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物理鲁科版五四 第3章 光现象第三章达标检测卷

更新时间:2023-07-26 15: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第三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

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3.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

A .10°

B .15°

C .30°

D .60°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 .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 .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中的( )

1 6.如图所示,人眼在A 点看见河里B 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 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 .

B 点 B .B 点上方

C .B 点下方

D .B 点左方或右方

7.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 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 C .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 8.在“五岳

”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9.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小明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10.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11.新修的武昌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 m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C.自行车的尾灯

A.镜子中的“自己” B.湖水中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

14.身高1.70 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则镜中像高为________m。15.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

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水中的“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

16.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

湖面3 m,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__。如

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

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1

1 17.图中OA 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反射面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度,入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18.上海世博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晶莹剔透、喇叭状的装置——“阳光谷”,如图

所示。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在“阳光谷”节点上布置的

LED 星光灯以及在顶部布置的太阳能LED 星光灯,这些灯晚间可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按比例搭配可实现各种变色,达到“变幻莫测、流光溢彩”的效果。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9.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 20.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 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 点,折射光线经过A 点,请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23题6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 2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 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 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 点,纸板FON 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

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一枚细针。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

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________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2)将物块a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CD,如

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__________观察到物块a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记录下物块b底部所在的位置C′D′,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

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CD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C′D′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2)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图乙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a绕C点顺时

针旋转至图乙虚线所示的位置后,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b应绕C′点_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23.如图甲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1)图甲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

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________现象,此时入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θ。

1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__;若BC间距离为

2 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________(填“>”“=”或“<”)2 cm。

(3)如图乙所示,小彬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

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域______(填“①”“②”或“③”)内。

五、综合应用题(24题5分,25题9分,共14分)

24.某次打雷时,小明同学在看到远处的闪电时开始计时,经过3 s后听到了雷声,那么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他的距离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声=340 m/s)

25.利用激光束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最为精确的方法,测量工具是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台激光器,和登月行动中留在月球上的角反射列阵。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的宇宙航行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上边放置了一台重30 kg的“角反射列阵”,它由100块石英制成的角反射镜组成,排列成10行,每行10块。角反射器刚放好,各国立即向它发射激光。宇航员还没有离开月球,科学家就捕获到了反射光。后来,人们又不断把角反射器送到月球,其中阿波罗15号的角反射器由300块角反射镜组成,测月的误差已经减小到15 cm。

(1)想一想:我们能利用高能量、方向性好的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吗?为什么?

1

(2)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上准确画出所

给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并说出下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类似的装置()

A.自行车尾灯B.汽车后视镜C.手电筒反光罩(3)若从发射激光开始到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2.56 s,求月球和地球间的

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1

答案

一、1.A点拨:“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

2.D点拨: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小昆虫,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到水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C点拨: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D点拨: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故B错误;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C错误,D正确。

5.A点拨:B项与“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不符,C、D项与“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特点不符。

6.A点拨:人看到鱼时,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光路如图所示,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若对着看到的虚像B照射,激光刚好能照到小鱼。

7.A8.D

9.C点拨: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说明树梢的反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因此要将反光镜向下旋转。

10.B点拨:影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湖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11.B

12.C点拨:读思维导图可知,图中Ⅰ处要求填写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镜子中的“自己”、湖水有青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1

二、13.同一直线;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点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要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14.2;1.70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人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人到像的距离是人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此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1 m×2=

2 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

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高度仍为1.70 m。

15.折射;反射点拨:小鱼在水中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小鸟在天上,我们看到的水中的“小鸟”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16.6 m;7:25点拨: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彩虹桥的像和彩虹桥到水面的距离相等,都是3 m,因此它的“倒影”距桥面6 m。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挂钟指针的实际情况,如图,可以看到挂钟的实际时间是7:25。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到挂钟的实际时间是7:25。

17.BO;NM;ED;30;30;20

18.红;绿;蓝

三、19.解:如图所示。

20.解:如图所示。

1

1 第一学期四、21.(1)纸板FON 与纸板EON 不在同一平面内(或纸板ENF 没有垂直平面镜)

(2)测量每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对应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方便弯折并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2.(1)垂直 (2)玻璃板;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关于镜面对称 (4)逆时针 点拨:(1)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放置;如果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物块的像与物块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有可能找不到像。(2)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CD 扎数个眼,发现线段C ′D ′上也布满了针眼,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关系。(4)将物块a 绕C 点顺时针旋转至图乙虚线所示

的位置后,由于像物相对于镜面对称,故物块b 应绕C ′点逆时针旋转。

23.(1)折射;小于 (2)增加;> (3)平行于DE ;② 点拨:(1)水槽中未加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 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到B 点位置,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时入射角小于∠θ。(2)要使B 处的光点移到C 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若BC 间距离为2 cm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大于2 cm 。(3)因为光在水中与空气中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则为了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 方向传播,激光笔应该与DE 平行入射到区域②的位置,才能实现。 五、24.解:方法一 距离s =v 声t =340 m/s×3 s =1 020 m 。 点拨: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极快,故光从打雷处传播到人眼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则打雷处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声音传播3 s 的距离。 方法二 声光同时从打雷处向人耳传播,声音所用的时间比光多3 s ,则有 s v 声-s v 光=Δt ,s 340 m/s -s 3.0×108 m/s =3 s ,解得s =1 020 m 。 25.解:(1)不能,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如图所示;A (3)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s =vt =3×108 m/s×2.56 s 2=

3.84×105km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c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