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德自律行为

更新时间:2024-06-10 0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

(目录)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概念 (一)道德的内涵 (二)道德自律的内涵

(三)道德自律行为与其他典型行为的关系 二、道德自律行为的功能及意义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功能 (二)道德自律行为的意义

三、道德自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及理想表现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构成要素 (二)道德自律行为的理想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现状 四、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机理与方法 (一)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机理 (二)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方法

1.主动学习道德自律规范 2.内化产生道德自律情感 3.自觉磨练道德自律意志 4.积极投身道德自律行动

五、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培养方案

(一)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构筑德性教育载体 (二)充分挖掘各方潜力,构建多元教育平台 (三)坚持管理指导相结合,实施全面有效措施 六、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测评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标志性表现 (二)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标志性表现 (三)实施测评

1

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概念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03年,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从当年开始,将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全面、具体、简明、易行的行为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包括八方面: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热爱祖国,服

2

务人民;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遵纪守法,弘扬正气;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热爱生活,强健体魄。 (二)道德自律的内涵

自律顾名思义指自己约束自己,道德自律则是自己约束自己而行道德。 具体而言,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在认同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良心),并依据内化的道德法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理解并践行道德法则的前提下,培养出一种道德信仰,用这种道德信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

道德自律具有自主、自愿、自控、自觉的特点。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时刻以道德自律。 (三)道德自律行为与其他典型行为的关系

道德自律行为是山东大学大学生人格培育体系十一种典型行为培养内容之一,是形成健全人格和培养成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十项典型行为的基础,在整个人格培育体系中占据着基础与核心的地位。

道德自律行为与自我心理调控、责任担当共同作为最基本的调控自我的行为,在调控自我行为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我心理调控行为为道德自律行为提供了心理保障,而道德自律行为的养成又能够极大地促进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与行为的发展。

二、道德自律行为的功能及意义 (一) 道德自律行为的功能

道德自律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自律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自律具有四方面的功能。

1.认知功能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道德自律可以引导人们认知自己,认知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帮助人们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2.调节功能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人们道德自律,以自己符合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

3

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3.修养功能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道德自律可以修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正义感和幸福感等观念,使其修养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发展功能 道德更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趋善”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可以在道德自律的过程中,尽情地体味道德历史的发展,把握社会现实的变化,预期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呼唤新的价值追求。 (二) 道德自律行为的意义

道德自律作为行为者的道德能力,是其约束自己而道德施为的主体性力量。道德自律的这种力量出自自身,并规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有序进行具有根本性意义,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道德自律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道德自律行为首先是一种自我约束。大学是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环境,然而开放自由不等于没有纪律、放任自流。大学生必须加强道德自律才能更好的适应这种自由的环境,在自觉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程度的身心发展。培养道德自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对于规范自我行为的重要意义,可以以道德为准则规范自我行为,了解哪些应该做而哪些不应该做,并促使自己按照道德规范来参与社会生活。

【例】在大学里,逃课的现象是时常发生的,进入大学之后,好多人因摆脱了高中时的学业压力和严格束缚,使得自己丧失了自觉性,随意逃课,任意外出。而正是这种不自觉性,使得其不适应大学环境,造成在期末考试时不及格、重修,更有甚者不能按时毕业。大学的自由本应该是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但由于学生本身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行为结果就会与大学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2.道德自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当代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志存高远,勤奋学习,遵纪守法,严于利己,诚实守信,明礼修身,有利于其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道德自律的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同学中间容易树立较高的威信,同时又可以为自己赢得话语权。而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例】王晨 1991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四学生,2011年海淀区人大代表。在学习上,严于律己,保送研究生。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北师青年报》的社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学校热点,在老师和同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从而被老师和同学推荐当选人大代表。

3.道德自律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依赖很多要素,但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格魅力。而作为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个体,最基本的就是要能够做到道德自律。能够做到道德自律就意味着这个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知道道德底线的存在,能够自觉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社会上的人们普遍愿意与具有道德意识的人打交道,没有人愿意跟道德自律能力差的人在一起相处。通过道德自律培养起来的良好的个人形象也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做到道德自律的大学生一般也拥有比较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宿舍中,如果有同学自律能力较差,彻夜上网聊天,不顾及其他同学的作息时间,必然会造成宿舍生活环境的不和谐,使其人际关系变得一塌糊涂,最终造成其自身不能健康发展,同时又造成对他人的恶劣影响。

4.道德自律有利于大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最终落脚点是不断完善自己人格,从而提升德性修养。而道德品性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慎其独”,即慎独。慎独既是道德品质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处于无人注意、无人监督时,也能自觉地、坚贞不渝地按照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通过提供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可以将大学生塑造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可用之才。

【例】徐本禹,一个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普通大学生,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当他站在央视的领奖台上泪流满面地向人们讲述他执教的那所小学,以及他深爱的那群孩子时,观众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出来。他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他却放弃了令众多学子羡慕的公费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徐本禹的事迹感动着国人,更感动着大水乡贫穷而又纯朴的父老乡亲。他自觉地、

5

坚贞不渝地按照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于无声处默默地为社会贡献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微博力量,他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高尚道德的可用之才。

5.道德自律有利于大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

能够做到道德自律的个体说明他具有基本的道德意识,只有能够道德自律的个体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道德自律的人可以给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口碑,可以拥有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结果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这时,有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了地毯上有一个纸团。地毯很干净,那个纸团显得很不协调。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生活中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小小的不经意,错失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而那些注意抓住细节、细心做人处世的人,却往往获得不经意的成功。

6.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是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社会成员都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自律有助于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道德环境及良好社会舆情环境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如果社会成员人人都能坚持道德自律,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公交车司机生命垂危仍然记挂乘客安全)2007年11月29日,武汉957快支车队的司机曹师傅,将车开到玉泉营附近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我觉得身体不太舒服”,曹师傅对同车售票员说了一句,然后就把车停在了路边。随后,售票员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然后赶紧与车队联系,急调下班车将车上的乘客转运。曹师傅在送往医院后死亡,死因是心脏病突发。记者了解到,送到

6

医院时,司机已经没有知觉了。医院采取氧气装置、静脉注射、输液治疗、心肺复苏等方法进行全力抢救,但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换回司机师傅宝贵的生命。医生初步分析很可能因心脏病突发导致猝死。“心脏病猝死的人发病时十分痛苦,司机能在最后关头还想到在安全的地方停车,是很不容易的”,医学专家告诉记者。曹师傅恪守职业道德,将乘客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秒钟谱写了一曲道德自律的赞歌。充分说明了道德自律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道德自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及理想表现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构成要素

剖析道德自律行为构成,可以将其要素分为四个层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道德自律行为始于道德认知,形于道德情感,成于道德意志,归于道德行动,符合“知-情-意-行”的个体活动发展规律,也据此构成自低至高的道德自律行为阶梯。

1.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道德自律行为发生的源头所在。是指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它既是道德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先导,是促使道德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也是道德自律的导向性机制。

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首先要引导其认知相关的道德规范。 道德认知的高水平表现:行为者具有很高的道德认知水平,非常了解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法规以及个人诚信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自律行为增进的主体需要。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它具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第二、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第三、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

7

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培养道德情感是确保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持久存在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主动诉求和自身需要。

道德情感的高水平表现: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个体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知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道德自律行为升华的精神品质。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责任中克服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的能力和毅力,表现为实际行动中果断、坚决、勇敢、自制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道德意志能促使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情感,克服各种困难障碍,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行为习惯。

道德意志的高水平表现:达到道德自主。即行为者在认知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对道德法则无比敬重,有着强烈的实现道德自律的愿望,理性意志所制定的准则合乎普遍的道德法则。

4.道德行动

道德行动是道德自律行为回归的真实外显。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是人的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行动是个体道德品质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道德自律行为培育的落脚点。

道德行动的高水平表现:达到道德自由。此阶段的道德自律行为,是由行为者道德人格自由实现的。具备了这种完美的道德人格,也就涵养成为了道德之人,具备了稳定持久的道德自律品格,道德自律成为了他的真实生活。这是道德自律轻松自如、无拘无束的自由阶段,也是整个道德自律行为的最终理想状态。 (三)道德自律行为的理想表现

通过对各构成要素的分析和表述,我们认为,行为者道德自律行为最终达到的理想表现是内化成道德意志,达到慎独状态,实现道德自由。

道德意志的形成需要行为者对自身进行意识内化,在认知了规范、了解了自己需要做什么,并在实践当中不断总结之后,道德自律行为才会逐渐深入个体的内心,内化成个体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

8

大学生通过在日常行为规范中不断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最终实现慎独状态。即大学生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有违做人原则之事。在这种理想状态下,道德自律成为了大学生自身的真实生活,随时随地都能驾轻就熟地贯彻始终,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大学生都能严格遵循社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四)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基本能够做到道德自律,在生活中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有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虽然能基本做到道德自律,但是偶尔也会发生不能道德自律的行为。比如快交作业的时候偶尔抄抄同学的作业,记录测试成绩的时候偶尔虚报自己的成绩等。他们赞同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各级组织都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自己又我行我素;他们赞同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社会价值实现之中,而现实中又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表现都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相差甚远。虽然这些问题看似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却给学生埋下了不能用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不能进行道德自律的祸根。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数目的这类学生存在。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做到道德自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讲诚信行为,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弄虚作假、言行不一等;(2)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如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打架斗殴、随意缺课等;(3)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浪费粮食、找工作频繁违约、实习时不遵守用人单位规定擅自离岗等。这类学生只占学生主体的一小部分。

鉴于目前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现状,虽然有问题出现,但是通过系统的道德自律培养以及个体矫正,完全可以让这些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自律行为。 四、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机理与方法 (一)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机理

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自律行为水平,应从四方面入手:“知”——学习道德自律规范;“情”——产生道德自律情感;“意”——磨练道德自律意志;“行”——投身道德自律行动。这四个方面既符合道德自律行为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

9

合个体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实践发展规律。

1.知:学习道德自律规范

“知”即认知,指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处于提升机理的第一层次,属于个体的半自发性行为。一方面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一个人自觉地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必须首先对这些自律规范有所认识,掌握一系列的道德自律内容,形成一定的道德自律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对行为的是非善恶等道德因果作出道德判断和评价,从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2.情:产生道德自律情感

“情”即情感,指个体在对道德规范有了相应认知基础上,在情感上予以认同、接纳,并用生命去体验和内化。处于提升机理的第二层次,属于个体的自发性行为。道德情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主动诉求和自身需要,主要依靠学生自身涵养而产生。

道德情感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支撑和推动作用。道德概念和规范只有让个体在情感上予以认同、接纳,并用生命去体验和内化,外在的道德观念才能真正地内化为人的品德。在这样的道德认识及相应情感的引导、强化作用下所做出的道德行为,是个人道德情感的展现,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心理活动过程。

3.意:磨练道德自律意志

“意”即意志,指个体作出行为的意向(决定)与对行为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决心)。处于提升机理的第三层次,属于自觉性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

意志是认知与情感升华的结晶,是个体生活的强大精神支柱。学生个体在认知并产生情感的情况下,可能仍然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努力磨练自身的道德意志,以期实现持久稳定的道德品格。

4.行:投身道德自律行动

“行”即行动,指个体能主动自觉自愿地遵从和践履道德的原则、规范。处于提升机理的第四层次,属于自动性行为。这时道德自律不是被迫的,既不需要

10

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行为习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学习和理解,我们将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机理分为四个层次,但无论在那个层次,道德认知和磨练道德意志都不会停止。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道德自律行为水平的提升会伴随人的一生。

道德自律行为的理想目标,是使学生生成的道德自律品格,以一种稳定、恒久的形式积淀下来,只有形成稳定、恒久的道德自律品格才标志着道德自律行为理想状态的真正实现。

(二)道德自律行为水平提升的方法

学生个体要想提升道德自律行为水平,首先要对道德自律规范完全认知,然后进一步激发自身的道德需要,并努力培养和形成道德情感,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最终积极投身道德自律行动,逐步养成个人道德自律行为习惯,自动地去践履道德自律行为。

1.主动学习道德自律规范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知识掌握、自我认知和榜样示范等),获取对道德自律规范的认知与思考,包括道德自律概念的形成,道德自律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道德自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过程。

知识掌握:既可以通过书本、报刊、网络、QQ群等平台自主辨别、主动搜集相关道德自律素材,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可参加学校及其它部门、机构、学生会、协会、社团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氛围中自觉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将会对道德自律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学会区分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

自我认知:大学生对照公民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剖析,看看自己的行为哪些符合道德规范,再进一步分辨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哪些是自觉的,哪些是被动,最后要对被动行为进行自我反思、提升。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个人日记、思想汇报和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从而促进自身完全认知道德自律行为。

榜样示范:大学生通过自觉听取模范事迹报告会、班会和团日活动,学习道德自律榜样的事迹(包括当代的榜样、身边的榜样、古代的榜样等),查找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明确应该如何自觉履行责任,从而达到认知规范的目的。

2.内化产生道德自律情感

道德自律情感的内化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

11

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增强正面的),二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改正负面的)。学生形成道德自律情感主要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主题讨论活动:学生认知了道德规范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班会、团日活动或其它活动中自觉展开主题讨论,积极发言,阐述自己对道德自律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藉此抒发自己的道德情感,实现情感的自我强化。

心得交流活动:学生可以自觉利用班会、团会和学习会等多种场合,以小组交流、宿舍讨论和道德日记互阅等多种方式彼此交流自己道德情感的产生历程,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

典型事例分析:自觉定期收看道德讨论专题、模范人物宣传、励志电影等影像资料,并通过观后感交流想法,对典型事例中的道德情感分析,促进以责任感、耻辱感、自尊感、荣誉感等为主的道德情感的内化形成。

3.自觉磨练道德自律意志

学生个体要有意识的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提高对道德现象的分析、评价、判断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选择能力。磨练道德自律意志主要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参与情境磨练:学生要特别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境磨练,通过一些情景剧、真实场景参与等形式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如开卷考试、请销假检查等)。

借助集体力量:学生应学会借助集体力量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如遵守规章制度、接受师生监督、参加集体活动,克制欲望、抵制诱惑,这一切都可磨练学生的道德意志,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增强其自律性。

坚持循序渐进:学生要自觉坚持循序渐进,努力从小事做起,有意识地去做自己虽不感兴趣但却必须做的富有意义的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如上课注意听讲、坚持跑步、按时作息,坚持写日记等。完成这些小事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意志力的过程。

4.积极投身道德自律行动

学生个体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参加符合自身道德自律行为发展的实践活动。这一过程,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和方法。

参与道德活动:学生应关注社会中的各种道德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如参与交通协管、支教、服务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要坚持固定时间参与,在日积月累

12

的活动中巩固道德认知、体验道德价值,升华自身的道德自律。

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一般包括团队社会调研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暑期“三下乡”活动等。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目标要求、内容、原则存在一致性。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进行道德调研、自觉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服务社区、服务农村等),自觉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自身道德自律行为培养的重要途径。

日常行为训练:学生自觉加强日常行为,可以有效避免道德规范只在某些偶然的场合中出现。比如,参加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自律协会、社团等)的文明行动系列活动,并随着学生道德自律行为水平的提升,可以参加“文明教室申请”、“文明宿舍申请”、“文明团支部申请”、“申请免监考制度”等“文明申请”活动,使文明自律活动达到更高层次。学生自治组织帮助全体同学一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种自主活动形式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同时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道德自律行为在自觉的日常行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五、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培养方案

学校培养主要是通过构筑德性教育载体、构建多元教育平台、实施全面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尽早养成道德自律意识,将道德信仰在一系列行动中贯彻落实,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一)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构筑德性教育载体

以学生工作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主抓手,构建德性教育载体。徐显明校长不只一次地在讲话中提到“世界一流大学应当充分彰显它的德性”,“把山东大学办成中国最有德性的大学”,这充分说明了德性教育的重要性。德性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认同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自觉践履道德规范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就应该以德性教育为载体,从而使学生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得:思维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唤醒,潜能得到显发,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鸣,身心得到愉悦。

德性教育的要点主要包括:(1)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公民基本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同感;(2)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领悟当今社会的主流道德观;(3)加强党团教育,以党团组织活动以及相关事例为主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腐败官员纷纷落马的典

13

型案例对学生加强廉政自律教育;(4)典型事例教育,一方面是以国家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典型事例对学生加强教育,另一方面重点宣传学生身边的道德自律的典范以及优秀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有价值的内容。 (二)充分挖掘各方潜力,构建多元教育平台

1.严格规范实施程序,努力搭建制度平台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它的实施效力,因此,搭建制度平台是培育道德自律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整个培养程序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比如,严格贯彻落实定期摸查制度,辅导员与相关教师应当定期组织摸查,摸查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谈话、学生纪实性表现记录,发现学生在最近这一阶段的道德自律表现情况;严格落实学生个人道德自律行为档案跟踪制度,学生在学年内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总结反思,发现没有完成的学生需要及时敦促,档案记录需要定期抽查补充。

2.推进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合作,积极打造网络平台

对学生进行道德自律行为的培养,学校是一个重要渠道,但是不能忽视了社会和家庭的作用。网络平台的构建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进行三位一体的合作。学校要建立并完善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制度,积极听取社会、家长对道德自律培养方案的意见,同时应该积极挖掘家长和社会的资源,达到共赢的效果。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给孩子以示范带动作用;另外应该多与学校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学校和社会在资源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社会可以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公园等建立道德自律教育基地,开展有益的活动,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履道德自律。

【例】(竹青知行园:吉大师生的又一个道德教育实践平台)2009年6月12

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党委书记边铁与长春市东站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正礼共同为“竹青知行园”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社会教育及实践基地揭牌,这标志着吉大师生又正式多了一个接受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同时对弘扬谭竹青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3.通过多种活动设计,切实构建体验平台

学生体验道德,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升华

14

的过程。在各种体验环境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最终使学生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格。另外,通过各式各样的体验,学生能够明白道理,从而使道德情感逐步内化为道德习惯。因此,体验式教育是道德自律行为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必须抓好这个平台的建设。

体验平台的建设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班级活动。比如可以通过班干部轮岗制度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通过班干部轮岗制度,使班级的全体同学都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体验班级工作的艰辛,增强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能够自我践履道德自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好习惯。

(2)团队活动。团队是促进学生践履道德自律的另一个体验环境。通过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在为人处世方方面面都需要做到道德自律。比如可以通过组织支教活动,在支教活动中,需要学生能够做到道德自律,条件艰苦的时候不能退缩,任务完不成的时候需要积极想办法处理等,通过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另外,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自行进行团体素质拓展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比如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坚持下来而不能当“逃兵”,这也可以看作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表现之一。

(3)日常实践活动。可以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团体实践。如“小月月事件”等社会热点讨论,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寻找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对这些不道德行为加以剖析和梳理,进而以事实说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该怎么做,提高道德自律的意识。

(三)坚持管理指导相结合,实施全面有效措施

1.日常管理层面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法和步骤:(1)在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课、年级大会等覆盖全体学生的课堂或会议上,给学生讲解道德自律方面的相关知识,强调道德自律的重要性;(2)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的系列活动,给新生从大一就灌输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并在四年内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体现道德自律教育的长期性;(3)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通过相应的游戏、交流等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关于道德自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去践履这一行

15

为;(4)在事务性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对相关事务的反应,如在进行综合测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是否有学生弄虚作假等。

2.分类指导层面

在组织定期摸查之后,教师与辅导员应当综合分析、分类指导。如果学生测评后在两个标志性表现上都可以达到“A”的层级,我们可以在第二类和第三类行为中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促使其拥有成功人格素养;如果学生测评后在两个标志性表现上基本在“B”的层级,应该对学生进行道德自律培养教育,加强榜样认知教育,促使学生向榜样看齐,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自律行为;如果学生在测评后出现较多没有做到道德自律的行为,标志性表现出现“C”的情况,教师与辅导员应该对其进行个体矫正,通过个别谈话、单独辅导等形式,加强自律教育。

个体矫正方案应根据问题的主要表现具体实施,如果是个体心理问题造成,则要通过心理咨询解除其心理问题,辅助以针对性较强的辅导员管理方案;如果并非心理问题引起的或心理问题较轻,则要以管理方案为主,心理咨询为辅。针对个体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矫正方法,以期培养个体道德自律行为,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个体矫正方案主要如下表: 问题类别 主要表现 做事经常不讲诚信 个人诚信方面 与人相处时不以诚相待 遵守道德规范方面 对规范认同简单化 反思较少或不反思 行为反思方面 行为反思不正确 反思过度导致个体沮丧

16

管理矫正方案 结合读书活动、单独谈心开展阅读疗法与心理咨询 引导集体互动进行认知矫正 单独谈心分析个体原因 引导集体互动进行认知矫正 发挥榜样作用进行教育引导 定期了解个体行为反思情况 安排能力较强个体帮助正确引导 单独谈心分析个体原因 不能认同正确规范 对规范理解存在误区

六、大学生道德自律行为测评 (一)道德自律行为的标志性表现

道德自律这一典型行为的标志性表现有两个:一个是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情况,另一个是个人诚信与遵纪守法情况。对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分为三个表现层级——A、B、C。“A”表现为无论与人相处,还是个人独处,都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B”表现为与人相处时,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C”表现为时有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个人诚信与遵纪守法情况分为两个表现层级——A、C。“A”表现为诚实守信,从来没有违纪违法行为;“C”表现为有不诚信或违纪违法的行为。

(二)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标志性表现

1.这两个表现是道德自律行为的基础构成要素

两个标志性表现体现了道德主体的个人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立于世,以诚为本,这是最基本的社会生存法则,如果一个人缺失了诚信,那他将会失去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根基。另外,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个人诚信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作为主体在社会生存必备的基本法则,诚信领域与社会道德规范领域是道德主体发生道德自律行为的基础领域,也是道德自律行为的基础构成要素。 2.这两个表现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易于量化

比起其他的表现形式,这两个标志性表现量化起来相对较为容易。以诚信方面为例,只存在着个人讲诚信与不讲诚信两个方面(所谓“善意的谎言”之类不在本课题讨论范围之列),给出具体的行为之后比较容易观察学生的答案,测评结果相对客观。比如“是否曾经考试作弊”,“是否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存在抄袭现象”等问题的答案只有“是”或“否”两个选项,在测评中不设置“偶尔”之类折中的选项,因为只要是曾经做过这些反面的事情都是个人不讲诚信的表现。同样的,在社会道德规范领域内,也可以通过标志性表现来测评主体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事事遵守道德规范,根据学生的测评水平来确定下一步具体的培养方案。 3.这两个表现能够为个体道德自律行为发展提供主要的事实依据

在学生个体发展道德自律行为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与事实情景作为支撑,以便对比发现自身目前状态,并作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选择这两

17

个标志性表现可以为学生在发展自身道德自律行为的时候提供主要事实依据与事实情景,能够给学生创设比较客观公正的环境来对个体进行对比反思,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自律的理想状态。 (三)实施测评

附:典型行为表现测评表 行为类别 1.调控自我行为 1.2道德1.2.2自律个人诚行为 信与遵纪守法情况 C 有不诚信或违纪违法行为 A 1.2.1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情况 B A 典型行为 标志性表现 标志性 表现层级 无论与人相处,还是个人独处,分为优、都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良、弱三标志性表现层级特征 典型行为表现测评 典型行为表现层级 与人相处时,能够遵守社会道德级: 规范 优:该项典型行为所有标志性诚实守信,从来没有违纪违法行表现为A 为 良:该项典型行为所有标志性表现没有C项 弱:该项典型行为的标志性表现中有C项 C 时有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1.自评。对照我们的典型行为测评表,让每个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告诉 学生一定要客观、实事求是,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有助于各项素质的提升。 2.互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人数最多不超过15人,在小组之

18

内,相互之间进行测评,告诉学生测评时仍然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3.结果汇总。根据测出的结果,某个学生两项标志性表现没有C项,说明该学生道德自律行为的表现是良好的,具备健全人格要素。否则,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并进行重点培养。

4.点评。辅导员把自评、互评的结果汇总后,对每个学生进行点评。点评要到位,言语要得当,重点是指出努力的方向,多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话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5.结果的保存

每个学生每年的测评和点评结果都要存档,毕业时要做最后一次点评。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和谐而宽松的氛围中逐步培养起道德自律行为能力,在人格培育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撰稿人: 曾志英 王璐璐 宋玉浩 姜钰

2012年3月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bw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