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会计从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各章节讲解汇总(内含习题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5-06 07: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推荐2012年会计从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全章节重点讲解汇总(附习题及详细解析)

目录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本章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重点章节,在历年考试中所涉及的分值均占相当大的比重,其题型可以涵盖单选、多选、判断这样的客观题,亦可以以综合题考察。因此,考生在学习中应当对本章内容予以充分关注。

本章主要考点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三)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

(四)会计监督

(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六)法律责任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等。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例题1·判断题】会计法律制度指的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1.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

【链接1】《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链接2】《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

2.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1)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如财政部发布

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

(2)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例如《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财政部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财政部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文件形式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共38项)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也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链接】(1)《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小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之外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3)《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

表1.1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例题2·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部门规章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C.《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D.《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部门规章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属于会计法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

A.《会计法》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D.《企业会计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行政法规的范围。根据规定,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有《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限关系的制度。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总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它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和单位会计工作管理等。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1.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指代表国家对会计工作行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2.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

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这一规定体现了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会计事务中的相互协作、配合的关系。

【提示】应当明确的是,《会计法》规定由财政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而不是“管理”会计工作,说明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不仅只是财政部门的事,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其他相关部门也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作用,参与会计管理。

3.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

(1)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这里明确规定了制定会计制度的权限。规定会计制度制定的权限,是会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2)会计市场管理

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会计市场的准人管理、运行管理和退出管理三个方面。

①会计市场准入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等所进行的条件设定。这是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要求,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进行管理。

②会计市场运行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据相关准则、制度和规范执行业务的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是会计市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示】对于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持续符合相关的资格和条件,也属于会计市场运行管理的范畴。

③会计市场退出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在执业过程中有违反《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为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资格,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会计专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等。

【提示】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对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也属于会计人才评价的范畴。

(4)会计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会计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对会计市场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以及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指导等。

【例题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政府部门是()。

A.财政部B.国家税务总局

C.审计署D.商务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

主管全国会计工作。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社会团体。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地方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

2.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是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会计学会接受财政部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

【例题5·多选题】下列属于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的有()。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B.中国会计学会编辑出版会计刊物、专著、资料

C.某高校开设会计专业学习

D.某会计人员在家自学会计专业技术相关知识

【答案】AB

(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1.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1)单位负责人是指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提示】《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但并不排除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责任。

2.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单位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

【例题6·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是()。

A.分管会计工作的副职领导

B.总会计师

C.单位负责人

D.会计主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三、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核算依据、会计资料基本要求以及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会计档案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

(一)总体要求

1.会计核算依据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其具体要求是,根据实际发生的

经济业务,取得合法、可靠的凭证,并据此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形成符合质量标准的会计资料。

(2)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2.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1)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载体。建账是如实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前提。依法建账是建账的最基本要求。

(2)会计资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成果,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主要是指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应当同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结果相一致。

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主要是指构成会计资料的各项要素都必须齐全,使会计资料如实、全面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情况,便于会计资料使用者全面、准确地了解经济活动情况。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

(3)生成和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链接1】所谓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链接2】所谓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

【链接3】所谓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真实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行为,即以假乱真。

【例题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资料的是( )。

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D.经济合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

【例题8·判断题】业务员小王出差花去3000元住宿费,却采用涂改手段将3000元改为5000元的住宿发票前来报销。小王的这种行为属于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小王的行为属于变造会计凭证。

3.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核算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反映。各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事项。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类。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三)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指具有一定格式、用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表1.2会计凭证的分类

1.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并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凭据。

(1)原始凭证的内容

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簿的原始依据,是重要的会计核算资料。作为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必须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①原始凭证名称;

②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③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④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⑤填制单位签章;

⑥有关人员签章;

⑦凭证附件。

(2)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办理《会计法》第十条所规定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这一规定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提示】对于“及时”的时间期限,一般理解为是一个会计结算期。

(3)原始凭证的审核

①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这是法定职责。

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③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4)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

为了明确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防止利用原始凭证进行舞弊,《会计法》规定:

①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

②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须由原始凭

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重新开具原始凭证当然也应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进行。

③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④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5)原始凭证的保管

①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

②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③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④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原始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15年。

2.记账凭证

(1)记账凭证的内容

根据规定,记账凭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素:

①填制凭证的日期;

②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③经济业务摘要;

④应记会计科目、方向及金额;

⑤记账符号;

⑥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⑦填制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印章。

除部分转账业务以及结账、更正错误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分割单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

(2)记账凭证的编制

①编制记账凭证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

②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必须经过审核无误,以保证记账凭证的质量。

(3)记账凭证的保管

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记账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15年。

【例题9·多选题】其他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 )批准,可以复制。

A.会计机构负责人B.会计主管人员

C.领导人D.负责人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核原始凭证的保管。根据规定,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四)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种类

各单位应当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包括:

(1)总账。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总分类账一般采用订本账。

(2)明细账。明细账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的,用于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事项,提供有关明细核算资料。明细账可采用订本账、活页式等。

(3)日记账。日记账亦称序时帐,是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日记账一般采用订本账。

(4)其他辅助账簿。

2.会计账簿的登记

对于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法》规定了以下基本要求:

(1)依据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是基本的会计记账规则,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环节。

(2)登记会计账簿必须按照记账规则进行。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规则包括:①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②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办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3)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4)禁止账外设账。

【例题1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账簿种类的有()。

A.总账B.明细账C.日记账D.其他辅助账簿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账簿的种类。根据规定,会计账簿分为总账、日记账、明细账以及其他辅助账簿。

3.账目核对

账目核对也称对账,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程序。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账目核对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

(1)账实相符。指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核对相符。

(2)账证相符。指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3)账账相符。指会计账簿之间对应记录核对相符。

(4)账表相符。指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核对相符。

4.结账

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的每年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五)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1.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根据《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其中:

(1)会计报表。根据有关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总括反映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报告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会计报表附注。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做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两类内容:一是对会计报表各要素的补充说明;二是对那些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的其他财务信息的补充说明。

(3)财务情况说明书。对单位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等情况进

行分析总结后写成的书面文字报告。

2.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1)编制依据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是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

(2)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①编制要求

各单位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

②提供对象

有关的财务关系人及政府部门,包括本单位、本单位的有关财务关系人(如投资者、债权人等)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

③提供期限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3)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4)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具体要求,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3.财务会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提供。例如: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附具体审计报告,以便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更清晰、更明确、更完整地了解和分析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4.财务会计报告的签章程序和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因此,单位负责人是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

【例题1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报表的有()。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D.年度生产计划表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例题12·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单位有关负责人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章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签名

B.加盖单位公章

C.签名或加盖单位公章

D.签名并加盖个人名章

【答案】D

【例题13·多选题】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必须是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

B.企业必须编制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C.企业有时可以根据需要提前或者推迟结账

D.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规定,全面结清资产、核实债务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核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企业应当于年度终了编报财务会计报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编报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的,从其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

(六)会计档案

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1.会计档案的范围和种类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提示】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例题1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

A.原始凭证B.汇总记账凭证

C.设计企划书D.内部控制管理文件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档案的范围。设计企划书和内控管理文件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会计档案。

2.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

(1)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

(2)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提示】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3)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

(4)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表1.3 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归纳表

续表

4.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的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格规范有序进行。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除特殊规定外,可以按照程序予以销毁。销毁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是:

(1)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2)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

(3)专人负责监销。

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的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还应当有同级财政、审计部门派人监销;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监销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而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毕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上列明。另外,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无论其是否保管期满,都不得销毁,必须妥善保管,等到项目办理竣工决算后按规定的交接手续移交给项目的接受单位进行妥善保管。

【例题15·多选题】下列()情况下,不得销毁会计档案。

A.保管期未满

B.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已满的会计档案

C.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

D.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不得销毁会计档案的情形。以上情形的会计档案均不能销毁。

【例题16·单选题】在我国,会计档案定期保管的,其保管期限最长的是()。

A.1年 B.3年

C.5年D.25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有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种。

【例题17·单选题】一般的单位销毁会计档案的,其监督者为( )。

A.政府财政部门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出的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档案的销毁。一般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由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出的人监销。

【例题1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 )。

A.会计移交清册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D.年度决算会计报表

【答案】BD

(七)其他

1.会计年度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是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以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个会计年度还可以按照公历日期具体划分为半年度、季度、月度。

【提示1】在会计年度“中间”成立的单位,应当以成立之日起至当年的12月31日止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提示2】在会计年度“中间”清算的单位,应当自1月1日起至清算之日止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提示3】对于季节性生产的单位,应当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例题19·单选题】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 )。

A.公历制B.夏历制

C.农历制D.阴历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我国的会计年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是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以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1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2.记账本位币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20·单选题】某外商投资企业,业务收支以美元为主,也有少量人民币,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为方便会计核算,该单位可以采用( )作为记账本位币。

A.人民币B.美元

C.欧元D.日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我国《会计法》中有关记账本位币的规定。根据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本题中该企业业务收支以美元为主,题目中说明了是“为了方便会计

核算”,因此可以采用“美元”为记账本位币,当然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21·多选题】关于记账本位币,下列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律不允许收支业务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选定某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B.我国会计核算原则上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C.记账本位币是指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

D.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折算成人民币反映【答案】BCD

3.会计处理方法

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链接】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进行确认、计量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例如收入确认方法、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4.会计文字记录

会计记录文字,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资料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计记录文字的使用必须规范。根据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的单位的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1)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2)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提示】①允许使用民族文字的前提是使用中文;

②少数民族文字只允许在民族自治地方发生;

③与中文同时使用的民族文字必须是当地通用的,并且只能是一种;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5.财产清查的基本要求

财产清查是指根据账簿记录,对各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进行实物盘点,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进行核对,保证财产物资、货币资金以及账面数额相符的一种专门的方法。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四、会计监督

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和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是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

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职权

(1)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例题22·判断题】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内容。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1.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监督。

2.会计工怍的政府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财政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执法主体,是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除财政部门外,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根据《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会计行为,并对发现的有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3.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

(1)对单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检查;

(2)对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检查;

(3)对单位会计核算情况的检查;

(4)对单位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的检查;

(5)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检查。

【例题2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实施监督的事项有()。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B.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C.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D.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和范围。选项B不属于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实施监督的事项。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1.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此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它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分级管理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由于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经济管理,内部审计得到迅速发展。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一样,都是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从我国的情况看,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在许多方面存在很大区别:

(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所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或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

(2)两者的独立性不同。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总经理或董事会的领导,独立性较弱。注册会计师审计为需要可靠信息的第三方提供服务,不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领导和制约,独立性较强。

(3)两者的审计方式不同。内部审计依照单位经营管理需要自行组织实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必须按照《注册会计师法》、执业准则、规则实施审计。

(4)两者的审计内容和目的不同。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审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各项改进措施;注册会计师审计依据独立审计准则,主要围绕会计报表进行,是对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5)两者的审计时间不同。内部审计通常对单位内部组织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而注册会计师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审计一次。

3.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如下两方面的业务:

(1)依据《注册会计师法》承办的审计业务,具体包括:

①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②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③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具体包括:

①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管理咨询;

②代理纳税申报,提供税务咨询;

③代理、申请工商登记,拟订合同、章程和其他业务文件;

④办理投资评价、资产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有关业务;

⑤培训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

⑥其他会计咨询、服务。

4.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规范

(1)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2)任何人不得干扰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审计业务。

(3)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监督的责任:

【例题24·多选题】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依法承办的审计业务有()。

A.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B.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C.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的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的审计业务有:(1)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机构是指各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职能部门。

会计人员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1.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1)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

各单位是否设置会计机构,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来决定,即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繁简情况决定是否设置会计机构。一个单位是否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和财政收支的繁简;经营管理的要求。

(2)不设置会计机构的应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是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在一个单位内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例题25·单选题】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外还应当具备()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A.高级会计师B.会计师

C.助理会计师D.会计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试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3.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链接】(1)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的基础和源泉,它是亲属关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当然需要回避。

(2)直系血亲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法律上讲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生于同一祖先,有自然联系的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子女等;第二种是指本来没有自然的或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法律上确定其地位与血亲相等,如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关系。直系血亲关系是亲属关系中最为紧密的关系之一,也应当列入回避范围。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旁系血亲是指源于同一祖先的非直系的血亲。所谓三代,就是从自身往上或者往下数三代以内,除了直系血亲以外的血亲,就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与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所谓近姻亲,主要是指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的配偶及儿女配偶的父母。因为三代以内套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在亲属中也是比较亲密的关系,所以也需要回避。

【例题2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的有()。

A.国家机关B.国有企业

C.事业单位D.集体企业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人员的回避制度。根据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二)代理记账

1.代理记账的概念

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

依法应当设置会计账簿但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代理记账机构办理会计业务。

2.申请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条件

设立代理记账机构,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

(2)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4)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3.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3)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4)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4.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

(1)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2)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3)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4)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5.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

(1)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业务,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3)对委托人示意要求做出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要求,应当拒绝;

(4)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解释。

【例题2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有()。

A.协助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B.协助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提供税务资料

C.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

D.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核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义务。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有:(1)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2)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3)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4)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例题28·多选题】从事代理记账工作的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则( )。

A.依法履行职责

B.保守商业秘密

C.对委托人示意要求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应当拒绝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

【例题29·判断题】代理记账是指企业委托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的记账行为。(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代理记账的概念。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

(三)会计从业资格

1.会计从业资格的概念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

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出纳;

(3)稽核;

(4)资本、基金核算;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8)总账;

(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10)会计机构被会计档案管理。

3.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

(1)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省级财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

(2)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条件。

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3)会计从业资格部分考试科目免试条件。

申请人符合基本报名条件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

【链接1】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链接2】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

(1)上岗注册登记。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2)离岗备案。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应当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

(3)调转登记。持证人员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按规定要求办理调转登记。持证人员应当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日起90日内填写调转登记表,办理调转登记。

(4)变更登记。持证人员的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发生变更的,应向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登记。

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和特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持续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和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①针对性,即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②适应性,即联系实际工作需要,学以致用;

③灵活性,即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具有灵活性。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知识与法规。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

【例题3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的有( )。

A.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B.在省级经济类刊物上发表会计论文

C.系统地接受会计业务相关的远程教育

D.参加所在单位组织的会计脱产类培训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以上四项都属于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

【例题3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的是()。

A.财务管理

B.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C.会计基础

D.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国家对会计从业资格实行考试制度。也就是说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都必需通过考试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四)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会计专业职务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分会计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技术等级。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高级职务)、会计师(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初级职务)。

(1)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三年,或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胜任主要会计岗位工作的,可聘任会计师职务;

(2)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后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一般会计岗位工作的,可聘任助理会计师职务;

(3)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见习期满,经考核胜任所任工作的,可聘任会计员职务。

首次已评聘会计专业职务的,经考核合格,可按规定续聘原专业职务。

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3个级别。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初级、中级会计资格是一种通过考试确认担任会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制度。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1)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级别、科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三个级别。初级、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2)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①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②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③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④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的规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i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