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学九年级科学上册 4.1-4.6随堂练习

更新时间:2023-05-16 08: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4.1-4.6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

4.1 动物的食物与摄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一切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B.动物在休眠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人在睡眠时消耗的能量只是用于维持体温稳定

D.人体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消耗能量

2.下列有关热量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热量价就是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

B.根据营养学测定,蛋白质的热量价是16.7千焦

C.糖类的热量价高于脂肪的热量价

D.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它的热量价也各不相同

3.糖类的热量价为17.15kJ,分解10克糖类,释放的能量与下列哪项过程的能量最接近? ( )

A.1g酒精完全燃烧 B.将1kg物体举高1000m

C.100g水温度升高40℃ D.1kW的电炉通电3min

4.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和贮能物质分别是 ( )

A.糖类和蛋白质 B.糖类和脂肪 C.蛋白质和糖类 D.脂肪和糖类

5.下列关于食物中粗纤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粗纤维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B.粗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C.粗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D.食物中的粗纤维主要是由纤维素等物质构成的

6.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这是因为 ( )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B.蛋白质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C.蛋白质还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以上三项都是

7.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经消化后最终产物是 (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二氧化碳、尿素、水

C.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D.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8.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饮食建议,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 )

A.大骨汤、红薯、白菜 B.鸡蛋、鲜鱼、猪肝

C.海带、紫菜、胡萝卜 D.肥肉、土豆、冬瓜

9.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均衡膳食是保证人体营养需要原则

B.为了减肥而过分节食,对健康是不利的

C.青少年长期偏食、挑食会影响生长发育

D.大量摄入糖类、蛋白质不会导致人体肥胖

10.动物和人一样,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生存所必须的_____和____。由于各种动物捕捉食物的_____各不相同,他们的____也多种多样。因此,很多动物 都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和______。

11.由于昆虫的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口器。如蜜蜂的口器为

( )

A.虹吸式口器 B.咀嚼式口器 C.嚼吸式口器 D.刺吸式口器

12.得龋齿(驻牙)时,常常疼痛,这是因为牙齿中的什么结构受损而且不能再生,导致

病菌侵入引起发炎造成的。 ( )

A.牙本质 B.牙釉质 C.牙髓 D.牙骨质

13.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是要做到 ( )

A.禁食糖果和甜食 B.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C.采用含氟的牙膏 D.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4. 小莹的弟弟在玩耍时不小心将一颗塑料小珠从口中咽下了。看医生后,医生说没有太

大问题,小珠会沿他的消化道排出体外。请你说出小珠在小莹的弟弟体内旅行的路

线 ( )

A.口→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B.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口→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D.口→食道→胃→小肠→肝脏→大肠→肛门

15.姗姗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

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得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

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

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

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 ;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 ;为什么许多物质会

在这里神秘地消失? ;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

(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

16.如果一个人的肝脏功能不好,分泌胆汁过少,则会对食物中的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

不利影响。 (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粗纤维

17.图10-17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问

题。 (1)实验结果显示试管___(填“A”或“B”)的浆糊变蓝色。 (2)另一 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18.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

片,可以看到白细胞区别于红

细胞的特点是 ( )

A.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B.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图

10-17 C.数量比红细胞多,形状不规则

D.颜色鲜艳,很醒目

19.人体的血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的是 (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红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和白细胞 D.白细胞

20. 某成年男子到医院作常规血液检查,结果如下:A.血红蛋白是11克/100毫升;B.红

细胞数是500万个/立方毫米;C.白细胞是20000个/立方毫米;D.血小板是26万个/

立方毫米。请回答:(1)在上述检查数据中,不正常的是 ,(2)此人可能

患有何种疾病?___________。

21.心脏内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而保证血流方向是 (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管壁厚,弹性大

22.小丽与妈妈细心解剖买来的猪心,将剖开的心脏用数

码相机拍下,并填上相应的字母(如图10-22),但她

不知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请你帮助她识图填空。

(1)心脏主要由 构成的。它位于胸腔的 ,

偏 。

(2)图中D、E、F、G所指部位的名称依次是 、 、 、 。 图10-22

(3)心脏中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是 [ ] 和[ ] ,前者使血液只能从 流向 ,后者使血

液只能从 流向 。

(4)与心室相通的血管是[ ] 和[ ] 。与心房相通的血管是[ ] 、[ ] 和[ ] 。

(5)与造血功能相适应,构成心脏壁的肌肉 心室厚于 心室。

23.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的途径是 ( )

A.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B.体循环→炎症部位

C.肺循环→炎症部位 D.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B.体循环与肺循环在心脏处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C.当左心房收缩时左心室一定是舒张着的。

D.血液经过肾动脉流入肾脏,由肾静脉流出时,其内的代谢终产物减少了。

4.4 能量的获得

25.葡萄糖和氧气在细胞内发生反应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 ( )。

A.消化 B.呼吸 C.吸收 D.气体交换

26.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其原因是 ( )

A.只发生在低等生物体内 B.反应过程简单

C.需要氧作为氢的接受者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27.在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酵母菌能将葡萄汁发酵产生 和 。

28.龟、鳖都是爬行动物,且都能在水中生活,它们的呼吸器官是( )

A.鳃 B.皮肤 C.鳔 D.肺

5.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28.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 ( )

A.都以气体分解提供能量 B.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提供能量

C.都可以相互转化 D.分解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29.人体内的尿是不间断产生的,但排尿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主要原因是 ( )

A.肾盂能收集尿液 B.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C.尿道是定时开放的 D.神经系统能控制排尿的过程

30. 能平衡体内水分的器官是 ( )

A. 胃 B.肾脏 C.小肠 D.大肠

3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新陈代谢是人体特有的生理过程 B. 新陈代谢是人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C. 新陈代谢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D.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2.新陈代谢包括 和 的变化,不同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有 和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

4.6 代谢的多样性

33.人和动物是通过摄取_____来获取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而各种植

物都能通过____自己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这种营养方式叫______。

34.自然界中的___、___和 通常称为微生物。有的微生物从死亡的腐烂的

生物中获得营养,这各营养方式称为__;有的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

表并从中获得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以上两种营养方式都属于____。

35. 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对维持人体

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滥服抗生素往往会破坏这些正常的菌群。这些微生

物的代谢类型是 ( )

A. 异养需氧型 B. 异养厌氧型 C. 自养需氧型 D. 自养厌氧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fc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