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与农业科技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07 1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三农问题”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的温铁军(“温三农”)研究员于1996年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占我国总人口近70%。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
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城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
三农问题: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二元”结构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因为居住在农村的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是农民。 二、农业科学技术的内涵
一)内涵: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二)特点:(1)综合性和关联性(2)区域性(3)研究开发的周期长、难度大(4)应用的不稳定性(5)农业科学技术的保密性较差 1、 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
1、 微观作用。提高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比),促进经济增长、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节约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宏观作用。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引导农业结构调,提高农
业劳动者技能,开发能源,改善生态环境
三、科技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
?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二)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1.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根据对总体局势的客观判断,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即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根据这个新思路,新时期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是:从传统的仅仅关注农业科技问题转变为关注广义的“三农”科技问题。
3.不仅是农业问题,而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构成的关联性问题,科技对农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设施技术的发展为种植、养殖、加工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
4.科技对农村的重要性体现在科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等方面提供的支撑。
5.科技对农民的重要性体现在科技不仅仅是为农业劳动者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服务,还能为其它各个阶层的农民,比如大量进城进厂务工人员(农民工)提供与其就业相关的科技服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指标上,更表现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和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为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消除这种差别,为农民提供改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预防灾害等多方面的科技服务,使科技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将出现四大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科学研发的重大突破将使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产生质的飞跃,出现革命性变化。
(2)现代农业科学的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
(3)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的更大进展和更新、更广泛的应用,不仅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且使农业成为生物技术最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产业,从而推动农业、畜牧业(转基因动、植物)、能源、环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的面貌。
(4)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联系更为紧密,农业管理科学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将出现六个主要新领域 (1) 新物种塑造。(2)新快速繁育技术运用。(3)新农业工厂构建。(4)新人造食品和
饲料生产。(5)新能源开发。(6)新的空间领域拓展。、
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从狩猎到养殖,从采摘野果到种植,离不开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的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农业仍然需要发展,更需要科学。
1、 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2、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3、由“自然式”
向“设施式”发展;4、由“常规式”向“生态式”发展;5、由“单向式”向“综合式”发展;6、由“机械式”向“自动式”发展;7、由“化学式”向“生物式”发展。 一、 农业科研经济评价的意义及特点
1、评价的意义
有助于资金管理部门对农业科研的重视,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有助于科研单位提高自身的效率,有效的使用有限的资源,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研发 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或者科研单位之间经济效益的比较,从而优化宏观资源的配置 为推广决策服务,重点推广那些能够更多增产增收、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成果
2、评价特点
成果的产生在科研领域,经济收益的实现在生产领域
从研究到推广,到大规模的采纳,时间跨越度大,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适用于在生产中直接推广应用的农业科研成果,基础性研究、软科学(大部分)等难以计量其经济效果
只计算在农业领域内已经和可能实现的一次性直接经济效益,不包括其他领域的间接效益、不做跨领域的复杂计算
? 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的过程
投资立项——研究成果——推广——生产
? 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
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增量效益;估测效益;动态效益;效益计算是否真实、合理,不仅取决于方法,更取决于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评价的方法及应用实例、
? 事前评价
经济剩余法;直接效果比较法;模拟法;评分法??
? 事后评价
经济剩余法;直接效果比较法;生产函数法;营养效果法??
? 宏观效益评价 生产函数法
? 微观、中观效益评价 直接效果比较法;经济剩余法 方法一 直接效果比较法 一、概念及计算方法
根据某项新科研成果或拟开展科研项目预计能产生的新科研成果在推广应用后比所要替代的原有成果(下称对照)在产量、品质、利润或总和效果上的新增数量来估算新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
应用该方法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推广应用所考察的某项新科研成果或拟开展课题到底能为社会新增多少物质产品和经济效益,以及为研制、推广该项成果所投入的每单位经费能获得多大收益。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指标 1、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2、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3、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4、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
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是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产值增量与成本增量之差值。这一数据来源于科研人员提供的多年多点区域对比试验的加权平均值。
缩值系数是一个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小于1,反映科研成果在大范围内使用的效果,要小于区域对比试验中的效果的实际情况
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是指已经推广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累计值。是一个基础数据,由科研人员提供。例如,栽植果树新品种,可能要到第4年才产生效益,在第1年的推广规模要到第4年才能计入有效规模之中。
已投入的推广费用,指在已推广的规模上耗费的推广费用之和。由科研人员提供或估计。 总科研费用按总推广规模分摊在已推广和未来推广两个阶段。已推广规模不同于已推广的有效益规模。
总科研费用由科研单位提供。其复利值是对总科研费用进行动态计算后的数值。
农业技术进步评价问题研究
一、 进行技术进步评价的意义
1、实践意义 衡量经济增长方式(集约、粗放)的指标 衡量科技与经济关系的指标 是各级政府决策与考核的重要依据 2、理论意义
如何将技术进步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定量地测度出来是自上世纪50年代,R. Solow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以来理论与数量经济学不断探索的一个热点领域 这其中涉及到对诸如,
什么是技术进步?如何科学认识技术进步及其作用; 导致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
选择何种方法对技术进步进行精确度量等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对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都将是一个重要贡献。 二、技术进步评价理论发展脉络 1、技术进步率
所谓技术进步率,最先由Solow提出,表示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需要明确的是,技术进步率并不能与Solow残值划等号,严格地说,只是Solow及其以后的很多经济
学家都用Solow残值来代表技术进步率。 2、技术进步贡献率
所谓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指技术进步率与产出增长率的比值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是由 J. Kendrick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产出量与全部要素总投入量之比,用以表示技术在产出增长中的作用。 4、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因此,与技术进步率概念相对应,还存在一个全要素增长率的概念,其数值等于前后两个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以表示技术进步在产出增长中的作用。 关系:
技术进步率与全要素增长率这两个概念内涵上是一致的
全要素增长率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索罗残值的计算公式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只是选择的权重有所不同,因此计算出的技术进步率(全要素增长率)具体数值也有所不同。 1、Solow模型及其开创性意义
Solow(1957)认为:工业革命以来,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通过“既定生产函数任何一种形式的变动”表现出来,其中主要包括资本质量的改善或新资本中所蕴含的技术成果、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等。根据对技术进步的上述表述,Solow打破了Harrod-Domar模型中关于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的假设,通过数学推导给出了著名的Solow残值公式,开创了定量分析技术进步作用的先河。
2、 索洛模型
索洛模型引起了人们对技术进步作用认识 索洛模型开创了量化分析技术进步作用的先河 索洛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它假设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发生技术进步,也无法反映技术是如何内在决定和动态变化的。
Solow 余值的不足:
1、根据广义技术进步的定义,总产出增长率减去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就是最广义的技术进步作用。然而,这其中包含了一些与农业生产关系特别密切的特定因素,如自然灾害、区域因素、政策等,从实际出发,这些因素不适宜纳入技术进步的范畴,必须加以剔除。 2、是那些技术进步因素导致了经济增长?索罗残值法不能回答
总产出增长、广义技术进步、狭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某种特定因素的技术进步作用等概念的关系图:
四种作用途径对广义技术进步率的影响
狭义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效率、规模报酬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动对广义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可正可负。 狭义技术进步
所谓新的生产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抬高了生产前沿面(即理论上的最高产出水平。它是广义技术进步的经济贡献中最核心的部分。 技术效率提高
技术效率是实际产出与理论上的前沿面产出之间的比值。
技术效率提高与狭义技术进步的界限在于:前者是当期既有技术更高效地应用对产出的贡献,而狭义技术进步专指当期出现的新技术(发明和改进)对产出的贡献。 规模报酬递增收益
规模报酬不变是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在实际中则可能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和递增的情形。 要素配置提高
指的是对于一定量的总要素投入水平,通过在不同地域、品种间投入量的优化配置。研究工作中,在微观层面上,可以通过数学规划求解的方法求出最优配置水平;但在宏观层面(比如整个中国农业),数学规划的方法就没法处理了,只有借助经济学理论对要素配置效率从总体上加以估算。
(一)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两条技术路线
——参数方法是设定特定的生产函数形式,再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出函数中的各种参数,进而利用Solow残值原理或其它原理定量测算出技术进步作用。
——非参数方法是根据各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通过数理统计或运筹学方法核算出技术进步率等各种指标。由于这类方法不需要设定生产函数估计相关参数,所以统称为非参数方法。
狭义技术进步率的测算
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1985-2008年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评价 1、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构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为了表示偏性技术进步,反映狭义技术进步和要素弹性的时间变动趋势以及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2、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模型(Stochastic Frontier with Panel Data) 随机前沿模型用于测算技术效率。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模型可测算出我国各地区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
3、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aximum Likehood Estimation Approach,ML) 随机前沿模型将误差项分为技术效率误差和随机误差两部分,基于经典假设的OLS方法已无法对参数进行估计,需要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4、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ex,TFP Index)
本文需使用Divisia指数,其作用有二:一是替代Solow残值表示全要素增长率,二是在该指数基础上对全要素增长率进行定量分解。
5、一般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包括函数适当形式的检验等
变量的选取 总产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国统计年检) 物质投入:农林牧渔业物质消耗(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劳动力:乡村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土地:农作物播种及水产养殖面积变量(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以上变量都相应指数折算到基期
灾害:各地区当年成灾面积占农农作物播种及水产养殖面积比例
区域虚拟变量: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分法将全国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设置了6个虚拟区域变量。
对关于资本、劳动、土地的其它变量选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对本文中变量选取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另外的一点补充说明:
本研究由于无法获得可信服的各地区劳动与土地价值量方面的数据,所以无法计算要素配置效率变动率。因此,本研究中技术进步率只包含狭义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变动率与规模报酬收益变动率三个部分 计量模型:模型形式 3332 lnY?(???t?1?t)?(?k??Akt)lnXk?1?kjlnXkitlnXjitit01222 k?1k?1j?17 ??1disait??mregionmit?vit?uit m?2 其中,Yit表示第t年第i个生产单位(省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t=1,2,?,21,i=1,2,?,31),Xkit (k=1,2,3)依次为该省份当年的农林牧渔业物质消耗、乡村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农作物播种及水产养殖面积,即依次序有lnX1记为lnK,lnX2记为lnL,lnX3记为lnN ,disait则为成灾面积占农农作物播种及水产养殖面积比例。regionmit(m=2,3,?,7)为6个区域虚变量,反映各省份所在的七大区域不同的农业自然生产条件与发展阶段,t为时间趋势项,取值从1到23。
计量模型:数据处理
共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21年共636个样本点,属非平衡面板数据,其中缺少的15个样本点源于行政建制调整。
关于对数据的处理,1997年1月当时的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曾以“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通知”为题下发过一个文件,规定了一个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国家试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计算期内的变量取值采取三年平滑的方法。比如1990年的物质消耗变量取值实际上采用的是折算到基期后1989、1990、1991三年物质消耗的平均值,而最后一年则采用当年与前一年的两年平均值。 5.模型结果:弹性计算 弹性计算公式:
????
要素产出弹性的变动既有随着偏性技术进步而变化的趋势(第二项),又与每种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也就是说,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我们把它称之为要素交互作用(第三项)与自我强化(抵消)作用(第四项)。 6.主要结论
第一,狭义农业技术进步始终是广义农业技术进步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目前,我国的狭义农业技术进步还是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
第二,整个研究期的20年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大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可以说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来源。 第三,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率呈较平稳增长的态势,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受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差异的影响,则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第四,研究期内我国资本要素弹性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劳动要素弹性则呈递增的趋势,土地要素弹性稳中有升。同时,在资本与劳动要素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替代关系,而土地要素则与其它两种生产要素具有互补关系。
第五,研究期内我国技术效率呈现递增的趋势,但地区之间差异十分明显。 第六,研究期内我国农业可以稳定地获得规模报酬收益
农业科技推广及其新机制
(一) 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狭义概念: 一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商品生产不发达,农业技术水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的情况下的产物。在此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首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因此,势必形成以技术指导为主的“技术推广。
广义概念: 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农业商品生产比较发达,农业技术已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下的产物。在此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技术以外,还有许多非技术问题,由此便产生了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农业科技推广” 1、农业科技成果概念:
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的规定,农业科技成果被定义为:“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 农业科技成果必须是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取得;(2)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3)
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念:
指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加以实际应用。 广义: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狭义:应用研究的成果,从开发研究、中间试验开始,经过应用、推广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效益的过程。
(1) 转化时间的长周期性;(2)转化过程的复杂性;(3)转化条件的选择性;(4)转化动
力的市场性。
4、新型农民培训:
指按照当地主导产业建立和发展的要求,以新型农民为重点对象开展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生态安全等知识为内容的再教育活动。
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形式。培训合格者发放绿色证书。再如崇州市农民实用技术、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资料。 5、农业专业技术协会:
为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在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
的带领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统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简称农技协)
农技协按作用和功能不同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技术交流型(53%);二是技术经济服务型(38%);三是拥有技术、经济和经营实体的。 6、软科学成果:
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
特点:一是滞后性;二是应用性;三是模糊性;四是公益性。如崇州农业“1+4”模式。 崇州市1+4模式介绍(崇州是农业大市,也是成都主要产粮区。基本运作形式:“1+4”模式 土地股份合作社\\文井源综合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服务\\专家大院科技服务\\农业服务超市社会化服务\\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 (三)农业推广学研究内容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发展系统中的科研(科技主体)、推广(科技载体)、农民(科技受体)三个亚系统之一。
一)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阶段
1、创建阶段:1949-1957年 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供求矛盾目标,1951 年首先在东北、华北地区试办农业技术推广站。到1957 年,全国共建农技站 13669 个,有农技人员 9.5 万人。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县、乡四级以技术推广、植物保护和良种繁育为主要功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第一次冲击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地方农业技术人员被下放回乡,农技推广体系基本解体。 第二次冲击是在“文革”期间,极“左”思潮对我国农技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大破坏,大部分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工作陷于停滞。 3、恢复发展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从体制上看,建立了“五级一员一户”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了推广工作的专业化(政事分设)和综合化(整体化)。从 1979 年开始试点的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建设作用显著。 从推广方式上看,逐步形成了以“技术示范+行政干预”为主导的方式。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少数推广机构出现了重经营轻推广的现象。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1、推广体逐步完善(健全了推广机构/ 培育了推广队伍/ 改善了工作条件) 2、推广方式不断创新
(1) 公益性服务全面创新(((农业病虫害测报服务\\农田墒情监测服务\\农技信息服务(开
设农业信息网站)\\展示示范服务)))
(2) 经营性服务不断拓展(发展连锁经营、技物结合和技术承包等形式。发展各类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举办行业展会,如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
3、 重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高产优质品种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双低油菜等覆盖率达到95%;选育商品瘦肉型杂交猪、黑白花奶牛、细毛羊、黄羽肉鸡等;鲤鱼、对虾等)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旱育稀植、免耕栽培,小麦精量播种、地膜覆盖、免少耕,玉米地膜覆盖、贴茬播种,蔬菜花卉温室大棚)。 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
生物灾害监控技术推广(控制蝗虫、鼠害、杂草、稻飞虱、棉铃虫等) 4、 依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参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等。
提高了执法管理水平。《植物检疫条例》等,建立农业执法大队。
提升质量监管能力。开展了多项种子检验技术研究、建立了土壤监测基础数据库。
三、发展模式(一)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站模式(二)大学、科研院所主导的推广模式 (三)农业合作组织或技术协会主导的推广模式(四)企业或公司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 (五)其他混合模式(如科技特派员) )
科技特派员制度: 制度含义:指主要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选派科技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为他们保留原岗位、工资和福利,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利益回报,借此推动农业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制度安排。 特点:快速将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导入农村。 与传统农技推广体系的区别
政府主导 市场主导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行政委派 双向选择 技术服务 综合性服务 短期行为 长效机制 松散关系 利益共同体 三、 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教育、推广严重脱节
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部门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只有工作上的相互协作,没有机制上的内在联系,相互间协调困难,导致“三农”结合基本上还是低水平的、松散的、随意性的,削弱了教育、科研、推广三者相辅相成的整体功能。
(二)投资机制不健全,资源供给渠道单一,供给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是国家出钱,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研究与开发,农业企业、社会、农民无偿或低偿使用和受益。这就使得投资渠道单一,总量不足。“有钱养兵,无钱打仗”
(三)管理体系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组织创新滞后。虽然政府部门要求县以下农技推广各机构如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机构结合起来统一领导,分工合作,但是,其内部仍存在“统”与“独”的矛盾。
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受乡镇政府和县农业局的双重领导,工作中推广人员感到无所适从,很难专心致志从事本职工作。
一些县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搞承包经营,基本从事种子经验、农药、化肥的销售 (四)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性研究之间失衡,用于农业技术开发的资金明显不足。 推广重点过分偏向农业产中技术指导,而产前、产后和加工技术指导薄弱。
机构配置上,行政层级越高,距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越远,技术、资金等配给条件越高,“最后一公里”成为技术推广的盲区。
(五) 推广队伍不稳、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老化 推广数量不足:1:1200(1:100)
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坚持在推广第一线的主要骨干人员职称学历偏低,66%为中专以下。知识结构上都趋于老化,年纪轻的又缺乏基本理论学习。
推广队伍不稳定:条件十分艰苦和待遇很低,工资福利水平远低于农口与非农口国家机关。 四、 国外经验
(一) 国外农技推广体系的主要类型
1、 以政府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隶属政府农业部门的直接领导,农业部下属的推广局和推广站(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全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较稳定的推广咨询服务队伍,有正常的活动费用,有较好的推广教学条件,对农民多是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但容易产生机关化和行政命令作风,不能很好地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提供咨询,时间和精力常受政府行政事务的干扰。 2、 以农业教育机构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这类推广组织体系在农业教育机构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站(中心),由大学的推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基层推广工作,并在各县设有推广站。
特点是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实行统一领导,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美国。 3、 非政府性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推广组织机构隶属于一些协会和宗教组织,如英、法等国农民协会和一些宗教组织经常从事社会经济和家政等方面的推广工作。
特点是协会选择咨询人员,咨询人员总是自己当作协会的成员,其工作向协会负责。与政府的推广咨询人员相比,农协咨询人员不很关心政府的任务,推广内容和项目由农会决定,提供的是农民感兴趣的及对农民直接运用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4、 私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5、 其它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这类推广组织体系是指在欧洲一些国家的青年组织和妇
女组织。他们以农村青年和妇女为推广对象向他们推广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生活、保健等知识。)
(二) 世界农业科技推广发展趋势
1、 政府兴办农业推广占主流地位,管理职能呈下降趋势. 2、政府财政支持是推广经费的主
要来源3、农业科技成果有偿转化的趋势4、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势头强劲5、狭义的农业科技推广正逐渐被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所取代 2、若干启示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立法(1993年)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推广体系中的职责和任务
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坚持不懈的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民本主义) 五、 改革的新趋向
(一)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
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手段。纳入气象服务内容。 (二)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鼓励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 (三)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 (四) 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 不断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 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五) 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灌排、地膜覆盖和回收等生产性服务。 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
(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整合资源建设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灾害预警等技术
农业教育与农民培训
(一)农民与新型农民 1、农民
从法律身份角度看,农民是指具有农业户口的人。虽然这几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社会结构日趋松动,市民的各种优厚待遇也在改革之中不断弱化乃至消失,但户籍仍是现阶段区分农民与非农民的重要标志。 2、新型农民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认为新型农民应“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
1997年温家宝在开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批示中,提出了新型农民应“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蒋寿建在《培育江苏新型农民研究》一书中,提出还应“讲文明”、“守法纪”。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型农民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还应包括“能创业”。 新型农民:
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
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 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讲文明:是指农民以现代意识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移风易俗、民主选举和提高修养等方面。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在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同时,信任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念差异、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地显现,这些问题影响到乡风民俗,影响到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
守法纪:指农民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一方面遵守法律,增强知法、守法意识;另一方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新型农民与传统生产主体意义上的农民之间的区别
新型农民是具备创业能力的、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具有市场主体意义上的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农民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三个转变”上: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社会属性由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民事法律主体地位由自然人向企业法人转变
新型农民特点
①身份的多重性。基于市场经济和现阶段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特殊性,新型农民不再仅仅是农业生产者,更是经营者、管理者、服务者、销售者和创业者等等。从职业特点看,需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农民、经理、会计、农机驾驶员、电工、木匠、兽医、农艺师、农业技术服务员、市场营销员、农村经纪人、投资者等。
②结构的层次性。新型农民可分为“拔尖型”群体、“技术服务型”群体和“产业支撑型”群体。“拔尖型”群体包括农村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村经纪人、新型农场主、以及外出打工后有了一定的技术、管理、资金积累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等。“技术服务型”群体包括农民技术员、畜牧兽医防疫员、生态管护员、护林员、乡村公路养护员、乡村医生等公益型农民,农业产业经营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等各类技术人才。“产业支撑型”群体包括农业产业工人,骨干农民等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劳动者。
③意识的非农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新型农民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特征。不仅在于他们日益更多地从事非农领域的工作,日常生活逐渐脱离传统的农村生活,而且在于他们的思想、行为和观念等思想意识也日益非农化。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越来越少,新型农民居民化、市民化将成为必然。 新型农民内涵: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从事现代高效农业或者在农村区域为农业产业和农村服务的各类人员,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能创业”,具有身份的多重性、结构的层次性和意识的非农性,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 (二) 培训与农民培训 农民培训
农民培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指使农民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是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技能训练或短期再教育的活动,包括管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生产人员等。农民培训是指除接受基础教育之外的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培训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农民培训主要内容:
农民培训主要是指短期职业教育,因此即包含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又与农民职业教育有不同的地方。包括非学历性的农民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为农业及相关产业服务的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以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进行的招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培训。
(三) 农民培训分类
1、 按照培训主体分类
按照培训主体可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型、科研院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行业主导型、农民主导型。也可按培训主体分为政府为主和市场为主,公办和民办,体制内和体制外。
2、 按照培训方式
按照培训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式培训、以会代训式培训、现场指导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农民田间学校)、示范基地式培训、远程式培训、超市式培训、订单式培训、中介式培训、农民夜校式培训。
3、按照培训途径分类
按照培训途径可以分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业工程项目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4、按照培训内容分类
按照培训内容可以分为文化提高型、文明培育型、技能培养型。 5、按照培训体系分类
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学校体系。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农广(干)校为代表的职成体系。以农技推广中心为代表的传播体系。 (四) 相关理论
1、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 2、人力资本理论 ( 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和雅各布·明塞尔) 3、农村社会学
1924年顾复的《农村社会学》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农村社会学著作;40年代后,中国农村社会学强调社区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吴景超、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其中,费孝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相继出版了《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和《乡土中国》(1948)。
1986年,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社会学专业 ;1988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建农村社会学研究室。
二、 我国农民培训现状及特征
(一)培训机构及体系 1、农村职业教育体系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远程教育技术体系 4、高等农林院校体系 (二)培训政策与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免费标准按各省政策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3一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一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15年,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 农业部开展广普性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绿色证书培训);
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西部科普工程项目、科普大篷车”电视节目等;
中组部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青年农民、专业协会负责人等农村骨干力量的教育培训;
科技部远程培训、编辑出版《新农村实用技术丛书》和《新农村建设集成技术丛书》、《新农村建设重大科技前沿丛书》等。
(三)培训取得的成效 1、绿色证书工程 1994年,开始实施《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意见的通知》 首次单独以农民培训的形式出现的大型培训工程 2、“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地方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在全国选择1万个村实施。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助。 旨在提高项目实施县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3、“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四)我国农民培训的特征 1、培训组织及时
随着不同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为经济链,在这个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贯穿了不同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模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国家及时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2009年培训的范围除继续围绕服务当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开展外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外,还增加了新兴产业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 2、供给主体多元 3、培训内容多样 4、动员发动不足
三、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空缺
现行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劳动法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到农民培训问题,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不是专门针对农民培训而言的,存在着内容不全、针对性不强、规范性不够等问题,有着很大的缺失。
各地也出台了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意见、决定或条例,但都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农民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二)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缺失
我国农民培训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参与农民培训的涉及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20多个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导致资金分散使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
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被人为分割为三部分内容:农民学历教育(各级各类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以取得学历为目的的教育)、农民后续教育(扫盲及中小学毕业后的经常性文化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但职责又不是各单位的主要工作。 农民培训的多头管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造成部门利益倾向严重。 (三)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财政补助人均培训经费是微乎其微的。
金融信贷资金渠道不畅,农民自身培训支付能力低及民间资本介入农民培训的投资效益不高。
教育培训的投资周期过长,加之企业与农户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企业来说,投资农民培训回报和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农民培训的思想观念陈旧
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许多人把教育培训等同于成才、升学,对农民教育培训认为可有可无。再加上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教育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一定的资金投入,且见效慢,成果不明显,这在重政绩、抓现实经济效益的思维模式下,各地政府积极性并不高。
农户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农民重于固守家门,不愿出门谋生。而一些生长在安逸环境的农村年轻人和新生代农民工,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喜欢追求一时的享乐。
(五) 农民培训的监督评价落后
我国的农民培训是主管单位分解下达指标,相关厅局让其二级机构组织,农民培训的项目没有自由竞争,存在着行业垄断。评估缺乏规范性,过程检测评估缺乏信息反馈和连续性,项目监督不够到位,项目腐败现象存在。
在考核机制上,弹性太大,缺乏准确可行的评价标准,所以无法保障培训机构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在激励机制上,平均主义、论资排辈、“铁饭碗”等占主导地位。在监督机制上,农民无法有效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监督评价,调动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粮食安全
一、 粮食安全的概念与战略意义 (一) 粮食安全的概念
狭义的粮食: 谷物(含稻谷、小麦、高粱、小米等禾本科植物 )和薯类。联合国和国际采用的概念
广义的粮食:谷物(含稻谷、小麦、高粱、小米等禾本科植物 )和薯类、豆类以及其他杂粮。我国国家统计局采用
“粮食安全” 是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首次提出
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的含义做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虽然专家们对于粮食安全的理解还不统一,但从含义上讲,粮食安全包括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是无可疑义的。本文衡量的是粮食数量安全。
粮食安全 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从六个方面理解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的主体可以是宏观的或微观的。
(2)必须具有与人们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 (3)必须保证所有人都得到相应的食品。
(4)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候与任何情况下都得到足够的食品。
(5)粮食安全的基本工作是在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之间进行有效平衡。 (6)现代粮食安全是以合理成本谋求粮食供给保障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
3、 粮食安全概念的演进
(1)国家粮食安全(19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
(2)家庭粮食安全 到80年代中期,粮食安全概念出现了第一次更新。 (3)营养安全
1992年FAO、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召开了“国际营养大会”,要求与会各国承诺“加强营养监测和教育手段”, “注意营养安全,确保所有的人们都能持续地做到营养充足”。 1996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重申:“人人都有权获得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粮食”,
要求“到2015年把世界上饥饿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减少一半”。
可见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是直接联系的,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 实现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1、各国、各民族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安全的基础。 2、国际政治斗争的武器。 3、历史上的饥饿 4、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特点突出。 二、粮食安全的背景
1、1970s 早期,受气候变坏及其它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2、联合国于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要求各国政府采纳保证世界谷物库存量处于最低安全水平的政策。 3、1974年FAO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
4、1983年FAO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类似的粮食安全概念,即“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一)对粮食安全结果的评价 1、基本评价
(1)保证任何人都“有饭吃”——“缺粮人口的比例”。 可以用“低收入人口比例”来近似取代,用粮食安全的范围指数表示粮食安全对社区(国家)全体居民而言的实现程度,公式表达如下: PSs= Pf/F,或PSs= Pl/F
式中,PSs表示粮食安全的范围指数,Pf表示未及温饱人口,Pl表示低收入人口,F表示总人口。
(2)保证在任何时候都“有饭吃”——粮食安全的时限保障程度(粮食安全时限指数)可表示为:
式中,FSt 表示粮食安全时限指数,Ti表示缺粮时限,Pi 表示缺粮人口,P表示总人口,T表示考核时限,若以天为考核时限,则i=1,2,3?365,若以月为考核时限,则i=1,2,3?12 . (3)“足够”的程度——即主要食品或营养物质的保障程度,只能是维持生存和健康的最低标准。
如果用粮食安全的数量保障指数来衡量粮食安全在数量上的保障程度,则表达公式如下:
FSqi= Fi/ F0
式中,FSqi表示保障程度,Fi表示某类食物或营养物质的实际供应或消费量,F0某类食物或营养物质的最低消费量。
2、广泛采用,而又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指标 (1)“粮食总产量”与年增长率
①粮食是否安全不仅仅决定于粮食总产量。 ②国内粮食产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③各个省市自治区应保持适当的粮食自给率。 ④用人均粮食占有量指标衡量粮食安全程度。 ⑤粮食产量越高越好越安全吗? ⑥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是否达到了安全水平,必须和人口增长率紧密联系。
(2)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 即粮食产量的年际波动幅度。通常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粮食产量的不稳定性程度或变异系数. 第一种方法是卡斯利(Cosley)的“对数方差法”。第二种方法是斯韦德伯格的“变异指数法”. 第三种方法是瓦尔德斯的“变异系数法”. 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②政治;③社会及经济因素;社会及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的波动造成影响,有时远甚于自然因素。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与其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社会形势有密切联系。④粮食安全的调控区域大小。
(3)粮食储备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最主要,最主动的手段。 ①计算:粮食储备率是指粮食的日常储备量占消费需求量的比率。 ②粮食储备的类型.广义的粮食储备包括四种类型: 一是战略性储备,如战争储备、重大自然灾害储备、社会动乱储备等;二是政策性调控储备,即为了缓解市场供求矛盾,稳定市场粮价,实行粮食的吞吐调节而进行的储备。 三是为了赚取差价目的而进行的储备,包括季节性差价、地区性差价,甚至还包括政策性差价,如套取政府的粮食价格补贴。 四是正常的商业周转性储备。 ③粮食储备率的标准。
FAO规定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储粮水平,即粮食储备规模不小于消费量的17%—18%,其中商业性、盈利性储备占12%,战略性、政策性储备占5%—6%。
从品种上看,小麦、粗粮和大米的最低安全储备量分别应占其消费量的23%—26%,17%—18%,14%—15%。
④中国的标准应该高于国际标准,大于20%以上 原因:中国并不完全具备以上条件:
——国内粮食市场并未与国际粮食市场完全接轨,国内各地区的粮食市场也还或多或少存在地方封锁和人为阻梗;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波动较大;
——粮食生产地区差异大,粮食消费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 ——粮食产后损耗和浪费相当大(综合损耗率在11%—25%);
——南北两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差异较大。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在城镇居民的口粮消费中,稻米的消费量占60%—65%,消费结构的刚性削弱了储备粮食在品种上的可调剂性。
(4)粮食外贸依存度
即对粮食进口的依赖程度,用公式表达为: a=Gi/G
式中,a为一个国家的粮食外贸依存度,Gi 表示粮食的总进口量,G表示粮食总需求量。从理论上讲,a的取值范围应该在0和1之间。
a值越小,粮食安全程度越高, 但是不是 a值越小越好呢? 基于粮食安全的a值范围应该是多少? 经济学家的标准:
当a≦5%表明一个国家已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或者说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只要a≦10%都视为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
(二)对粮食安全过程的评价 1、自然、环境与资源保障方面。 2、物质投入因素方面。 3、技术进步方面。 4、经济结构方面。 5、经济效益类指标。 6、其他社会经济因素。 2、地区粮食安全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
基石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 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 粮食产销区的粮食安全 (二)粮食安全指导思想:控制粮食产量,培植与保护生产能力
1、为什么要控制粮食产量? (1)可以保证粮食产品的有效供给; (2)控制粮食产量就能主动调节粮食供求平衡; (3)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统一。 2、为什么要培植与保护生产能力?
(1)世界各国调控粮食安全的共同做法。 (2)有利于粮食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3)“储粮于土”比之“储粮于仓”和“储粮于世界市场” 更经济、更有效 (4)保持足够的生产能力,就掌握了调控的主动权。
(三)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1、控制人口,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前提。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关键。
3、加强农业投入和保护,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4、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5、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后系统的建设。 6、积极探索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7、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本省范围内的任何居民都能得到维持其基本生存和健康发展所需的粮食供应。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与政策
(二)多视角的贫困理解
1、贫困应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所谓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相对贫困的衡量方法不同绝对贫困的衡量方法,它更多地强调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生存质量和水平的相互比较。
2、贫困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贫困,而且涉及到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它不仅指最低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态,而且指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态。
3、贫困还有客观贫困和主观贫困之分。客观贫困是指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些人所处的贫困状态。主观贫困则是指某些人根据主观判断,认定自己处于贫困状态。 4、理解贫困时还要注意到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的联系。 5、区分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
贫困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分,贫困的测量也有绝对贫困的测量与相对贫困测量。
(一)相对贫困的测量主要采用收入比例法。只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如政策和价值判断)确定一个相当于社会平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如50%或60%),就可以计算出人均的贫困线。其中,最常用的是国际贫困线法,即将贫困标准定在人均收入的1/2处。 (二)绝对贫困的测量
1、建立贫困线的指标选择(贫困研究中常选择一些与收入相关的指标来划分贫困线。这主要包括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福利、热量和完全收入,比较常用的是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
2、 测量单位 建立贫困线的测量单位通常有三种:个人、核心家庭和住户。各国在制定贫困线时,通常采用住户(即家庭)作为测量单位,以个人为测量单位的做法有时也被采用。 3、 测量时间 国际上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和周。一般说来,贫困线划定的时期越短,越能准确地反映贫困的状况。 4、我国国定贫困线的制定过程
①根据营养部门专家的意见选择最低热量摄入量。 ②根据此摄入量选择合理的基本食品消费项目和数量。 ③结合调查得来的相应价格水平,计算最低食品费用支出。
④用最低食品费用支出除以基本食品支出的比重,所得商即是贫困线。
⑤根据对1984年全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农村的适用性分析,基本食品支出占总的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定为60%比较合适.1984年农村居民的贫困线119.73元除以60%,约为205元。
由此得出我国1985年农村国定贫困线为人均年纯收入205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调整。
(三)贫困程度的计算方法 FGT指数
n为总人口,z为贫困线,为第个贫困者的收入,为贫困人口数,参数为0,1,2。 第二节 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政策 1. 目前的贫困状况:
然而至今为止,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主要表现在:(1) 贫困人口依然有一定规模。(2) 返贫率较高。目前返贫率约为15-20%。(3) 特困的顽固性。(4) 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也令人担忧。 2 贫困原因
(1)历史原因 现阶段的贫困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等,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以来只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
(2)自然原因。 国家重点扶贫县名单,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山区、 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迄今仍未脱掉贫困县帽子的几乎均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洪涝、地震、台风、火灾、病虫害等各种天灾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施行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扩大。
(4)家庭与个人原因。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等的家庭,,容易陷入贫困;另一方面,从个人因素来看,残疾人,重症患者等通常是贫困人口的基本成员。 (5)缺文化致贫。 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
贫困所带来的危害:首先,贫困产生的心理失衡,会使原本并不严重的社会问题放大,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的关系恶化,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其次,贫困引发的紧张心理,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连锁反应。 第三,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还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 二、中国农村扶贫历程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二)主要成就
1、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从1981年到2008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62亿。过去25年全球减贫事业成就的70%左右来自中国。2、收入水平稳步提高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4、社会事业不断发展5、致富能力明显增强6、低保制度全面建立 三、农村扶贫新十年特点
(一)制定了政策体系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办国办下发了《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意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
(二)明确了新目标 (三)提高了新标准 (四)划分了重点区域 国家确定了14大片区为主战场。(五)制定了片区规划国务院直接批准了11个片区规划,并要求各省制定其实施规划(六)突出了三位一体“大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一)我国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入不足、瞄得不准、创新不够、监管不力、参与不深 (二)工作设想
1、增加投入(政府投入、社会扶贫、农业实用技术转化)2、瞄准目标(分级负责,落实到人头,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工作)3、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工作考核机制、资金分配机
制、金融创新)4、加强监管(告示公告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监督、西部志愿者计划)5、参与互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农业政策学基本原理
政策可以理解为一定信念、价值观和目标基础上展开工作的计划、措施和行为准则。 它是对象、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体。(政策三要素)政策对象、政策目标、目标实现手段 一、政策目标
1、概念:是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政策目标特点:明确性、综合性、阶段性 确定政策目标的基本条件:正确的政策方针;一整套科学预测方法和手段;政策目标的价值标准。 确定政策目标的过程 寻找和选择目标。(问题的性质、范围、特点、 实际情况与价值标准的差距 、偏差的出处和原因)掌握政策目标的数量标准与约束条件。(规定目标或政策界限)进行目标的分解与落实。(层层推进的逻辑与分层目标结构)
政策手段:是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分类:公共政策手段分为规制手段、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政策对象:是指政策所要调动或约束的力量 政策学科学与艺术之争的缘由是什么? 政策的依据和作用领域是客观的、政策学研究的领域属于主观指导范畴、制定政策本身的内容规定也是主观的
公共政策学的特点: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与艺术性
什么是农业政策?
广义来看,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方面的重要方面和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政策就是指农业部门政策,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
微观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机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可惜的是,它并不总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社会目标问题、公共产品问题、自然垄断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制约、盲目性和滞后性 从而有了政府干预,出台农业政策 农业政策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因此实行市场+政策。
政府通用干预政策(对农民直接补贴、提供农业信贷服务、农产品宏观调控、农业科教服务、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农产品储备制度、食物分配计划)
农业政策问题的特点: 1 缘于理想状态与农业实践现实的偏差; 2问题显在化; 3问题本身具有广泛影响;4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加以解决5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6动态性与阶段性并存; 7 历史性与现实性并存;8 政策问题间存在普遍联系; 农业政策问题构建法:边界分析法、假设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农业政策目标:基本含义:是指农业政策所要实现的一种期望或理想结果。 农业政策目标: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产品安全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社会福利、巩固和完善生产关系等。 确定农业目标,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可行性和合理性相结合、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 确定农业目标,我们可以有哪些基本思路? 固定目标法
首先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更高层次的政策目标为依据,借助于比较分析,从而演绎出农业
政策目标,然后将目标固定,再据以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手段、措施。 引申目标法
首先以可能投入的政策手段、措施为依据,借助于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可能实现的农业政策目标的空间,然后从这一政策目标空间中,引申出具体的农业政策目标。 农业政策的两类基本目标:价格与收入、区域与结构
可供选择的农业政策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 行政手段(生产管制、价格管制、信用管制) 法律手段(一般法律、农业法律、法规规章) 选择农业手段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整体着眼、确保协调、合理有效、效率最优 第三节 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 农业政策方案设计的步骤
轮廓构思:确定目标、方案列举
精心设计:具体途径、措施选择、手段选择
比较论证:政策主张的内容、理由、依据、可行性
方案抉择:价值标准、目标偏差、措施匹配性、利弊权衡 修正完善:集思广益、跟踪反馈、动态调整、补充完善 采纳贯彻:农业政策的合法化 一、确定目标:
发现与抓住问题;为所制订的政策决定具体明确的目标-目标约束: 多目标的政策 二、拟定政策方案
三、可行性论证(政治、经济、技术等) 四、颁布实施
农业政策的执行也可以借助公共政策执行分析模型进行探讨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浴盆模型、互动模型、循环模型
农业执行的基本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指令与反馈相结合 执行的方式方法:发挥两个积极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宣传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执行的基本程序及要点:
明确指导思想 以实现政策目标为中心、结合客观实际,创造性地 贯彻落实 制定执行计划 留有余地,制定短、中、长三种计划 进行政策试验 认真组织实施
开展政策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执行督察 专门机构、上下级间、同级间、群众监督、社会舆论
浴盆模型及其启示该模型分三个阶段描述了政策执行的失效模式。初期遭遇传统抵制造成“早期失效”中期进入正规时不常出现的“偶然失效”末期原有客观条件变化导致“耗损失效”
本世纪连续十个“一号文件”
1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3 2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2 3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4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5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6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7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9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0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背景: 1、政策:
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2、城镇化及其问题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为什么2008年以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013年一号文件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怎么执行“长久不变”?
农民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变,包括经营制度、期限延长、义务更加明确、承包地块也不再调整等. 1、稳定现有的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因为有的地方还不是很稳定,存在一些微调,大概是5%左右 2、实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土地面积、地块不再做调整、期限要更加长 3、不仅仅局限于承包期限,而应是更充分的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利。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人地矛盾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变化增加用地带来的 2、农民承包经营权的管理问题:按照《物权法》,要进行物权登记
3、需要修改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必须明确“长久不变”的起点和期限、《物权法》所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的具体体现、作为用益物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管理等问题
4、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2013一号文件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引入大资本经营农业,农民变成雇工;政府支持农民合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结论: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发展初步走出了“日韩陷阱”,在长期内,我国仍会以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但土地流转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是我国商品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是这些新型经营主体
土地流转的基本准则: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2、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3年一号文件
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或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基本内涵:达到一定规模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了的种养大户(家庭经营 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知识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业企业:农民组成企业流转土地或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土地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
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 1、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2、生态环境压力亟待疏解,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紧迫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农业的国际竞争,技术制高点争夺越来越激烈4、多年积攒的一些阻碍发展的因素,其制约性越来越明显
二、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科技的探索与成就
1、着眼于粮食安全,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问题,不断探索新农艺、新模式2、着眼于有效供给,解决“肉盘子”“菜篮子”问题,不断探索新品种、新技术3、着眼于生产保障,解决农业生产能力提高问题,不断探索新体系、新农机 三、“十二五”承前启后开创了新局面
1、政策支撑,开创了农业科教工作新局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三级网络) 2、创新工作,积累了农业科技发展新经验(转基因、农业推广示范县) 四、当前仍然面临的六个瓶颈问题
1、支撑现代农业新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4、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5、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6、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 五、如何认识农业科技迎来重大机遇期
1、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2、农业科技公益性定位进一步清晰3、农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4、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将进一步加强5、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将被进一步催发
六、对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几点思考
1、要适应基本国情实际,走中国式技术道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技术路线;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并重的中性型技术路线)
2、要把握科技发展特点,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农业科技发展两个基本特点:创新周期长、成果产出慢、风险概率高;农业科技环节多、链条长、不确定因素多)
3、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创新能力建设4、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 5、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良好法律环境(制定《农业投入法》;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 2012年中央1号文件
主要内容:六个方面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 队伍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亮点一:把“农业科技” 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亮点二: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亮点三: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三强三保” 亮点四:在“三农”投入上,要求“三个持续加大” 亮点五:在农业科技定位上,界定“三是三性” 亮点六: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上,集中出台“三大政策”
正在阅读:
三农政策与农业科技复习资料03-07
《毕业生》英语影评03-25
6-1 土方工程12-29
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3Couldyoupleasetellmewheretherestroomsare03-27
11111中口完整版笔记04-27
实验动物学05-29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05-31
2010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回忆版04-21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7-11
我的卧室小学生二年级优秀作文06-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三农
- 复习资料
- 农业科技
- 政策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题库全集
- 大学生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七月的天山 - 鲁教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在线练习与课程作业答案
- 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开展评价
- 《安恩和奶牛》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考点20 燃烧与燃
- 2009年春季小学四年级语文科期末知识测查试卷2
- 初级会计职称之《初级会计实务》章节练习
- 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7月16日定稿
- 陕西省西安市2011届高三五大名校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
- 焉耆回族自治县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
- 模拟卷招聘信息一 - 环球租赁有限公司2008年校园招聘信息
- 长链非编码RNA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17年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 - 图文
- 2013-2018年中国差压压力变送器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 图文
- 员工宿舍卫生管理制度
- 应届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
- 组件问题汇总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