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及答案 超级完整

更新时间:2023-12-06 14: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1 页 共 36 页

第一章 绪论

思考下列问题:

1.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3.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二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 在加工中, 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 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

分为 主运动 和 进给运动 。其中 主 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2.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 切削速度 、 进给量 和 背吃刀量 。 *3. 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是 假定安装条件 和 假定运动条件 。

4. 常用的切削刃剖切平面有 正交平面 、 法平面 、 背平面 和

假定工作平面 ,它们可分别与基面和切削平面组成相应的参考系。

5.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前角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

之间的夹角称为 后角 。

6. 正交平面与法平面重合的条件是 刃倾角为0 。

7. 基准平面确定后,前刀面由 前角 和 刃倾角 两个角确定;后刀面

由 后角 和 主偏角 两个角确定;前、后刀面确定了一条切削刃,所以一条切削刃由 前角 、 后角 、 刃倾角 、 主偏角 四个角度确定。

8. 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坐标系为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 和 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 )

2. 背平面是指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第 2 页 共 36 页

( × )

3. 其它参数不变,主偏角减少,切削层厚度增加。( × ) 4. 其它参数不变,背吃刀量增加,切削层宽度增加。( √ ) 5. 主切削刃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主偏角Kr。( × ) *6. 车削外圆时,若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实际前角增大。( √ )

7. 对于切断刀的切削工作而言,若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其工作前角减少,工作后角增大。

( × )

*8. 当主偏角为90?时,正交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重合。( √ ) 9. 切削铸铁类等脆性材料时,应选择K类(YG类)硬质合金。( √ ) 10. 粗加工时,应选择含钴量较低的硬质合金。( × )

三、名词解释

1. 基面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 切削平面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 正交平面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与基面的平面。 4. 法平面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

5. 自由切削 刀具只有直线形主切削刃参加切削工作,而副切削刃不参加切削工作,称为自由切削。

6. 直角切削 刃倾角等于零的切削叫做直角切削。

四、简答题

1. 试述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的定义,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和用途。

2. 为什么基面、切削平面必须定义在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处? 3. 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为 时,进给量f不能过大。

4. 试分析图2-1所示钻孔时的切削层公称厚

什么横向切削

度、公称宽度及

第 3 页 共 36 页

与进给量、背吃刀量的关系。 5. 何谓直角切削和斜角切削?各有何特点?

6.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那些性能?为什么? 高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足够的强度韧性。良好的导热性和工艺性 图2-1 7. 试按下列条件选择刀具材料或编号。 C⑴ 45钢锻件粗车; A⑵ HT200铸件精车; B⑶ 低速精车合金钢蜗杆; G⑷ 高速精车调质钢长轴; D⑸ 中速车削淬硬钢轴; F⑹ 加工冷硬铸铁。

A. YG3X B. W18Cr4V C. YT5 D. YN10 E. YG8 F. YG6X G. YT30

五、分析计算题

1. 试画出图2-2所示切断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o、?o、Kr、Kr?、?o?(要求标出假定主运动方向vc、假定进给运动方向vf、基面Pr和切削平面Ps)

图2-2 图2-3

2. 绘制图2-3所示45?弯头车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从外缘向中心车端面):

??6?。 ?o?15?,?s?0?,?o?8?,Kr?45?, ?o3. 设外圆车刀的?o?15?,?s?5?,?o?8?,Kr?45?,求?f,?p,?f 及?p。

第 4 页 共 36 页

4. 如图2-4所示,镗孔时工件内孔直径为?50mm,镗刀的几何角度为?o?10?,?s?0?,若镗刀在安装时刀尖比工件中心高h?1mm,试检验镗刀的工作后角?o。 ?o?8?,Kr?75?。

图2-4 图2-5

5. 如图2-5所示的车端面,试标出背吃刀量ap、进给量f、公称厚度hD、公称宽度bD。又若ap?5mm,f?0.3mm/r,Kr?45?,试求切削面积AD。

第三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填空题

1.金属切削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有 积屑瘤 、 切削力 、 切削热 和 表面硬化 。 2. 根据切屑形成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将切屑的基本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带状切屑 、节状切屑 、 单元切屑 和 崩碎切屑 。

*3. 第Ⅱ变形区发生在 切屑底层金属 ,其变形特点是 使金属流动缓慢,晶粒再度被拉长,沿着前刀面方向纤维化,切屑底边长度增加,切屑向外侧卷曲 。

4.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是 切削层金属、切屑和工件表面层金属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所产生的抗力 和 刀具与切屑、工件表面间的摩擦阻力 两方面。 5. 刀具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 减少,进给力Ff 增加 。

6. 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形式有 前刀面磨损 、 后刀面磨损 和 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 7. 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有 磨料磨损 、 粘接磨损 、 扩散磨损 和化学磨损。

第 5 页 共 36 页

8. 切削液的作用是 冷却作用、 润滑作用、 清洗作用 和 防锈作用 。常用种类有 水溶液 、

乳化液 和 切削油 。

9. 刀具的几何参数包括 前角 、 后角 、 斜角切削与刃倾角 和主偏角和副偏角 四个方面。 10.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选 背吃刀量 、再选 进给量 、最后选 切削速度 。 11.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 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车刀刀杆强度和刚度、刀片强度以及装夹刚度 ;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 表面粗糙度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积屑瘤在加工中没有好处,应设法避免。( × ) 2. 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 × ) 3.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是切削温度。( 错) 4. 切削厚度薄,则刀具后角应取大值。( √ )

5. 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 √ )

6. 刀具耐用度是指一把新刃磨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报废为止所经过的总切削时间。(×) 7. 车削外圆时,在负刃倾角的影响下,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 ) *8. 当刀具主偏角一定时,若增大进给量,则切削变形通常是增大的。( √ ) 三、选择题

1. 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 B )。

A. 进给力 B. 背向力 C. 主切削力 D. 总切削力 2. 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

A. vc?ap?f B. vc?f?ap C. f?ap?vc . D.

ap?f?vc

3. 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 A )

A. 流向已加工表面 B. 流向待加工表面 C. 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

4. 粗加工时,前角应取( B )的值;精加工时,前角应取( A )的值;加工材料塑性越大,前角应取(B )的值;加工脆性材料时,前角应取( A )的值;材料硬度、强度越高,前角应取( B )的值

A. 相对较大 B. 相对较小 C. 任意取

第 16 页 共 36 页

寸A及其上下偏差。 图5-13

7.图5-14所示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面,现许在铣床上铣出右端槽,并保证尺寸50及26?0.2mm,求试切调刀时的度量尺寸H、A及其上下偏差。 ?0.06mm

8.图5-15所示为箱体零件(图中只标注了有关尺寸),试分析计算:

⑴若孔O1、O2分别都以M面为基准镗孔时,试标注两镗孔工序的工序尺寸;

⑵检验孔距时,因(80?0.08)mm不便于测量,故选测量尺寸A1,试求工序尺寸A1及其上下偏差;

⑶若实测尺寸A1超差了,能否直接判断该零件为废品?

图5-14 图5-15

?0.0219.图5-16所示衬套,材料为20钢,?300mm内孔表面要求磨削后保证渗碳层深度

?0.030.80mm,试求:

⑴磨削前精镗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偏差;

⑵精镗后热处理时渗碳层的深度尺寸及偏差;

图5-16 图5-17

10.图5-17所示叶片泵传动轴的工艺过程如下:①粗车外圆至?260;②精车外圆至?0.28mm;③划键槽线;④铣键槽深度至尺寸A;⑤渗碳深度t,淬火HRC56~62;⑥?25.30?0.084mm

第 17 页 共 36 页

磨外圆至尺寸?250,要求保证渗碳层深度0.9~1.1mm。试求: ?0.14mm⑴计算铣键槽时的槽深尺寸A及其偏差;

⑵渗碳时应控制的工艺渗碳层深度t及其偏差。

11.图5-18(a)所示为轴套零件简图(图中只标注了有关的轴向尺寸),按工厂资料,其工艺过程的部分工序如图5-18(b)所示:工序Ⅴ,精车小端外圆、端面及台肩;工序Ⅵ,钻孔;工序Ⅶ,热处理;工序Ⅷ,磨孔及底面;工序Ⅸ,磨小端外圆及肩面。试求工序尺寸A、B及其偏差。

图5-18

12.某零件的加工路线如图5-19所示:工序Ⅰ,粗车小端外圆、轴肩及端面;工序Ⅱ,车大端外圆及端面;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轴肩及端面。

试校核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的余量是否合适?若余量不够应如何改进?

图5-19

13.图5-20(a)所示箱体简图中已标注了有关的尺寸,按工厂资料,该零件加工的部分工序草图如图5-20(b)所示(工件以底面及其上两销孔定位)。试求精镗时的工序尺寸A及其上下偏差。

图5-20

14.图5-21(a)所示为某零件简图,其部分工序如图5-21(b)、(c)、(d)所示。试校核工

第 18 页 共 36 页

序图上所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偏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图5-21

第 19 页 共 36 页

第六章 机械加工精度

一、填空题

1.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由 机床 、 刀具 、 夹具 和 工件 组成的工艺系统内完成的。 2.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径向圆跳动 、 轴向窜动 和 角度摆动 。 *3.工艺系统热变形的热源大致可分为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内部热源包

括 切削热 和 摩擦热 ;外部热源包括 周围环境温度通过空气对流 和 热源通过辐射传到工艺系统的热量 。

4.加工误差按其统计规律可分为 系统误差 和 随机误差 两大类, 其中 系统误差 又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两种。

二、选择题

1.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BCD )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A. 车削内外圆 B. 车削端平面 C. 车内外螺纹 D. 切槽 2.造成车床主轴抬高和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切削力 B. 夹紧力

C. 主轴箱和床身温度上升 D.刀具温度高 3.车削模数蜗杆时造成螺距误差的原因是( C )。 A. 配换齿轮 B. 刀具变形 C. 工件变形 D. 夹具变形

三、名词解释

1.加工误差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量。

2.尺寸精度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直径、长度和表面间距离等尺寸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接近程度。

*3.误差复映 在待加工表面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也必然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 *4.误差补偿 加工中随时测量工件的实际尺寸,随时给刀具补偿的方法。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误差敏感方向?车床与镗床的误差敏感方向有何不同?

第 20 页 共 36 页

2.加工误差根据其统计规律可分为哪些类型?有何特点? 3.提高加工精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五、分析计算题 1.在车床上车削一批小轴,经测量实际尺寸大于要求的尺寸从而必须返修的小轴数占24%,小于要求的尺寸从而不能返修的小轴数占2%,若小轴的直径公差T?0.16mm,整批工件的实际尺寸按正态分布,试确定该工序的均方差?,并判断车刀的调整误差为多少? 2.在车床上加工一长度为800mm,直径为?600mm,材料为45钢的光轴。已知机床各部件的刚度分别为Kdj?5?10N/mm,Ktj?4?10N/mm,Kwz?4?104N/mm。加工时的切削力Fc?600N,Fy误差。

44?0.4Fc。如图

6-1所示,试计算在一次走刀后的轴向形状

图6-1

3.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图纸要求尺寸为?20?0.07mm,若加工尺寸按正态分布,加工后发现有8%的工件为废品,且其中一半废品的尺寸小于零件的下偏差,试确定该工序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4.在三台车床上分别用两顶尖安装工件,如图6-2所示,各加工一批细长轴,加工后经测量发现1号车床产品出现腰鼓形,2号车床产品出现鞍形,3号车床产品出现锥形,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图6-2

5.在卧式铣床上铣削键槽,如量发现,靠工件两端深度大于中度比调整的深度尺寸小,试分析原因,及如何设法克服减小这种

图6-3所示,经测间,且中间的深产生这一误差的误差。

图6-3

第 26 页 共 36 页

四、名词解释

1.可动调整法 在装配尺寸链中,选定某个零件为调整环,根据封闭环的精度要求,采用改变调整环的位置,已达到装配精度

2.协调环 作为试凑对象的组成环称为协调环 3.公共环

4.装配尺寸链组成最短原则 使每一相关零件仅有一个组成环列入尺寸链

五、简答题

1.说明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封闭环、协调环和公共环的含义? 2.保证机器或部件装配精度的主要方法有几种?

3.极值法解尺寸链与概率法解尺寸链有何不同?各用于何种情况?

4.何谓修配法?其适用的条件是什么?采用修配法获得装配精度时,选取修配环的原则是什么?若修配环在装配尺寸链中所处的性质(指增环或减环)不同时,计算修配环尺寸的公式是否相同?为什么?

5.何谓分组装配法?其适用的条件?如果相配合工件的公差不等,采用分组互换法将产生什么后果?

6.何谓调整法?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7.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及原始资料是什么?制定装配工艺的步骤是什么?

六、分析计算题 1.图8-1所示为CA6140车床主轴法兰盘装配图,根据技术要求,主轴前端法兰盘与床头箱端面间保持间隙在0.38~0.95mm 图8-1

范围内,试查明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上的尺寸,并求出有关尺寸的上下偏差。

2.图8-2所示为齿轮箱部件,根据使用要求,齿轮轴肩与轴承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应在1~1.75mm之间范围内。若已知各零件的基本尺寸为、A2?50mm、

A3?A4?5mm、A4?140mm。试确定这些尺寸的公差及偏差。

第 27 页 共 36 页

图8-2 图8-3

3.图8-3所示为主轴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能顺利装入,要求保持轴向间隙为

0.42A0?0??0.05mm。已知:A1?32.5mm、A2?35mm、A3?2.5mm试计算确定各组成零

件尺寸的上、下偏差。

0.15A2?20mm、4.图8-4所示为键槽与键的装配简图。其尺寸是A1?20mm、 A0?0??0.05mm。

⑴当大批生产时,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求各组成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

⑵当小批量生产时,采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修配的零件并求出各有关零件尺寸的公差。

图8-4 图8-5 图8-6

5.图8-5所示为某一齿轮机构的局部装配图。装配后要求保证轴右端与右端轴承端面之间的间隙在0.05~0.25mm内,试用极值法和概率法计算各组成环的尺寸公差及上下偏差,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

6.查明图8-6所示立式铣床总装时,保证主轴回转轴线与工作台面之间垂直度精度的尺寸链。

第九章 夹具设计基本原理

一、填空题

1.对于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是 足够的精度 、 较好的耐磨性 、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第 28 页 共 36 页

和 叫好的工艺性 。

2.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 基准不重合误差 和 基准位移误差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完全定位在工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 )

2.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可以每批调整一次。( × ) 3.采用六个支承钉定位,则限制了六个自由度。( )

三、选择题

1.用( B )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完全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只需要限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定位方案称为( D )。

A. 六个支承点 B. 具有独立定位作用的六个支承点 C. 完全定位 D. 不完全定位 E. 欠定位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B )。 A. 完全定位 B. 欠定位 C. 不完全定位

3.工件定位中由于( B )基准和( D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 设计 B. 工艺 C. 测量 D. 定位 E. 装配 4.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与( B )有关。 A. 本道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 B. 本道工序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 C. 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误差 四、简答题

1.应用夹紧力的确定原则,分析图9-1所示夹紧方案,指出不妥之处并加以改正。

图9-1

第 29 页 共 36 页

2.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9-2所示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3.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9-3所示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如果属于过定位或欠定位,请指出可能出现什么不良后果,并提出改进方案。

4.如图9-4所示,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应限制的自由度。

第 30 页 共 36 页

图9-2

图9-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dp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