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06 04: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2.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3.找出文中具体的语句,说明史铁生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4.懂得珍爱生命,把握生命。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2.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3.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二、感知

1.关于作者

史铁生,当代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治疗,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曾独处地坛园中15年。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他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和咏叹。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

2.关于地坛。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祗(qí:地神)所在。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15个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之天坛举行的,直到明嘉靖9年(公元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13年(1534年),改叫地坛。

“十年前我搬了家,离地坛远了,加之行动不便,现在很少去了。偶尔请朋友开车特意送我去看它,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这正是日新月异的布景和道具之所为吧。惟园中那些老柏树依然令我感动——历无数春秋寒暑依然镇定自若,散发着深厚而悠远的气息,不被流光掠影所迷。”——史铁生 三、探究

1.快速阅读,感知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关系。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第8节为过渡段。第9至10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11至第16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7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2.“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 地坛呢? 【明确】“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它剥蚀了……散落了……自在坦荡。”)

【①“一个世界”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指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②段3的古园处处显出废弃,一系列动词。】

“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3.“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明确】(1)我家与地坛很近。(“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词序的变化实质上体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作者的生命以家为中心;遭受命运打击后,他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对生命的新认识,地坛成了他的精神家园。)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分析荒芜但并不衰败:“蜂儿……窸窸窣窣片刻不停。”段5的古园显得并不衰败,一些昆虫的动作,“猛然间”、“忽悠一下”“轰然”等。】 【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的启示:

明确: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

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6、7两段) 【明确】我该不该去死? (死,应该顺其自然 ) 我为什么要出生? (无须思考 ) 我应该怎么去活? (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5.“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6.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四、板书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二、探究:研读第二部分,感受母爱。

1.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明确】帮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艰难的命运 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定 坚忍的意志

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毫不张扬的爱

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韧地活下去。

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在逆境中更加坚强,走自己幸福的路。 2.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明确: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

3.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4.第14段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物是人非

5.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小结:这是一个苦难而伟大的母亲。她用她坚强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诠释了她的“活法”,也解答了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 三、总结

地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们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人为什么活着?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 四、板书

我与地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ib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