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更新时间:2023-11-12 15: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儿----市农委副主任张凤福妙解“新”

含义

关于“三农”问题,目前提的最多的词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这个新农村的“新”字具体有什么含义?在1月19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市农委副主任张凤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巧妙地道出了“新”的含义。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提法,以前历史上也提过新农村建设。但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新农村具有三个新的含义。”张凤福解释说。

首先,过去的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对农村的要求,就是多产粮食、棉花,多提供油料,“三农”要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而此次新农村建设则是解决农民的生产、居住、社会保障等问题,还要解决农民的教育、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包括文化事业下乡、公共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第一个“新”的含义是“三农”问题由平面解决转为立体解决。

第二个含义是新在机制上,长期以来,农业、农民、农村是支持工业、城市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政策是合理的。现在这个阶段则是这个机制角色的互换,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第三个新的变化,过去“三农”的目标是阶段性地做,而现在设立的目标则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在去年(2005)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呢?它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内容】

1、什么是农村(乡村)?

农村是相对于城镇的地域。农村是除城镇以外的广大地域;是农业经济地域;人口密度低、聚落规模小、形态分散的地域;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及景观与城镇差异显著的地域。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乡村(rural,有时又称country)。

农村包括农村、渔村、牧村、林业村等。 (2)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

(3)农村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农民、农业、农村。

2、什么是新农村?——新背景新理念的新起点;农村新社会形态;未来五新蓝图。 (1)新起点。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2)新的农村社会状态(形态)。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孙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是一种农村社会形态的创建,是在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谋求共同富裕。这种统筹不仅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且也要求政策本身的创新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3)\新农村\应该包括6个方面,即新农业、新农民、新村落、新环境(设施)、新风尚、新体制。这六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农业即现代农业。新村落新房舍。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服务环境。新风尚即乡风文明。新体制管理民主。

3、什么是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新背景、新内涵、新特征、新定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和新特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理念在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延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A、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1957年3月,刘少奇讲话:“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1964年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B、改革开放以后,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C、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新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社会主义自身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各方面。

新农村建设有具体任务,不是空洞口号。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庄建设。重点放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防止把新农村建设变为新村庄建设。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

二是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

三是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

四是渐进特征。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不一样,必须通过科学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五是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4)新定位。

第一,农业重点定位:农业是基础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这五大功能

第二,农村定位: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第三,农民定位:农民富则国家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h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