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题库

更新时间:2023-12-23 10: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用教材名称:《统计学原理与实务》 选用教材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选用教材作者:徐静霞

选用教材版本及出版时间: 第一版、2012年

1、 (专、本)什么是统计分析报告?其作用是什么?

统计分析报告是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反映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表述统计分析结果的书面形式。(2分)

作用: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2分) 企业实现统计监督的重要工具;(2分) 传播统计信息的有效工具;(2分) 衡量统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尺度。(2分) 考查知识点:理解统计分析报告。 2、 (专、本)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有哪些?

答:计划性统计分析报告。指检查旬、月、季、半年和全年计划执行情况的定期分析报告。(2分)

综合性统计分析报告。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报告。(2分)

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项指标或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的分析报告。(2分)

预测性统计分析报告。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前景进行估计或预测的报告。(2分)

资料性统计分析报告。以提供统计资料为主并附有简要说明和分析的统计分析报告。(2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报告类型

3、 (本)编制统计分析报告的步骤是哪些? 答:针对需要选题。(2分) 拟定分析提纲。(2分) 搜集资料和掌握情况。(2分)

对资料审核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2分)

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措施和建议。(2分) 考查知识点:编制统计分析报告。 4、 (专、本)统计分析有哪些特点?

答:实证性、总体性、鲜明性、时效性。(每点2.5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分析报告特点。

5、 (专、本)什么是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有哪些分类?分别是什么含义? 答:对比分析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把有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以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4分)

对比分析法分为纵向对比分析法和横向对比分析法。(2)

纵向对比分析法是指现象自身有关统计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如与计划数据对比,与上期数据对比,以反映计划完成程度,并进一步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的计划原因。(2分)横向对比法是指现象之间的对比法分析,如同类对象在不同空间的对比、不同类对象之间的对比法分析和部分与总体的对比分析。(2分)

考查知识点:对比分析法。

6、 (专、本)对比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要注意统计数据之间的可比性;(2.5)

用绝对数不能比较时,要考虑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进行比较;(2.5) 不仅要单项统计数据对比,而且应当用多个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对比,方能得出全面的认识;(2.5)

把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5) 考查知识点:对比分析法。

7、 (专、本)动态分析法的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种分析方法?

答:动态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各个时期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发展过程,认识其发展规律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4分) 动态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长期趋势分析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对原有的时间数列进行修匀,以便明显地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2分)

中短期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增长速度进行短期经济预测和利用平均增长速度进行中期经济预测;(2分)

季节变动分析与预测。(2分) 考查知识点:动态分析法。

8、 (专、本)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有哪些类型?

答:因素分析法是指根据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客观经济联系,剖析制约现象总变动的诸因素的变动及其对总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2分) 因素分析法包括指数分析法、相关联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总和因素分析法。(8分)

考查知识点:因素分析法。

9、 (本)什么是总和因素分析法?有哪些计算方法?

答:总和因素分析法就是指用来分析各个相加因素变动对现象总体变动的影响及以下程度。(4分) 两种计算方法:

差额分析法。某些因素的报告期绝对量与基期绝对量的离差与基数对比,确定某因素变动对现象总体变动影响程度。(3分)

比重分析法。根据某因素在基数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因素报告期与基期的相对离差,确定某因素变动对现象总量变动的影响程度。(3分) 考查知识点:总和因素分析法。 10、

(本)什么是平衡分析法?典型的平衡分析法有哪几种?

答:平衡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量平衡关系对总体进行分析的方法。(2分) 典型方法:

投入产出法,又称部门联系平衡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来研究经济联系和经济结构的数量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投入产出表和相应的数学模型;(4分) 资金流量法,是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对全社会个经济部门之间往来活动进行核算的方法。(4分) 考查知识点:平衡分析法。 11、

(本、研)统计综合分析中的高级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2.5分)

判别分析;(2.5分) 聚类分析;(2.5分) 因子分析。(2.5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综合分析中的高级分析方法。

12、

(本、研)写作分析型统计报告时进行具体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从总体的各个方面来分解和比较;

从结构上分解和比较,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重轻工业结构等; 从因素上分解比较,如影响工业增加值的各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

从联系上分解和比较,如国内生产总值和发电量的联系等; 从时间上分解和比较,如报告期和基期;

从地域上分解和比较,如与别的地区的比较,与外省的对比等。(每点2分)

考查知识点:分析型统计报告。 13、

(专、本)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统计分析报告的选题;(2.5分) 统计分析报告的取材;(2.5分) 资料的收集;(2.5分)

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安排及修改等。(2.5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 14、

(本、研)统计分析报告的选题要具备什么基本条件?应该遵循什么原

则?

基本条件:有实用价值;有新颖性。(4分)

原则: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选题;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来选题;根据本身的工作条件来选题。(6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分析报告的选题。 15、

(专、本)什么是统计指数?有哪些性质?

答:统计指数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4分) 指数性质:相对性;(2分)

综合性;(2分) 平均性;(2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指数及性质。

16、 (专、本)统计指数有什么作用?

答: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2.5分) 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2.5分)

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2.5分)

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及测定。(2.5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指数有的作用。 17、

(本、研)综合指数的编制有哪些特点?

答:将不能直接相加的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同度量因素,可使之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4分)

用两个不同时期经过加总综合后的价值指标进行对比时,通过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水平上,可以消除同度量因素的影响,从而单纯测定所研究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3分)

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使用的是全面资料,没有代表性误差。(3分) 考查知识点:综合指数的编制特点。 18、

(本、研)什么是时间序列?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答:时间序列是指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一组数据。(1分)

描述事物过去某一段时间的状态或某一时期发展的过程和结果;(3分) 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趋势揭示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3分) 预测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数量大小。(3分) 考查知识点:时间序列的作用。

19、

(本、研)时间序列的预测顺序是怎样的?

答:(1)确定时间序列所包含的成分,即确定时间序列的类型;(2.5) (2)找出适合此类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2.5)

(3)对可能的预测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预测方案;(2.5) (4)利用最佳预测方案进行预测。(2.5)

考查知识点:时间序列的预测顺序。

20、

(本、研)使用指数平滑法时,对平滑系数a的选择需要注意什么?

答:(1)当时间序列有较大的随机波动时,宜选择较大的a,以便能很快跟上近期的变化,当时间序列比较平稳时,宜选择较小的a;(4分)

(2)进行预测时,若较重视近期的数据,a可选择大一些;如果重视历史数据,a宜选择得小一些;(3分)

(3)实际应用时,还应考虑预测误差,用误差均方来衡量预测误差的大小,确定a时,可选择几个a进行预测,然后找出预测误差最小的作为最后的a值。(3分)

考查知识点:平滑系数的选择。

21、

(本、研)进行长期趋势拟合时要注意什么?

答:(1)进行定性分析;(2分)

(2)通过绘制散点图判断时间序列观测值随时间变化的大致类型;(2分)

(3)根据数据特征来拟合模型;(2分) (4)分段拟合;(2分)

(5)通过均方误差来确定适合的趋势线。(2分) 考查知识点:长期趋势的拟合。

22、

(专、本)变量间的统计关系包括哪些?它们有什么联系?

答:函数关系,表现为某一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且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3分)相关关系,指客观现象之间其实存在的,但是数量上不是严格的对应依存关系。(3分)

联系:有些函数关系往往因为有观测或测量误差以及各种随机因素干扰等原因,在实际中常常通过相关关系表现出来;(2分)在研究相关关系时,其数量间的规律性了解得越深刻的时候,则相关关系越有可能转化为函数关系或借助函数关系来表现。(2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关系、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之间的关联。

23、

(本、研)如何测定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答:要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首先是定性分析,然后是定量分析。(4分)

定性分析是依据研究者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客观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作出判断。(3分)

定量分析包括使用相关表、相关图和相关系数来判断客观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3分)

考查知识点:相关关系的测定。

24、

(本、研)相关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1)相关系数不能解释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4分)

(2)警惕虚假相关导致的错误结论;(3分)

(3)正确区分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与相关程度强弱的关系。(3分) 考查知识点:相关分析要注意的问题。

25、

(本、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什么区别?

答:(1)在相关分析中涉及的变量不存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划分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而在回归分析中,则必须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分析的目的,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划分,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4分)

(2)相关分析主要是通过一个统计量即相关系数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由于变量之间是对等的,因此,相关系数是唯一确定的。而在回归分析中,对于互为因果的两个变量则有可能存在两个回归方程;(3分)

(3)在相关分析中所有变量必须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才是随机的,即将自变量的给定值代入回归方程后,所得到的因变量估计值不是唯一确定的,而会表现出一点的随机波动性。(3分)

考查知识点: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26、

(专、本)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有什么作用?

答: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成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1分)

统计分组的意义在于:划分现象的类型并反映各类型组的数量特征;(3分)按照某一标志将性质不同的单位进行分组,就可以计算各组的数量特征在总体中所占比重,以说明现象的内部结构;(3分)通过分组可以揭示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分组的含义及作用。

27、

(专、本)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哪些?各指标的作用和局限怎样?

答:极差。指一个数列中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差异,它是测定标志变动程度的一种粗略方法,计算简便,易于理解,但它只受极端值的影响,测定结果往往不能反映数据的实际离散程度。(2分)

四分位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在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方面比极差准确,有较高的稳定性,也可以计算存在开口的组距数列。但它也只由两个标志值确定,不能充分利用数量的全部信息,无法反映标志值的一般变动。(2分)

平均差。指各单位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它包含了一组数据所有变量值变动的影响,对全部数据的离散程度有比较充分的代表性。平均差以离差的绝对值来表示总离差,这就使得平均差的计算在数学处理上有一定困难。(2分)

方差和标准差。克服了平均差的计算中取绝对值的不便于代数运算的不足,充分利用了数据的全部信息,能很好的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2分)

变异系数。可以消除不同总体之间在计量单位和平均水平方面的不可比因素。(2分)

考查知识点:变异指标。

28、

(专、本)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常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其特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但具有不唯一性,只有在数据较多时才有意义;(3分)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经过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值,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它容易理解,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但它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当一组数据的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建议使用中位数;(3分)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主要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它综合了所有的数据信息,通俗易懂,直观清晰,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但易受极端值影响,对于偏态数据代表性较差。(4分)

考查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29、

(专、本)常用的相对指标有哪些?

答:计划完成相对数;

结构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任意5个即可,每个2分)

考查知识点:常用的相对指标。

30、

(专、本)结构相对数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1)通过结构相对数可以说明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总体结构的特征;(3分)

(2)通过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3分)

(3)通过结构相对数分析研究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是否合理,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4分)

考查知识点:结构相对数的主要作用。

31、

(专、本)计算和运用相对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注意保持对比指标数值的可比性;(4分)

(2)注意同绝对数相结合应用;(3分) (3)注意各种相对数的结合应用。(3分) 考查知识点:计算和运用相对数时要注意的问题。

32、

(专、本)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原则是什么?

答:(1)同度量因素与指数化因素相乘后的结果必须是有实际经济意义的总量指标;(4分)

(2)数量指标指数一般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一般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分)

(3)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期必须以指数的经济意义为依据。(3分) 考查知识点: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原则。

33、

(本、研)什么叫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

属时期?

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4分)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分)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分)

考查知识点: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及时期确定。

34、 (专、本)为什么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答:总量指标能够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却不易看清现象发展的程度和差别;(3分)相对指标反映了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和差异程度,但却将现象的具体规模和水平抽象化,从而掩盖了现象之间总量上的差别。(3分)因此,只用总量指标不易说明现象差别的程度,只用相对指标又无法反映这种差别的实际意义。(3分)所以,必须将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达到对可观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1分)

考查知识点: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关系。

35、

(专、本)试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有:不同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5分)

时点指标的特点有: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时点指标的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间隔长短无关;时点指标数值是非连续调查、非连续登记的结果。(5分)

考查知识点: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36、

(本、研)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

答:联系:两者都是将现象个别数值差异抽象化,用以概括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2分)

区别:(1)两者所平均的对象不同。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同一时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4分)

(2)两者计算的依据不同。评价发展水平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4分)

考查知识点: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

37、

(专、本)统计指标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答:(1)按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3分)

(2)按表明的指数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分)

(3)按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指标的分类。

38、

(专、本)什么是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主要分析哪些内容?

答:指数体系是指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它产生于指标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关系。具体讲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上有联系的指数所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叫做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只有借助指数体系才能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的各种因素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4分)

因素分析主要分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量指标的变动受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3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平均指标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3分)

考查知识点: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的内容。

39、

(专、本)如何正确运用平均指标指数?

答: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所运用的三种指数有其独立应用的意义,应根据分析任务和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加以应用。(2.5)具体讲:如果反映各级水平变化对总体平均水平的影响,则要用固定结构指数;(2.5)如要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结构变化对总体平均水平的影响,则要计算结构变动影响指数;(2.5)如反映各级水平及总体内部构成变化对总体平均水平共同影响则要计算可变指数。(2.5)

考查知识点:平均指标指数的运用。

40、

(专、本)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4分)

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3分)

联系: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3分)

考查知识点: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41、

(专、本)编制动态数列应该遵守什么原则?

答:编制动态数列的目的是要通过数列中各个指标的相互比较来分析社会现

象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这就要求动态数列中的各个指标间必须具有可比性。(2分)

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时期长短应该相等;(2分) (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2分)

(3)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应该一致;(2分) (4)指标内容应该相同。(2分)

考查知识点:动态数列的编制应该遵守的原则。

42、

(专、本)简述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答:(1)平均数只能在同质总体中计算,若忽视同质性,不仅不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和规律,反而会歪曲现象的真实性;(2.5分)

(2)以组平均数来补充总平均数。因为总平均数往往还受另外一些标志的影响,所以必须用有关的标志将总体分组,计算出组平均数来补充总平均数;(2.5分)

(3)以分配数列来补充总平均数。因为平均数只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把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抽象化了,掩盖了其分配情况;(2.5分)

(4)以个别单位的材料补充总平均数。因为平均数是只说明现象一般水平的指标,也就是说平均数只反映现象的共性,不反映现象的个性。(2.5分)

考查知识点: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43、

(专、本)影响时间序列变化的因素有哪几种?

答:长期趋势因素;(2.5分)

季节变动因素;(2.5分) 周期变动因素;(2.5分) 不规则变动因素。(2.5分) 考查知识点:时间序列的因素分解。

44、

(本、研)简述影响时间序列的各因素的测定方法以及时间序列分解的

主要方法。

答: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移动平均法和趋势模型法;(2分)

季节变动的主要测定方法是计算季节指数;(2分) 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主要用剩余法来测定。(2分)

时间序列的分解方法较常用的模型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4分) 考查知识点:时间序列各因素的测定方法以及时间序列分解的主要方法。

45、

(本、研)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环比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2分)定基发展速度是指报告期水平与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3分)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3分)

考查知识点: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含义和关系。

46、

(本、研)一次指数平滑法与一次移动平均法比较起来,做了哪些改进?

答:与一次移动平均法比较起来,一次指数平滑法做了两方面改进:(1)将已有的观测值全部加以利用;(5分)(2)通过方便的指数形式加权,给不同时期的观测值以不同的权重。突出近期观测值的作用。(5分) 考查知识点:一次指数平滑法。 47、

(本、研)简述一次指数平滑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答:优点:(1)计算下期的观测值仅需本期的观测值与上期的平滑值,而以前各期观测值的作用已包含在所储存的平滑值中,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存储量;(2)由于对各观测值作了合理加权,突出近期观测值的作用,使外推预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5分)

不足:(1)递推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作向前一步的逐期预测,不能作两期及两期以上的多步预测;(2)在线性或非线性变动趋势下,预测值有明显的滞后误差,从而一次指数平滑法只适用于预测对象变动的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呈平稳发展的场合。(5分)

考查知识点:一次指数平滑法的优缺点。

48、

(本、研)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2分)

(2)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综合指数要求全面的资料,平均指数既可用全面资料也可用非全面资料;(2分)

(3)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加以应用外,主要用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一般不用于因素分析。

综合指数不仅用于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还用于因素分析表明因素变动对结果变动影响的程度。(2分)

联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平均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加以应用。(4分)

考查知识点: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49、

(专、本)简述比例相对指标与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

答:(1)子项和母项内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5分)

(2)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是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5分)

考查知识点:比例相对指标与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

50、

(专、本)在采用组距式分组时,确定各组组限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1)组限最好采用整数表示,一般为10或者100等数的整数倍;(3分)

(2)应使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或等于最大变量值,当变量值中有极小值或极大值时,就需用开口组表示;(3分)

(3)对于连续性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应重叠,并习惯上按照“归下不归上”的原则处理,也就是说与上限值相同的变量值,不在本组内,而应归入下一组。对于离散变量,相邻两组的上下限必须间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常常采用连续型变量的组限表示方法。(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e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