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5 1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经济地理学
(主讲:杨国良)
主讲老师简介
杨国良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方向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旅游规划学博士 四川省旅游局A级景区评定专家
四川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顾问(特聘研究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性 一、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地关系——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4个圈层表面。
人类活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商业与消费活动——与地理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密切关系,同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表述一: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A、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B、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3)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其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的规律。 经济活动体系 经济活动(个体) 企业经济活动体系 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体系 区域经济活动体系 单一区域 同区域中多区位 不同区域中多区位 地理环境区域整体(空间整体) 地理环境区位(空间区位)
图1?1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
回答:经济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在地理空间是怎样分布的?为什么这样分布?他们在空间是怎样关联的?经济过程的空间作用如何?更重要的是回答经济活动应该怎样再分布(布局决策)?依据和趋势是什么?
表述二:1)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即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应遵循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
2)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A、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多表现为企业经济活动或个体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B、一定区域(整体)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多表现为代表区域整体的政府进行的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
3)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形式/特征),特别是合理性特征和标准,也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方式/关系)及变化发展规律;
4)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包括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交通运输业活动等各种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及经济活动个体、经济活动体系,来讨论其与地理环境的结合;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包括不同的自然特征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来讨论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的组织;还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更要讨论区域系统内部、同等级区域系统间,以及不同等级区域系统间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特性
(一)地域性(区域性)
地域指的是地表空间。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无论是研究区域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是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都必须要回答地域分异问题。
地域空间——我们依存的地球表层的2维抽象。这里强调2维抽象,是因为经济地理学中地球表层的起伏,被作为一个空间范围的特征来考虑,与自然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3维模型不一样,如河道的深浅、泥沙分布,经济地理学中区域间经济的差异、分工与贸易的发生,都是在2维背景上的。也与一般经济分析中的0维空间不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点上的增长,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也抽象到一个点上,这是0维空间的问题。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强调的另外的一个重要概念。区域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指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特征。这种特化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不同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它们分别都成为区域。区域的第一个性质被称为整体性:区域有一致特性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响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区域的第二个性质是区域的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可能是地理的区域,如城乡,也可能是非地理的产业,结构决定区域演化的内禀性质。 (二)系统性
1、系统的本质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元素——构成系统的最小部分或基本单元。
结构——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
过程——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消亡都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一切结构都是某种潜在或显在过程的表现。
状态——系统持续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状况或态势,成为系统的状态。用一组称为状态量的参量来表征(特征量)。
环境—— 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或系统的总和,称为该系统的环境。
系统性能、功能——系统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称为系统的性能。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能引起环境中某些事物有益变化的作用,是系统的特殊性能。如流动是水的性能,利用它运输木材、发电是河水的功能。系统的元素、结构和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
2、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集中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即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性、状态性及过程性的集成。
地域经济整体组分、子系统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关系、空间关系等的总和构成了整体结构,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有针对数量关系的产业规模结构,也有针对质量关系的产业规模结构,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联系的产业资源结构、技术结构、劳动结构等,以及针对空间关系的产业空间结构,如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外围、网络关系的总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连同其组分和环境一起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经济系统功能的发挥。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受到本地域系统环境和更大地域系统环境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系统是一个以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相结合状态变化的延续性为特征的过程系统,有着形成、变化及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类可调节改变其状态的可控系统。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需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1)分析背景;2)排列组合,即排列组合出两者(经济活动系统和地理环境系统)相结合的可能方案;3)评价决策,即在评价的基础上,优选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区分出不同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包括企业经济活动体系、产业(部门)经济活动体系和区域经济活动体系。 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 学 企业(公司)产业部门经济区域经济地理 地理学 地理学 学 农业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交通运输地理学 商业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图1?2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理论原理
二、企业(公司)地理学
着重研究企业增长与空间扩张、企业经济活动体系与空间结构、企业区位选择和区域企业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等问题。 三、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 1、农业地理学 2、工业地理学 3、交通运输地理学 4、商业地理学 5、旅游地理学 6、城市地理学 四、区域经济地理学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临学科的关系
一、地理学科体系中的经济地理学
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 气候学 土壤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 动植物地理学 系统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图1?3 地理学学科体系
二、经济地理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科学 三、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 四、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五、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
第二章 经济活动 第一节 经济活动特征 一、经济活动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活动: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活动则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二、经济活动过程
劳动 生产 资源 资本
资源土地
产(资本获利息、资源得加工、 品劳动者得工资、企业所有者得
利润)利润 利息 地租 流通 商品
交换
消 费品
消费 废弃物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过程)
图2?1 传统经济活动过程示意图
三、经济活动特征
1、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
经济活动的利益最大化特征是指经济活动总是以追求最大利益作为活动的目标,相应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来展开。
利益——经济、社会、生态利益。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古典区位理论(接近原料、燃料地,成本最小化为空间布局目标)——市场区位理论(运输手段改进,运费不再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市场成了主导因素)——现代行为区位理论(信息技术发展,影响因素难分主次,考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间的统一协调 3、经济活动部门分工
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是指不同经济活动类型之间及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如一、二、三产业之间数量、质量和空间格局关系);同类经济活动的不同部门之间(第一产业的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的轻、重工业);
经济活动部门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耕作业中粮、棉、油)。 4、经济活动地域分工
经济活动地域分工是指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域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比较利益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特征。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各国的生产函数或要素不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可称之为比较成本理论阶段;第二阶段——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各国的生产函数相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第三阶段——各种新贸易理论。 5、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特性是指经济活动主体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经济活动具有规模扩大的趋势。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即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现象;另一种情形是,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出现平均成本不降反升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1)经济活动的“不可任意分割性”,即任何生产设备和活动只有在加工对象达到相当数量时才有可能合理、经济地运行;2)经济活动的附加利益效应,即任何设备和生产活动在合理批量情况下产生协同作用的优势。 6、经济活动积聚与分散
经济活动的积聚特征是指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保护环境和共用基础设施而表现出的经济活动的集聚趋向特征。 经济活动扩散。
7、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
由于经济活动自身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及其对不同区位条件的需求,导致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组织中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具体表现为点、线、面等空间形态。 8、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呈现出不同的区位指向性特征,如原料地指向、市场指向等。
第二节 经济活动分类
一、按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分类
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可分四个层次:1)流通层次,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二、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 1、主导产业经济活动
指在区域经济中的一类或几类经济活动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经济活动。两大基本功能:第一,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品调出规模也大,在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同类产业中是主要的生产供应基地,产品面向全国或高层次区域;第二,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带动作用
明显。
2、关联产业经济活动
是直接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经济活动发展起来的经济活动,它在投入、产出或工艺、技术上与主导产业经济活动的联系是最直接和最紧密的。又分为前向、后向、侧向关联产业经济活动。
3、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生产性、生活性、社会性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4、支柱产业经济活动
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经济活动。虽在本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在全国同类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小,或者与其他区域的同类经济活动相比不具备发展优势,产品输出率低,不能发挥区际分工作用,不具备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5、潜导产业经济活动
在现实并不重要,作用还不是很大,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将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前景比较好,可以在短时期内上升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活动。 主导产业经济活动 关联产业经济活动 支柱产业经济活动 潜导产业经济活动 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生产性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生活性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社会性基础产业经济活动
图2?2 基于功能分类的经济活动分类体系
三、按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特征分类
1、资源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布局一般接近资源地,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这种情况也在变化。 2、劳动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 3、资金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每个劳动力或单位产品所需或占用投资较多的生产部门。
4、技术指向型经济活动
又称知识密集型经济活动,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
5、市场指向型经济活动
指产品不宜保存、难以运输或产品运输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份额较大的经济活动。如食品工业、鲜活产品加工工业。 6、不定指向型经济活动
有一些经济活动对资源、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市场等的条件都有一定要求,而无须特别突出对某条件的要求或对某条件的要求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类经济活动从区位指向的角度称为不定指向型经济活动。 四、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1、点状分布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分布通常表现为空间点或点群。
2、线状分布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分布通常表现为空间线或网络。 3、面状分布的经济活动 指农业经济活动。
第三节 经济活动联系
一、经济活动联系的主要方面 1、产品和劳务联系 2、生产技术联系
生产技术作为经济活动联系的重要依托,其发展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之间的产品或劳务的供求关系,而且还会使某一经济活动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与其他产品和劳务的依赖程度发生变化。 3、劳动就业联系
各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就业上存在“关联效应”。 4、投资联系 5、消费市场联系
经济活动之间由于共同的消费市场而发生的吸引和排斥关系。 6、用地联系
指由于不同经济活动对用地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这些经济活动在用地选择方面存在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7、公共物品联系
公共物品指以保证居民的健康和人生安全为前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经济联系的若干特征 1、单向联系
指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部门间,先行经济活动部门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产品,在供其生产、直接消耗的同时,后续经济活动部门的产品不再返回先行经济活动部门的经济活动过程。
2、双向联系
指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部门间,先行经济活动部门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产品,在
供其生产、直接消耗的同时,后续经济活动部门的产品也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过程提供产品。如钢铁工业与制造业。 3、多向联系
是指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部门之间,先行经济活动部门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后续经济活动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经济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链又返回相关部门的经济活动过程。如煤炭—钢铁—矿山机械—煤炭。 4、前向联系
经济活动与其产品销售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前向联系。 5、后向联系
与前向联系相对应,在产业链中,这类经济活动与其原料供应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后向联系,如钢铁工业与矿山开采业之间的联系。 6、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则是经济活动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之间活动的联系,如汽车工业与其零部件生产工业之间的联系。 三、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实现形式
(一)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实现形式 1、人流
指经济活动区域之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人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用地与人口居住地的分离。
2、物流
指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物质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经济联系的直接外在表现形式。物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分离。 3、信息流
信息流的直接媒介是通信网络。 (二)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发生条件 1、可转移性
可转移性是经济活动存在生产、技术、劳动力和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方面的转移与传输的可能性。受4个因素影响: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经济活动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经济活动区域间的交通联系。 2、互补性
指相关经济活动之间必须存在对原料、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处理三废和市场的互补等关系。 3、介入机会
指两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他区域的干扰。
思考题:经济活动的联系主要有哪些方面?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时/区位选择、组团布局时考虑最广泛、最基本的联系有哪些?决策时如何把握?
第三章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
第一节 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
(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和场所
(2)为经济活动提供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必要条件的各种资源和原料 2、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如工业布局上受原料分布;交通运输布局上,水路运输集中在水面广阔的地区,铁路、公路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农业布局受自然条件约束更大。 3、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
劳动地域分工,指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地区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以利于用最小的社会支出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是发展多元化地区产业结构的自然前提。 (二)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气候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一方面影响经济活动本身;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生活来影响经济活动。
对农业、交通运输、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2、地形地貌因素
不仅直接影响经济活动,还通过对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其他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生产布局。
对农业、交通影响明显,对工业经济活动也有较大影响。 3、矿产资源因素
矿产资源影响工业布局,矿产资源的质量影响开采利用的价值和方法;根据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确定开采利用方式。
4、地质因素
地质影响城市建设;地震的危害性;不良地质现象对建筑物的影响。 5、水文因素 二、生产技术因素
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业方法和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等,亦称硬件方面;二是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也称作软件方面。
(一)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二)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原先以重、大、粗为主的产品向轻、小、细、精的产品转化,这种变化,势必影响到对各种自然资源使用价值的评估和开发利用方向的改变。
(三)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四)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 (五)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夕阳工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中心由“燃煤型”向“钢铁型”、“煤铁复合型”和“沿海型”布局转向“临空型”布局;新的“沿海型”产业布局。
“煤铁复合型”——美国的大湖-宾州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杜汉-克里佛兰工业区。
“沿海型”布局——日本横滨-大坂工业区 三、社会经济因素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当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否则就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 2、人口构成
人口的自然构成——性别构成:影响经济活动区位条件;年龄构成: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会增加对文教设施的压力;老年人口比重大,对医疗、福利事业的要求也随之增大。 人口的社会构成——城乡构成:城乡人口生产和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城乡人口构成必然形成不同的区域经济活动布局模式;文化构成:是评价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指标;民族构成:首先,不同民族往往有特殊的劳动素养和生产技能;其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些民族需要特殊的消费品,产业布局一定要照顾到民族的特殊习惯和特殊消费需要。
3、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
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是指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实力和原有的经济活动格局等。主要包括各个产业部门、生产单位间相互联系和协作配套状况,供水、供电、交通与通信联络等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商业网点设置、教育、文娱、体育和医疗机构等),以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职工的补给等因素。 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三)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消费市场的变化直接引起产业布局的变化。
政策鼓励或限制产业发展,从而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
第二节 区位条件基本特征与规律 一、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1、区位条件的唯一对应性 2、区位条件的系统性
区位条件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点;同时这些组成部分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系统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3、区位条件的动态性
区位条件的动态性既表现为各组成随时间而变化,如农业区位条件的水分和光热条件,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气候区位条件;也表现为某区位因子的变化导致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该地区区位条件的改善。 4、区位条件的开放性与层次性
区位条件是对一定场所(区位)综合反映,它不仅与场所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相关,同时也受周围环境及其上层更大区域条件的影响,因此对区位条件的分析应放在开放系统中进行。
二、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
指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如自然地理要素的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和高原地带性。
经济因素也具有地域分异规律,如我国经济发展的沿海和内地地域分异、城市经济分
布的圈层结构或扇形分布规律,都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体现。 三、区位因素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
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杜能——土地纯收入随其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社会经济条件对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输费用、价格、税收和行政体系等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评价 一、区位条件评价的原则
1、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
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如河流落差大,蕴含的水力资源丰富,对水电建设很有利,但却不利于航行。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个经济活动门类和项目,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耕作业和畜牧业,采掘业和加工业。同样的区位条件对不同的经济活动项目也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如同样的气候条件对粮、棉、油的生产活动就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2、在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深入主导因素 3、运用辨证的观点
有利和不利。
4、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相结合 抓质量、数量、空间和时间特征。 5、运用发展的观点
影响、制约区位条件的各种因素本身是变化和发展的;人们开发、利用诸条件的能力也是变化和发展的。 6、运用开放的观点
7、在技术可能性前提下论证经济、生态合理性
同一区位条件在生产发展、开发利用上往往具有多宜性,可以有多种技术可能性,各种可能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不相同的,或者说在经济、生态上的合理程度是不同的。 二、区位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分析区位条件的组成及其特征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等进行评价。 2、分析影响区位条件的主导和次要因素 3、分析区位条件的有利和不利方面 优势和劣势。
4、分析区位条件的多宜性
5、除考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要考虑自然界的反馈作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6、分析区位条件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 7、分析区位条件的区位特色
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比较分析。 三、区位条件的评价过程 1、划定评价单元
原则:主导因素差异原则;相似性原则;边界完整性原则。 2、评价因素的选择
根据具体的利用方式和评价目的来选取。
3、单因素评价
参照某种经济活动布局方式已知的最优布局条件,分别确定各因素的评价标准,分析各因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对评价单元进行打分(1-100分或0-1分),即确定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指数。根据不同的参评因素对评价单元的影响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单因素评价方法,如对扩散型因素(中心城镇影响度、农贸中心影响度、道路通达度),随距离增加,其作用分值会按一定规律衰减;面状因素具有非扩散性,则直接采用区域赋值的方法确定其作用分值。
4、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
根据不同的参评因素对不同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采用的方法包括: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权重,利用一定的综合方法得到各单元区位条件评价的综合作用分值。
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区位条件的不同要求,导致特定目的下区位条件评价结果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首先拟定评价的标准体系。
5、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校正
第四章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因地制宜 一、概念
因地制宜,指决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适宜的办法。
因地——指不同区位具体的条件和具体的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对在地理空间中确定经济活动位置、强度与关系起作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特征;
制宜——指根据不同区位的具体条件,使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做法(方式、方法)。
二、具体内容
包括针对具体的区位条件,安排相适宜的经济活动、选择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确定相适宜的开发利用强度;也包括针对具体的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把握区域具体条件的差异,为经济活动选择相适宜的区位,确定相适宜的活动方式和强度,优化经济活动与其他要素、其他活动的关系,促进经济联系。 三、条件供需匹配
经济活动的条件要求与地理环境的条件供给之间相匹配过程包括六个方面: 1、经济活动与用地条件
面积、地形、承载力、远离自然灾害。 2、经济活动与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活动需要原料、燃料、劳动力、水资源、交通运输等条件;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3、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利用方式与强度)
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相适应(动态性)
5、经济活动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性与动态性)
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要考虑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存在以及内在要求和内在联系的影响。
6、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要受到更大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开放性/空间层次性) 经济活动在一个区域的布局既要考虑区内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也要考虑区外甚至国际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一、集聚概念
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呈集中分布的状态,同时也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集聚的趋势和过程,这里用来描述将资源要素、经济活动集中配置到地理空间中的组织方式。 二、集聚类型
根据集聚的经济活动体系,可分为工业集聚、农业集聚、商业集聚、交通运输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等。
三、集聚经济和不经济
工业集聚——联合企业或工业成组布局。在城市集中布置工厂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设施,节约厂外工程投资费用,增加工业集聚吸引力。一定规模后,在城市用地、用水、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会出现集聚不经济现象,即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规模限度,出现相关企业、经济部门在资源及要素利用方面的竞争和牵制而带来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包括由于经济活动强度超过了环境容量(承载力)而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 四、集聚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
集聚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但同时也会产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五、分散
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状态及分散的趋向与过程,是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避免出现集聚不经济的一种组织方式,也是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机制。 六、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度
第三节 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一、地区专业化
劳动地域分工或产业地区分工,也可叫做地区产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在地区上的表现形式,即专业化部门在地区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模式,表现为相关专业部门在空间上一定程度的集聚。
地区专业化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产业)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它们的产品服务在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品种、产量、质量、产值都比较突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生产能力的平均投资、基建投资回收期、劳动生产率、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以及与项目有关的经常性的货物周转量等)比较优越。地区专门化的产品服务具有区际意义,除供应本地需要外,主要面向区外、全国甚至面向国际。 二、综合发展
专业化部门一般针对地区主要资源与优势资源,是地区生产的骨干部门,与之相适应的还有次要资源的开发利用、辅助配套的部门和自给性部门,也就是要综合发展,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
第四节 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相结合 一、相关概念
统筹兼顾——指顾及系统整体各个方面(组成)的统一安排,侧重于系统整体及全面。
综合平衡——指对统一体(系统)各方面的各种关系的统一协调。
城乡一体化——将城市和乡村看成整体,在地理空间组织城市和乡村的各种活动中,以将城市和乡村形成有机整体为目标,使得各部分分工协作、互为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不仅指地域空间的一体化,也指经济职能的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指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其下各个分区(经济子系统)组成为一个整体(统一的经济实体)为目标的过程或做法。 二、从统筹城乡发展来看
一是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二是要通过合理的城镇化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三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合理的城镇布局来减少农民的迁移成本、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成本和农民自身的创业成本。 三、从统筹区域发展来看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始终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形成和演变之中。 四、从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来看
经济增长——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区域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城镇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心,更是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的中心。 五、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
一是要求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于自然资源现状,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二是吸取发达国家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如美国的城市郊区蔓延; 六、从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来看
经济全球化的3个方面含义:一是国际资本向全球扩张;二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三是信息技术革命。
第五章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基本问题 一、区位选择的范围与层次
表5.1 不同范围/层次经济活动选择特征比较 区位范围 国际 全国 市县 地域差异比较 经济活动区位落实 区位选择层次 国家或地区间 某一国家或地区内 宏观选点 国内地区间、省间、市县间 国内某地区、某省、某市县 市县内不同地区间 市县内某一用地范围内 微观选址
二、区位选择因子指标体系 (一)区域级因子指标体系
区位条件
(二)城市级因子指标体系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劳动力数量与质量 科技水平 文化教育 社会风尚 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与增长潜能 经济结构 经济效益 经济制度 国民收入 市场规模 基础设施 供水排水 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 能源供应 辅助设施 自然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 区域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税收政策 政策连续性 空间关系 空间联系 集聚 图5.1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区域级因子指标
区 位 条 件 位置条件 位置与自然条件 有无海河港;交通枢纽位置; 城市开发时序位置;城市腹地大小 地形、气候、地质、土壤;人均耕地、绿地面积;城市自然灾害状况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人均供电水量;人均液化汽供应量 百人拥有电话机;电话装机容量;人均邮电业务总量 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年客货运总量;港口货运量;空港等级 商业中心;医疗卫生保健;学校教育;银行发展程度;咨询机构发展水平 科技人员总量;人均科研经费;高校、中专在校人数;万人中专以上人数 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供应;劳动力市场 工业总产值;工业结构;专业化程度 第三产业总产值、结构、比重 人均GDP;百元固定资产实现产值;百元资金利润率 GDP年均增长率;年新增投资 GDP总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三废处理率;污染指数 物价水平;职工平均工资;地价水平;城市化率 城市管理体制;法制法规健全度;治安状况;政府办事效率;官员廉洁度 生态环境 生活设施 能源供应 基础设施 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 商业设施 科技水平 城市科技水平与劳动力状况 劳动力 工业基础 第三产业 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 经济效益 发展潜力 经济规模 自然环境 城市生产 经营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图5.2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城市级因子指标
(三)微观选址用地选择的因子指标体系 场地面积、现状 气候、土壤、水资源 自然条件 地形与地势 工程地质等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交通条件 电力、热能、蒸汽、电信、 动力通信 基础设施 网络等 区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等 位 条环境卫生 大气、水体、防护林等 件 协作配套条件;原材料供生产与消费 应条件;市场条件等 居住、购物、医疗、教育 生活条件 等
图5.3 经济活动用地选择的因子指标体系
三、经济活动最佳区位选择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所谓技术经济论证方法,是指在进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或研究经济活动布局)时,把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对各种不同的区位选择方案或布局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估计出各个比较方案的经济效益,从中确定出最佳的方案。 (一)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决策标准
1、基建投资
(1)直接投资或主体投资 厂房建设、设备购买和安装等 (2)相关投资 (3)占地补偿
2、生产成本或经营费用 (1)原料和主要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 (4)动力
(5)折旧提成
(6)职工工资 (7)管理费用 (8)环保费用 (9)其他费用
3、产品运费
运费与以下因素有关:运费率(每公里分摊的装卸费)、运输组织(直达或中转等)、运输工具、被运送物资的可运性。
(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基本过程(以工业用地选择为例) 1、工业生产所需条件分析 2、区位条件供给分析 (1)场地要求 (2)交通运输 (3)动力供应 (4)给水排水 (5)环境卫生 (6)协作条件 (7)消费条件 (8)职工生活条件
(三)工业用地选择的技术经济论证
表5.2 石油化工厂用地选择方案比较表(年运输量约200万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甲
地理位置
面积与外型 地势
土方工程
工程地质
地下水 地震 防洪
位于地区所在城市西北,距5km
108hm2,呈长方形,可扩展
地势较平缓,海拔135m左右,平均坡度0.01o
每公顷约1700m3
土壤耐压力(砂质)4kg/cm2
距地面10-15m
4级区
无威胁
厂址 乙
距离某县(镇)3 km
130 hm2,形状不规则,无余地
地势稍有起伏,海拔75-79m,平均坡度0.02o
每公顷约2700m3
土壤耐压力(细砂质)2.5-3kg/cm2
距地面85m
4级区
百年一遇洪水,曾淹
丙
距某工业城市15 km,靠近铁路干线
89 hm2,呈方形,无余地
地势平坦,海拔55-58m,平均坡度0.003o 较少
土壤耐压力(黏土)1.5kg/cm2
距地面15m
6级区
有内涝资料,应有防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厂内土地利用情况
底下埋藏问题
铁路专用线
供水工程
供电工程
排水工程
环境保护
职工生活区距离与城市关系
与其他工业联系
建筑施工条件
经营条件
大部分为农田和菜园
未发现
专线长15km,需建50m长桥梁
生产用水可取河水
有附近电站接线,但要增加机组
经处理低于排放标准,排入河道
厂区位于城市各季盛行风上风侧,对生活区有一定影响
在厂区附近建职工生活区,去城市联系要建一座桥梁
靠近铁路工业基地
有足够的建筑材料,有施工的水电条件
投资产后经营费用较高 没,现在上游已建水库
历史上为古河道,部分土壤曾采矿石,土质差
附近发现古墓
由去矿山支线接专用线,长5km
取地下水
引10 km高压线建变电站
经净化,用管道排入河道
厂区与县镇处于盛行风平行位置,无大气污染
部分职工在厂区,另一部分可住县镇,有公路联系
在附近可建其他化工工业,综合利用油、气资源
有砂石,要解决施工水电
生产后经营条件较好 洪措施
郊区高产农、菜田,住一个生产队居民
厂区以北10km处为煤矿
由附近车站接专用线,长3km
可由5 km外引河水或地下水
利用附近热电站接线,并可得热能
经处理净化,用管道引入旧矿坑或污水厂
厂区烟尘或SO2对附近农作物有影响
职工生活区安排在厂区东部,与就近工业取得联系
交通方便,有较好协作条件
有少量黏土砖,其他建材需外来
距原料地稍远,运输费用较大
第二节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农业区位论的产生是和19 世纪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生产力状况分不开的。当时, 90 %的人口居住在不大的村庄里, 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 根本没有化肥和新式农具以及先进的交通工具, 产量十分低下, 牧业也是农村重要的生产构成。当时农村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德国某些地区的封建领主以比较优惠的条件把土地出租给农民,导致了领主庄园制、农奴制的瓦解和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体制逐步由庄园制向租佃制的转变, 从而发生了以下一些变化, 直接促成用来阐明和解决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问题的农业区位论的产生:
第一, 土地资源成为真正的私产, 不再是所有权不明确的封建财产。
对地主来说, 土地肥沃意味着可以增进地租; 对农民来说, 土地肥沃就可以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土地的投资问题直接影响到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双方的经济利益。
第二, 废除了农奴制, 土地的耕种者获得了自由。 从而解放了生产力, 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第三, 市场调节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开始起到激励农业生产规模、品种和产量的作用, 农民的产品都注入市场, 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随着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因而在土地利用时, 农产品种类的选择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四, 农民获得了向城市移民的自由, 农村的人口开始急剧地涌向城市。
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 工商业和农贸业越来越重要, 农村的生产活动与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庄园制下, 土地由许多人耕种, 现在土地由较少人耕种) 。
第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 人口数量的剧增给土地的利用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而农业土地的生产规模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在农业发展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 距离是影响农产品种植种类分布的重要因素。
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和农村特有的地理位置特点, 决定了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成为影响农产品种植种类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泰尔:合理农业理论——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取代三圃式(黑麦区、大麦区、休闲区轮作)农业生产方式。
杜能:圈层式农业区位理论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1、大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马车是唯一的运输工具
3、除中心城市外农村与其他任何市场无联系
中心城市是唯一农产品贩卖中心,也是工矿品的唯一供应者。
4、农民生产的动力是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
农民生产的动力是获取纯收益,故他们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其生产品种类。 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工资、资本利息均假定不变 6、运输费用同运输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
运输费用由农业生产者负担。 三、形成机制
R=PQ-CQ-KtQ= (P-C-Kt)Q
R代表地租收入;P代表农产品市场价格;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为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地租曲线——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确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四、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第二圈——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
五、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宏观尺度
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模式:国家或大洲范围 第一地带:温室、花卉
第二地带: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
第三地带:奶制品、肉用牛羊、饲料、纤维用亚麻 第四地带:普通农业地带
第五地带: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
第六地带:牧场
第七地带:森林
(二)中观尺度
上海、北京郊区的农业圈层模式(城市范围)。P62-63
(三)微观尺度
纳瓦佛农村聚落的圈层模式(农村聚落范围)
图4 卢旺达典型的村落周围的土 地利用杜能环 1、住宅地; 2、香蕉地; 3、内侧耕地; 4、咖啡种植地; 5、外侧耕地; 6、丘陵冲积土上的耕地。
六、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1)即使自然环境相同,仍然会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3)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2、经济学上的意义
(1)研究方法: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经济区位研究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局限性
七、农业区位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农业区位论的空间法则 首先是区域间存在自然禀赋的差异。 其次是区域空间距离的不可消除性。 第三是经济活动的趋利性。任何经济活动都有谋求利益的目的。经济活动的趋利性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经济或规模经济(效应) 。
2、农业区位论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现实运用
首先, 中国的城乡关系还基本上体现为农村包围城市,城市为农村提供加工产品,农村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的这样一种相互依赖的现实情况。例如城市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菜、禽蛋、水果乃至肉类大都来自城市郊区或周围的农村, 跨区域的农产品在城市的市场上并不占主导地位。因而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实现孤立国的假设。
其次, 从市场特点来讲, 中国虽然建立了粮食大市场, 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信息不灵通, 造成农副产品丰收成灾和资源浪费的例子数不胜数。而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每城每镇的小农贸市场却异常发达, 参加交易的仍然是城镇居民和来自城镇周围的农民。
再次, 中国的交通格局非常复杂, 交通状况和运输手段的区域差异较大, 发达和很不发达交错并存。农业生产要减少成本必然要考虑土地的天然特性、运输距离和农产品种类等因素。因此, 从中国交通运输的实际状况来看, 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最低的农业区位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他于1826 年出版了《孤立国》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杜能环”,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但尚未涉及工业区位分析。19 世纪中期以后,西欧资本主义出现了空前繁荣,特别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机械、纺织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运输工具、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情况迫切要求解决工业区位问题。同时,这一时期西欧还出现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大规模移动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当时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而韦伯认为这不过是工业区位变动的结果,是由“基于经济力量区位分布的一般规则”所支配的,不了解这些规则,既不能解释这些现象,更无法预测未来。出于这种动机,韦伯于1909 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二、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概要
韦伯认为,他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工业区位规律,即独立于任何特定制度的、一般的区位规律。为此,他采用了与杜能相类似的、从简单假设开始,抽象地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的演绎方法,他称之为“孤立法”。韦伯首先提出了“区位因素”这一概念。区位因素是决定工业分布于特定地点的原因、因素,在他看来,这主要是经济因素,而且主要是成本的节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他将区位因素划分为一般区位因素和特殊区位因素、区域性区位因素和聚集分散因素、自然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正在阅读:
经济地理学 - 图文09-25
申报优秀教师述职报告(精选多篇)09-26
码头电工安全操作规程05-30
如何面对挫折作文04-01
模拟试卷十二题目10-20
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05-04
维修电工与实训技能模拟试卷(3套)03-26
事业单位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格式09-08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作文”系列 第三章 素材速用模板(精校完美打印版)05-11
田坝桥卫生院计生工作会议记录06-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经济地理学
- 图文
- 光电脉搏传感器论文
- 仿真商业银行业务流程(1) -
- 国际政治简历模板参考
- 周星驰搞笑经典对白大集
- 税法
- 小学英语听力阅读短文材料
- 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资料 - 图文
- 2016-2017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精品)
- 译林出版社英语五年级下册U3知识点
- 2017英国留学医学
- 201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临考预测试卷(2)-中大网校
-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5 A学案
- 广东联通UL2100互操作优化指导书(初稿)
- 人力资源规划B - 图文
- 〈呐喊〉自序检测题
-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 (一)湖南版鉴赏一单元第1、2课学案 - 图文
- 渭南市华阴抽黄灌区抗旱规划
- 四川省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之七
- 高等大气物理复习题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