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初级试题成稿 学生版3

更新时间:2024-03-07 20: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技部语文诗歌鉴赏初级练习题(三)

1、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默写名句

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描绘了 ,下阕抒发了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默写名句 “连赞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下列试题。

关 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默写名句

起兴的句子是:

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 。” 4、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默写名句

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的句子: 。 是诗中的千古名句,又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的诗句: 。

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的诗句: 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1)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 氛围。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 ,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5、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默写名句

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

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

(1)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 之情贯注其中。

(2)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 之愁与 之苦,已跃然纸上。

(3)“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 之情。 6、阅读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1-2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写名句 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的句子: 表现了李煜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的句子: 以景喻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的句子:

(1) 后来的鉴赏家都以为上阕中的“锁清秋”的“锁”字最是绝妙。请简析这一“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绝妙之处。 (2)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默写名句

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默写名句

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特点。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

9、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诗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默写名句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的诗句:

诗中蕴含深刻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天地的诗句: 表现农村民俗风琴的诗句是: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义是 ,后比喻 。

(2)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10附录:其他诗词理解性默写lijiexingmoxie 《蒹葭》

1、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2、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 3、“一切景语借情语”。“ (〈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诗中的名句是 。

2、诗中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 《行路难》

1、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 2、千古名句: 。

3、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 4、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

5、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 。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雁门太守行》

1、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2、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 3、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4、表明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的诗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hg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