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40005 - 冉小云 - 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研究(送检测版)

更新时间:2024-04-08 0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科代码: 070501

学 号: 2011440005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学 院: 旅 游 学 院 专 业: 地 理 科 学 班 级: 2011级 学生姓名: 冉 小 云 指导教师: 杨廷锋 副教授

2015年3月30日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I Abstract ............................................................................................................................................ II 0前言................................................................................................................................................ 1 1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 1

1.1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布 ............................................................................................. 1 1.2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征 ............................................................................................. 3

1.2.1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 3 1.2.2品味高、价值高 ...................................................................................................... 3 1.2.3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 4

2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 ............................................................................................................ 4

2.1自然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 ................................................................................................. 4 2.1.1岩溶山景 .......................................................................................................................... 4 2.1.2岩溶洞景 .......................................................................................................................... 5 2.1.3岩溶水景 .......................................................................................................................... 5 2.1.4岩溶化石景观 .................................................................................................................. 5 2.2人文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 ................................................................................................. 5 2.2.1喀斯特物质文化景观 ...................................................................................................... 6 2.2.2喀斯特物质文化景观 ...................................................................................................... 6 3喀斯特地质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6

3.1贵州喀斯特地质旅游开发的现状 ..................................................................................... 7

3.1.1收益好、比重大 ...................................................................................................... 7 3.2贵州喀斯特地质旅游存在的问题 ..................................................................................... 8

3.2.1喀斯特地质旅游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 8 3.2.2贵州喀斯特旅游产品品级不高、替代性强 .......................................................... 9 3.2.3喀斯特旅游景区存在的管理和服务问题 .............................................................. 9 3.2.4喀斯特地质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的问题 .............................................................. 9 3.2.5喀斯特地貌旅游产品单一,科学价值开发不足 ................................................ 10

4贵州喀斯特地貌开发利用的建议 .............................................................................................. 10

4.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 11 4.2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11 4.3加强地质旅游资源管理和导游业务培训 ....................................................................... 12 4.4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12 参考文献 ......................................................................................................................................... 13 致谢................................................................................................................................................. 14

I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研究

冉小云

(凯里学院旅游学院 2011级地理科学 2011440005)

摘要:贵州是一个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大省,其省内的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绚丽多姿,甚至是全国旅游景观中的极品。许多学者和探险家们对贵州的喀斯特地貌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笔者基于众多学术研究成果之上,主要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布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对策;贵州

The Karst landform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Guizhou Province

Ran xiaoyun

KaiLi College 2011-level Geography

Abstract: Guizhou is a big province with developing karst widely.There are many colorful and different forms of karst geomorphic types.Even it is national tourism landscape in ne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more and enhance the tourism industry status of Guizhou.Many scholars and explorers in Guizhou karst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nd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number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main use of literature, field surve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izhou karst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type of Karst topography, distribu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Karst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Guizhou

II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0前言

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山区之上,位于北纬24o36'--29o14',东经103o35'--109o36'之间[1],南北相距约509km,东西跨距约595km,是亚热带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广的省份。其岩溶地貌分布面积约为11.32×104㎡,大概占整个贵州省面积的61.8%[1]。

纵观贵州全省地貌,其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地势相对高度大多都在150m以下,相对于贵州其它地区来说较平坦,发育着类型丰富的锥状峰林景观如:峰林盆地景观、峰林洼地景观等一系列成套的地貌景观[2]。而贵州的其余广大地区相对高度大多超过500m,多数地区位于跌宕起伏的高原倾斜带和河流切割较深的沟谷地区,支离破碎的地表发育着众多成套的峰丛景观如:峰丛洼地景观、峰丛峡谷景观等等[2]。

近几十年以来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和探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旅游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与收入的同时喀斯特旅游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该文章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分布、类型、现状、问题等的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最重要的是对喀斯特地貌旅游地区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科学合理的对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土地和环境进行深入的管理,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景区和喀斯特旅游产品,带动喀斯特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财政收入状况。

提高喀斯特地貌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保护脆弱的喀斯特环境,把优美的喀斯特景观展现给游人,让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存在,持续开发和保护喀斯特旅游资源。

1.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1.1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贵州覆盖面积很广泛,在世界上所有喀斯特地貌景观中有“喀斯特博物馆”的美誉。贵州喀斯特地貌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类型丰富多样,充满神秘性和挑战性[3]。

2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因为地理和水文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地区都发育有洼地、盆地、谷地等多种地貌。例如:贵阳、六盘水、安顺、毕节等大部分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喀斯特旅游景观,这与当地分布广泛集中的喀斯特地貌是息息相关的。

图一、贵州土地占地面积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贵州省全省占地面积约为176167km2,贵阳市占地面积约8034km2,遵义市面积约为30762km2,约有9267.5km2的土地面积属于安顺市,约有26195.3km2的土地面积属于黔南州,黔东南州的覆盖面积大概有30337.2km2[3],贵州各州和市区域的喀斯特占地面积范围很广,所占比例较大。

贵州不同地区不仅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不同,而且在不同地区已经开发利用的喀斯特旅游资源数量差异较大、质量差异明显。不同的州和市所发育的喀斯特的地貌面积差异很大,但所开发出来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数量和品级高低却与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无多大关系。有些地州市分布的喀斯特面积少但有很可能所开发出来的喀斯特旅游景观品级高、类型多样,引进大量财富促进当地的发展,相反有些地方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广,但因政府不够重视所开发的旅游景观数量不多。

3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表1.贵州省各市喀斯特占地面积比例[3]

地域名称 喀斯特面积比

贵阳 毕节 黔南 遵义 安顺 六盘水 黔东南 黔西南 铜仁

85.3% 72.5% 81.4% 65.7% 71.2% 63.3% 23.4% 60.2% 60.4%

从上表可以看出,贵阳和黔南州是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喀斯特地貌面积都超过了80%。其次是毕节、安顺、遵义、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面积分布超过了60%。相对于贵州其他市来说,黔东南地区喀斯特地貌覆盖面积最少。

在贵州省只有黔南州荔波锥状喀斯特和黔东南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它地方还达不到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来说,贵州各个地州市所拥有的数量差异也很大,因此综合起来不同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质量也有明显的差异。

1.2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特征 1.2.1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被称为“自然岩溶公园”。贵州喀斯特地貌分为

[4]

地表岩溶形态、地下岩溶形态以及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因各地发育条件不同,各地貌形态在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地面上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有溶沟、石芽、落水洞、竖井、漏斗、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干谷、盲谷、伏流、峰丛、峰林、孤峰......地面以下喀斯特形态特征有洞穴、地下河、岩溶泉等。通常在各种不同的阶段和各种不同分布区域之内,这些喀斯特地貌所发育出来的形状、规模、数量都有非常大的差别

[5]

。例如,在贵州黔北地区喀斯特发育的数量多,黔东南地区喀斯特发育数量远

不及黔北地区。

贵州众多自治州、地级市所拥有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存在很大的区域差

4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异。贵州黔南和遵义地区的喀斯特旅游资源比其他地方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客流量。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度的世界级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自然遗产基地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地区,堪称贵州喀斯特地貌资源的“典范”和贵州人的骄傲。例如:就国家级别的风景名胜区来说,安顺地区的黄果树、龙宫等3处都属于国家级别的风景名胜,毕节地区的织金洞、六冲河有2处是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6],黔南州的荔波樟江、都匀斗篷山2处风景名胜,贵阳、铜仁、遵义、黔西南都各有1处,而在六盘水地区几乎没有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这些地区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充分体现了地域差异性。 1.2.2品味高、价值高

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经典代表,其品味和价值高,对贵州国际形象和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在2007年贵州荔波的第一期喀斯特资源在各部门各级政府的努力之下最终被列入世界级遗产名录之列,在2013年贵州施秉的白云岩喀斯特成为第二期被列入世界级遗产的名录之中,都是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级自然遗产的经典代表[7]。贵州荔波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一直吸引着来自国外的众多探险者和地质考察专家,它的神秘和美丽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中国国家地理》在2005年期间举办的“中国最美地区活动”中,荔波打败了许多“资深”的风景名胜区,最终荣获了“中国最美森林”的桂冠之称。荔波地区喀斯特区域中的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并号称“荔波三绝”

[7]

。它们的生长空间虽然不同,有些生长在山上,有些生长在水中,甚至有些在

“天坑”里顽强地伫立,但都是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存活下来的,都是石头上长出来的森林,这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贵州施秉的喀斯特地貌历经6年的努力,“申遗”工作闯过了五道“关卡”,经IUCN专家的考察研究,最终被提名为第二期世界遗产名录。施秉喀斯特获得了世界最珍贵的“顶级名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表2.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时间/年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名称

2007(第一期)

云南石林、贵州荔波 重庆武隆

2014(第二期)

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贵州荔

波喀斯特遗产扩展的广西环江

1.2.3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明显很独特,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者专家们进行深入的科学调查和研究。根据研究其形成、演化和发展规律等,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不仅保护了那些旅游资源,而且还创造了众多科研价值和社会效益。例如,早在1991年的夏季,贵州省的茂南喀斯特地质保护区就被IGCP299国际喀斯特地质考察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考察团里众多中外知名专家发现茂南喀斯特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罕见的、较完整的幸存下来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它是研究喀斯特基本演变、生态平衡以及环境变化的重要科研基地,为开发和保护我国几十万平方千米的喀斯特地质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 2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 2.1自然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 2.1.1岩溶山景

贵州岩溶山景通常与峡谷、森林、瀑布、溪流等景观配套,包括观赏山石类景观、地质历史遗迹景观、奇特造型地貌景观。其中观赏山石类景观由喀斯特岩石、矿物等物质组成,地质历史遗迹景观由地质构造、沉积构造等作用形成,奇特造型地貌景观包括峰林、峰丛、石林、高原、山丘、峡谷......这些形态万千、

6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婀娜多姿的景观以奇、秀、险闻名中外,具有非常大的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潜力。特别是那些岩溶峡谷地区的陡崖和峭壁让人看了都有惊心动魄的感觉,如马岭河峡谷、舞阳河国家风景名胜区都属于岩溶峡谷景观类型[8]。

2.1.2岩溶洞景

贵州岩溶洞景有观赏、探险、科研等方面的价值,神秘奇特的洞景观多发育于峰丛洼地、岩溶山地等地区。贵州岩溶洞景观数量多、分布广,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岩洞超过了3000个,洞内发育着栩栩如生的钟乳石、石笋、石芽、石幔......如安顺龙宫、毕节织金洞。

从成因类型上看,贵州喀斯特岩洞有暗河型、伏流型、穿洞型、渗流型等,甚至一些洞穴是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和古文化遗址。这些奇形怪状、千变万化的洞穴潜藏着无限的科学前景和观赏价值,对喀斯特地区的发育条件和历史年代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2.1.3岩溶水景

地面以上的岩溶水景观和地面以下的岩溶水景观共同组成了贵州岩溶水景。地表水景观包括江、河、湖、溪、潭......地下水景观有地下暗河、暗潭、跌水等,贵州著名的草海就是岩溶水景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其面积约26km2,是本省生态自然保护区。比如说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很多风景名胜区都拥有无限的开发潜力和开发前景。

据资料显示,贵州瀑布景观超过了1000座,地下河大约有1000条,如安顺黄果树瀑布、荔波樟江等都属于品级很高的风景名胜区。其中还有90余个温泉,大多数温泉是天然形成的,有些温泉水中富含Si、H2S、Fe等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可防止多种疾病。 2.1.4岩溶化石景观

贵州部分地区分布着珍贵的岩溶化石景观。于1965年,考古学家们在贵州黔西南的观音洞里发现了更新世早期的猿人阶段的石制品约4千件。于1972年,考古学家们在贵州水城硝龙洞、桐梓灰岩洞里发现了晚更新世早期的古人类石制品78件。在此之后的6年时间里,考古学家们又相继在贵州普定穿洞、兴义猫错洞、普定白岩脚洞发现了大概是属于晚更新世晚期的各种各样的人类化石、石

7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制品、骨石器等几千件[8]。因此吸引了中外考古学家来贵州探究古人类化石遗迹,提升了喀斯特旅游资源价值和贵州的国际形象。 2.2人文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 2.2.1喀斯特物质文化景观

喀斯特的物质文化景观有很多种类,如建筑类文化景观、耕作类文化景观、聚落型文化景观等。例如布依族地区的石板房建筑文化等等。受到岩溶区域内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岩溶耕种文化类型等等。 2.2.2喀斯特精神文化景观

喀斯特精神文化景观主要指岩溶文化景观的淀积下,由实体的物质基础来寄托和传递人类精神灵魂中所追求的那些旅游景观资源共同组成的景类,比如岩画类文化景观、丹书类文化景观、岩洞葬文化景观、宗教型景观。贵州省岩溶地区岩画数量很多,有高的艺术价值,成了喀斯特地区岩画文化的亮丽风景线。例如顶跋崖画,就多达107幅。宗教类型的文化景观是贵州岩溶地区居民的崇尚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祭祀共同形成了喀斯特地区宗教型文化景观。如水族地区居民信奉的“拜霞节”、仡佬族地区居民信奉的“祭树节”等[9]。 3喀斯特地质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贵州喀斯特地质旅游开发的现状

贵州省省委书记栗战书就关于“贵州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曾经说过发展旅游是转变贵州经济的主要途径。贵州省的喀斯特旅游资源量占该省总的旅游资源的比例相当大,同时也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收益。2010年,在贵州政府网上统计发现,本年旅游总收入大约1062亿元,而喀斯特旅游景区收入高达366.77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34.54%。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约32.9%,占全省GDP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68%。

8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图一.贵州近几年旅游收入状况

(据栗战书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贵州持续增长的旅游收入中,喀斯特地区旅游收入所占比例持续升高。从2009年到2012年这短短几年里,喀斯特地区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28.69%到33.64%之多,给贵州引进大量的收入,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3.2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2.1喀斯特地貌旅游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贵州在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和水热条件较好,适合多种林木生长。但是由于大量的喀斯特地貌覆盖,土壤蓄水能力差透水性强,土壤肥力不足,易塌陷等特点对林木生长十分不利。加上近几十年来,为了脱贫致富引而加大了对喀斯特地区毁林开荒,农村地区大量砍伐树木做农用、建房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理导致森林大面积减少。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侵蚀、污染很严重,大部基岩裸露的喀斯特山地因水土流失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受人为活动影响加剧了基岩的出露面积,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形成了所谓的土地荒漠化。据数据统计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7.687万km2,与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40.3%,石漠化的土地面积约31485km2,约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17.84%,而且每年以3.45%—6.2%的速度持续上升[9]。目前贵州的土地质量仍在继续恶化,给农、林、

9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牧、副、渔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损失,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喀斯特旅游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自21世纪以来,乌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污染程度继续上升,尤其是流经喀斯特地区时,水质污染加重,造成鱼类大范围死亡和一些中毒事件。地下水污染也非常严重。据资料显示,在1996年对贵阳、六盘水、遵义等众多大城市的地下水进行监测表明,地下水质污染超标率达80.59%,而且一直到20年代后期都持续超标。 3.2.2贵州喀斯特旅游产品品级不高、替代性强

贵州的喀斯特旅游地区存在着大多数的遍在性旅游景观,然而独特的旅游资

源景观却非常缺乏,溶洞旅游资源在贵州省发育广泛但脱颖而出的寥寥无几;人文旅游景观和亮点文化严重缺乏,所以喀斯特人文景观的缺失必将成为贵州喀斯特区域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10]。从产品层次角度来看,大多数为自然观光、生态休闲等层次低的旅游产品,品牌缺乏竞争力,缺乏高层次度假旅游产品来延长游客停留和旅游的时间。

旅游景观区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暂是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一个特点,导致很多景区内经常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产品持续更新的速度和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的速度完全有待全面提高[11]。目前贵州喀斯特景观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溶洞景点太多,而且数量仍在继续上升。溶洞景观区的产品替代性非常大,而旅游产品的周期性相对来说较短,在整个贵州省境内分布较集中的溶洞有加剧相互之间同源性冲突的趋势,最终造成彼此间恶性竞争的悲惨局面,这样的后果不仅会使众多景点间的双输,还会对贵州旅游整体规划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再则经营的资源开发商们在开发和发展喀斯特景观资源问题上,往往各自为营,互相间无合作,竞争方式和手段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明争暗斗的削弱组织活动和大规模重复特征和雷同性,导致多数景点之间恶性循环和不良竞争现象,如马岭河峡谷推出的暗河漂流受到外来旅游者的喜爱之后,紧邻的一些景区也都盲目的投入大量资金推出“溶洞漂流”等类似的娱乐项目[12],这种呈现出来的恶性竟争屡见不鲜,所以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制止这样的事件发生。 3.2.3喀斯特旅游景区存在的管理和服务问题

随着贵州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其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源开发的力度大和速度

10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快,非常成功地把重点由资源开发转变到重点由产品开发的立场上去,然而在开发过程和管理方面大多数景观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和开发管理模式,接着所必须要面对的重多问题就是如何专业的进行精细化的治理[13],打造贵州良好的旅游形象。大多数在喀斯特景区管理、服务和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没能达到喀斯特地区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或者缺乏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背景,而且有众多的管理、服务以及工作的人员就是当地附近的居住人员,专业素质并不高,在服务水平、管理观念、管理意识、导游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待提高。如导游人员的普通话非常不标准,对喀斯特问题并不了解,对游客所提的问题也就胡乱编造混淆过关,如对溶洞年龄和溶洞成因胡编乱造。 3.2.4喀斯特地貌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的问题

贵州旅游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设施与建设不足的问题日趋显著,尤其是旅游交通设施不齐全等级较低,有些地区旅游快速交通系统并不完善可进入性差严重影响游客的来访率。于此同时设施较落后互不配套的食宿、购物、娱乐等多方面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因素渐渐变成了可以威胁到喀斯特旅游地区产业综合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4]。在旅游的黄金周期间,旅游区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佳以及服务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很多旅游景区客流呈现出严重井喷的现状[15]。道路拥堵严重影响旅游行程,宾馆价格飞涨旅客爆满,一些客人不得不在转到周围郊区或农家乐等地住宿,因此而造成客人不满并向当地政府投诉的现象很多。这些现象对贵州打造旅游强省的形象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当地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对喀斯特地貌区的设施建设和交通问题进行管理,惩治不良行为。

3.2.5喀斯特地貌旅游产品单一,科学价值开发不足

贵州喀斯特地貌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单一,科学价值开发不足已经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通常是以喀斯特观光型旅游为主,游客来到喀斯特旅游景观地区之后,只是欣赏一味的欣赏天然景观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贵州经济增长、社会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随之步入了娱乐休闲和亲身体验的时代,旅游业在市场上的需求早已有了各种各样的转型,贵州喀斯特地貌景区内单一的旅游产品往往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所以需要开发出大量具有功能性和科学价值的旅游产品,以至于景区内只有看头,没有兴致进一步的玩耍,旅

11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游产品市场吸引力很弱,所以人均消费的力度不大旅游收入相对较少。就以贵州最著名的黄果树来说,景区内95%以上的旅游者通常只在黄果树景区逗留0.5天左右,景区主要以收门票引进收入为主要手段。充分显示了黄果树景区虽有总所周知的资源、品牌名声,却缺乏科学价值高的产品,如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购物街、文化历史吸引物、康体养生旅游地、避暑度假游乐村、亲自冒险体验场地等综合性的旅游产品。著名的黄果树都如此,贵州其它的喀斯特景区所面临的状况就进一步严峻了。所以开发出更多科学价值高的旅游产品是目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4贵州喀斯特地貌开发利用的建议 4.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积极采措施取退耕还林还草,尽快建造贵州碧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严格控制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那些在地质旅游景点范围内和其管辖区域内开采矿石、挖石取土、乱砍滥伐等损害环境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对较大型的矿山开采,要严厉督促其开采的力度和范围,严格做好保护和治理环境的工作。对于那些规模小收益差经济效益不乐观的旅游项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并勒令该开发项目关闭。

4.2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把贵州具有旅游特色和旅游潜力的产品进行综合的开发和管理,以合理的手段综合治理地质旅游产业内部外部结构和产品整体结构。在保护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工艺品和全套喀斯特旅游景观。初期可以循循渐进开发出一系列观赏景观,然后发展地上喀斯特与地下喀斯特景观统一系统,依照喀斯特景观特点创造出喀斯特生态产品、喀斯特生态艺术品等。如创造出黑糯米果汁等独具特色的饮品、土菜、植物油脂、质量优等的烟酒茶等系列独特产品,开发出独具贵侗族、土家族等几十个民族聚居 之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通过塑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名族节日等旅游产品,充分发掘和展示其原滋原味淳朴的民族风情。开发出的大多数文化产品都融入了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贵州是土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几十个民族聚居 之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12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底蕴,可通过塑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名族节日等旅游产品,充分发掘和展示其原滋原味淳朴的民族风情。

4.3加强地质旅游资源管理和导游业务培训

在贵州不但其地质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力度不够,而且对于旅游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人员和导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非常欠缺。把旅游地基础人员和导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是一项困难而又全新的工作,因此开展定期培训和不定期业务培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地质旅游管理人员和导游从业人员对提高贵州地质旅游形象非常重要,它既能不断激发出旅游者的欣赏品味又能促进游客对旅游景观的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4.4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首先要优化境内道路交通网络,对公路进行修筑提高道路等级,为来旅游的游客提高更好更安全的乘车环境。加大投入力度,修筑遵义、安顺、兴义等多个大城市的国道,同时也投入大量资金打通贵州到周边各省的省道[16]。金阳机场、凤凰省道进行改造使众多道路升级为高等级道路系统。在旅游沿线增设无线电通讯设施,使沿途的通讯信号更通畅,尽量给游客的旅行带来最大的方便。再则加强宾馆设施建设,同时大力宣传环保旅游建设,并通过优质服务打造旅游品牌传播贵州好山好水和原生态的民俗民风。在贵阳、遵义等大中型城市建立起对外宣传和咨询的窗口和渠道深入进行旅游景点的宣传。同时可以建立一个贵州旅游展览中心地,采取微型旅游景观模型展示出贵州多彩的地质旅游景观,采用多媒体演示地质旅游景观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进程,尽量游客旅游的动机和欲望都激发出来,同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来贵州旅游。

13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参考文献目录

[1]杨小兰,吴必虎.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100-104.

[2]陆亚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4. [3]崔徐甲,董瑞杰等.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J].中国沙漠,2013(4):1235-1243.

[4]周晓芳,周永章.贵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农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以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1(1):78-85. [5]李宗发.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区[J].贵州地质,2011(3):177-181.

[6]陈云.我国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7]马银行.论明代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地理探索与认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5):26-138.

[8]樊云龙,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6):92-96.

[9]夏肖林.贵州喀斯特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2):67-68. [10]杨爱君.“喀斯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现实条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11):28-29.

[11]姚永慧.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4(11):76-84. [12]陆亚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4. [13]夏春,陈琨.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5):250-256.

[14]刘子琦,熊康宁,李艳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拓展地环江喀斯特地貌价值及贡

14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献[J].中国岩溶,2014(1):64-76.

[15]罗晓青,吴明开.贵州喀斯特地区铁皮石斛回归保育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6):47-50.

[16]贺中华,陈晓翔.典型喀斯特地貌空间配置的洪水资源化机理——以贵州省为例[J].热带地理,2014(12):225-233.

[17]陈起伟,熊康宁,兰安军等.喀斯特高原峡谷与高原盆地区石漠化及变化特征对比[J].热带地理,2014(5):171-177.

[18]曾春花.喀斯特地区生态型小微企业发展的三维合力模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9-135.

[19]余霜,李光,冉瑞平等.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140-149.

致谢

本文的撰写,是在杨廷锋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的,他很耐心的引导着我解决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我在撰写论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回顾大学四年来,杨廷锋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引导和帮助,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和卓越才能给了我极大的启迪、鼓舞和鞭策,在此表示我由衷的佩服和感激之情。同时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专业老师,您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我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认真严谨的治习态度。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在此,对百忙之中能抽空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p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