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5-02 10: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前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2019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是从生活中产生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百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而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他们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创设情境,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通过情感功能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二、本阶段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的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时机、策略。课题将通过调查研究、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围绕以课堂创设情境的问题,总结应用的经验和应用效果,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课堂观念的转变,重视对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教师能正确地、有针对性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转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使数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大致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情境设计的数学本质性,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合理性,情境创设如何为数学学习内容服务。

2、创设的情境方法。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方法的研究,即如何在课本中和生活中提炼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3、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如现行教材中的情境设计的合理性的分析及改良课本中的情境设计的研究,使之更有效地切合我们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

4、创设情境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情境设计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生成性情境的把握能力;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研究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树立,由“被动接受知识”

逐渐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

6、“五学”教学模式下,如何把学案与情境创设有机结合起来。

四、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观察法: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加强课题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反常的情绪反应,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研究活动。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当前主要的人文关怀缺失,掌握第一手客观真实的材料。

3.个案研究法: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4.行动研究法:使人文关怀在发展中进行研究,在过程中进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研讨,以指导课题的实践工作。

五、本阶段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实践效果。

(一)初步摸索出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年来我们主要以“创设情境提出中心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二)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1.学生观:课堂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看学生是否喜欢数学课;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完全调动起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

学兴趣。一年下来,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教学观:转变师生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这样既增强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研意识,也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六、研究结论

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本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这一阶段对如何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本课题的研究使课堂充满生机、更加精彩。我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教学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2、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掌握了一些创设情境的方法,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课题组的老师已经撰写了多篇论文及案例、多节研究。

七、引发思考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仍较贫乏。虽然我们加大了课题组成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在很多专业知识上,掌握的深度不够,阻碍了课题的研究。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实验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2.课题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还需要深入扎实。

3.由于此课题涉及的教师多,教师的参与性强了,但带来了实验资料的收集量很大,不便于汇总及提升。对于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总结。

改进措施:

1.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已有师资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将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与经验充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来。

2.积极创设条件,邀请教育研究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阶段计划,及时做好研究工作小结,学校课题组定期与专家组联系,及时将课题开展情况向专家汇报,取得专家的及时指导。

3.通过考核奖励机制,激励实验教师积极探索,积累高质量的实验成果。

八、后续研究及成果推广打算

1.推广、应用上阶段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和学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形成创设情境,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机制。

3.深入课题研究,激励教师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

4.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宣传力度。

5.加强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与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js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