面,完善污染源监控预警体系。建设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体系,提高特殊污染因子监测水平。全面提升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

六、推进科教强市建设

按照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要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培育先进特色文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科教文化强市,为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