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胡”与“狐”
更新时间:2023-12-02 14:0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三谈三找是什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狐”与“胡”关系新探
(刘永连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广州 510632)
【内容摘要】“狐”与“胡”的文化关系历经学界先后发微,揭示出丰富的历史内涵,不过仍有继续推勘和挖掘的必要。首先引发哥舒翰与安禄山冲突的“狐向窟嚎,不祥”这句谚语并非出自汉文典籍,而应是突厥文化。其次哥舒翰似非华化已深,相反对“狐死首丘”之典和诟“胡”为“狐”的风气皆不了解。再次安与哥舒二人对“狐”与“胡”关系的感观迥异反映了狐文化性质及分布上的丰富情态。 【关键词】胡人;狐狸;哥舒翰;狐文化
“狐”与“胡”的文化关系,曾是史界一个有趣的话题,经过前辈同仁不断发微,揭示出丰富的历史内涵。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率先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指出狐臭与胡人之间的联系,认为人体腋气初为西域胡人的生理特征,因而“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应该称为“胡臭”;只是大量胡人融入中原,并将腋气传给混血后的汉人,同时这腋气“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胡臭”也就演化为后来的“狐臭”了。① 40年代,黄永年先生以《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推进此论,除了穷搜史料论证“狐臭”与“胡臭”的关系外,还指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西域胡人东迁日众,才使得源自中国本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两种现象(前者指狐狸和狐臭,后者即胡人和腋气)碰撞汇流,而其“狐臭”之词 逐渐取代“胡臭”而流行的关键在于当时民族关系上有着“以‘狐’诟‘胡’”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② 新世纪初,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则从文学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古时期中原狐怪小说与西域胡人及其文化的对应关系。③ 近来,笔者偶然又得新识和感悟,深觉该题内涵深厚,尚有继续推勘和挖掘的必要。 ①
参见陈寅恪《狐臭与胡臭》,载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编《语言与文学》,中华书局1937年版。 ②
参见黄永年《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载《东南日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十日《文史》专栏第81期,后收入黄永年《学苑拾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西域研究》2003年第4期。
1
这要从哥舒翰与安禄山误会冲突的事件说起。《旧唐书·哥舒翰传》载: 翰素與祿山、思順不協,上每和解之為兄弟。其冬,祿山、思順、翰並來朝,上使內侍高力士及中貴人於京城東駙馬崔惠童池亭宴會。翰母尉遲氏,于闐之族也。祿山以思順惡翰,嘗銜之,至是忽謂翰曰:「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與公族類同,何不相親乎?」翰應之曰:「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盡心焉!」祿山以為譏其胡也,大怒,罵翰曰:「突厥敢如此耶!」翰欲應之,高力士目翰,翰遂止。①
这段史料曾由黄先生专门拿来论述作为前文的补记,并指出:“案哥舒翰尝居京师,好读《春秋左氏传》、《汉书》(两《唐书》本传),其华化已深,故宴会之际,自能举雅言酬对。安禄山则家世贫贱,幼经流离,未尝学问(详《安禄山事迹》及《旧书》卷二〇〇上《新书》卷二二五上本传),其不解哥舒翰之喻自亦固然。然不解可也,不解复何以致怒?岂非当时社会本有以野狐讥西胡之习惯。故野狐之喻在突厥之哥舒翰为失言,在西胡之安禄山则认为针对自身之讥刺,不容不大怒矣。”②
于此深究,我们可以窥视到“胡”与“狐”之间所蕴含着的另外层面的文化联系,只是黄先生惜墨如金,论焉不详,笔者只得在此续尾。
从上述史料看,直接引发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哥舒翰引用的一则关于狐狸的谚语:“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这也正是问题所在,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句谚语究竟出于何处呢?
对此,黄先生认为,哥舒翰多读汉籍,华化已深,“故宴会之际,自能雅言酬对”。以此推论,这句谚语必然出于中国古代汉文典籍。
核查下来,此论也确非无稽之谈。与此相近,中原上古社会就有“狐死首丘”的说法。《礼记》卷七《檀弓上》载:“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所谓“正丘首”,亦即孔颖达疏言 “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为什么这样做呢?《礼
①②
《旧唐书》卷一百四,哥舒翰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13页。
补记原载《东南日报》民国三十七年六月九日《文史》第92期,后亦收入《学苑拾零》。
2
记》解释为“仁也”,郑玄注曰:“仁,恩也。” ① 还有人由狐狸而推及黄鹄和豹等动物,将这种习性做更大范围的考察。如陆机发挥云:“狐死首丘,豹死首山,豹往而能返也。”②明人叶山又云:“黄鹄反故乡,狐死正首丘,壮夫之志也。”③ 可见,“狐死首丘”可以与洞窟或家乡相联系,本来是表达对家乡的眷恋。春秋时期,“晋圉质于秦,穆公以女怀嬴妻之。六年,圉将逃归,谓嬴氏曰:‘吾去国数年,子母之接怠而秦晋之交不加亲也。夫狐死首丘,我其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④ 前燕被前秦攻灭时,其主慕容暐出奔未成被执,“坚问其奔状,暐曰:‘狐死首丘,欲归死于先人陵墓耳。’坚哀而释之。”⑤ 亦是此意。 后人进一步丰富其说,于是“狐死首丘”有了“不忘本”的涵义。唐孔颖达疏曰:“此一节论忠臣不欲离王室之事。??太公封于营丘,及其死也,反葬于镐京,陪文武之墓。古之人有遗言云,狐死正丘首而向丘。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⑥ 宋人蔡卞阐释:“《广志》曰:狐死首丘,豹死首山。言不忘本也。”⑦ 明人冯复京认为:“狐死首丘,明君子不忘本也。” ⑧
不过深究起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野狐向窟嗥”与“狐死必首丘”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自然和文化表象,而且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可以相互替代或者演进的关系。尽管洞窟与丘山都可喻为家乡乃至根本所在,但是“野狐向窟嗥”在汉文化里不存痕迹,也无法解释为“狐死首丘”的反面行为。如果非将二者相互联系不可,那么狐狸头向洞窟所在的 丘山而死是不忘根本,临死之际向着自己的洞窟哀嚎何以见得反是忘掉了根本呢? ①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七檀弓上,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 1281页。 ②
【晋】陆机疏,【明】毛晋广要《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70册,第134页。 ③
【明】叶山撰《叶八白易传》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32册,第594页。 ④
【清】官修《内则衍义》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719册,第443页。 ⑤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九,《前燕录》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463册,第550页。 ⑥
【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七檀弓上,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第 1281页。 ⑦
【宋】蔡卞《毛诗名物解》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70册,第574页。 ⑧
【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四库全书本,第80册,第142页。
3
近来笔者翻阅资料,无意中发现《突厥语大辞典》里有一条极为类似的谚语。该谚语云:“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会患癞疮。”(另处译为“冲着自己洞穴嗥叫的狐狸必患癞疮” ,意思相同)编著者解释说:“这则谚语是针对背弃自己的国家、亲族和城市的坏人而讲的。”①
将这条谚语与汉文典籍中“狐死首丘”的说法相比较,前者与哥舒翰所引用的谚语有着更为可靠而近切的关系。
其一,从其表述形式和内容看。
关于哥舒翰所引用谚语,《新唐书·哥舒翰传》表述为:“諺言‘狐向窟嚎,不祥’,以忘本也。兄既見愛,敢不盡心。”② 看来《旧传》校理未精,这句谚语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野狐向窟嚎,不祥。”至于“以(其)忘本也”之句应该是哥舒翰或后人对这句谚语的阐释。
由此再将《突厥语大辞典》中的谚语与此相对照,前者曰:“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会患癞疮。”“狐狸朝自己的洞穴嗥叫”与“(野)狐向窟嗥(或嚎)” 文字意思和句子结构完全一致,而“会患癞疮”也足以解释“不详”的含义。再后与“以(其)忘本也”相对应,《突厥语大辞典》直指“这则谚语是针对背弃自己的国家、亲族和城市的坏人而讲的” 。二者竟是如此惊人的一致。此外将史料上下文联系起来看,以该句谚语警示人们背叛自己的亲族就会遭受天谴似乎也更能应对安禄山希望同类相亲之意。
其二,从其文化归属和渊源看。
《旧唐书·哥舒翰传》曰:“哥舒翰,突騎施首領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稱姓,因以為氏。”③ 《新书》语同。看来哥舒翰出身突骑施哥舒部落。而按两《唐书·西突厥传》,突骑施为西突厥十姓之一,属于左厢咄陆五部。或称其“西突厥别种也”④。无疑哥舒翰应是突厥族人,而其文化母体则应是突厥文化。再看其个人文化素质,《新唐书·哥舒翰本传》称“翰能读《左氏春秋》、《汉 ①
【维吾尔】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纂《突厥语大辞典》,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卷,第61页;第3卷,第2页。 ②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哥舒翰传,中华书局校点本,第4570页。 ③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3211页。 ④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突厥传下,第5190页。
4
书》,通大义”①,然同书《李林甫传》则透露“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②。可见哥舒翰尚不能算作通晓汉文典籍的蕃人,对其影响较大者还应是其母体文化——突厥文化。由此而论,哥舒翰言谈举止特别是知识和思想来源,无疑与突厥文化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所引用谚语亦当更有可能来自突厥文化。
再看《突厥语大辞典》,这是公元11世纪由维吾尔族(亦即回鹘,属突厥异部)著名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所编纂的一部突厥语辞书,综合反映了中世纪突厥语言、文字、种族、历史、生活、风俗乃至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天文、地理、医学、文艺等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可以說是关于突厥文化的一部百科全書。该书收录突厥谚语、格言达200余条,其中相当部分肯定超出喀喇汗朝时代,与早期突厥社会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果“(野)狐向窟嚎,不祥”这句谚语属于此类且在唐代就已产生的话,那么作为突厥人哥舒翰必然耳熟能详,脱口而出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基于以上论证,特别是哥舒翰与“狐向窟嚎”拥有着同种文化渊源的事实,可以推论突厥民族中早就存在一种视“(野)狐向窟嗥”为“不祥”的文化理念。它与汉文古籍中“狐死首丘”之典异曲同工,然而源流不同,独立发展,属于另外一种狐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它一方面自然而然地为本族人哥舒翰所口头引用,另一方面则在突厥族内长期流传,并以文字形式保留在《突厥语大辞典》里。由于产生于笼统起来也可成为胡人的西部突厥人的社会里,这种狐文化也显示了一种 “狐”与“胡”的关系,但与诟“胡”为“狐”性质迥异,全无华夷歧视色彩。 第二个问题: 为何这句谚语激起安禄山大怒而哥舒翰浑然不觉呢?
依黄先生解释,这里存在着两方面的原因:就个人素质而言,哥舒翰多读汉籍,华化已深,宴会之际能够雅言酬对,而安禄山则家世贫贱,幼经流离,未尝学问,不解哥舒翰话语的本义;就文化背景而言,唐代社会可能存在着诟“胡”为“狐”的民族歧视现象,野狐之喻对安禄山刺激极大,而在哥舒翰则为失言。推究
①②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第5469页。
《旧唐书》卷一百六,李林甫传,第3240页。
5
史实,上述多为的论,对诟“胡”为“狐”这一现象的推论尤其真知灼见,不过其中仍有需要补正之处。
首先,断言哥舒翰“华化已深”恐为不妥。
先生以哥舒翰“尝居京师”、“好读《春秋左氏传》、《汉书》”而断言其“华化已深”。此两条例证均属信史,然不足以成为哥舒翰“华化已深”的充分条件。对其熟悉汉籍程度,前文已述及另有史料认为哥舒翰“不识文字”,或说并非通晓汉籍经典。至于哥舒翰“尝居京师”,从其经历时段算起来不足以熟悉中原社会,更不至于受其深刻影响。
两《唐书》叙述哥舒翰身世云,其“祖沮(为)左清道率,父道元(为)安西副都护,世居安西” ①;“(翰)少补效毂府果毅”② ;“年四十,遭父丧,三年客居京师”③。看来哥舒翰必是在安西出生、长大乃至行伍,直至四十岁才来长安客居三年。以其不赴父丧而“为长安尉不礼”,哥舒翰“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④;“初事节度使王倕”, “后节度使王忠嗣补为衙将” ⑤;“天宝六载,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其冬,??代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 ⑥;八载,率朔方、河东军马十万攻打吐蕃石堡城,“不旬日而拔之,上录其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与一子五品官,赐物千匹、庄宅各一所,加摄御史大夫.十一载,加开府仪同三司”
⑦
。另按两《唐书》哥舒翰本传将其与安禄山发生冲突事件系于天宝十一载之后、
十二载之前,可见直到该事件发生哥舒翰在长安居住的时间不过是其发迹前的短短三年。这三年与其一生相比何其短促!通晓中原固有的典籍和制度已属难事,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潮流更属不易,至于深度华化就不遑其论了。
笔者认为,直至晚年出现在与安禄山发生冲突的京城酒宴上,哥舒翰仍旧大部甚至整个是突厥人的文化风貌。他虽能读《左传》、《汉书》,但功夫粗浅,只懂 ①②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 3211页。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第4569页。 ③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 3211-3212页。 ④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 3211-3212页。 ⑤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 3212页。 ⑥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 3212页。 ⑦
《旧唐书》卷一百四,第 3213页。
6
大意,否则不会被李林甫列为“不识文字”之类,从而不见得能用“狐死首丘”这一典故;虽曾在长安客居,但为时短促,未见得熟悉中原汉人歧视胡人的思维方式,因而与其说哥舒翰口出野狐之喻为失言,倒不如说他并不了解以“狐”诟“胡”的文化现象。
其次,安与哥舒对野狐之喻的态度不同反映了狐文化的性质演化和分布情况。 一条野狐谚语,哥舒翰脱口而出,而安禄山勃然大怒,直接原因是二人对于“狐”与“胡”关系的观感不同,而二人的观感则来自狐文化性质及在其社会的存在情况。如黄先生所指,唐朝社会里确实有诟“胡”性质的狐文化存在。正是由于这种狐文化的讥胡因素和地理差异,造成了安禄山与哥舒翰对“狐”与“胡”关系的感观不同,以致酿成冲突。
诟“胡”为“狐”是中原狐文化中的一种现象,与以 “狐”喻人、以“狐”讥人的风气直接相关;另一方面诟它又是具体时代的产物,主要存在于南北朝至隋唐,以民族关系为历史背景。关于这种文化现象的衍生背景和过程笔者另文专述,暂不赘言。在此拣选数则史料,借以印证诟“胡”为“狐”风气的实际存在。《启颜录》记述,在隋朝胡僧三藏法师的一场论辩法会上,一赵姓小儿开言即问:“昔野狐和尚自有经文,未审狐作阿阇黎出何典语?”后见胡僧以扇掩面思量答语,干脆直言嘲之:“团圆形如满月,不藏顾兔,翻掩雄狐。”“此僧既怒且惭,更无以应。”① 以“野狐”讽胡人,以“雄狐”刺胡男,其意甚为明白。《辨异志》又载,唐开元进士萧颖士因游灵昌而至胙县某地,“人多姓胡”,实为一胡人聚居之处。黄昏之际遇一红衫绿裙女子要求随行,萧呵斥曰:“死野狐,敢媚萧颖士!”住进旅店后,不料发现那女子正好是这家胡姓店主的女儿,为此尴尬不已。② 斥胡人为“死野狐”,恐是当时流行语言。还如《晋书》所录主簿氾称的奏疏云:“諺曰:‘野獸入家,主人將去。’今狐上南門,亦災之大也。又狐者胡也,天意若曰將有胡人居于此城,南面而居者也。”③诟胡为狐之意,在此更为直截了当。汉人习惯诟“胡”为“狐”,毋庸置疑矣! ①②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八,诙谐四,赵小儿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4-601页。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二,谬误,萧颖士条,第1044-564页。 ③
《晋书》卷八十七,凉后主李士业传,台北中央研究院新校本,第2269页。
7
诟“胡”的风气以胡人内迁为前提,在以汉人为主流的社会而产生,而且有其具体的地理分布状况。河北一带,古属燕赵,向为汉人旧地,然而自北朝起先有五胡窜入,后有九姓移居,特别是有唐一代胡人愈多,胡风严重,故而成为民族矛盾的重灾区,诟“胡”风气一直浓厚。安禄山一生主要生活于范阳即今河北北部,对此风气切身感受数十年,不可谓不深。加上自身就是胡人,尤其作为唐朝时期汉人主要针对的粟特杂种胡,民族心理极其敏感。这正是安禄山闻“狐”即怒且勃然大怒的原因所在。与其相比,天山南北和河西走廊一带情况不同。应该说这一地区本属胡人家乡,到两汉和北朝时期才有汉人陆续以较大规模迁入。并且一直到隋唐时期,这里仍然以胡人为主要居民,包括突厥、羌、氐等土著和粟特、波斯等移民。在这个以胡族文化为主流的社会里,诟“胡”风气反倒不足以流行。即使民族之间有矛盾存在,但绝对不会采取诟“胡”为“狐”这种形式。这里也不乏狐文化存在,但又绝对与诟“胡”无关。这正是哥舒翰不怎么了解诟“胡”为“狐”现象,从而也不隐讳野狐之喻的文化背景。
再次,野狐之喻还可能蕴涵着更为丰富的文化情态。
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自有其丰富的特殊性。中原狐文化本与诟“胡”无关,只是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胡族大量迁入、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才衍生出诟“胡”为“狐”的风气。而这种诟“胡”风气在某一时代有其具体的地理分布特点,河北一带与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不同。具体到哥舒翰与安禄山的冲突事件上,更有意思的是西域狐文化也流入中原,与中原狐文化相碰撞。如果黄先生所言哥舒翰雅言应对也成事实,那么就有三种不同的狐文化(唐代“讥胡为狐”风气、远古“狐死首丘”典故、突厥“狐向窟嗥”谚语)交汇在同个宴会上,或说哥舒翰一人身上了。
在此之外,诟“胡”为“狐”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否也有着自身的演化?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笔者似乎感觉到,在较早时期诟“胡”矛头主要针对北方五胡,但到后来则分明针对西域诸胡。这里面是否还隐藏着某些玄机?
总而言之,格致物理不懼深透,笔者相信从这里还能窥探到关于“狐”与“胡”更为丰富的文化关系。
8
作者简介:刘永连,男,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中外关系所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新文科楼6楼(510632);电话:15989086201;电邮:tyll@jnu.edu.cn 。
【Summary】It is investigated for many times about the culture relation between “Fox” and “Hu”, who come from Xi Yu, and abundant history content has been announced to public. But, it’s necessary to study continuously. First, the byword “it’s bad for the fox growlling to his hole”, which cause a conflict between Geshu han and An lushan, isn’t from Chinese ancient works, but from Turkic culture. Second, it isn’t a large extent for Geshu han to turn Chinese. On the contrarily he didn’t know the custom of scolding “Hu” with the word of \and didn’t understand the allusion of “狐死首丘” too. Finally,it reflects that the \fox\culture has abundant circumstances on the nature and distributes for the feeling is entire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mans.
【Keywords】some persons who come from Xi Yu; Fox; Geshu han; the fox culture
9
正在阅读:
三谈“胡”与“狐”12-0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目录06-11
sql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04-07
动物作文600字02-04
JB-T7023-2002_水轮发电机镜板锻件技术条件07-20
《维扬旧本六壬银河櫂》01-14
PCB布局、布线基本原则(doc 8)05-22
2014黄冈中考英语模拟题(五)05-27
小说(人教语文九年级下综合性学习)08-09
第六届十佳校长11-0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谈“
- 胡”与
- 关于心理康复的作用及意义
-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2015-2016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2章 二次函数单元综合测试1(新版)新人教版
- 电信业务顾问式营销技能阶段2作业
- 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武昌有关辛亥革命历史遗迹的调查报告
- 2013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 最新2019学年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 全套
- 成家川联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黄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2.3 数轴(第2课时)教学案(新版)苏科版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板书及教学反思
- 国内外复杂地质条件下井巷掘进与支护技术修改 - 图文
- 一年级少先队活动课教案(完整版)
- 管理学院2018年工程硕士复试科目
- 教育心理学概论试题
-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大学英语补充阅读材料一级 - 图文
- 2015年6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给学生复习)
- Unit1 Book3 sectionA 新视野第三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