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更新时间:2023-08-19 09:05:02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62

!!!!塑!!!g!型!!!型!堕!!!韭!!!坚鲤型!!!;!!!:∑!!:!;:盟!:1

90例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卢小容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

60倒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检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

(P<0.01),且随肝功能损害加重而降低更明显。APOA。与TBiL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脂

水平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检测血清血脂和APOAt浓度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血脂脂蛋白

我脂蛋白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功能繁多,基本功能为物质代岁,HBsAg阴性,无肝病史。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谢功能,在体内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激素等物质代谢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中起重要作用,肝脏损害对血脂水平有一定影响,血脂水平也

1.2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采血前保持平常饮食1周,空腹

是反映肝损害的重要指标u]。为此,我们对90例肝硬化患者12

h后清晨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

进行血脂和脂蛋白检测,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探讨其l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l)、载脂蛋白B(APOB)水

1材料及方法

平等。

1.1研究对象2005~2010年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3统计学处理

两样本计量资料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个

90例,均符合全国诊断标准[2],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

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用直线回归行相关性检验。应用

30~76岁,平均(51.1士9.5)岁。按Child—Pugh改良法分

SPSS

10.0软件分析在计算机上进行。

级,A级者24例,B级42例,C级24例。肝炎后肝硬化642结果

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其他类型肝硬化12例。正常对照组

2.1

肝硬化患者血脂的检测结果

表1。肝硬化患者各项

6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5~68岁,平均(48.8土lO.7)

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表1

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

l=士s)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01。

2.2

Child—Pugh分级与血脂的关系

表2。C级各项指标低于A级(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均低于A、B级(P<0.05或0.01);B级HDL、LDL、APOAl

裹2

Child—Pugh分级与血脂水平的变化

(;士sl

注z与A级相比:*P<0.05,**P<0.01I与B级相比#P<0.05.

3讨论

异常和/或合成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减少,可导致高肝脏是合成、贮存、转运、分解脂质的主要场所,肝脏疾患

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含量降低,尤其

必然影响脂质代谢正常进行。肝脏是脂代谢的重要场所,体是高密度脂蛋白,其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有内70%~80%的TC、TG由肝脏合成,90%的HDL由肝脏合

关【8]。在肝硬化早期,患者的肝外组织可能仍有一定程度的

成[3]。TC主要在肝细胞的微粒体内合成,肝硬变时肝细胞

合成能力,且肝硬化患者的血脂排泄障碍,因而其血脂不一定严重变性坏死.细咆器受损,使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合成减降低,但随着肝细胞活性的进一步降低,血脂则明显降低。

少,抑制限速酶合成的胰高血糖素增多;此时从TC的合成到

肝硬化致肝功能不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血脂代处理血浆脂蛋白及组装血浆脂蛋白的全过程都发生障碍,胆谢[5-6]:1)肝细胞器受损致血脂及载脂蛋白合成减少。2)营固醇合成减少,引起血清TC水平降低[4]。TG以乳糜微粒的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也可影响血脂水平。3)体内激素水平发

形式摄入,由肠道转运至淋巴液,然后被血管内皮中的脂蛋白

生变化,(如胰高血糖素、性激素等)影响血脂水平。4)LC时

酶水解,进入肝脏后脂酸与三磷酸甘油结合形成TG、肝硬化

肝糖原短缺,糖异生增加,脂肪动员,分解增加及合成减少,因时由于肝功损害影响TG代谢的正常运行,导致血液中TG

此血脂常低于正常水平。本文资料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

的改变[51;另外,由于肝实质细胞受损,肝脏合成载脂蛋白A

TC、TG、HDL—C、LDL—C、APOAl和APOB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脂和载脂蛋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卫生院内科白水平可反映肝脏的病变。

编525252

收稿日期2011--01—01

肝脏作为合成血脂及脂蛋白的重要器官,其损害的严重

查壹堕签匿堂堕堂亟!!!!簦筮丝鲞整!塑

363

对我院2007~2009年分离病原菌耐药情况的分析

郭德明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医院内病原茵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茵种统计采用WHONET5.4软

件进行分析。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并结合K—B法。结果标本分离情况,在11071份标本中,共分

离到2778株痛原茵,分离率为25%,其中G一杆菌2017株,占72.6%;G+茵761株,占27.4%。结论医院分离的病原茵耐药率较高,合理应用抗生素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关键词】病原茵

抗茵药物

分离率

为了解临床常见标本的菌种分布和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

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了解各种病原菌对各类

结果

2.1标本分离情况在11071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778株

药物的敏感及耐药比例提供病原菌流行信息。便于制定预防

控制措施,提高疾病诊断及治疗水平,节约不必要开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人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的

病原菌,分离率为25%,真菌没有统计在内。

2.2分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

778株病原菌中,G一杆菌2

017株,占72.6%;G+菌761株,占27.4%。其中G一杆菌中

大肠埃希菌651株(23.4%),肺炎克雷伯菌268株(9.6%),铜绿假单胞菌243株(8.7%),阴沟肠杆菌136株(4.9%).鲍

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曼不动杆菌92株(1.0%),产酸克雷伯菌57株(2.1%),粘质

我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10980份,包括

沙雷萤48株(1.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2株(1.2%)。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81株(6.5%),表皮葡萄球菌167株(6.0%),粪肠球菌96株(3.5%),屎肠球菌44株(1.6%),无乳链球菌35株(1.3%),肺炎链球菌27株(1.O%)。G一杆菌

标本来源

痰、粪便、尿液、血液、咽拭子、脓液、各种穿刺液及伤口分泌物

等,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处理。

1.2仪器

英国先德微生物细菌/药敏鉴定仪。

血琼脂基础、水解酪蛋白琼脂、中国兰平板、

1.3主要试剂居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

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G+菌居前5位的依次为金黄

厌氧菌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生物制品公司。

1.4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黑龙江省I临床检验中心。

1.5

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无乳链球

菌。

2.3病原茵的耐药性分析

细茵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

2.3.1主要G一杆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属对常规抗生素产生了

操作规程》_13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常规鉴定。以英国先德微

生物细菌/药敏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及K—B法,结果判定及质量控制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前称NCCI。S)2009版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f2]。

高度耐药性,有的耐药率达到100%。实验表明,主要病原菌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在oOA~11.83%之间,对

临床使用广泛的头孢类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耐药率,见表

1。2.3.2

1.6统计学处理应用软件WHONET5.4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检验科邮

编163712

G+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0%~5.12%对

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达89%。对我院2007年至2009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见表2。

收稿日期2011--01--03

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水平。出现肝硬化后,可使载脂蛋白和血脂水平发生改变,有文献报道Child—plugh分级很大程度上决定血脂和载蛋白的水平,血脂水平随肝功能损害加重而降低,血脂水平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

[23

2005.21(1):34—35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EJ3.中华肝病杂志,2010,12(6):324—326

[33赵海静.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探讨[J].中华当代医学。2006,4

(4):66—67

重要指标,可用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脂TC、TG、Apo—Al、Apo—B较对照组明

显下降(P<0.01),Child~plughC级TC、TG、Apo_AI、Apo~B均明显低于Child—plughA、B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果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

总之,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脂代谢的紊乱,动态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对判断病

E43金宝艳,刘兆江.肝硬化与血脂关系的临床分析EJl.天津医药,

2007,35(6):472—473

[5]宋书宁,乌力吉,王秋平.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变化分析

[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791—792

E6J梁丽.李斓,黄国美.肝硬化患者血清脂类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

意义EJ3.贵州医药,2007.31(8):741—742E73

陈卓鹏,刘蓉.肝硬化患者血脂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EJ3.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l793—79

情、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

[1]陈祖森,梁兴.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

90例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卢小容

广东省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1,32(3)

参考文献(7条)

1.陈卓鹏;刘蓉 肝硬化患者血脂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2006(10)

2.梁丽;李斓;黄国美 肝硬化患者血清脂类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2007(08)3.宋书宁;乌力吉;王秋平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脂变化分析 2006(09)4.金宝艳;刘兆江 肝硬化与血脂关系的临床分析 2007(06)5.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肝病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2010(06)6.陈祖森;梁兴 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 2005(01)7.赵海静 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探讨 2006(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qhryxyxb201103014.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7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