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产技术讲座

更新时间:2023-03-20 09: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香菇生产技术

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其菌丝在 5~32℃均可生长,但以24~27℃最为适宜。10℃ 以下或30℃以上生长缓慢,如果温度超过34℃时 菌丝停止生长,颜色变黄;36℃时菌丝受到严重 挫伤,颜色变红;40℃以上菌丝则死亡。原基分 化形成子实体的温度在5~25℃之间,最适温度为 15℃。幼菇一旦形成,即使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温 度下,仍能生长发育,不过长出的菇品质差异很大。 高温时,生长快,肉薄柄长,质量差;低温时生长 慢,菌柄短而粗壮,菌盖肥厚,质量好。

一、栽培季节的安排

香菇生产技术

针对香菇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在进行反季节栽培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实 际气温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菌株作 为生产用种至关重要。武香1号和931等 菌株,在气温34℃时也能大量出菇,且 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是目前豫北地 区较理想的夏季栽培品种。

香菇生产技术

备料(11月至12月)→ 菇房修建和消 毒(9月~10月)→ 拌料装袋(12月1 日~3月底)→ 灭菌接种(12月1日~3 月底)→ 发菌管理(12月1日~5月1日) →转色脱袋(5月1日~5月20日)→催 蕾(5月20日~6月10日)→出菇管理 (6月1日~10月1日)→采收(6月10 开始采收,10月上旬结束)。

香菇生产技术

豫北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栽培香菇,要求 在6月上旬开始出菇,其投料制袋应安排 在3月上旬,5月上旬即可将菌筒搬至杨树 林地进行栽培管理。如果太早制袋,气温 低,菌丝生长慢,菌筒长不好;太迟,则 制袋时气温高,容易烧菌,而且头潮菇很 难出好,从而影响整个栽培过程。

香菇生产技术

二、生产袋制作 (一)原材料准备

最好选用栎树类木屑,粗细适当,大的如绿豆大小, 小的如小米粒大小,干燥,不霉,陈的比新的好。 桑树、苹果树枝条粉碎,单独使用或加入30~50% 的栎树木屑均可。树木屑如杨、柳、桐、槐等木屑 均可做培养料,但菇的产量和质量不如栎树木屑, 最好和栎树混合使用。农作物秸秆,如大豆秆、玉 米芯,棉秆等,只要不霉变,粉碎后均可使用。 麸皮一般要新鲜、不霉、无虫蛀。

香菇生产技术

木屑 (栎树火锅树木页) 70%~80% 棉籽壳10%~15% 麸皮10%~15% 石膏1 % 白糖1 % 防污剂0.5% 料:水= 1:0.8~0.9

(二)配料

上述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反复搅拌均匀。加水量视 料的质量、天气情况等适当增加或减少。如晴天风大 适当多些,阴天、雨天适当少些。

香菇生产技术

(三)装袋 选用宽15厘米,厚5丝的低压聚乙烯香 菇专用套袋,要求厚薄均匀、无砂眼、 耐拉。截成长55厘米,一端均匀打小褶 用线扎紧,再用烛火烧熔化,达到绝对 不漏气为准。

香菇生产技术

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

适当, 不要过实或过松,以手拖装好的料袋中央, 没有松软感,料袋两端不下垂为度。装实 后用线扎口,先直扎,再折弯扎紧,防止 灭菌时蒸气从没扎紧的袋口进入袋内,造 成水袋。扎口时要把袋口部粘着的培养料 擦净再扎,防止杂菌从此处污染。装好的 袋要轻拿轻放,不可直接摆放在土地上, 下边铺上麻袋、编织袋等物,防止沙粒刺 破料袋,造成微孔,造成杂菌感染和水袋。 每袋约装干料1公斤,湿重1.4~1.8公斤左 右。

香菇生产技术

(四)灭菌 大火攻头,争取在4~6小时内达到100℃,达 到100℃后不掉火,不降温,保持16~20小时 (或更长),即可达到灭菌效果。蒸好的料袋 气味芳香,深棕褐色,色泽一致。停火后闷一 夜,当料温降至70℃左右时,抢温出锅,迅 速运入接种室,抢温出锅起到巴氏灭菌的作用, 可杀死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抑制孢子及芽孢 的萌发,可有效地防止杂菌感染。

香菇生产技术

(五)接种 接种在接种箱内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前接种人员先用消毒酒精洗手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 接种用的所有工具,都要火焰消毒。菌种瓶外 壁用酒精棉球擦干净,在酒精灯上方拔去棉塞, 挖去上层1厘米厚的老菌皮,整块把菌种取出, 迅速接入穴内,尽量不要把菌种打碎。每袋正 面打3穴,背面打2~3穴,梅花形排列,打一 面接一面,穴要点满,要压实,略突出袋面, 不可凹陷。菌种块完全把穴口盖严,不留缝隙。 如采用枝条接种,可采取直接插入,或用竹签 破膜插入的办法,不要完全插入,袋外留有 0.2~0.3厘米,封住穴口。

香菇生产技术

(六)发菌 菌袋发菌培养是一项认真、细致、时间 较长的复杂工作,从接种至菌袋达到生 理成熟全过程需50~60天左右,因香菇 是恒温发菌,变温出菇的菌类,整个发 菌期要求基本恒温24±2℃,相对湿度 70%以下,暗光、通风。

香菇生产技术

发菌温度要恒定在22~26℃(料温),绝对不能 过高过低。如长期高于27℃或低于20℃,培养菌 袋时间要延长,出菇期推迟,且菇的产量、质量 欠佳。菌袋成熟后(约60天),再把料温升到 27~28℃,继续培养4~5天,然后把温度突然降 下来,使温差在10℃以上,时间3~4天,进行催 蕾处理。第一批菇出的量大、整齐。如长期处于 18~20℃条件以下,菌袋起疣状物,不转色,形 成白袋,不出菇或出畸形菇,有效积温必须达到 1200℃以上才能出菇。前期24℃菌丝发育生长最 好,后期27~28℃胞外酶分泌最旺盛,分解木质 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能力最强,能积累大量 营养,对出菇有利。

香菇生产技术

香菇菌丝对温度刺激的表现特别敏感,接 种后菌袋培育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如下: 1~6天 :菌丝开始萌发定

植,不要翻动菌 袋,一般不通风。此时袋温比室温低1~3℃, 室温可控制在28~30℃,正适合发菌的温 度需要。 点种后,每天测量温度3~4次,每个房间一 定要多点测定,温度计一定要放在中间层 菌袋中间,不可放在上层袋表面,造成室 内暗光,一直到50天左右。

香菇生产技术

7~10天: 菌丝已吃料,开始生长,可看到 穴口周围有白色菌丝。袋温比室温低1~2℃, 室温一般控制在26~28℃,第七天进行第 一次翻堆,检查菌袋发菌及杂菌感染情况, 发现杂菌及时处理,漏种的及时补上。以 后7~10天翻堆一次,前两次翻堆,一定要 轻拿轻放,以后几次翻堆,手法可以加重, 增强刺激,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香菇生产技术

11~15天:菌丝已开始旺盛生长,菌丝生长4~6厘 米,新陈代谢也随之旺盛,袋温和室温相等或比 室温高1~2℃,室温应控制在24℃以下,以降温 为主,加大通风,进行第二次翻堆。 16~20天: 菌丝大量繁殖,穴口菌丝生长7~10厘 米左右,袋温比室温高3~5℃,室温可控制在 22~24℃,以降温为主,适当通风。此时菌袋内 氧已缺乏,满足不了菌丝生长发育的需要,应打 开套袋袋口,进行通风换气。 20天后用不锈钢针、竹针等刺孔增氧,每隔10天 刺一次,逐次加大、加深,每个菌袋大约可刺 40~60个孔。枝条菌种可分次拔除,每次2~3根, 拔枝条后温度可突然增高,要加大通风。

香菇生产技术

21天以后:接种穴菌丝连接,随着刺孔增氧,菌 袋自然升温比室温高5~10℃,注意通风,散堆降 温。 穴口菌丝相互连接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科学地 利用翻堆,通风调温,满足菌丝发育对温度的要 求,基本达到恒温,此项工作一直保持到菌袋培 养结束,约50~60天。 50~60天: 袋表疣状物产生,棕色色素分泌增多, 50天后去掉门窗遮荫物,给以光线刺激,促使菌 袋生理成熟。脱袋前,把温度提高到27~28℃保 持四天,使菌丝分解木质素,并积累大量营养, 为出好菇作准备。

香菇生产技术

三. 出菇期管理 香菇发菌期管理全部在室内完成,要达到并满足 菌丝体生长发育的要求,恒温培养好菌袋,只要 改造控制小环境,是完全可行的,难度并不大。 出菇管理完全在室外菇棚里完成,受小环境条件 和大自然的影响和制约。要让其多产菇、产好菇, 要达到让原基顺利发育,菇蕾形成,子实体生长 等条件要求,是件很复杂的事,必须合理利用大 自然环境条件,科学创造人为条件,才有可能达 到。生长优质香菇并不是菌种的固有特性,完全 决定于管理技术、人为地创造环境条件,满足优 质菇的形成和生长的需要。其具体管理技术和措 施如下:

香菇生产技术

(一)栽培场所 1.场地选择:

菇棚要选择向阳、背风、地势高燥、平 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 大、小满足种植量需要的场所。如杨树林、房前屋后、 村边等均可。 2.菇棚的建造:杨树林林荫下建2m宽的中棚或1m宽的 小拱棚。 棚膜上覆盖草帘或作物秸秆,作遮荫及菇棚降温用。 草帘的厚薄疏密可随季节、天气、菌袋不同阶段及子 实体的生长情况,随时灵活调节。 3. 菌袋排放: 菌袋竖排在菇架上,袋距4厘米左右, 1m2菇架,可排放约30~40袋。

香菇生产技术

(二)出菇管理 菌袋培养成熟后,局部转色后即可脱袋 转色。脱袋出菇,便于管理,畸形菇少, 菇潮集中,是成功的传统方法。

香菇生产技术

1.脱袋的标准(生理成熟的 标准) 菌袋培养时间在60天左右。 用手托菌袋有弹性和质轻感。 疣状突起物占袋表的四分之三以上, 疣状物变软,有弹性,用手指轻压下 陷,松开手指又复原。状如蒸熟的蒸 馍。 浅棕色素分泌物占袋表的二分之一以 上。 总有效积温达到1200~1300℃。

香菇生产技术

上述条件综合判断,灵活掌握,不可硬 套。如时间已达60天,但未达到生理成 熟,可能是培养温度低于20℃,曝光过 晚、或光照不足所导致,不可脱袋,过 早过晚脱袋对以后的出菇都不利,影响 产量和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e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