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12 04: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所表达的教育目标是( ) A.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B.有关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 C.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D.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首创研究儿童思维的方法——“临床法”的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凯米依 D.柯尔伯格

3.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 A.感性 B.主观性

C.含糊性 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4.研究表明,儿童对测量能够理解、并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段是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 ) A.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B.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

C.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D.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确可靠的数据 6.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 ) A.图形大小 B.图形摆放位置 C.图形相似性 D.图形的主要特点

7.在下列四种平面图形中,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图形是( ) A.圆形 B.三角形 C.梯形 D.长方形

8.在幼儿阶段,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主要在( ) A.动作水平上进行 B.表象水平上进行 C.抽象水平上进行 D.概念水平上进行 9.数的守恒是指( ) A.数的分解与组合

1

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

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

10.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 ) A.抽象的认识 B.本质属性性认识 C.关系的认识 D.结构的认识

11.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2.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 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 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 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 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 B.学前儿童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

14.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 ) A.计量 B.测量 C.比较 D.对应

15.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6.简述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7.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3岁~7岁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8.简述分类活动的教育意义。 19.简述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 20.简述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2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论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3.结合实际说明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教育的指导要点。 24.试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教师将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注入了等量的水,问幼儿:“这两杯水一样多吗?”幼儿回答:“一样多。”然后教师将其中一杯水倒入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让幼儿仔细观察后回答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 ) A.数量特征 B.本质属性 C.相互关系 D.存在形式

2.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体操活动中,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A.加减运算 B.空间方位 C.集合 D.排序

3.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 A.小班前期 B.小班中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

4.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始于( ) A.动作 B.教学

3

C.游戏 D.生活

5.从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数学教育目标,其归宿都需落实到( ) A.教学活动 B.教师观念 C.儿童发展 D.社会进步

6.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A.数量关系 B.数学概念 C.数学方法 D.数学知识

7.“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 ) A.集体与小组结合 B.小组活动 C.集体活动 D.游戏活动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 ) A.目标 B.材料 C.规则 D.结果

9.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 ) A.对应关系 B.序列关系 C.等量关系 D.包含关系

10.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

11.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 ) A.层级分类 B.多重分类 C.多角度分类 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

12.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A.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C.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按物计数——口头数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13.以下选项中,属于大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 A.会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5以内)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B.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 D.认识阿拉伯数字1~10

14.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 ) A.教师讲解、示范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 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

15.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 ) A.算式题 B.实物加减 C.口述应用题 D.数的组成

16.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 ) A.自编应用题 B.教师口述应用题 C.日常生活情境 D.游戏形式

17.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 A.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B.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in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