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回头看”- 松江区二期课改专题网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2-27 03: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历史教学“回头看” ------给高三历史新教师的建议

201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历史试卷知识覆盖面广,考试内容严格遵照考试手册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各个知识点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在高三教学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严格遵照考纲的要求,包括教学内容的取舍(高考试卷中各考点的分布见下表)和各个知识点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分为A、B、C三个层次)。例如主观题的31道题考察古希腊的民主政治,32道题考察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33道题史学方法的考察,37道题对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华民族觉醒的认识,这四道题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无一例外在考试要求中都明确要求达到C级认识水平。第二点感受就是要对新教材的亮点和较之于老教材的区别要把握。这套历史教材强调的就是分散的区域历史到整体的世界历史演变的过程,高考试卷中主观题35题就要求学生叙述这个过程的演变。还有这套教材在中国近代史的编排过程中以“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作为标题,“民族的觉醒”这种表述在以前的教材中从未有过,这也应该是教学中要把握好的,事实上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道写作题就是以一个义和团团民的视角来考察民族的觉醒。第三点感悟就是历史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的知识的灌输。历史高考是快乐的,考完历史后许多考生感觉很开心,其实这种开心不仅仅是因为考生答题顺利,验证了考生复习期间知识的把握是精准的,能力的训练到位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历史试题形式新颖活泼,情感态度价值观处处体现,试题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在各种情景的设置中让考生自己来解决各种问题,把主动权交给考生,让学生做主,这样的考试学生每做完一道题都很有成就感,自信心也随着考试的结束而大大提升,考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成功感快乐感写在了许多考生的脸上。

基于以上三点感悟,对今后的历史教学提四点建议:

第一、教师要准确把握考纲。历史教材有七本书,首先是讲什么,这是一个方向问题,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做事情就如无头苍蝇乱撞。不需要讲的内容讲了,时间花了不少,讲得太多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内容的不准确定位导致时间的浪费,该讲得没时间讲深讲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半生不熟,而现在的高考很少有直接考察单个知识点记忆的,大都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教师点拨讲解不到位,势必要影响学生的理解。其次是知识点讲到什么程度,一个是深度一个是广度,历史知识分析到何种深度,拓展到什么广度,都是要精心考虑的,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精选习题确保训练到位。这里有一个很有操作性的建议,即要学生不下题海教师首先要下题海。教师自己要有大量的习题操练,这样做既是为学生精选题目,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机会。有时候,教师自己对某个点的理解也并不一定到位,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是在做题目的过程中有一种新的体会,教师自己的认识提升了自然在教学过程中能居高临下准确把握。这就需要教师自身进行大量的专业的习题训练。现在市面上的辅导材料很多,教师可以广泛涉猎,多买几套题自己做做,同时做一个有心人碰到好材料好题目记录下来积累一些自己的教学资源。

第二,教师要激活课堂。历史课给许多人的感觉就是死记硬背的功夫,没什么了不起的,

1

智力差一点的学生,理科的路实在是行不通时才会考虑选择历史。如果历史教师也这么认为并这么教学的话,那历史就前景黯淡了,这样的老师肯定教不好历史,这样的学生也学不好历史。历史课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投入,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得激情学生学得投入,知识在课堂中解决了,理解在课堂中到位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

第三、准确把握高考信息动态。以上提到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首先要达到一种高度,高屋建瓴才能了然于胸。除了自身刻苦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法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高考信息动态,敏锐捕捉到一些史学动态或时事热点在历史学科中的反应。这一点对一线埋头授课的教师来说很难,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这个水平,该怎么突破这个问题呢?也给一点建议,积极参加区里高三教研活动,努力争取机会到上海市接触各路专家,只要在高三历史教学、历史教研、考试研究方面的信息都不要错过,有时候不一定自己能去,这时一定要能借区里高三团队合作的力量,有什么信息大家愿意与你共享。只有在研讨合作的氛围中才能有个体长足的长进。

第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学识渊博、引经据典、纵横时事的历史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读书看报,阅读经典应该成为人文学科教师的家常菜。阅读的过程是教师个人学科素养提升的必须之路,现在的知识更新,信息更新的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教师要与时俱进,做善于学习的人,学生不喜欢观念迂腐知识成就的老古董。有着渊博知识储备的历史教师才能把历史演绎得深入浅出,才能在纷繁的历史事实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教会学生历史思维的方法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才能宏观大气地解读历史。历史教学要注重具体的历史细节更要有跳出历史细节之外的勇气,站在历史的高度俯瞰历史,才能把历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或者就只能是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年高考题中出现的“百家讲坛”“曹操墓的争议”就是鲜活的例子。

附:2010年秋季高考试卷中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第 一 分 册 知识点 两河文明 玛雅文明 古希腊民主 荷马史诗 西欧庄园 原始农耕出现 青铜铭文的出土地点 第 二 分 册 法家思想 商鞅变法 中央集权制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光武中兴

题型 填图 填图 主观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主观题 选择 选择 题号 分值 考察角度 在地图上标注早期文明的地点 在地图上标注早期文明的地点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和评价 荷马史诗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和东汉庄园比较,考察本质特点 原始农耕文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意义 依据所学知识推断出土地点 法家思想的特征 作为备选项出现 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社会转型中的激进与保守 作为备选项出现 35(1) 1分 35(1) 1分 32 2 5 1 3 4 12 34 14 12 2

8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0分 这种政治体制在历代的表现形式及其实质 2分 东汉豪强地主 贞观之治 丝绸之路全盛 第 三 分 册 第 四 分 册 靖康之变 榷场 宣政院、巡检司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 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 普法战争 明治维新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萨拉热窝 《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第 五 分 册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探索 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 五四运动 遵义会议 罗斯福新政 慕尼黑协定 大西洋宪章 中共七大 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 一五计划 第 六 分 册 真理标准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新中国外交成就 战后德国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主观题 主观题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主观题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主观题 5 12 5 12 13 10 17 8 15 17 17 16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与西欧庄园比较。共同特点 考察年号纪年方法 丝绸之路的空间概念,与东亚文化圈区别 作为备选项出现 考察榷场出现的时间空间概念 考察这两个机构的管辖范围 区分康熙、乾隆的政绩以及乾隆帝时期的世界背景 君主专制下王权的特点 填充式选择考察文艺复兴的特征、概念 考察同一时期的中国乾隆皇帝 作为备选项出现 明智维新的措施之一,发展工商业以富国 辨别条约内容 辨别条约内容 作为备选项出现 作为备选项出现 该事件对于一战的影响 作为备选项出现 作为备选项出现 考察二次革命发生的原因 考察二次革命发生的原因 37(2) 2分 37(2) 2分 12 20 18 23 23 20 20 2分 2分 2分 37(3) 15分 以义和团的团民自拟条约为切入,引出话题 14 20 26 27 23 23 26 29 28 26 26 30 36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9分 社会转型时期的激进与保守 作为备选项出现 作为备选项出现 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 该协定涉及的国家和特征 作为备选项出现 考察七大的重要内容 考察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考察一五计划的影响 考察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直接影响 作为 备选项出现 作为 备选项出现 考察重大外交事件的时间排序 考察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德国德意志民族的影响 3

程朱理学 儒学远播西方 商务印书馆 冯如 新史学 第 七 分 册 中世纪教会与西欧社会 圣经旧约全书 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主观题 9 11 21 21 18 7 2 31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对“理”这一概念的理解 考察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传教士的特殊作用 近代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近代西学东渐的表现和影响 梁启超新史学的目的 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演变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和《荷马史诗》整合 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现代化是从分散的区13分 考察上海地方近代史的演变 域历史到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要求考生叙述这一历史过程,这是一道大跨度的综合题目 资本主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作出调整,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 现代化 主观题 35 15分 国家调控资本主义 选择 24 2分

刘炳霞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2010年6月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i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