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逐字逐句讲论语(述而篇)

更新时间:2024-06-23 15: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篇:述而篇 第65讲

请各位找到261页今天开始讲第七章述而篇。先看第一段经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老彭这个人,古时候注解有的说是一个人,有的说是两个人。多数考据是一个人,庄子考证是老子,彭是他一个人名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没有创作,只是把古代圣人的道叙述而已。其实述也可以称为创作。为什么呢?比如,周易是伏羲氏创作的,周文王周公做了注解。后来孔子做了十篇文章,叫十翼,十翼可以说就是孔子的创作。孔子这十篇文章,孔子研究后知道。易经是有出世法,也有入世法。春秋也是孔子做的。在这里他讲述而不作,只是叙述前代,信而好古,信是相信古人的朴素的道,信古人那种实实在在的做人,做学问。他拿古人做比喻,他比照为老彭,窃是谦虚的话,为什么比照老彭呢?根据古人讲的老子在史记有记载,老子在周家做史官,他看到周家没办法来治理天下,所以他要出关。当时官令叫尹喜,他看到老子要出关,他就把老子留下来让他讲一篇文史。他就讲容成氏,古代传说不一样,说他是古代的一个臣子,说隶书是他创造的。老子把容成氏的学术跟他说了,5000字,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所以孔子说我不创作的,就像老彭一样叙述容成氏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

习孔子,孔子说他述而不作,因为古时候只有圣人才能创造。因为圣人能把事实看的通达,通透,一般人只能述而不作。孔子已经是圣人他还很谦虚,认为是叙述,而不是创作。绝不像许多人把抄来的都当成自己的创作。这是我们古代的优良传统。我们老师写了很多书,但他还是很谦虚的说没有创作。真实的是自己写出来的才是创作。这是我们学孔子这章经我们应该有的一个态度。

下面,262页。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而知之,这里讲的求学修道,用什么态度,孔子在这里就讲的很清楚,默而知之,就是把学的道理记在心中,第一句很重要,过去我们读书都要把书记在心里,背熟了,遇到问题,就能很快出现,特别是修道,随时要记在心里。第二句学而不厌,厌是没有满足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满足呢,因为天下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感到满足,所以古人都知道,学无止境,所以俗话树活到老学到老。第三句,诲人不倦,孔子学的是君子儒,不是小人儒,小人儒只是自己知道就行,不必教化他人,君子儒自己学了还要教化别人的。所以要诲人不倦。不感觉疲倦。孔子讲的君子儒,就像我们学佛的讲的行菩萨道是一个道理。菩萨道跟声闻缘觉是要解决生死问题,自己解决好就行,菩萨不是如此,菩萨是上求下觉的,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默,学,悔,大家看看古代的注解很多了。一个是郑康成的注解,人无忧事

于我,我独有之言。朱熹讲言何者能与我焉,这三样我那样也办不到。然后他加以评论,这三者还是在学的阶段,这是孔子谦虚又谦虚的讲法。郑康成太夸张,朱熹又太谦虚了。后来有人指出朱熹是不对的,因为孟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自己担当,所以就是说是自己,就没有朱熹所说的谦虚又谦虚是不对的,然而照郑康成说孔子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实行学,诲,默是太自高自大了,所以他认为孔子只是努力实行这三者。这样的解释是不错的,也把经文讲的清楚了。我们老师雪公的讲法他认为这章的重要的意思是让人学道,既然是学道,默而知之,默是寂的意思,知是明白的记在心理,寂是寂然不动的意思,是指本性是寂然不动的,知是心理要铭记不忘,佛家讲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啊,寂而常照就是孔子在易经的系辞传的讲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孔子讲的是太极,太极就是我们人人都有的本性。由此看来,孔子讲的默而知之,就很不相同了。学和教人都不离道,这一章书就是教人如何学道。默而知之就是教人认识本性,然后学和教的都是道,就是明心见性,无论是自修化他都是一样,何有于我哉,雪公讲是全心在道而忘记自我。前面讲的都有我,是不彻底的,孔子还执着于我,那就不是圣人了。孔子就忘了自我,一切都在学道上,忘记了自我。这是与外面不同的,只有学道才能得到这个道,才能了生死。时间到了。

第66讲。

下面看264页: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一章经先看德之不修,德是先了解一下,德之前讲道。道是志于道的道,道是指人人都有的本性,就是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天命就是天然,本有的性,德也是本性,性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德是动了,是性的本体起作用了,就是动了心或动了念头了,不动的叫本性,动的叫德。圣人的本性不管怎么动都是一致的,德是一片光明,圣人的本性起作用的话是明的。普通人的本性一动就昏暗了,佛法叫无明。研究哲学的话,就要研究人生,研究中国的道,人生这一生是我们这个人,在这之前我们对前生不知道。其实我们之前是经过各道人如:或在天上,或鬼神道,人道的,孔子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就是我们的第八识,我们的游魂到母亲的胎里,就进入人道了,但这之前我们在哪里,那一道里是不明白的,这必定要研究佛法和儒家才能明白。我们在研究法华经,法华经你看大通智胜佛成佛弘法到灭度,从灭度算起,到现在,道释迦摩尼佛时,尘点劫,尘点劫解释是非常麻烦的,释迦摩尼佛也都尘点劫,尘点劫还有个开始的时候。我们众生比尘点劫还要远,以来就有我们这个生命,不管我们的生命在那一道里,都有我们的生命。原因就在于自己不觉悟自己有这个真主本性。一旦

明了这个本性就不变就没有生死了。就有观照了,但我们没有认识到寂而不照的这个本性,就起来昏德了,我们普通人起念头就是昏的,昏的是什么呢,就是自私自利的一切都是为我,圣人是无我的,所以孔子叫人家学道就是把本有的明德发挥出来,孔子在这里讲,德之不修,不知道修这个明德,学之不讲,学术不讲,学术也是很可贵的,要先求学问,不研究经典,怎么明了自己的本性呢,就是现在研究的科学,也要研究,如果不讲学术,闻义不能徙,义就是明了道理的时候不能把不好的习气改为好的善良的习气,改到最后才能证道自己的本性。思想上没有善恶才能去除了,最后连善的念头也不要,那就证道了。要先学一个善人。不善不能改,这是我忧愁的。那你说照孔子的说法,就要修道,就要去自己的无明,就是去贪嗔迟慢之念,就是去自私自利的念头。不能关起门来学道。必定要到社会上看因果。这才能正到道。要见贤思齐,不善要赶快去改。不如此,孔子就忧愁了。如果我们现在要学儒家的话,不能学,不能讲学,不能义就要忧愁了。就要记住德,光明的德,看天下事就能看清楚,世界走向,谁作恶都能清楚。我们要深信因果,要按照这个道理,看一个人未来会走到那一道,圣人看清楚了就可以教化众生了。我们也要学孔子起心动念都能要无私无我,根据因果的看法,就能看清楚世界,看清楚自己。佛家家起或造业,就要及时反省,一念杀盗淫就会造业,这个罪恶是很重的。

一定要改。现在在学校当老师,不能像过去要顺着学生,学生都有很多的恶习,我们一定要做好,教育。这章经告诉我们怎么修德。

下面章: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是记载孔子的平常的生活的状况,燕居就是在家里休闲的时候,闲居的时候,子是孔子在家里闲居的时候,申申如也,说文解字说申,解释申从一直,由上而下,从臼就是两只手支撑自己的身体,保持自己的身体很直。如就是好像那个样子。夭夭如也,夭就好像身体稍微往前倾斜一点,就好像鞠躬那个样子差不多。这两句话申申如也,是身体很正,夭夭如也,是稍微放松一些。是说都可以,就是符合自然,身体自然安适。孔子的生活并不是道学严肃的,他活的很自然很安适。这是讲他燕居的时候。

下面,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早上的意思。周公是圣人,周文王还不叫文王。那时候,周文王是西部的一个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文王叫西伯昌,有些小人说西伯昌有问题,就把他囚禁到羑里,周文王就在监狱研究周易。后来,周文王,周武王把夏朝的政权推翻了。周公就建立了礼。我们现在许多礼都是那时候传下来的,比如说同姓通婚等。这些都是周公制作的,孔子呢是述而不作。了解这个我们看,甚也,吾衰也。就是我衰了,衰的很甚,就是很厉害。为什么呢?

久也,我很久以来都不在梦见周公了。孔安国的记载。孔子老了,不能梦见周公。在他年轻时候经常梦见周公。由周公教化成王时候。周公代理天子。周公实行这个道。孔子希望周公的道能够实行下去,孔子老了,春秋时代很难行的下去了,所以他感叹这个道是是很难实行下去了,他虽然这样说,但他还是心心念念在这个道上。希望能够实行下去。时间到了。

第67讲。

下面看经文这一章经四句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游于艺。 这一章经虽然只有四句话,可是,雪庐老人画了两张表来讲,这两张表,就先讲表,这两张表听过之后,或者看看文字的讲要。先看第一张,上边标出的题目由体达用,用不离体。下面就把体相用三者列出来了。雪公开始就说,经文所讲的每一句都有一个重要的字。道德仁艺。雪公说这章经自古以来没有这样讲法,他用两张表说明,就说只有雪公这样讲。这四句话,可以说论语的四大纲要,就是五经也可以用这四句话。懂得这四句话,你研究论语就知道讲到那一部分的。研究本章你真正了解了志于道的道字,据于德的德字,依于仁的仁字,游于艺的艺字,这四个字非常重要。然后说前面的志据依游也很重要。然后我们看标题,体相用是佛家让人明白教三大方法。佛法传入中国来,特别

是汉朝的佛法,有八宗,就是大乘佛教。宗教两个字,宗是宗门,教是教理,宗是大彻大悟,研究教理就是用体相用来分析。禅宗不是研究教理,他主要是观心,来明心见性。研究教理也是要明心见性,就要从体相用来分析,体就是本体,性的本体,不是指心脏这个心,而是没有相了,真空体空相有,就出来相了,相有很多种,世界的万相了。体真空了才能产生作用。大乘是真空妙有。因此,体与相都是内在的是看不到的,用时候才体现出来。志于道,据于仁就是体相。后面两个是用。道是本体,德是相,仁义是发生作用。佛法叫能所,能就是前面那四个字。所就是道德仁艺。前面四个字指的是我们心里的智慧。所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就拿道字讲志是我们的心志,用我们的心志来了解这个道。先讲道,怎么讲法。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顺着本性。孟子讲,五帝顺之矣。他们让天下不是凡夫众生能够做到的。这都是本性在哪里起作用,这都是本性在哪里起作用。性字是无为而安呢,无为就是不用躁动,不是做作,安安静静的在哪里起作用。就是由本性安安静静的在哪里起作用。就是道。率性的率字,率是顺也,一切顺乎自己的本性,没有变化。我们凡夫众生一起心动念就把本性变了,就起了私心,就污染了就变了,这里指率性不变叫做道。再讲志字。心之所之也,就是心去的地方。心指的是心向。心向往的地方。所之呢,就是守住这个道,不要离开这个道,

就是率性的道,道就是性体。就是本性不变,无为而安,安字就孔子在系辞传讲的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事。寂照都是指的这个道,如果成为圣人这个寂照是清清楚楚的,圣人不为私心所遮盖。尧舜为天下,孔子也不是为自己,所以就圣人方面来讲,起心动念都是寂照,没有污染。我们凡夫众生就会有污染。本来我们的心是光明的,但有私心就变成昏德,无明。心之所之,守此而不离也。在彻底的研究,道是无处不在的。楞严经讲周天法界。儒家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走到哪里都有道,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我们不能离开道,不起私心。私心一起就离开这个道了,所以我们全部的心理都要在心性上面。孔子讲的性是相近,习相远也,没有讲善恶。所以六祖坛经讲不是善。不是恶。心性是不能起念头的善恶都不能讲。就像我们的眼睛,灰尘我们受不了,但精玉磨成粉是好东西也是受不了的。念佛是正功夫,做善事是住功夫。但本性是没有善恶的。本性这个道要默而知之,不用言语。我们念佛知道,就是净念相继。指的是念头。拿我们现在念佛有发出声音的念,也有不发声的心念。志于道这三个字,各位了解什么是道什么是志,你就知道用工夫了。前面讲治国平天下,朝闻道,夕死可矣。你明了这个道,全部在道上,就不是心死,而是身死。身体是因缘所生的五蕴合和的这样一个身体,这个生命。重要的是闻了道,道是没有生死的,那才能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

下面是据于德,德是什么呢?六书精蕴,这也是研究字的,直心为德,行道而得于心为德。

第68讲。

现在我们继续看这一章讲表。前面讲志于道。第二句就是据于德就是起了相了。直心为德。古代的德没有双立人。直在篆字上面的十字,中间的四字是人的眼睛。下面这一横是个隐藏的隐字,这里是指十目所视。下面的心是指经得起十个人的眼睛看。没有隐瞒,就是光明的,就是指的道本性,他起的相是光明磊落,没有阴暗。行道而得于心为德。圣人是直心。而我们普通人起心动念有自私,就需要行道修养,就要保持这个直心,经得起十个人看。就是培养直心。就是心心念念要为天下人。在心中有所得,道德的德就是心得的得。中庸里面讲天道之谓性,率性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佛家叫行菩萨道。儒家讲君子儒。佛家叫自行化他。我们当老师的在教书过程中,是自己行道,也要把这个道传到自己的学生那里。修道之为教。下面雪公解释的道体本静,是如如不动的。一动的时候,道德都是空白的一点污染也没有,我们普通人一动念头感到不对,就要修,就是不要的东西,把他修理掉。一动行修。怎么行修你,据是杖持也。一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就衰了,但不是病,就是没有什么力气身体衰弱了,就需要一个拐杖了。到了60岁就可以著拐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都是仁,这也并不是都要用财物来救济。礼记的大学篇讲的在亲民。亲民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大学里面讲,从天子到普通人都是以修身为本,然后往外推展。就是亲民。古时候就拿政治来讲,政治是最有效的推展,这就是亲民。明德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是修身。今日之下我们不一定做政治,不管哪一行都可以做到游于艺。都可以做到修身亲民。就讲到这里,时间到了。

第70讲。

艺是有六艺,包括我们现在社会上学校里所讲的各种学术和艺术。这些术是不能离开仁的,仁是据于德的,德是从道里面出来的,刚才比喻,道是树根。我们看开头道是体,体是人人都有的本体。道就是本心。这个本心是寂照瞻然。寂照是在本体不动时候是安安静静的照虽然本体不动,但他有照明的作用。一般人认为这是佛家的名词,实际上孔子就这么说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不动就会起来观照了。所以感而遂通就是寂照的照字。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本性来看待事物就能看明白了。我们凡人找真相,实际我们找不到真相。只有从本性出来把世界生生灭灭的事情看得起清楚才行。所以我们要学寂照,瞻然 就是清清楚楚的。我们普通人还不到这个寂照的时候,我们感到这个人很可怜。一个人有财富,有地位,总归会死的。普通人每天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辛苦。不但佛家说是假象,儒家也说明是假象。

伏羲氏发明阴阳符号。就说明是无常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生物,阴阳永远在哪里变化的。这就是生灭了。借助马鸣菩萨写的大乘起信论是根据华严经法华经写出的。说到这里,现在学佛很流行普地广论。不如看看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他把人的六道的说人的生死问题就清楚了。雪庐老人讲的三相,一是业相,是你的事业和环境。二是转相,能见相就是能够看出的有些相。三是现象是境界相。我们的事业是有动的时候,就是真心初动的时候。动而不觉,就是见相,能见就是昏了,昏会产生妄。这就是三细相。我们的人本性一动不觉悟的话,就生出妄心。圣人能把真如看明白,我们凡夫找不到开头,前生还有前生。叫无时。圣人看本性是平等的,从不平等到平等的本性,怎么办呢,动而不决,第八识讲的业相就是念头还没有动的时候,叫自体分。动而不觉就会找境界,找我们认识的现象。从哲学上讲,科学把物质分到最细的时候,他始终脱不了境界相,这个要解决只能在大乘起信论中找到。最近发明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找物质的来源。他不懂得佛法,不懂得心法。必定要了解真心看到我们这个山河大地,生生灭灭都是假象。三细相,第一个业相还没有变化。圣人业相是清清楚楚的。我们凡夫众生能看到大台风啊,大暴雨啊,这都是境界相。第一个业相十地菩萨才能了解,后面见相也要九地菩萨才能见。我们普通人,连六粗相都还做不到。什么是六粗相。后面讲十地无明生三细,境界无缘

张六粗。境界指的三相后面的相。六粗相是境界生出来的。现在要讲我们要知道一念不觉。要在念头上用工夫,起任何念头都要观察自己。我们要做到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头都是妄念,所以要把他去掉。否则就会生妄想。一个念头起来消失掉,然后另一个念头又起来,你就知道世界是生生灭灭是无常的。就是要观自己的念头,把世界的名利财物看成个念头,起来都会灭掉的。把这些当成现实,就在生死里出不来。一定要把这些当成个念头都能放下,你才能找到本性。我们用工夫也在此,就是根据我们的念头来觉悟。所以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这里我们要承认我们的德都是昏德。我们起来这个念头是不是出自我们的真心,就是如如不动,立觉复明。禅宗最早观念头,立刻觉悟,让我们的明德恢复,就是把无明去掉,除了妄的境界,就除了无明了。道德的德,就会修行而有所得。把昏德去掉。把本有的明德发明出来。立觉复明。了解三细怎么起来,然后从六粗相用工夫,就能找到明德。后面很具体的找出四个题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怎么是格物呢,一动就是念头。物就是念头,就是念头来了。朱子讲物是万物的道理。这种格物功夫是用不上的,格就是来自讲,物就是念头。时间到了,我们下次讲。

第71讲。

请各位继续看274页。还是志于道这一章,现在是第二

章讲表。上回讲到据于德第二段。据于德和志于道都是内在的,据于德就是由本心起来作用的时候,动了念头就是德。圣人念头怎么动这个德是明德。圣人起心动念都是明德,我们普通人都有生老病死,我们起的念头都是假象上的,因此我们要明明德,普通讲并不详细。这一章雪庐老人特别用马鸣菩萨用大乘起信论里就很明白了。马鸣菩萨是根据法华经等重要的经典研究出的,我们为什么有这个本性自己不知道呢?分为生灭门,我们普通人有生老病死,我们普通人没法学到真如门。就只能从念头的生灭来研究,我们起来念头我们不了解。一念不觉就迷了,心理就不明白了,念头就是从本性起来的。本性不起的话就在哪里如如不动。真如起作用的时候,他必然要动。圣人了了生死,念念都是明白的。我们的念头从无识见开始就起来,就开始动念头了。三细相,就是业相,继续动的时候就有转相,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找对象,就会出现境界相。继续变化的时候就会出现六粗相。智相,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比较粗浅的,相续相,在转动就会出现执取相,再往回就是记名字相,那就分别心更严重了,就起来业相,最后就执其苦相。智相相续相就是法执。执取相和记名字相就是这么烦恼。后面两个相就更苦了。哲学研究宇宙的起源。有宇宙观,人生观,他们不研究儒家,不研究佛法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他们研究本体就是道和太极。因此讲人生问题,必须要了解生死问题。讲的更详细明

白的就在易经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雪公用佛法,易经等来解释就很透彻了。这个讲法前无古人。古人解释的时候没有这种解释法。我们现在研究这个,后无来者。后来的人也很难超出他的范围。这样解释就能够把孔子的原来的意思解释清楚了。这样把有关学术都贯穿起来了。这样就会更有利于我们的修行。表后面据于德。三细讲起念头就是动念。我们普通人动念就是不觉。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就是观念,就是念头一起来就不要让他变化,我们的念头是生灭的念头,我们的念头我们自己把握不住。学禅定的先观念。看自己的念头怎么起来,怎么灭。他就心放在观念头上,久而久之妄念不起,就会起静念头了。我们学的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就是念菩萨,念着念着就会出现散乱的念头。没有了念佛的念头,或者是昏沉了。起来念头就觉悟这个是生灭的念头。真念头就是净念相继,要用佛号来启发。我们把念头安静在佛号上,不离开这个念头。就出现了净念相继。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哪些是生死的念头,就是李觉复明,就是明明德了。我们普通人不知道的这个道理的话,我们念念都是生灭的念头。不管我们读多少书,人人都会把生灭的念头当成是自己的,所以就需要我们觉悟。我们一念觉悟还不够。要念念觉悟,就是修道,就是不要执着那个假的念头。把那个假的念头看破了,不要执着他,就是德了。觉复明。灭昏妄念,一觉悟时候,就要灭除妄念。就是行有所得。就

两种气氛能够调和,五行能够调和用处广了。用到吃的味道上,五味不能偏,用到颜色也要调和。整个起来就把天地人以及外面的境界都能调和。一个人能够调和就能健康长寿。射御数术,就是讲的一切文化,就是经文数目,研究要明白经文,所以六艺哪一种也是了不得的,就是数也是很复杂的。要好好的研究。这一章讲完了。

下面看276页。经文是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孔子说凡是,不论是谁,只有他行束脩以上,束脩是个礼,来我这里,我没有不教他的。意思就是凡是带一点束脩,我都要教他的,后面雪公又束脩异解。我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肉晒干了,这就是贽礼。就是一种礼物。另一种不做礼物讲,不带任何礼物,就是衣服很整齐的,带子系好。只要有恭敬心,诚心诚意的想学习,也是束脩。这两种讲法都可以讲得通。现在我们研究,跟我们现在有些不同,我们在现在当老师有一定的薪俸,国家规定的,但从孔子到明代一代代传下来,都是私塾,也不讲究带多少礼物,从孔子就不讲,重要的是要学得一个恭敬心,不是和老师学什么技术,还有其他艺术,但每种都有仁和道德在里面。总体上说古时候的老师都是借着教学在在传道啊。因此,既是传道,做老师的话,谁喜欢学道,都是很欢迎的,所以孔子讲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老师和学生是道义的结合。当然后来老师的生活费,一人拿一点都能够生活的,因为师徒之间以传道

为主要的内容。我们都有生命和慧命。我们的慧命就是老师开发的,从孔子那时候就讲师徒如父子。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老师去世时候,弟子也是守丧三年,要心丧三年。就是不穿孝服,但心里思念孔子就像之自己的父母。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外来的学,放弃了固有的传统,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道,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虽然不能像过去一样讲这些道,但我们要利益好这个机会,我们把古时候的道传进去。我们现在要想办法让别人学到一点,就会让他真正喜欢明白道。你用你的技术,你的能力把这个道理发出去,用途是非常广的。

下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什么呢?这个人很好学,他很用功夫,但没有开悟。启呢?就是开始的意思。研究这个道理,好像这个门开不了。启就像当老师的人把门打开了。孔子说跟我学学的人,如果不好学的话,我就不用给他开门了。先要好学,如果你根本没有愤,想进来,想研究这个道-,那孔子就不会告诉他。如果他真想学,发奋学习了。想研究了,孔子就启发他。不悱不发,菲是什么呢?他研究有心得了,对道理也明白了,心里虽然明白,但是难以表达出来,心得说不出来。发就是要表达出来,如果你还不明白道理,孔子就没有必要让他表达,因为他还不明白,必定要他明白了,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的时候,孔子才会教他。孔子就是这样的教学。

第74讲。

孔子的教学就这样,不愤就没有效果,不菲不发,这就是启发的教育和灌输性的教育的同之处。这叫启发教育,和现在的启发也有不同,现在主要讲启发他的兴趣。孔子那时候的启发不同之处在,这个启发为什么一定要愤才能启,菲才能发。讲到深处就是让人明白人的本有的太极,太极就是本性,就是人的本有的太极,就是中庸中讲的人的本性。这是真正的启发,启发这个本性,必须要启发他一步一步的知道本性。我们人在世间,有许多苦恼,但最苦恼的是人的生死问题,现在人我们都知道人都是有生死的,有病就痛苦,害怕了,但平时不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帮助他了解。不但当老师要这样,就是各行各业都一样,我们要和我们接触的每个人都要启发他们,这在佛法上就是菩萨。下面讲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就是角落,比如我们的房屋,这边是角落,就是隅。四隅就是四个角,这个角是什么状况,就能知道其他三个角就明白了,就是比类而知,这就孔子的教学方法,同类的不用一个一个的讲。如果讲了一个,还要老师再讲另一个,老师就不给他讲了,各位知道学问可以迁移的,比如我们一般人都用右手写字,如果右手有毛病了,就用左手学的写字,这就是迁移,这还不算迁移,算是比类的,比喻同类的,老师教学生脑筋要灵活一些。如果没有这

样的学生,举就是告诉他,一隅,就是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提出其他的三个,他就不复了,不复不是孔子不教他了,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他就用其他方法再讲。我记得雪庐老人在中兴大学教诗选的时候。讲完了以后,他老人家讲的非常透彻了,他问学生有不会的吗?大部分都能够会,但也有不会提出来再讲一遍。老师说好再讲一遍,但再讲的时候就不能按刚才的讲法了。佛经里面有释迦摩尼佛讲佛法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有三种。先讲法学。讲法不懂,就用喻,就是用个东西比喻来说,说了比喻还不懂就用因缘,讲故事的方法。你看释迦摩尼佛教学生的方法很多。所以孔子就是不复就是用其他的方法。这章孔子就是讲就要的根本,和训练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现在我们不反对中国文化的人,孔子是万世师表,都认为孔子是至圣先师。

下面看: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丧就是有了丧事了。家里有父母之丧。孔子坐在丧者之侧。孔子参加丧事,或者参加亲戚朋友帮助的话,他是吃不饱的。就是邻居家有丧事,孝子伤痛,孔子也吃不饱,为什么呢?这是孔子有同情心。孔子是圣人,他看见朋友亲戚,他会自然有哀伤,他吃不饱。我们学佛,大家觉得学佛还用讲情吗?如果你要有世间法到出世间法,你就是先要从情上讲,就是佛家讲的慈悲,就是同情心,情字用的正当,就能一步一步引导学道的人开放,就能成功。不要自己在学,关门。没有同情心,那

是不能成功的。

下面一句,子曰:子于是哭,则不歌。哭,根据朱子的解释,哭是吊哭,就是去朋友亲戚家里吊丧。吊是指吊生活的人,就是安慰生的人,去吊的时候,孝子哭的时候,孔子也会哭。同样这一天,他上午去吊朋友亲戚。出来之后他心理还有余哀。这时候你让他唱歌,他是唱不出来的。朱子讲吊哭,还有其他哀痛的时候,我们在人世间遇到的哀痛的事情太多了,不只是亲戚朋友了,就是遇到大的天灾人祸,大水地震都是一样的,孔子都是很哀痛的,这时候孔子子不会唱歌的,他唱不出来的。这里说孔子爱好音乐,爱好乐器,遇到苦难的时候他不用乐器,也不会唱歌,他的心不在这上面,他的心在哀痛上,为什么呢?这就诚心,明心,直心。就是诚心,就是本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我们学道发明这就的本性。至诚无违,就是没有一点的虚假。孔子哭则不歌,就是诚心在哪里起作用。还有直心,就是明德,明德就是从本性上面起作用了,就是德,就是明德。我们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我们的德本性起来的时候,就不直了,弯弯曲曲,钩钩道道的就是不明了。孔子从本性起来的德就是明德。他看见人家有丧事,有哀痛的时候,他怎么会歌呢。佛法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佛都是一个心,没有两样,这才是直心,直接引发同情心的。从这里看,孔子圣人不是随随便便的,他是有明德的,我们现在,看到人家有丧事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v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