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06: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 济 学 概 论 结 课 作 业

浅谈宏观经济学————零通货膨胀

摘要: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以及它们与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周期、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变量是经济社会中的宏观总量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

关键字:宏观、经济、零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变量和主要问题

1.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的收入。这些经济变量反映了一国经济活动的总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分析它们的核算方法及相互关系,并阐述这些总量的决定与变动。 1.2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决定国民收入总量水平的最主要变量。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均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会造成国民收入的紧缩或膨胀,使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紧缩缺口或胀缺口。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因素,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1.3失业率、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当代宏观经济学既然要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运动,就必然涉及就业、通货膨胀、物价等重要问题。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了失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研究了通货膨胀的成因,并进而研究了经济被动和经济增长问题。 1.4利率和税率

利率和税率水平影响着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从而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西方宏观经济学考察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它们对利率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税率和财政政策,提出了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和具体手段。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2.1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凯恩斯认为,在未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即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这也就是说,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充分就业实现,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之后,总需求的增加无法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上升。这也就为是说,在发

生了通货膨胀时,一定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2.2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这就是说,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刺激生产,增加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 3、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无论是单市场、双市场还是三市场收入决定模型,都只能说明收入的变动,无法说明收入的波动。除非能够证明,决定均衡收入的两条曲线各自变动的结果能使它们的交点轨迹具有波动的性质。 3.1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 3.1.1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量沿着其自然趋势的波动,或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沿着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波动。但是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技术、投资或劳动供给的冲击引起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或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本身的波动。

3.1.2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扩张阶段由复苏、繁荣组成;收缩阶段则由衰退、萧条组成。其中繁荣、萧条是经济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衰退和复苏是两个过渡阶段。图略。 3.1.3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经济周期的时间长短可将经济周期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类型。 3.1.4经济波动的原因

关于经济周期的原因的解释,有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两

种。前者用非经济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而后者则用经济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 3.1.5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心理理论、政治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下面以创新理论为例来说明。 3.2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3.2.1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这一定义有以下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就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技术进步是第一位的。一部经济增长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的历史。

第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或变革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一方面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革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 3.2.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1)实际GDP的增长率超过各种投入的增长率,表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资本存量的增长超过就业量的增加,导致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 (3)实际工资明显上升。工资在GDP中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非常微小。 (4)资本—产出比率下降。这显然是技术进步的作用。因为若技术既定,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资本—产出比率应该上升。 4、宏观经济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用以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4.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其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具体而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这将会直接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总需求,将刺激经济发展,而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在于调控经济过热,对上市公司及其股价的影响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相反。 4.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其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5、我的宏观经济问题:我国央行是否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个:经济平稳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只是其中一个目标。

根据菲尔普斯做的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有短期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短期中,通胀过低会导致失业增高,这也就是“政策时间不一致”理论产生的背景。这个理论的意思是说,即使政策制定者在一开始把零通胀定为了目标,在后期,由于失业率的高,而只要通胀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使失业率降低很多,因此这样的选择是符合大家的心愿也符合决策者的利益的,因此,大家都会要求提高一点通胀,来减低失业率,这就偏离了最初零通胀的目标。所以,零通货膨胀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而是应该在一定程度通货膨胀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国内物价情况和就业状况,做出合理的通货膨胀范围,以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综上,适当的通胀实际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稳定就业水平,而零通胀的目标,即不必要,也难以达到。

参考文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通货膨胀、失业与货币政策》 罗伯特·M·索洛 、 张晓晶 《宏观经济学(第4版)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刘新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bf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