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

更新时间:2023-08-30 06: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联成立:1922.12.30苏联 国旗、 国徽 苏联解体:1991.12.21 俄罗 斯联 邦国 旗、 国徽

思考:苏联为什么要解体?让我们跨越 时光的隧道,重新来一次历史的穿越, 重复苏联昨天的故事。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试说明: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 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2、“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 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地点:喀琅施塔得要塞 1921年2月28日,隶属于苏维埃政府 波罗的海舰队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的2.7万 名水兵发动起义。起义士兵公开提出的口 号是:“拥护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 埃”“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起义者夺 取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发表声明,声 称“统治着祖国的共产党完全脱离了群众, 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 出来”。

水兵起义震动了苏维埃俄国,因为仅 仅在三年前,在十月革命前夕,也是在喀 琅施塔得要塞,也是这支水兵武装,也发 表过一份声明,表示:“在彼得格勒苏维 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援革 命。”士兵的坚定支持是俄国十月革命成 功的重要因素。在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最 艰难的时期,这支武装是苏维埃政权最坚 定的拥护者。而现在,他们起来反对他们 曾经拥护过的共产党。

这是暴动吗? 一名起义士兵在信中说: “(这)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 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 居民的暴动。”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起义士兵的什么情绪?

敢问路在何 方???一直忠心于苏维埃政权 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 为什么要发动起义?一 直是苏维埃政府最重要 的同盟者——农民,为 什么也要反对苏维埃政 革命的三个阶级站在一起:工人、农民、军人 府呢?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 “非常政 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严峻的形势

一、危难时刻显身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 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 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 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 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 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

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 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 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 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 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 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 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据材料分析: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非常时期)

外部干涉;国内叛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背景:

非常政策: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思考:这一政策的 最初目的?

克服危机,巩固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内容呢?项目 主要内容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 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 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农业政策工业政策 贸易政策

分配制度劳动方面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列宁选集》 思考:你认为苏联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吗? 提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角度 。 延伸: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没有事例也 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原理的? 提示: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公社化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实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 性非常措施。 积极作用: ①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 财力、物力,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失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病和错误:①对国家 经济造成不利影响,②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违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 ,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

材料一: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 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比1917年 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钢和生 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 产量比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 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时1920--1921年苏 俄又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 工厂也无法开工。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材料二: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 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 代价仅是一

些贬值99.5%的“彩色纸片”。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 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材料三: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 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 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 ,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 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 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 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 游行

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国内 各阶层的不满情绪相当严重 ,政局动荡苏维埃的三大支柱工人 士 兵 农民

材料四 1919年,俄国一普特 粮食的价格为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 害者?

材料五 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 (普拉东诺夫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反映了当时 农民的心情:“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 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 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在1920年,苏俄农民中还流传这样的说 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 却属于你们。” 请思考:农民的这些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 在生产力高 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 度发达的资本主 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 义基础上建立的 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 社会主义实行公 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 有制、计划经济 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 和按劳分配,取 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消商品生产和货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 币。 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目 ——马克思 的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hv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