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独

更新时间:2023-11-26 17: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重点) 3.了解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重点)

4.探究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的需要。 (2)表现: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3)作用:促进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积极有为

(1)条件:汉武帝时期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必要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概念阐释]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汉代儒家代表董仲舒。

2.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于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概况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维护统主张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被汉武帝所接受,有利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 结果 治秩序 义、礼、智、信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提示: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

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这也是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真实目的。其他学派中也有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思想,如法家的法治、重农抑商政策等也会被他采纳。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

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上

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③在全面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归纳概括]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必然的 儒学在当时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种思想要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必须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需要。 知识网络 知识精要 1.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董仲舒的新儒学 2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春秋繁露·顺命》

史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教你读史]

(1)史料一两个分号前后用逻辑递推的方式表明其主张。 (2)抓住史料二关键词“受命”归纳其主张。

(3)关注史料三开头和结尾,从关键词“大一统”“邪辟之说灭息”中归纳其主张。 [史料应用]

上述三则史料分别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

【提示】 史料一反映了“天人感应”的观点;史料二反映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观点;史料三反映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

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

目的 加强 中央 集权 加强 君权 维护 统治 “三纲五常” 秩序 内容 积极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约君主权力和防止暴政 “三纲五常”的合理成分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 消极 是文化专制政策,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禁锢了思想,限制了其他学术流派的发展 神化并加强了皇权,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三纲”中充满封建意识;“三纲五常”加强了君权,在本质上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3

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强调神化皇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代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家的一些思想。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等思想也为汉代儒学所继承。

3.汉代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的。汉代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神化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汉代初年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 )

A.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B.墨家学说 D.儒家学说

A [据材料“无为而治”“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可得黄老无为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故A项正确。]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C [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汉代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形成新儒学。据此可知,汉武帝采纳的“儒术”是指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故选C。]

3.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 )

A.“百家争鸣” C.颁布“推恩令”

B.削平诸侯王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材料中董仲舒认为诸子百家不同的观点不利于思想的统一。因此,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4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D [“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祭天”“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皇帝重视灾难,符合“天人感应”。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宗法制的体现,故选D项。]

5.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重在“尊”,这主要表现在( ) A.提高儒学地位,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B.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中 C.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D.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B [汉武帝“独尊儒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起用儒学家参与政治,以儒学作为任官授爵的标准;二是教育为儒学所垄断。因此B项最佳。]

6.儒学在西汉时期之所以能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是因为它( ) 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②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③汉武帝的重视

④顺应了当时经济残破的形势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A [“经济残破”不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排除④;①②③与史实相符,故选A。]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善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上面材料的文字中有若干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例如:战国→春秋。

(2)如果要给上面材料文字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

[解析] 第(1)问可根据孔子、孟子、荀子和董仲舒的生平、主要观点及其影响对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第(2)问可从传统儒家思想的演变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调和→对立,王道→仁政,完全一致→不完全一致,“性善论”→“性恶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i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