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更新时间:2023-05-14 19: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

能力的培养与探索

横城小学 赵秋玲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再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此新课标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新课标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阅读阶段。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强调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学会运用。这一新的要求,是对传统识字教学的一大挑战,也是语文识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扎实、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为此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一动力,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才会情绪高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我尤其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为上好语文课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这一课时,一开始,我就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入手,设景激趣,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因为学生的家都住在离黄河不远

的地方)都知道黄河的哪些故事?学生都争着讲自己知道的黄河的故事,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恰到好处的引出新课:

“ 我们的朋友丁丁的家不住在黄河边,他家住在大海边,你们见过大海吗?”

学生有的说:“在电视里见过,水是蓝的。”

有的说:“在小人书上看到过,浪花很好看。”

有的说:“我在电视上看过,我觉得大海比我们这儿的黄河美多了。”

我因势利导:“是呀,大海比我们的黄河还要宽大,还要美,它有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去看大海,听大海美丽动人的故事呢?”

学生情绪高涨,都迫不及待的想去看,想去听。“可是大海很淘气,她给大家提了一个要求,大家只有把课文读熟了,认识了大海里的字娃娃,她才跟大家见面,才给大家讲动听的故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到?”

学生在想看大海、听大海故事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情绪高涨,积极主动的去读课文,认读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

一年级学生认字与认识其他事物一样有新鲜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听读课文,在课文中识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谓是一条捷径。在教学中,我经常性地采用这一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段中识字、句中识字、词中识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这一课时,我先由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感知课文内容,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听录音课文,教师范读给学生听,同桌互读,两人一本书一起读,自读的方法,来认识这些自己不认识而想认识的“字娃娃”,然后又缩小语境摘出相应的段、句、词、或短句来帮助学生认读生字。

例如:在教学《啄木鸟》一课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出示课文

第一段,让学生在段中感知要认识的字,并想办法去认识,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一棵苹果树生病了,身体里长了虫子”,学生在句中识字,而后出示词:‘一棵’、‘身体’让学生认读后再出示单个字 ‘棵’、‘身’、‘体’让学生认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句的优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学生在课文、段、句、词中认读生字,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不在是一味的为识字而识字,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兴致盎然,同时也提高了识字效率。

三、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在教学中,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去识字,采用和“生字娃娃”做朋友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打破了以往教师死教、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生字。

例如:在学习《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学生在兴趣正浓时开

始试读课文,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娃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字娃娃”,和“字娃娃”做朋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交流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字娃娃的时候: 有的说:“我是用拼音认识了‘住’、‘他’。”

有的说:“‘打’我是这样认识的:丁丁用手打人,就记住了‘打’,问同桌认识了‘条’。”

有的说:“‘亮’我读课文时和月在一起,我猜就是月亮,问同桌说就是月亮的‘亮’,就认识了。”

有的说:“爷爷的‘爷’是妈妈在家教我认识的。”

有的说:“‘鱼’我早就认识了,我家门前有个买鱼的,牌子上写着‘鱼店’两个字,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那是‘鱼店’,就是吃鱼的‘鱼’,小鱼的‘鱼’。”

还有的说:“‘故事’这两个字我是这样认识的,我有一本《阿凡提的故事》书,就有这两个字,我一读就知道了’。”

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认识一个字‘安’(学生板演在黑板上)那天我看见公安局的车上写着两个字‘公安’,我合在一起一想,后面哪个字就是‘安’。”

有的说:“ ”

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多,思维开阔,确实让人意想不到。在这样的识字方法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差异不同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投入到识记生字的活动中,并能同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同时,也

锻炼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识字教学的境界吗?

四、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识字,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学习、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生读准字音后,我注重学生识字潜能的挖掘,让学生广开思路,通过想想、说说、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努力做到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巧妙的办法去记、去认、去分辨;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扩词、说话练习来巩固,强化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例如: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了一些生字后,我问学生: “你们和这些字娃娃成了好朋友,那你们一定很喜欢它们了?为什么?”

学生有的说:“我特别喜欢‘亮’,因为月亮每天都出来,我爱看月亮。”

有的说:“我喜欢‘爷’,因为爷爷最疼爱我。”

有的说:“我喜欢‘故事’这两个字,因为我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

有的说:“我喜欢‘鱼’,因为我喜欢看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我也特别喜欢吃妈妈做得鱼,可香了。”

有的说:“我喜欢‘住、位、爷’,因为我家里住着一位老爷爷。”

有的说:“ ”

你听,学生们说得多棒!多真实!在这里更进一步落实了学生识字的过程,学生能把自己识字同身边的环境、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组词,并用所组的词说话,而且所说的话生动形象,贴近生活,说出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得到了开发,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得以训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有交流的价值,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不再仅仅去死教学生认字,学生也不再仅仅因为识字而去死记硬背,从而使师生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

总之, 新的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独白,应该是师生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张扬个性的活动。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中去学习、去享受、去陶冶。低年级识字教学更应是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3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