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六 地理综合技能培养 第2讲 六大题源预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5 16: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讲 六大题源预测

题源预测一 以植被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 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种类越多 地形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气候 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水文 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 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1

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

对稳定,季节变化小 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土壤 壤肥力、土壤性质等。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 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土的形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

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行业,近年来还用于生物制剂。

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该地苇场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3万人,90年代末外来雇工人数达5万人。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1)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 (2)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 (3)简述该地大力发展芦苇种植的意义。

(4)收割后的芦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来提高产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处温带,温度适宜;大凌河和双台子河汇水区域,地势低洼,形成面积广阔的浅水区域;河流下游泥沙有机质沉积丰富(或河流下游地区为盐碱土壤,适于芦苇生长)。 (2)近年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或机械化取代人工收割);随着芦苇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3)芦苇为造纸、建材和制药工业提供原料,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大面积的芦苇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

2

殖的家园;(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价值;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4)赞同:可以消灭病虫害;提高地表温度利于春芽萌生;改善地表生长环境。

不赞同:不利于秸秆还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易引发火灾)。 解析 第(1)题,结合芦苇生长习性及该地区气候、地形和水等自然条件说明该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第(2)题,从生产技术、芦苇价值和市场条件等方面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第(3)题,从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说明该地大力发展芦苇种植的意义。第(4)题,这是一开放性问题。在表明观点的前提下,只要达到观点与论证过程的统一即可。

题源预测二 以河流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①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发育,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侵蚀作用强。②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③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地形 蚀,右岸堆积);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④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⑤河床特征:上游侵蚀为主,河床窄而深,呈“V”型;下游堆积为主,河床宽而浅,呈“U”型 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决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②地形影响流域范围:山地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如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较小。③地形影响河道状况:河流上游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多峡谷;中游河床多粗砂;下游河道展宽,多曲流,河床多细沙或淤泥。④地形影响河流性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含沙量大,水力资源丰富;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含沙量小, 3

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①降水对河流的影响:以大气降水补给①河流对降水的影响:增加沿河地区气候 降水量。②河流对气温的影响:使白天气温降低,夜晚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 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多少具有一致性。②气温对河流的影响: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一致;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河流存在结冰期 湖泊(地下水)和河流具有相互补给关系:由高水位补给低水位。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地下水)水位,河流水补湖泊(地下水) 给湖泊水(地下水);枯水期相反。以湖泊为源头的河流,总是由湖泊补给河流;地上河分布的地区,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出露成泉,往往补给河流水 冰川 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干旱生物 地区有河流流经的地区,水分条件较好,形成非地带性的绿洲 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土壤 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 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侵蚀作用越弱,含沙量越小,径流变率越小 土壤越紧密,越不易受到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小;土壤越疏松,越容易遭受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大 其他水体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更些河是联系加拿大南、北部地区的重要航路,下图a所示河段水流湍急,平均水深约15米。1984年为了开采河床下方的诺曼韦尔斯油田,在河上修建了六个人工岛(如图b),作为采油作业的平台。人工岛都是周围石砌,芯部填沙结构(如图c)。冬季时,在河冰上,通过每天漫水使冰层加厚成冰工作台,并在冰工作台上破冰填石成环形石堤,夏季挖河沙填芯,修筑护坡。护坡是为了抵御水流、防止冰块爬升到采油平台,影响采油作业。为了减少砂石的使用量,除东南侧护坡外,其他三个护坡坡度都比较大。

4

(1)简述人工岛建设前图示河段不利于石油开采的水文条件。

(2)说明人工岛的钻井采油平台高出河流平均水位13米的原因,并分析东南侧护坡坡度较小的原因。

(3)分析人工岛石筑环形堤冬季施工的有利条件。 (4)分析人工岛对该河段航运的不利影响。 答案 (1)流速快;结冰期长;多流凌。

(2)马更些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积雪融水,春季水量大,且易发生凌汛使水位快速上涨,故所修平台远高于平均水位。

东南侧水流速度较快,冰块爬升较强;东南侧护坡缓长,能更有效地削弱冰块的爬升。 (3)地处高纬,冬季寒冷漫长,河流封冻,冰层厚,有利于冰路运输建筑材料和冰工作台的修建。

(4)人工岛使河面变窄,阻碍大型船只通行;使水流变得更湍急,影响航行安全。 解析 第(1)题,结合河流流速、结冰期及流凌等水文特征,说明图示河段不利于石油开采的水文条件。第(2)题,结合马更些河的地理位置,在分析河流补给类型的前提下知该河流春季水文特征,进而推知钻井采油平台较高的原因。人工岛的钻井采油平台东南侧水流速度快,冰块爬升较强,东南侧坡度较缓可有效地削弱冰块的爬升。第(3)题,结合冬季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说明人工岛石筑环形堤冬季施工的有利条件。第(4)题,结合人工岛对河道和流速的影响进行分析。

题源预测三 以人口、城市和交通联系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

5

交通对人口的影响 交通条件影响人口的分布: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反之较小 交通条件影响人口迁移:交通越发达,越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人口分布影响交通区位:人口分布是影响交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交通与人口 人口对交通的影响 人口密度影响交通密度:一般而言,人口密度越大,对交通的需求越大,交通网络越密集;反之越稀疏 人口迁移影响交通运输:人口迁移量越大,对交通的需求越高,交通压力越大 交通影响城市区位:交通条件是城市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交通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交通条件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交通对城市交通与城市 的影响 工业区往往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商业区往往布局在城市中心处,交通最为便捷 交通影响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与交通条件的改善密切相关 城市对交 通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的现象城市规划建设会影响城市道路分布 交通与人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该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大连市的39.2%,全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湿地面积较广,水域生态资源种类多样,作为东北重要的国家级新区,具备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图1、图2分别示意大连市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和金普新区地理位置。

6

(1)描述大连市人口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应对该趋势的措施。 (2)指出建设金普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3)分析受新区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大连市人口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 (1)趋势:劳动人口数量下降;老龄人口数量上升。措施: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龄人口创造再就业机会;落实国家延迟退休的政策;落实国家放开二孩的政策;鼓励人口迁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布局等。

(2)临近韩国、日本,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工业或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交通便利;战略地位突出;生态环境优良;国家政策支持等。

(3)变化:迁出人口减少;迁入量增加;高素质人才数量增加;老龄人口比例相对降低(老龄化减缓);青壮年人口比例增加(或数量增多)。 原因:经济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所以新区的建立促进了大连经济发展,吸引外来人口,留住本地人才,老龄人口比重相对降低,青壮年人口比例或数量增加。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劳动力人口和老龄人口两方面说明大连人口变化趋势。从完善养老体系、落实延迟退休年龄及生育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第(2)题,从金普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交通、生态环境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说明建设金普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第(3)题,从人口流动、人口素质和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说明变化。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原因。

题源预测四 以工业区位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

7

工业区位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技巧

地理 要素 与核心地理要素的关系分析技巧 人口迁移改变迁入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人口增长人口 模式的转变影响劳动力的供给,促进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和升级;工业化发展,促进人口迁移,影响人口密度和环境人口容量 城市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工业区布局考虑盛行风、河流流向、隔离防护带等因素;发育程度高的传统工业区往往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工业不同于农业的区位表现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小,具有季节上的连续性农业 和地域上的灵活性;但是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受农业布局的制约较大;同时,工业可以为农业提供生产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农业的发展 环境 环境作为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传统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大,而新兴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小 产业 转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汽车的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封闭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的影响,该国汽车工业较为落后,三大国营汽车厂家占该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伊朗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伊朗成为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市场。2016年1月,我国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伊朗汽车工业园扩建项目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位置见下图)正式启动。

8

(1)简述伊朗汽车产业较落后的主要原因。

(2)分析我国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伊朗汽车工业园落户德黑兰的有利条件。 (3)说明实施中伊汽车产业合作对伊朗汽车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 (1)封闭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市场缺乏竞争机制;国际政治(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的不利影响。

(2)德黑兰是伊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市场潜力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且廉价,汽车的使用成本低;国家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支持国际汽车企业与国内企业合作。

(3)加快技术引进,促进伊朗汽车工业的优化与升级;形成区域化产业制造群,发挥集聚效应;有利于提高当地汽车产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推动汽车相关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大汽车工业的本土化,降低物流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解析 第(1)题,结合伊朗经济和产业政策、技术、市场和国际政治等方面说明伊朗汽车产业较落后的主要原因。第(2)题,从德黑兰城市性质、市场、能源成本及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从促进伊朗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汽车本地化及扩大市场等方面说明。

题源预测五 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

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分析

要素 自然条件 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如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 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生态农业 城市化使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减产,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同时又可催生出一些新兴的、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业模式,如郊区农业、观光农业等 工业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机械等生产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工业原料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农业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保障,人口过多则会对土地造成压力;人口迁移有利于迁出地人地矛盾的缓和 地理信息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如农业病虫害监测、精准农业等 环境 城市 工业 人口 信息技术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南方荒地与北方荒地地形类型的差异,说出“西大荒”与“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是“南大荒”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与海南岛、雷州半岛相比,西双版纳发展天然橡胶生产有何气候优势?

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3)简述“西大荒”地区棉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将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10

(4)北大荒地区沼泽广布,已变成“北大仓”,但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变化的“遗患无穷”。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此阐述自己的观点。

答案 (1)南方荒地以丘陵为主,北方荒地以平原为主。“北大荒”热量条件不足,“西大荒”水源条件不足。

(2)既不受寒潮影响,也无台风侵袭。

(3)主要因素:政府政策支持;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区域的拓展;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问题: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水源枯竭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4)湿地面积缩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增加;今后商品粮基地建设应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有计划退耕还湿、还林,恢复植被。

解析 第(1)题,由图例可知,“南大荒”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南部和海南中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北大荒”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西大荒”主要分布在西北盆地边缘山麓地带的绿洲上,水资源的分布与丰歉程度决定了绿洲农业的区位与规模。第(2)题,西双版纳位于滇南谷地,无寒潮、台风侵袭。第(3)题,仔细审题:“棉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应从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去分析。棉花大规模种植会引起绿洲退化、水资源紧张和土壤盐碱化。第(4)题,沼泽湿地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应停止开垦,并实行生态退耕,恢复湿地。

题源预测六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区域地理条件关系密切,下面以京津冀城市化为例,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京津冀城市化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分析:

自然 条件 与京津冀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城市化发展需要土地、水源、原料等自然条件,城市化发展改变土地、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 11

环境 城市化发展,使地理环境发生变化,产生城市环境问题,如热岛效应、“三废”污染 城市化使农村景观、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城乡差距缩小;农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 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迁移造成农村“空巢家庭”出现,城市市中心人口膨胀 城市化使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变化 城市化发展,吸引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发展,加剧水、能源等资源的消耗,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为城市化发展奠定工业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协同发展 “三农” 人口 交通 产业转移 资源调配 京津唐工业基地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区域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必由之路的原因。 (2)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3)分析我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河西走廊发展的带动作用。

答案 (1)连接东西的重要位置;河西走廊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有充足水源补给;绿洲相连,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等。

(2)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山地阻挡了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夏季汇聚的洪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

(3)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

解析 第(1)题,结合河西走廊的位置、地形、河流及绿洲等自然条件及农业等社会经济条件

12

说明原因。第(2)题,结合祁连山水源和土壤条件分析绿洲的形成。第(3)题,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交通、旅游、经济和城市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说明。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盐地碱蓬是一种典型的盐碱指示植物,生长的适宜盐度为0.3%~2%。除了耐盐外,还有极强的耐涝、耐旱能力,但当盐度不足、盐度过高或温度超过31℃,它无法生长。下图示意盐地碱蓬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1)描述盐地碱蓬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甲地盐地碱蓬生长旺盛的原因。 (3)简述甲地盐地碱蓬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 (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及东部沿海(福建以北沿海)。 (2)地处温带沿海地区,盐碱地广布;受海洋影响,夏季温度适宜;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蒸发旺盛的同时,降水多;河海交界处,盐度适中。

(3)减缓海浪侵蚀;降低土壤盐分,改良土壤;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平衡。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从分布特征及分布地区说明盐地碱蓬的空间分布特点。第(2)题,结合盐地碱蓬生长习性及甲地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分析甲地盐地碱蓬生长旺盛的原因。第(3)题,从盐地碱蓬对海岸带、土壤、生物及湿地生态等方面说明其生态环境效益。 2.(2016·成都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皖江城市带(下图)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三角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

13

(1)皖江河段内河航运发达,试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出的原因。

(3)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你是否赞同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的转入,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冬季气温高,河流终年不冻,通航时间长;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

(2)劳动力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土地、能源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需要。

(3)赞同。理由: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③提高城市等级和城市化水平;④增加当地就业机会;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不赞同。理由:①占用耕地;②推动土地、住房等价格上升;③增大交通运输压力;④加剧环境污染。

解析 第(1)题,从河流的流速、流量和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及通航时间、市场等方面分析皖江河段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第(2)题,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环境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说明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出的原因。第(3)题,在表明观点的前提下,说明理由,并要使观点与论证一致。

3.(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4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答案 (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 或答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①该地有多所著名大学,说明该地科技力量雄厚;②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说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③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区域图中有高速公路、航空港,说明了交通便利。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提取到三个方面的信息。根据区域图位置可知,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更适合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第(2)题,修建跨海大桥,加强了区域联系,缩短了两国之间的交通距离,使该区域交通联系更加便利,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扩大了两国贸易,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最大的优点就是海峡较窄,修建大桥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但该地也有缺点,例如:远离大城市,城市规模小,交通运输需求量小,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半岛网2016年2月19日报道:德国西门子(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与青岛中德生态园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青岛黄岛新区中德生态园合作建立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将依托西门子的全球创新网络,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现代物流、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从事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下图示意青岛黄岛新区中德生态园位置。

15

(1)据图文中信息说出中德生态园吸引西门子在此落户的优势条件。 (2)推测中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产特点。 (3)说出德国西门子落户中德生态园带来的影响。

答案 (1)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为国家级新区,政策优惠;有高速公路、飞机场、港口,海陆空交通便捷;充足的质优价廉的劳动力;附近有众多大学、科研所,科技水平较高;位于市区郊外,临近沿海地区,环境优美。

(2)企业规模小;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产品主要面向世界市场;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占的比例较高。 (3)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就业机会增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解析 第(1)题,从中德生态园所提供的政策、交通、劳动力、技术及环境等方面说明其吸引西门子在此落户的优势条件。第(2)题,结合材料,从企业规模、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技术要求、市场及经费投入等方面推测中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产特点。第(3)题,从德国西门子落户中德生态园对产业升级、城市化、就业机会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说明影响。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菠萝具有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的特性,以年均温24~27℃、年雨量1 000~1 500毫米生长最为适宜。下图为中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示意图。

(1)说出我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的简称,分析其菠萝种植有利的气候、地形条件。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其菠萝产量占全国菠萝总产量的40%以上。下表为徐闻“菠萝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措施一览表。

16

相关产业 农业 发展措施 鲜果销售:打造“愚公楼菠萝”品牌 养殖业:菠萝叶渣喂养猪、肉牛、奶牛 果实加工:菠萝罐头、果汁、酒、果脯、菠萝酶等 加工业 菠萝叶:提取菠萝纤维,制作高档服装 下脚料:做肥料、饲料、沼气等旅游、服务业 “菠萝的海”田园观光;“菠萝饭”等特色餐饮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徐闻县“菠萝经济”的发展措施进行评价。 2015年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徐闻县菠萝产量与往年相比减产40%。 (3)指出徐闻县菠萝种植易遭受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 (1)分布:滇(云)、桂、粤、闽、琼。

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位于季风区,距海近,降水丰沛,满足菠萝生长的需要;地表崎岖,排水良好。

(2)打造品牌,提升菠萝产品的知名度,拓展市场;对菠萝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发展多种经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增加就业;下脚料、叶渣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3)易受台风、低温冻害、旱涝灾害的影响。

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培育、推广优良品种等。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说出我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的简称。从热量、降水、地形(排水)等方面说明这些省区有利于菠萝种植的条件。第(2)题,从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徐闻县“菠萝经济”的发展措施进行评价。第(3)题,结合徐闻县所处地理位置判断其菠萝种植易遭受的气象灾害。从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培育、推广优良品种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3月30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通过。 材料二 我国部分城市群示意图。

17

(1)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2)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须注意保护当地长江干流水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汛期__________安全。

(3)为促进长江沿岸城市群协调、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案 (1)原有基础好;河海联运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更发达;区域开放程度高。 (2)航运通畅 生物多样性 环境质量 行洪

(3)科学确定各城市群发展方向与重点;促进城市群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协调长江上、中、下游水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解析 第(1)题,从发展基础、交通、经济、科技及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结合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保护长江航运畅通、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及行洪安全等。第(3)题,从确定城市群发展方向、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及保护长江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e9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