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原理与技术第3章RIP协议

更新时间:2023-08-29 03: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RIP协议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技术研究院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

RIP简介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 息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 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RIP的版本有RIPv1、 RIPv2和RIPng,前两

者用于IPv4, RIPng用于IPv6。 RIP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但难以用于大型的 网络。

RIP的发展历史 Xerox公司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80年代初都开

发了RIP的早期版本。 1988年的RFC 1058对RIP协议做了说明,后来被称 为RIPv1。 1998年,IETF推出了RIP改进版本的正式标准RFC 2453,即RIPv2:支持子网掩码信息;支持路由对 象标志;支持路由更新鉴别。 1997年IETF推出了下一代RIP协议——RIPng的建 议标准RFC 2080。

第一部分 RIP的工作过程

概 述 RIP是一种典型的基于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的动态路由协议, 所以它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的具体化。

运行RIP的路由器维持一个到网络中可能目的地的路由表,包含目的地址和跳数等信息。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它直接相连的网络邻居发送它的RIP路由 表,即距离矢量(V,D)信息。每一个接收者都修正自己 RIP路由表中的距离矢量,并向它自己的邻居直接转发,最 终使所有的路由器都知道别的路由器的情况。

RIPv1分组格式

基于UDP,端口号520

RIPv2分组格式

基于UDP,端口号520

RIPng分组格式

基于UDP,端口号521

RIP路由器信息交互过程

1.

当在路由 器 A的 某 接口上启 动 RIP后 , 接口以 多播形式 (RIPng使用多播地址FF02::9,RIPv2使用224.0.0.9)向 邻居发送信息请求,请求邻居给自己发送RIP路由表信息;

2.

邻居B接收到路由表信息请求,发送整个RIP路由表信息对

请求进行响应;3. 4. 路由器A和路由器B在启动后就开始周期发送,周期更新; 路由器A检测到路由变化时,以多播形式向邻居发送触发 更新,通知邻居路由的变化情况。

距离矢量的计算 RIP度量的单位是跳数,其单位是1,也就是规定每一条 链路的成本为1,而不考虑链路的实际带宽、时延等因素, RIP最多允许15跳。 RIP利用度量来表示它和所有已知目的地间的距离。 当一个RIP更新报文到达时,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 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进行比较,并按照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对 自己的RIP路由表进行修正。

第二部分 RIP定时器

定时器分类1. 周期更新定时器:用来激发RIP路由器路由表的更新,每个 RIP节点只有一个更新定时器,设为30s。每隔30s路由器会 向其邻居广播自己的路由表信息。每个RIP路由器的定时器 都独立于网络中其他路由器,因此它们同时广播的可能性 很小。 2. 超时定时器:用来判定

某条路由是否可用。每条路由有一

个超时定时器,设为180s。当一条路由激活或更新时,该定时器初始化,如果在180s之内没有收到关于那条路由的 更新,则将该路由置为无效。

定时器分类3. 清除定时器:用来判定是否清除一条路由。每条路由有一 个清除定时器,设为120s。当路由器认识到某条路由无效 时,就初始化一个清除定时器,如果在120s内还没收到这 条路由的更新,就从路由表中将该路由删除。 4. 延迟定时器:为避免触发更新引起广播风暴而设置的一个 随机的延迟定时器,延迟时间为1~5s。

定时器的作用 触发路由更新 识别无效路由 清除无效路由

第三部分 RIP路由表的建立和维护过程

一个IPv6网络的例子

3ffe:1000::/32 3ffe:1000::1 3ffe:2000::/32

3ffe:4000::/32 3ffe:4000::3 3ffe:3000::/32

IPv6路由器1

IPv6路由器2

IPv6路由器3

3ffe:2000::1

3ffe:2000::2

3ffe:2000::3

3ffe:3000::3

RIP路由表的建立过程

RIP路由表的维护3ffe:4000::/32

B-D度量为10

IPv6路由器D

C-D、A-B、A-C、B-C度量均为1

IPv6路由器B IPv6路由器A

IPv6路由器C

3ffe:2000::/32 3ffe:1000::/32

3ffe:3000::/32

一个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gd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