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

更新时间:2023-11-01 18: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素质、技能型”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表演专业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表演专业建设立足于以北京为核心的中国北方服装市场的人才需求,其人才培养方向符合首都和本区域建设世界性城市的发展规划。北京作为首都,不仅是全国政治和文化,更是国际交往中心。为实现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整体规划,2005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国际时装之都的发展规划,2007年又提出打造高水平的创意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为此北京服装产业“十一五”发展思路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首都文化和人才资源为依托,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发展高端设计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推广,实施品牌战略,将设计研发、品牌建设、产业集聚、产业链配套确定为发展重点。

为了配合这两个发展目标,北京市已经连续17年举办了“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时装周等活动,并在2006年于“798创意文化圈”内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服装文化、创意、展示活动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服装设计、生产、经营、展示交流等行业的发展。目前,北京市注册服装企业近千家,其中较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和公司近百家。很多的国际、国内外服装品牌在京进行销售和经营,北京已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服装集散地,服装零售和批发市场已见规模。北京的服装行业对服装专业管理营销、设计和专业技术等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非常可观。同时庞大的服装生产、营销市场和北京国际化的服装会展业及各种专业大赛也带来了服装表演类人才市场的广泛需求。全国知名的服装模特经纪公司全部落户北京,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模特大面试吸引了国内外数千名模特,空前盛大的场面令人瞩目。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表演专业结合首都服装行业人才需求,制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专业重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初、中级服装设计、制版、服装制作、营销等技术人才,服装表演专业重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高级服装模特、成衣模特、平面模特、服装展示编导助理、服装品牌营销等专业人员。我校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是北京市重点扶持的区县级重点实训基地,市教委先后投资600万元,建设了实训基地一期、二期工程。基地建成后,开展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模块教师培训和学生冬令营活动,承担了行业竞赛分赛区、北京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社区培训等等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显示了在服务社会方面的巨大潜力。

1

北京市目前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类、服装表演类专业的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共计9所。这9所学校的专门化定位方向不尽相同,分别侧重服装流水线制作、服装设计与制板、服装营销、礼仪模特、职业模特等几个方面。近几年由于普高扩招、初中毕业生生源减少,以及社会对职业高中的片面认识等因素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和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社会导向,大量学生选择升学为目标,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均向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理论学科建设倾斜,致使中等职业学校服装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时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的用人需求。另外,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比较“匮乏”,因此也出现了专业课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面对这种企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急需研究和探讨解决之道。为此,专业展开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工作,从而尝试探索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

一、培养目标

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工作,通过对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我们分别制定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科学合理、并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定位。 (一)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定位方向

依据北京市经济发展目标及服装产业格局调整的趋势,适应服装产业定位向国际化、品牌化、设计化和技术化转变的区域性要求,结合市场及服装企业用人需求,体现与大专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定位差异,针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技能水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可将专业定位方向确定为:进一步明确将重点结合企业、市场设计类人才供大于求但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培养一批具有服装制板、样衣制作、工艺缝纫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缩小企业工作岗位和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差距。 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与首都经济发展和服装行业发展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职业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服装专业知识,制板、工艺制作等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牢固的质量和知识产权等意识,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吃苦耐劳、肯于钻研的工作作风,对企业文化尊重有一定忠诚度的能够从事服装技术生产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适合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

在服装设计和生产企业中,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适合的岗位群是

2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技术环节的服装制板师、样衣师、工艺师、面辅料采购等岗位;可拓展的岗位是在服装销售企业中的服装导购员岗位;可提升的岗位是服装设计助理、店面经理等。 3、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服装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

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沟通合作能力、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服装设计专业知识,面料、辅料常识,具有简单的绘制服装设计效果图的能力和专业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并能够独立完成服装款式图绘制、服装制板和制作等专业技术。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4、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由于服装行业自身的人员规范体制不健全,多数企业比较重视工作经验,对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明确和严格的要求。结合部分企业的用人要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可选取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服装制作工”初、中级职业资格证,和“服装工艺师”初、中级职业资格证。 (二)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定位方向

依据北京市经济发展目标及服装产业格局调整的趋势,充分结合市场及模特企业用人需求,满足学生就业心理和实际技能水平。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可以设置模特专门化发展方向,拓展模特职业外延,满足北京会展业及模特企业的用人需求。

1、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培养目标

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与首都经济文化发展和模特行业发展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服装表演(模特)职业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服装、表演专业知识,模特表演技巧、模特管理及演出编导等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良好的社交礼仪风范,能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能够从事模特表演与模特管理等相关拓展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适合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

在模特企业中适合中职毕业生的岗位是职业模特,可拓展的岗位是模特管理、编导助理等岗位。可提升的岗位是表演编导、模特经纪人等岗位。 3、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模特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

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社交礼仪修养、团结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模特专业知识、简单的服装知识及模特管理常识,具有基本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模特自身形象维护能力和化妆造型能力。熟练掌

3

握模特表演技巧和舞蹈技巧、基本掌握镜前表现技巧。具有职业拓展意识。 4、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由于服装表演行业自身的人员规范体制目前还不够不健全,多数企业比较重视工作经验,对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明确和严格的要求。结合部分企业的用人要求,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可选取由国家劳动局颁发的“服装模特”初、中级职业资格证。同时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学生在行业内权威赛事中的奖项也是企业用人的选择依据。

二、课程与特色教学体系建设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合理制定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在结合用人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同时对学生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的提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其可持续发展强有力保障。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打好基础,锻炼技能

目前两个专业的课程建设合理分配了基础课程和技能型课程的课时比例,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将高中三年的学习进行合理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序类号 别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名称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 1 1 2 4 4 4 3 1 1 2 2 2 4 4 4 3 1 1 2 3 2 3 2 2 1 2 4 2 3 2 2 1 2 5 2 1 2 3 2 各学期周课时安排 授课时数 备注 理 实 课 总 比 论 践 型 计 例 180 270 216 252 162 39.6% 72 36 180 6 2 语文 文化基础课 7 8 3 数学 4 英语 5 计算机 6 英语口语 心理健康 体育与健康 4

合计 21 21 12 12 10 8 素描 9 色彩 10 1专1理1与1服装效果图技法 服装设构成设结构设工艺实 2 2 1 2 2 1 4 2 2 4 3 3 4 2 2 4 3 3 4 6 6 2 4 2 2 3 3 3 3 1368 108 108 72 1 计 业2 计 论3 计 技4 操 能1服装制课 5 版 1118 服装市服装CAD6 场学 7 设计 实习 32 216 72 144 60.4% 324 216 36 108 576 3456 合计 32 32 32 32 32 32 周 课 时 数 总 课 时 数

32 32 32 32 32 32 3456 100% 服装表演专业 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序类号 别 课程名称 各学期周课时安排 授课时数 备注 理 实 课 总 比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 论 践 型 计 例 5

1 1 职业生涯规划 2 4 4 4 3 1 1 2 2 2 4 4 4 3 1 1 2 3 2 3 2 2 1 2 4 2 3 2 2 1 2 5 2 1 2 3 2 6 32 180 270 216 252 2 语文 3 数学 文4 英语 化5 计算机 基英语口础6 语 课 心理健7 康 8 体育与健康 162 39.6% 72 36 180 合计 21 21 12 12 10 8 形体 9 舞蹈 11服装表服装设3 2 3 2 1 3 2 3 2 1 2 3 6 2 2 2 2 1 2 3 6 2 2 2 2 1 4 8 4 4 2 1368 180 252 468 144 144 72 72 108 36 36 576 0 演 专1 计 业1舞台编理2 导 论1结构设与3 计 技1工艺实能4 操 课 1形象设5 计 11服装市艺术鉴6 场学 7 赏

60.4% 1实习 6

8 合计 32 32 32 32 32 32 周 课 时 数 总 课 时 数 32 32 32 32 32 32 3456 3456 100% (二)采用多种教学实习模式,促进学生实用技能提高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服装专业凭借优良的校企合作机制,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自有实习基地、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实训功能,推进多种教育教学实习实践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1、短期实习

作为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服装表演专业每学期均将实习实践内容排入课时,根据年级的不同,实习实践课时逐年递增。实习内容主要为服装表演观摩、参与模特大赛、服装品牌发布展示等。 2、教学实习

在高中二年级进行教学实习,学生分批分期(每期二个月,每批二个教学班)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习中进行严格的实习内容安排和实习效果评估,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给出成绩评定。通过定岗实习,检验职业道德、提高技能熟练程度。提高应变能力。教学实习结束,回校继续学习。 3、毕业实习

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一、二学期分别进行毕业实习,学生进入高三年级根据其服装设计与服装表演的专业差异,结合学生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学校推荐进入企业。体验工作环境、锻炼实战技能、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技能准备、经验准备。这种工学交替模式运行以来,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不同方式的工学交替,学生在毕业前就体验到企业氛围、企业需求、技能标准,最大程度缩小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缩小了学校和社会距离。学生毕业即可上岗、顶岗工作。

(三)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色

服装专业是一个技能性非常突出的专业。自从建立专业至今,我们始终坚持“知识+技能”的教育方针。多年来,正是不断地将新的行业理念、教学新理念、人才培养新动向引入到自身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才保持了目前在北京市同类学校专业学科中的“首发”位置。并以级别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密的状态保持着同类专业中的骄人“战绩”。这其中我们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推动作用。

7

1、课程模式设置中的“亮点”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对学生不断变化情况的总结分析基础上,服装专业从2000年起就首先在专业学科开展分层教学的模式探索。即根据学生不同的起点和发展方向,在同一门专业课上设置多个训练层次。这样就出现了在同一课堂学生们根据起点和程度的不同进行着不同难度的专业课训练项目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的最佳之处在于承认学生的不同起点和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也将不同难度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传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当然,作为授课教师的工作量和难度自然加大了。但是,面对学生的不同需要,面对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这种调整和提升是必然的。 2、专业课模块式的设置形式

根据专业对学生需求、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可挖掘资源等方面的调研和总结,将专业课建设分为四个学科范围。既保证了原有的服装设计和表演专业扎实稳步发展,还拓展了服装制版和人物造型设计两个学科。这就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可能,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升学、留学也提供了基础知识的铺垫。还有一个有力之处就是为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提供了学科设置上的准备。 3、将行业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引入日常教学

将行业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引入日常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市场和国家人才需要。也对日常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检验作用。目前,服装专业已经将国家职业模特资格等级认证和国家服装缝纫定制工等级认证引入到了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专业中。另外,正在准备将国家美容美发等级资格认证和国家美工师职业资格认证进一步引入。强化专业课教学的国家认证制度,进一步推动教学的严谨和规范。

这些课程模式的形成和推广,除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课程改革动向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和探索。这也是服装专业教师的优秀传统和习惯。多年来,专业的老师们在业务上通过自学、进修等形式不断的扩充和提高自己。同时也在分层教学等方面进行着理念和模式的探索。最终成果还是显著的,在历次的等级考核中,初级通过率一直保持100%、中级通过率也在85%以上。同时,面对零起点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努力和探索下,学生在高中三年中收获了专业技能、完成了精美的专业设计作品,向家长、学校和社会交上了一份精美的答卷。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体系建设

在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计划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基础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要。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表演专业不断完善和尝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持续坚持改革创新,为适应

8

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

1、创新教学模式跟进课程改革

服装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一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推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在多年积累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经济建设人才的需要,根据北京及周边城市服装企业的用人需求,通过进一步的建立专业课程特色,增强课程实效,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我校服装专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内,制定出了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同时推进课程模块化建设,使课程结构更加可行、更具特色、更加科学。2009年初,我校服装专业以北京市中职类服装专业组长校和东城区重点骨干专业的身份,率先展开了中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工作,带领北京市9所相关中等职业院校共同探讨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目前,课改工作已经完成基础调研阶段的工作任务,力争在2010年完成教学指导手册,为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指导下,我校服装专业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理论知识整合方面,始终坚持重点建设、重点发展的目标。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优化方面。根据服装设计和表演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对学习者成长周期和需要的科学分析与论证,将不同的课程分年级、分学期、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定。例如高一学年服装表演专业将完成舞蹈基础、形体训练、表演基础理论模块的学习,在进入高二年级后则重点完成形体素质训练、表演实践、形象设计等专业模块,在高中第三学年表演专业重点模块为舞蹈创编、表演编导、形体健身、社会化考核等模块。这些具有递进性、关联性的课程通过科学的安排和规划,一个适合学习者需要、突出课程和专业特色、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实现了良性发展和循环。目前,我校服装专业将以文化课的模块化改革为下一个攻关项目,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模块体系。课程的整合是专业现代化发展和学分制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从课程整合和拓展的角度,我校服装专业还将尝试进行课程体系的细分。在现有两个专业定位方向的基础上分设为服装设计、服装表演、艺术设计、服装市场营销四个课程体系。分别培养专业服装设计、制版、制作人才;服装表演、编导、管理类综合人才;橱窗设计、插画设计、平面设计、形象设计类综合人才;服装营销、生产管理、市场拓展类营销管理人才。这四个专业定位方向全部是围绕着“服装”为载体和主干,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结合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程度,进行的细分和整合。这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就业导向、

9

尊重经济建设需要的课程建设过程。同时,这种大范围的课程整合,对有效的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场地也是非常必要的行动。在这个整合开发过程基础之上,许多更加专业、实用、急需的课程被重视和发展,对有效地实现社会化培训,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非常有益。

2、教材建设

在教材使用和建设方面,我校服装专业也有重点发展和建设目标。由于目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表演课程的教材非常少,现有教材内容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于是,服装专业将重点放在了校本教材建设和网络资源建设两个方面。

校本教材的建设是服装专业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目前所有的专业主科都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教材的整理和编写工作。已经成形的校本教材包含了,服装设计课程、服装色彩课程、服装表演课程、舞蹈训练课程。正在筹划的课程校本教材还有服装技法课程、平面设计训练课程、形象设计课程等。在教材编写形式方面,专业也进行了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文字类教材、活页型教材、电子版教材、幻灯型教材等不同类型。通过这些校本教材的编写和整合,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中等职业服装设计与表演课程学习的教材,更为重要的是,将专业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知识、实践的宝贵经验融入到非常有针对性地课程教育总结中,对最终的教育教学意义重大。

在教材建设环节的另一个重要辅助方面还有课件制作和课题研究。通过对任课教师的多媒体电教手段培训和课件制作要求的逐步提高,扩展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料整合途径。对最终实现服装设计和表演网络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在课题研究方面,我校服装专业也走在了前面。专业课教师通过参与国家级、市、区级不同内容的课题研究,丰富了教师的整体知识面,也推动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论文总结能力。在这种必要的教科研基础之上,我校服装专业校本教材的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才得以保障。

3、科学设置师资结构,高标准定位师资水平

本专业具有一支优秀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为90%,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东华大学等对口专业。专业教师中市区级骨干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7人,区级教育新秀4人,高级教师2人。其中共有5名教师持有与所教专业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企业兼职承担相关岗位工作。另外,为加强专业教学力量,特聘请知名行业专家承担相关教学工作,其中有北京一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著名的模特教练兼经纪人王一鸣老师,小宁摄影工作室负责人著名的摄影师王小宁老师、著名的形体训练教师迟兴华教授、金丽服装制板工作室负责人金丽老师等。

10

这些“外援”对强化专业教学质量,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目前,专业专任教师1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14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9人,有技师等职称的教师6人,兼职教师3人,实习指导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高级工以上实习指导教师级兼职教师占教师总体比例的80%以上,能够充分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成为了日常教学的重要保障。

4、教学制度改革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开展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探索,在相关课程进行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做好准备。组织人员开展对学分制实施的方案、规划、内容的分析、论证、研究和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模块化程度,为实行学分制做好课程准备。随时配合学校即将开展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工作 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是一个培养特色化、个性化职业人的专业,面对学生的不同起点和发展方向,制定和提供适合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是课改的重要方面。因此对学分制的探索和实践就成为本专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从2003年开始,我校服装专业首先在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学分制形式的探索。例如在服装设计专业根据学生的绘画起点摸底,进行了班内分层的教学方式探索。将基础美术分为3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教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评估。并在课堂练习和课下练习两个环节进行系数设定,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种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选择、确立分层教学形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收获。首先表现在学生专业课的积极性方面,实现了由原有的单一绘画形式向油画、粉画、创作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过渡和扩展,积累和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作品。另外,由于明确了学生的不同起点,在最终出口划分时,不论就业和升学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定向培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专业课分层教学和学分制探索的基础上,我校服装专业也开始探索文化课的分层教学模式和学分制的评估形式。在二年级的两个试点班级中,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分层走班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文化课层次的不同,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分层学习。并根据文化课模块分层检验的标准进行评估,最终将分数折合成考核绩点评定学分,未完成核定学分的学生需要申请重修,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奖励学分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这种专业课的班内分层学制和文化课的分层走班制是我校服装专业对学分制的探索和尝试。一段时间下来,专业课上有了明显的成效和收获,在每年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比赛的方面尤其突出。文化课教改由于处于一个尝试阶段,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积攒经验、总结成果。总体来说,作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部分,我校服装专业在这个环节的投入非常大,也深信在本着突出特色、服务学生、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原则基础上,结合有效的教学研讨和改革,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收获。

11

目前专业将课程进行了进一步分类,设立了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实践课程、能力课程四大部分。其中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是原有的课程设置,而实践课程和能力课程则是完全结合专业特色要求和市场行业需求设定的内容。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服装专业开发了适合课程发展和学生能力建设的实践课程和能力课程部分。在实践课程中除了完成基本的校内实操训练外,还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部分。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交流等环节,将专业课堂的范围扩大、深化,最终实现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目标。因此,目前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能力课程部分,主要是探索各种授课和学习模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模块结业学习等形式,在灵活多变、突出兴趣、启发创意的学习模式带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的效果也非常显著。通过对课程的开发,服装专业拓宽了教学思路和方向,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们也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定位,明确了方向,取得了成果。每年专业取得的各个级别和层次的奖项,已经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认可,并进一步确立了行业内部的知名度和良好形象。

5、职业资格鉴定

在国内与服装设计类和服装表演类专业相关的证书认定主要有由国家劳动局认证的“服装制作工”、“服装工艺师”、“服装模特”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目前我校与北京市商业学校服装制做工职业资格鉴定所和北京新丝路职业模特职业资格鉴定所建立了常年合作的关系,为在校生提供在读期间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得的机会。近10年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每年考取服装制作工初级证书合格率100%,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90%。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初、中级模特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合格率均达到100%。同时,在近几年全国职业教育系统自己组织的全国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每年均取得优异成绩,有两名同学在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成绩并同时得到了主办城市颁发的服装表演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开创了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获得高级职业认证的先河。学生在模特行业每年举办的具有权威性的比赛奖项认定,也成为模特企业进行模特等级认定的依据。结合相关行业规范和企业人才管理模式,服装表演专业在校生有大量实习实践机会和参赛机会,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和就业能力提高打好基础。据中国职业模特委员会相关领导透露,近期中国设计师协会、职模委员会将力争建立行业认证资质,形成规范服装行业人才政策法规的一部分。我校将力争成为指定的考级合作单位促进和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6、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曾先后与意大利克菲亚服装学院、英国德比大学合作办学。多次派

12

遣教师出国、出境进行考察和交流活动。同时,多次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高级别的专业活动。近几年来,老师们的考察足迹遍及香港、台湾、新加坡、意大利、英国等地区和国家。在留学教育环节,服装专业同英国德比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已有学生赴英留学,即将完成学业。在未来的一年中,专业还将继续开发与处于亚洲地区服装教育界领先地位的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合作项目,为服装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发展再次开辟新的领域。 7、不断完善基地建设

服装专业在市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建成包含服装设计、服装表演、服装工艺、形体舞蹈、苹果机房、动态展示等专业实训教室8间,基地建筑面积1055平方米。基地设备设施均参照行业企业标准、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配置。服装实训基地现有教育教学设备投入约600万,包含先进的多媒体现代教育教学设备、服装专业缝纫设备、服装设计专业软件、服装表演所需的专业灯光音响系统等。为进一步满足专业发展的新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未来服装专业实训基地还将继续建设服装制版教室、服装营销实训教室等。2010年专业又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的220万的设备投入款项,相信基地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会更好的服务与一线教学、服务于校企合作、服务于社区培训以及社会化功能的提升。 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实训基地组成结构

服装设计教室舞蹈形体教室苹果电脑教室专业制板教室工艺实操教室服装表演教室多功能动态展示教室校企合作部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9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