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雷《名利场》中的人物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06 18: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人物分析

摘要:世界著名作家萨克雷创作的讽刺小说《名利场》,全篇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向人们描绘了19世纪的风貌。作家萨克雷笔触细腻、思想深刻、语言锐利,通过对几位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成功深化了作品主题。

关键词:《名利场》 人物形象 主题 引言

萨克雷在求学时期大量阅读文学书籍,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后来前往德国并拜访了文学泰斗歌德。1932年,出于对文学的向往,又去了巴黎,他把这一段宝贵经历写进了后来的《巴黎速写》。同年,他开始担任《国民旗帜》杂志的助理编辑,后又担任通讯记者。自1833年起,萨克雷开始用多种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也出了好几部书,直到长篇小说《名利场》问世,他才被公认为天才小说家。《名利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篇小说完成于1848年,同时也奠定了萨克雷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名利场》中各色人物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丑恶现象,而且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 一、《名利场》的创作背景

19世纪的英国正在经历着一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由于工商业主掌握了大部分的财产,造成了人们之间关系的冷淡和默然。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萨克雷的《名利场》应时代需求而出现,如同一副治愈人类心灵疾病的良药。在《名利场》中,不存在英雄,名利和金钱作为主角掌控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萨克雷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作者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他用生动活泼、幽默辛辣的语言反映了一个严肃、沉重的主题。小说中描写家境并不殷实的克劳莱夫妇时常大宴宾客,邀请上流社会人士举行聚会。作者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就是宴会的所有费用都是由富人斯丹恩支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依附权贵、留恋名利场、虚荣伪善之人的讽刺。小说中,作者在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中运用了反讽修辞,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追求幽默的表达效果。通过言行不一的对照,揭去人物的伪装,把他的真实想法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人物语言与其行为形成差距,就会产生一定的错位,并构成反讽。人物的言行差距越大,形成的对照越鲜明,形成的反讽效果越强烈,越能够把赞誉背后隐藏的讽刺表现得淋漓尽致。萨克雷通过人物性格的多愁善感和复杂多变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深刻的思想变化,进而为所表达的主题服务,充分展现了沉迷于名利中的人的价值

观和存在感的缺失。除此之外,作品还有另一个副标题为《没有英雄的故事》,也是对这个故事的谴责。 二、《名利场》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名利场》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活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们不是英雄,甚至可以在社会、在身边找到原型;他们有自身的优点,也存在可以被人理解的缺点;他们的故事再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彷徨。名利场与其说是一场书中的戏,不如说是社会舞台上演绎的人生戏。

这部小说是从一对要好的朋友贝基和艾米丽两个女孩的毕业场面开始的。从女子学校毕业时,艾米丽受尽校长的夸奖和同伴的欢送,而对贝基却无人理睬。因为,她俩社会地位悬殊。艾米丽是位大家闺秀;贝基则家境贫寒。其性格也大不相同:艾米丽娴静温柔,软弱善良;贝基则大胆泼辣、敢作敢为。马车载着她俩向艾米丽家中驶去。二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善良本质与腐朽观念的相互并存――艾米丽 在读者看来,作品中的艾米丽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女神形象,对待父母听话孝顺,对待丈夫忠贞不二,对待孩子体贴关心,甚至对待陌生的穷人都会施以恩情。但是萨克雷使用讽刺的笔触描写了艾米丽的性格特点,看似完美的善良本质却只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艾米丽出生于一个有钱的上流社会,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过人的学识和修养,对于为

人处世十分得体。但是艾米丽心理异常脆弱,经受不住打击,逆来顺受,做事优柔寡断,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屈服和逃避。甚至当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和别人调情时,都无动于衷;当面对父亲死去的消息,丈夫撕毁婚书,依旧不愿放手,自欺欺人的性格是她致命的缺点,也注定她将一生得不到自己的幸福。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多少上流社会中的人物因为个性的软弱需要依附他人生存,如同一根蔓藤,永远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二)外表风光与内心世界的极度反差――贝基 贝基出身于贫困交加、地位卑微的苦难家庭,而且从小就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由于儿时被人嘲笑和欺负的不幸经历,导致贝基对上流社会的生活,对金钱、名利充满了欲望。贝基聪明机灵,拥有风姿绰约的美貌和身材,可是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运用,天使般的外表反而成为了她走进上流社会的工具。贝基为了追逐名利甚至不惜牺牲身边的朋友,手段无所不用。利用艾米丽博得乔斯的好感,利用女教师的职务之便,博得克莱劳斯家人的好感,甚至最后背叛了丈夫和儿子。贝基一直在为了名利而绞尽脑汁,却不曾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贝基曾说过:“如果我一年有5000英镑的收入,我也会做一个正统女人。”这是对当时社会沉迷于金钱名利中不能自拔的人的真实写照,名利成为了判断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只会造成不幸的人生。

(三)痴情执着与沉默坚守的正义化身――杜宾 杜宾可以说是时代悲剧的产物,是金钱名利的陪葬品,也是唯一没有被名利收买的人。杜宾一直深爱着艾米丽,却不敢告诉她;看着她嫁人,只能一个人承担痛苦;得知艾米丽的丈夫背叛了艾米丽却不敢站出来说出实情;在艾米丽丈夫破产后,赎回钢琴匿名送给艾米丽;直到最后艾米丽的丈夫死去,才想到和艾米丽在一起。限于当时的社会道德和理念的影响,杜宾选择了沉默,同时又不能放弃,只能在坚守中接受煎熬,萨克雷为了表达杜宾当时的状态说:“穷孩子没钱买糕饼只能看着甜饼小贩的盘子叹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出了杜宾内心的纠结和痛苦。最后当两个人真正地走到了一起,却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不快乐,已经体会不到爱情带来的喜悦了,只能说那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四)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乔治

乔治与杜宾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乔治出生于上流社会,习惯于享乐主义的生活,作品中描写乔治“回伦敦的船上,他一路不停地吃喝,以至于到达伦敦的时候,他的肚子活像汽船上总管的房间装满了葡萄酒、啤酒、肉、酸辣菜、樱桃白兰地和香烟。”这是萨克雷对乔治腐败生活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乔治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像女人一样爱俏,每天要花很长时间穿衣打扮,半老的美人化妆也不过费这么些功夫。”并且背叛了艾米丽,企图和贝基私

奔,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反映了人性深处自私自利的本性。就连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也未尽到孝道,通过萨克雷的笔触,一只妄图自大、自私自利的寄生虫的形象便被准确地刻画出来了。

三、《名利场》中体现的主题的阐述

《名利场》的实质是讽刺人性本质的欲望,打击人类对名利的追逐。名利场是一场金钱名利主导下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名利场》也是对西方现实社会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作者说自己生活的地方像极了一个闹哄哄的市场,人们讨价还价,争吵不断,笑脸迎人一切都是为了背后的名利金钱,“一群极端愚蠢自私的人,不顾一切地为非作歹而又热烈追求浮名浮利”,当时的西方社会犹如埋葬道德的坟墓。萨克雷企图用一个作家的良知揭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灯红酒绿的繁华之下的本质。小说中各色人物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对名利的无限向往。比如:刻薄粗鲁、自以为是的老奥斯本是一个暴发户,游走于名利之间;玩世不恭、财大气粗的斯丹恩,虽然气度不凡,但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美丽优雅、自私自利的贝基却是名利的奴隶,一生的幸福都消耗在其中也没有得到自己最后想要的。萨克雷通过这些不是英雄,却是真实存在人的形象,激烈地批判了名利权社会下,人们人格和道德的丧失,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深

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名利场》所表达的主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面,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的存在。萨克雷嘲笑讽刺虚伪理念的存在,却又生活在一个虚伪理念的社会中,并接受了它。萨克雷的表达有一个特点,自己喜欢和赞扬的东西最后都会以好的结局收场,而自己反对或者讨厌的人物最后都会以悲剧收场,这就使得矛盾进一步上升为萨克雷构建的精神世界的自我较量。但无论何种表达方式,社会的构成是不变,那就是每个人像戴着隐形面具的假面人,你永远看不到笑容下藏着的是什么。萨克雷对虚伪理论的世界提出质疑也代表着社会的一种进步,方圆总是不相同的两种物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深处的环境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属性,体现了萨克雷超脱世俗的精神理念。 结语

随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名利场》经受住了近百年时间的验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欢迎。在熙熙攘攘的经济社会中,名利、金钱、地位无不充满了诱惑,尤其对于在近代崛起并迅速发展的社会来说,缺乏思想文化的基础就难以抵挡住多方面的诱惑。就像萨克雷说的:“我想谁也没有错,是我们内心的不坚定。”但是能够坚守住心灵明净的人一定能获得最后的幸福。语 参考文献

[1]萨克雷.名利场[M].杨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任秀丽. 从小说《名利场》解读女性社会价值观[J].语文建设,2013,4(12).

[3]王新春,李沙沙.《名利场》的人物分析及主题思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1):93-94.

[4]谢红岭. 浅析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语文建设,2013,2(6).

[5]李增.简明英国文学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松年.英国文学作品选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j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