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09 18: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专业论文

汽车驾驶员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教育与对策

姓 名:周秋生

身份证号:110105196908208136 等 级:技师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北京公交职业技能学校 鉴定单位:北京第二十九职业鉴定所 日 期: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三日

I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摘 要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通车道路里程的增长以及驾驶员队伍的日渐壮大, 疲劳驾驶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在精神因素、生理因素以及身体因素共同并且相互交替影响的情况下,产生了连续、复杂的驾驶疲劳, 而驾驶疲劳的产生势必引发对安全驾驶的影响。据调查发现,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单单一种因素所导致的,这些因素既相互影响、渗透,而又相互孤立、单独,本文通过对疲劳驾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旨在为了找出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找出对策一一解决。 关键词: 疲劳驾驶;表现;成因分析;影响;预防对策

II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一、疲劳驾驶的定义 ················· 4 二、疲劳驾驶的表现 ················· 5 (一)注意力下降、生理心理机能失调 ········· 5 (二)疲倦易打瞌睡 ················· 5 (三)操作缓慢,反应迟钝 ·············· 7 (四)驾驶技能下降 ················· 6 (五)知觉功能的减弱 ················ 6 (六)肢体乏力 ··················· 6 (七)思维能力减弱、记忆力下降 ··········· 7 三、疲劳驾驶成因分析 ················ 7 (一)驾驶工作条件 ················· 7 (二)驾驶员的生理因素 ··············· 7 (三)生活环境因素 ················· 8 (四)车内车外环境因素 ··············· 9 (五)其他因素 ··················· 10 四、疲劳驾驶的危害性 ················ 10 (一)精神上 ···················· 11 (二)体力上 ···················· 11 (三)操作上 ···················· 11

III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五、疲劳驾驶的预防对策 ··············· 12 (一)提高驾驶员自身的预防意识 ··········· 12 1. 保持生理及心理机能的相对稳定,学会自我调节 ···· 12 2. 提高自身安全驾驶操作技能 ············· 12 3. 杜绝带病驾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 13 4.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及注意平时的身体锻炼 ······ 13 5. 合理安排途中休息,控制连续开车时间 ········ 14 6. 事先应做好旅途、车程的计划 ············ 15 (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汽车科技 ········· 15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 16 1. 健全强制休息机制,修建驾驶员休息服务站 ······ 16 2. 加强相关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意识 ··········· 16 3. 提升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水平 ········· 17 结束语 ······················· 17 参 考 文 ······················ 18

IV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一、疲劳驾驶的定义

疲劳的定义较为抽象。纷繁复杂的生理反应以及心理现象共同引起了人体的疲劳,人体的过度不适十分容易导致打瞌睡、判断力降低、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减弱等等,随着这些身体不适的进一步加剧,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各种交感神经活动逐步减弱,人体反应的灵敏度下降,容易产生一些幻觉等等。此外,当一个人处于十分不舒适的环境当中,且无法从其完全脱离出来时,那么就会产生一种疲劳状态,这种状态经过日积月累的过程,其开始和恢复都具有突然性,而且不会具体地发生在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长时间的、连续的过度脑力活动,超过人体上限的、繁重的体力劳动,都会导致疲劳现象的发生, 从而进一步引发打瞌睡精神现象的产生,再加上这种昏昏欲睡的精神状态,在身体出现极度疲劳的状态下,是任何人都所不能够抗拒的一种状态。疲劳与机体损伤是存在差异的,当一个人处于疲劳状态时,但并不代表其机体受到了损伤。

一般情况下,所谓疲劳驾驶就是长期处于一种心理以及生理机能失调的状态下,仍然继续长时间地、不间断地驾驶,进而进一步加剧疲劳驾驶的产生。疲劳驾驶的表现有许多种,诸如驾驶操作不灵活、动作迟缓,应急反应的灵敏度低下、躯体乏力、视力模糊以及腿脚麻木等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无形中大大地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技能。一旦驾驶员进入疲劳状态,其判断力、思维能力以及感觉感知都会

5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驾驶的过程当中十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驾驶员由于各种各样的自身原因,长期地处于工作状态、晚上没有足够的睡眠、心情不佳、体质下降以及生病等等所导致的疲劳,又带着疲劳继续驾驶,都是属于疲劳驾驶的范畴。

人体的疲劳现象可以归类为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两种,这是以疲劳的不同性质来区分的。

心理疲劳:是由于驾驶员长时间并连续地不断地重复着枯燥单调的驾驶而引起的抑制反应。或者驾驶员在行车前,心情、情绪已经处于低落的状态,久而久之其心理状态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

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在短时间之内剧烈地活动,又或者连续集中地运动过量,导致人体肌肉内产生超过其自身负荷能力的乳酸,而引发的刺激反应。比如,腰酸背痛、眼睛疲劳、手脚麻木、腿部拉伤、肌肉酸痛等等。

二、疲劳驾驶的表现

(一)注意力下降、生理心理机能失调

长时间的疲劳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下降,其操作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接收外界信息时,表现为缓慢乃至迟钝。

(二)疲倦易打瞌睡

当人体自身出现头脑不清醒、思维不清晰,总是昏昏沉

6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沉,全身四肢都感觉乏力无比的时候,毋庸置疑,这些都是身体困倦释放出来的信号,从而使得人的闭眼时间不断加长,打瞌睡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发生的,有些情况过于严重者的,乃至会出现倒头就睡着的情况。

(三)操作缓慢,反应迟钝

当驾驶人员的驾驶操作失去灵敏度,且视力出现模糊,甚至看不清楚前方的事物及路线之后,其判断力、记忆功能都会出现很大程度上的偏差,从而会引发操作不当所带来的种种隐患,加之视野逐渐变得狭窄都会使其分辨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的不断下滑。

(四)驾驶技能下降

驾驶技能的下滑,直接导致驾驶员的换挡技能不灵活,驾驶动作不协调,尤其是油门操作的不平稳,都将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五)知觉功能的减弱

驾驶疲劳还会导致驾驶人员的感觉器官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及偏差,使其器官功能不断直线下滑,诸如器官功能衰退、活动紊乱的现象不断涌现,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视力减弱、听觉不清晰等等,情况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出现胡思乱想、浮想联翩的幻觉表现。

(六)肢体乏力

当驾驶员感到肢体乏力的时候,会直接引发体力减弱、操作不当,方向盘、换挡以及踩油门等操作主动性逐渐下降。

7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七)思维能力减弱、记忆力下降

忘记注意车前、车侧以及车后等等四周的路况,没有留意交通指示灯信号来正常行驶,急转弯时没有打开转向指示灯等等非正常驾驶操作,都是驾驶员过度疲劳的缘故而引起的驾驶操作紊乱。

主要表现为思维不清晰、头脑不清醒,而且对外界事物思维判断力下降。

三、疲劳驾驶成因分析

(一)驾驶工作条件

连续地、长期地进行长途驾驶操作,时快时慢的车速,过于紧急地驶向目的地等等行车工作条件因素,都是引发疲劳驾驶的首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0至2小时为适应驾驶工作的努力期,精神良好;到了2至4小时为驾驶的顺利期,精神比较好;而到了6至10小时则会出现疲劳驾驶期,甚至超驾驶时间超过10个小时之后,这种疲劳便会加重,驾驶人员的神经感觉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症状会不断加重加剧。工作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驾驶人员的正常驾驶。

(二)驾驶员的生理因素

致使疲劳产生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睡眠质量不高、睡眠不足。据相关研究表明,夜间驾驶所导致的交通事故是白天驾驶的六倍之多,远远超过白天驾驶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换言之,五成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归因于睡眠不足。尤其是那

8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些驾龄较短、驾车技术一般的司机,更加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以及生理疲劳,比如,腰酸背痛、腿脚发麻、眼睛疲劳等等生理反应。驾龄短的司机行车经验不足,相比于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而言,更加容易形成心理疲劳。经验稍微丰富的司机,通常都有一些自我快速缓解身体疲劳的技巧,这些对于消除疲劳以及帮助自身恢复体力有一定的作用,当面临身体不适、突发事故、操作不当等等紧急状况下,都会从容、冷静地处理。

(三)生活环境因素

无论是驾车人员的人脉关系、夫妻关系,抑或者是社会关系、群体关系等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对驾车人员本身的疲劳驾驶产生一定的影响。驾驶员的领导、同事之间人际关系不好,尤其是家庭关系比较紧张或者糟糕,都会直接驾驶员心理失调,从而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心烦意燥以及思想压力过重等等不好的情绪,从而引发身心产生疲劳,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较大。

除此之外,驾车人员远离自身的工作地点以致上下班不方便,加之其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太甚好,家庭事务繁重、家庭压力大等等因素,都会造成对其精神压力过重而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司机的社交太广、人脉关系复杂,致使其自

9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图1人— 车— 环境系统信息流程图

身文娱活动时间过长、夜归等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上引发驾驶疲劳。

(四)车内车外环境因素

据研究发现,在驾驶操作过程当中, 车内环境、车外环境及驾驶室操作人机界面不合理等因素,都与疲劳的产生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比如,车内环境:空气质量差,车内座位、靠背等, 都对大脑皮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和振动严重;湿度、噪声、振动、照明、粉尘、座椅调整不当;与同车人关系紧张。车外环境:在午后、傍晚、凌晨、深夜时段行车;路面状况差;道路条件好,情况单一;风沙、雨、雾、雪天气行车;交通环境差

10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或交通条件拥挤。如,在高速公路以宽、平、直、分道行驶时, 尽管全封闭的良好道路条件,给驾驶带来了很高的安全系数。但是,由于驾驶员行驶一段路程后, 精力不集中以及思想容易分散,都将会因缺乏感官刺激而昏昏欲睡, 致使驾驶人员的反应能力会随之下降, 从而出现驾驶单调性疲劳。

图2驾驶疲劳与产生因素的关系模型

(五)其他因素

众所周知,当人在生病期间是十分容易产生疲劳的,然而,一些驾驶员为了完全单位委派的紧急任务或者不想请假等等缘故,毅然带病驾驶,完全把自身的个人身体状况抛之脑后而不顾,即使服用了药物之后仍然继续驾驶车辆,这样也是造成疲劳驾驶的因素之一。

四、疲劳驾驶的危害性

11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一)精神上

疲劳驾驶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力、思维判断和身体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图3精神疲劳影响驾驶安全模型

(二)体力上

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

图4体力疲劳影响驾驶安全模型

(三)操作上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12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五、疲劳驾驶的预防对策

(一)提高驾驶员自身的预防意识

1. 保持生理及心理机能的相对稳定,学会自我调节 行车的途中,驾驶员要确保自身生理以及心理机能的相对稳定,遇事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尽可能保持良好、平稳的心理状态,以一种豁达、宽容以及理解的情绪去待人接物。同时,还要善于自我安慰及自我调节,驾驶时间不宜过长,谨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驾车原则,这样才能相对稳定地安全行车。

当心情不佳或者烦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聆听舒缓的轻音乐,保持驾驶室通风以及调节驾驶室的温度,注意调整好驾驶座位的高度及椅背的舒适度,让自己处于一种舒适的驾驶环境当中。感到任何疲倦或者不适都应该立即停止驾驶,在可以停靠的地方或者出口活动一下关节,伸伸腿脚,让身体各个部位休息一下,特别是视觉疲劳时,理应下车眺望远方,舒缓一下眼睛疲劳。

2. 提高自身安全驾驶操作技能

驾驶员要在实践中掌握娴熟的汽车驾驶操作技能,遇事具备临危不惧的良好心理品质,尤其是遭遇突发状况的时候,具备迅速处理应急应变事件的能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及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身安全驾驶的各项技能,善于观察及用心发现,主动学习并探索安全驾驶的规律,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安全驾车的操作技能。

13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3. 杜绝带病驾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常情况之下,当驾驶员带病或者出现体力下降、四肢乏力以及精神较差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驾驶,因为人体带有疾病的时候,都比较容易疲劳、记忆力下降以及精神不集中等等。不要以为是小病就过于疏忽,诸如感冒发烧、头疼胃疼等等身体各方面的不适,往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驾驶员的正常驾车技术带来影响。尤其是在执行长途运输以及任务繁重、紧急的情况下,驾驶人员切记带病行车。

驾驶员在行车之前,不宜食用一些刺激性太强、不易于肠胃消化、过于油腻等等食物,同时,也不要过饱,空腹开车也是尽量避免,也不要喝一些味道较浓的咖啡以及浓茶,切记饮酒,驾车饮酒是大忌。当行车过程当中感觉饥饿、口渴或者疲倦的时候,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柠檬酸、橘子汁等等酸性饮料,实在感到十分疲劳,可以喝少量的清茶或者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等等,这样有利于缓解疲劳或者减轻饥饿所带来的身体不适。

4.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及注意平时的身体锻炼 通常来讲,驾驶员应该保持每天都有八小时的睡眠时间,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驾驶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再者,充足的睡眠能够避免身体疲劳以及眼睛困倦。尤其是对于经常要夜间开车的驾驶员,他们都是黑白颠倒,采取白天睡觉的方式来补充睡眠,据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白天睡眠的质量及效果相当于夜间睡眠的71%左右,所以,白天睡觉的总时

14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间必须要比晚上的睡觉时间适当增加。最后,驾驶员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夜间娱乐性活动,保证睡眠的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尤其是要注意行车在外,不要因为时间紧急而放弃充足的睡眠。没有足够的睡眠,往往会导致精神恍惚,记忆力严重下滑,直接影响到驾驶操作技能的正常发挥。

从事驾驶职业的人员,由于其驾车时身体长期相对固定,会引起颈肩及腰背部的肌肉、韧带慢性疲劳性损伤。所以,平时要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就可以有效预防疲劳。针对驾驶员人体各个疲劳部位,搜集一些缓解疲劳的方法以及技巧,进行学习和锻炼,只有身体处于最佳 状态或者健康的状态,才能够增强身体的体质,从而减少疲劳的发生。

5. 合理安排途中休息,控制连续开车时间

当长途驾驶时,必须安排好中途休息,理应至少保证有2个驾驶员进行轮换驾驶,出车前规划好哪些地方可以停车、有哪些出口以及整个路程的路况等等,便于在中途能够进行定期休整或者轮换。行车的过程当中,尽量避免过于精神高度集中,尽量不要让眼睛总是老盯着公路中心线,这样会直接导致视觉和心理上的紧张,进而导致疲劳驾驶。驾驶员要学会自我调节,行车过程中感觉疲劳、困倦了,要及时采取措施,其次,驾驶时间不宜过长,尤其是当连续驾驶2至3个小时以后,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停车点休息活动一下,让

15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身体、精神稍作休息,缓解一下绷紧的精神,再继续行车。

6. 事先应做好旅途、车程的计划

在驾车出游的路上适时适地安排休息,或者与朋友轮流驾驶,对于缓解驾车疲劳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其次,事先了解清楚路途情况,在路上适时地进行中途休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疲劳驾驶。要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充足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是避免疲劳驾驶,才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法宝。

(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汽车科技

引入先进汽车科技或者研发智能报警系统,可以识别驾驶人员的眼电波、心电波、脑电波以及心率等等生理信号,还可以实时检测驾驶人员的反应能力、点头动作、握力、眼睛转动以及眼睑活动等等身体特征,从而能够借助这些先进的车道偏离报警监测系统以及疲劳驾驶预报系统,准确判断驾驶人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而提供行之有效的报警,提醒驾驶人员及时处理非正常驾驶,作出响应应急预案确保驾车安全。与此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控车辆在行车过程当中的加速度、速度以及白线位置等等运动参数,从而监测车辆是否处于失控状态还是正常运行状态。

此外,还可以引进疲劳驾驶预警装置。目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以及各种物理传感器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日趋成熟,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更加趋向实时性、可靠性、舒适度和集成度已经成为了可能。通过这些先进的疲劳预警装置,可以有效预防疲劳驾驶的产生,使用车道偏

16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离报警系统、心跳速度检测仪、驾驶人警示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监测系统以及头部位置检测仪等等,还可以直接实时监测驾驶人员的疲劳行为,从而有效降低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1. 健全强制休息机制,修建驾驶员休息服务站 完善长途客车、货车的行车规范,建立客运及货运驾驶员的最长驾车距离、中途休息时间以及每日驾车时限,一旦超过这个规定则要采取强行休息,这些都得依托多个交通管理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强制休息制度。比如,一次连续超过三个小时驾驶或者单程四百公里以上只配备一名驾驶员的客运、货运车辆,则要求至少停车进行休息三十分钟,而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间超过六百公里以上的驾驶员则要到附近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休息。

2. 加强相关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广告以及网络媒体等等多种媒介宣传相关交通法律法规,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以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重要性,宣扬疲劳驾驶的危害性,教育广大驾驶人员尤其是客运营运驾驶从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酒后驾车、疲劳驾车等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加强对运输单位、客运企业的安全管理,以此引起相关管理负责人以及驾驶人员对疲劳驾驶的重视,从源头

17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上杜绝因疲劳驾驶而酿成的悲剧发生。

3. 提升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执勤服务站点以及省际交通执法服务站等等场所的巡查力度,尤其是对于夜晚以及早晨时间段从事长途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的车辆进行监管管理,提升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水平,定点设置休息服务站点,对于不服从中途休息的疲劳驾驶人员采取强制性休息,最大程度上杜绝疲劳驾驶,从而减少因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一系列交通事故。

结 束

综上所述,疲劳驾驶是生理疲劳、心理疲劳以及精神疲劳交替影响的一系列复杂过程,产生疲劳驾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既是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影响,毋庸置疑,发生疲劳驾驶势必会对驾驶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疲劳驾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发现,随着驾驶道路路程的不断增长、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以及驾驶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多,疲劳驾驶的问题将会日渐突出,希望能够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王贞,孙传辉,曹阳,王立辉. 基于MEMS技术的疲劳驾驶预

警系统设计[J]

[2] 牟建霖.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起因之一[J]. 公路与汽运

18

浅谈疲劳驾驶及其预防与对策 周 秋 生

[3] 唐勇,刘海波,张铁壁. 基于小波技术的疲劳驾驶行为识别

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4] 刘党辉,孙朋,尹云霞. 嵌入式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J]. 测控

[5] 苑玮琦,窦元杰. 基于DSP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的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6] 彭召意,周玉,朱文球. 用于疲劳驾驶检测的人眼快速跟踪

方法[J]. 计算

[7] 任鑫峰,金治富,康慧. 疲劳驾驶与年龄、驾龄的关系[J].

道路交通与安全

[8] 张小欢,彭启琮.司机疲劳驾驶检测中人脸图像的快速人眼

定位[J]. 科技资讯

[9] 刘秀,王长君,何庆. 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与预防[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10] 王正国.道路交通伤研究和思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 李都厚,刘群,袁伟,刘浩学.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技术机工程

[12] 刘静霞.疲劳驾驶状态检测系统的设计[J]. 微型机与应用 [13] 王恺.疲劳驾驶的危害与预防[J]. 科技信息机电产品开发

论文作者: 周秋生

2016年9月23日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b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