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2017年初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测试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9 08: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 - 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测试

语 文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座座四楞方方的石碑,虎踞龙蟠,各抱其势,就像是指示历史方位的坐标。它们既以坚硬的(jīn)____骨背负着几千年的岁月,面对着一个(b6)_____大精深的未来,又以广阔 的胸怀凝集着一个民族的肝胆与骨气,像一座座不倒的山峰,(yì)______立在这历史的莽原 上,默默无声地______着一切,________着一切,_______着一切,用冷静(zhěn)_____密的思维把握着自己,把握着岁月,把握着古往今来的风风雨雨以及它们的形成与毁灭。 (1) 根据所绘拼音写出汉字。

①(jīn)______骨 ②(bó)______大 ③(yì)______立 ④(zhěn)_____密 (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经历述说观察 B.经历观察述说 C.述说经历观察 D.观察述说经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l)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蒹葭苍苍,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诗经》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名著阅读。(6分)

(l)根据小说相关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_______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党的地下工作者。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他,并在他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⑦林冲原是安分守己的禁军教头,被高俅设计陷害,误入白虎堂,治罪刺配沧州,途经_______险遭谋害,鲁智深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

③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之子,因_________,在天庭犯下死罪,幸得观音菩萨求情,在唐僧师徒路过鹰愁涧时,收下它做了个脚力。 (2) 请你分别说出孙悟空身上这些神器和绝技的来历。 火眼金睛 金箍棒 七十二变、筋斗云 来历 ① ② ③ 4.仿照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各补写一个句子,使各段文字中心突出,结构相仿。(4分)

_____①_____。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他们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

完成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做好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

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的目标保障。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的才智和精力。

_______②________。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

守正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时代气质。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 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7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因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注】江州,亦指今江西省九江市,白居易曾被贬于此。

5.“先遣和风报消息”,“和风”报来了什么“消息”?选择《钱塘湖春行》中的一联,模拟和风的口吻,向人们具体报告这个消息。(3分)

6.两首诗都以“春景”入诗,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2分)

7.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抒情方式之一。下面诗句中景与情的关系与“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相同的是哪一项?。(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霸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2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

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令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8.下列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2分) A.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B. 无奔走之劳形。 .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C. 独学无友 .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D.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

9.下面句子中哪一句表达语气与其他几句不同?(2分)

A.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B.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10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l)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a

11.【乙】文中,作者顾炎武为友人提供了哪些学习方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2.【乙】文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15题。

论藏书

【美国】戚康·菲尔鲁斯

① 读书的习惯是人类学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在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时所得到的乐趣,远远大于阅读借来的书时所得的乐趣。一本借木的书就像是家里的一位客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以惟恐引起别人不高兴的一种拘谨态度未时待。你务必使它完好无顿,使它在你家里时不遭破坏。你不能漫不经心地随手乱放,你不能在书里做记号.你不能折书页,你不能随便使用它。而且,有一天你得将它归还原主,尽管你很少做到这一点。你自己的书是属于你的,你可以毫无拘束地用一种深情的亲昵态度来时待它们。

② 书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炫耀。你所拥有的书不应该使你害怕做上记号,或害怕摊开来和翻转过来放在桌上。在书内你所喜欢的段落标上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使你更容易地记住那些重要的话,很快地找到它们,若干年后再读到时,那就像重访一个你曾在树皮上可过印痕的深林,你会有一种踏上了熟悉的土地的乐趣,回忆起思想上接触过的景色和你本人曾有过的自我。

③ 每一个人都应该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和收藏书籍。人占有私有财产的这种基本的本能,在这里得以有百利而无一弊地加以培养。人们应该有自己的书柜,书柜应该没有门,玻璃或锁,它们应该是开放的。方便的,眼一见到即可神兽取得。最好的墙壁饰物是书,它们的颜色和外观丰富多彩,胜过任何墙纸,它们的图样设计也更有吸引力。它们的颜色和外观丰富多彩,胜过任何墙纸,它们的图样设计也更有吸引力。它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集中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名人。当你独自坐在室内炉火旁时,便有各种“好友”伴随左右。这些“好友”的知识、见解会令你感到激动人心和耳目一新。你不必读遍全部藏书,我的室内生活多半是在一问存放着6000册书的房间里度过的。对于陌生人提出的一个千篇一律的问题,我有一个常备的答案。“这些书你全都读过了吗?”“有些书读过两适。”这个回答既真实,又出乎他们的意料。

④ 当然,并非所有朋友都是活生生的、有灵有肉、会呼吸的男男女女;我全情投入阅读当中并非与世隔绝。此话怎讲?书籍乃为人所有,为人所著,并且为人所用。文学是历史与世长存的一部分,是人格当中最优秀和最持久的部分。以书为友,有时胜过以人为友,因为我们并非时时刻刻都可以见到熟人和朋友。但在书房里,你可以随时与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大仲马、狄更斯或萧伯纳等人促膝交谈。毫无疑问,在这些作家们的著作当中,你看到他们最优秀的品质。作家们为你而写作,他们竭尽全力地款待你;你对于他们犹如观众之于演员;你不仅仅看到他们经过化妆的面容,同时你还会透视他们的心灵世界。

13.绕“论藏书”的话题,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14.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作者在“论藏书”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请你找出来并分条概括。(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金子的呼唤 武俊瑶

又是夜深人静的秋夜,窗外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秋风透过窗棂钻了进来,掀动我面前的稿纸,掀得我的心也跟着那稿纸微微地颤栗。于是,我恍惚看到父亲单瘦的身影闪进门里来,就站在我的面前,默默地望着我。

父亲在世的最后一年,他的肺气肿已到晚期。我那时在离家三百多里的永州工作,一次接到弟弟的电报,我连夜赶回家里,见到父亲时,他已经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静静地躺在床上,就像屋里那盏明明灭灭闪着昏黄灯光的油灯。我取出带回的糕点喂他吃一点,他却缓缓地摇着头,不停地咳嗽,声音低微而嘶哑地对我说:“你回单位去,不能耽误工作,我这点咳嗽不要紧的!”他说话声音十分微小,只好艰难地用手比划着。我泪如泉涌。这就是常年累月起早摸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含辛茹苦,严厉而慈祥,把四个子女培养成人,梦想晚年享享清福而未过上一天好日子的父亲么!

一九七四年五月的一天,我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立刻赶回。到家时,父亲已经奄奄一息,见到我回来,就挣扎着要起来。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不行了,暗淡而滞呆的眼睛里仿佛渗出几颗泪珠,捉住我的手说:“我不想死!”我听了这话,眼泪夺眶而出。我是长子,是父母四个孩子中最令父亲喜爱的一个,他从来都是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在那个时刻,他还满怀希望地告诉我他不想死,可是死神已在他的床边敞开了大网。我们预备第二天一早就送父亲到六十多里外的衡阳去治病,不料父亲就在当晚去世了。

我幼年时,严厉的父亲何曾违拗过我的愿望?

大概是我五岁,正值抗战胜利,离村子二十里路远的车江镇演戏庆祝。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相约而去,我就要求父亲带头我去看戏。那是秋天,天正下雨,有病的父亲说不要去了。我哭着坚持要去。父亲拗不过,就对我说:“要去你自己走路去,我可不背你。”我欣然答应,可是走出村子没多远,我就走不动了。我不敢看父亲,父亲却一声不响地在我面前蹲下来,把他略显单瘦的背脊给我,一直将我背到镇上。那天,看戏的人特多,我们去得太晚,黑压压一大片人,我们根本无法挤到前面去。父亲踮着脚尖把我举起来,让我骑在他肩上,两腿紧紧夹着他的脖子,这样我就可以清楚地看台上的戏。我看到精彩处忘形地扬起小手欢呼起来,身子在父亲肩上一晃一晃的,记得父亲的脖子上是湿淋淋的,连我的裤子都被润湿了。我懂事以后,我才想到父亲那天根本就没有看到戏,他一直踮着脚尖站在那里。直到下午看完戏,他再一声不响地把我背回家来。父亲去世了,我这颗心就像缺了血脉,我这棵树苗就像断了根本。

一九五九年冬天,是我读师范的最后一年,日子愈苦了。我从衡阳回到家,母亲问我在学校吃不吃得饱,我说学校的菜一点油也没有。其实家里也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食油了。父亲一声不响地听我们说话,后来他默默地走出去了,一夜没回来。他那时在生产队的油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ai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