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教案第一课时(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9 2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农业发展条件。 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和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分区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长江沿江地带的重要位置。 2.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特点。

教学难点

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模拟实验法、生活感悟法。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和农业方面的有关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片断让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

(学生回答略)

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沿江地带。

设计意图:通过《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片断,引出长江的洪涝灾害,从而使学生思考长江沿江地带的的问题,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一)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政区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

③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学生回答略)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纵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3.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分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西的地形差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来看比较低平,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4.引导学生阅读上海、武汉、重庆三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三地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水热条件充足。

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本区年降水量在800 mm~1000 mm,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沿江地带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5.让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及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片,看沿江地带的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在地形上有什么差异,概要描述长江中下游的地形特点。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这种客观差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长江沿江地带进行开发利用,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滩多流急,落差较大,我们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广阔、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湖泊中浮游生物众多、饲料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索饵、越冬和繁殖,捕捞、人工养殖都有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宽阔、径流量大而变幅小,来水过程较为稳定,有利于发展航运。长江干流武汉以下可通航5000 t级以上海轮,南京以下可通航2.5×104 t级海轮。实现了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

本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六朝古都南京,秀丽的黄山、庐山、神奇的三峡,还有我国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此外,楚文化遗址、三国遗迹、名人故里、宝刹禅林、葛洲坝水利枢纽,以及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当大力开发,并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商业、饮食、城建、园林、文物、文化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长江沿线旅游景点众多,有山水等自然景观,也有沿线丰富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适宜发展旅游业。

总结长江上游、中有、下游的特点及其开发优势。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急流,多水能 中游——多曲流,多湖泊,易发水灾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适宜航运

3.引导学生回答有哪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优越的地理位置:①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②长江纵贯东西,航运发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

(二)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

3.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图,分析长江沿江地带耕地类型、发展条件、耕地减少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水稻、油菜、柑橘、甘蔗、茶叶、棉花。发展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减少的原因是建设用地占用和农民外出打工致使土地荒芜。

阅读课本P34—35页“学习行动”2资料,分析长江沿江地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长江沿江地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

阅读课本P35—36页“太湖平原”资料,分析太湖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太湖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处亚热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地形平坦;河网稠密;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使本区成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三、结论总结

总结分析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主要地形区 自然特点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有利条件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气候类型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主要支流及湖泊 汉江等长江众多支流 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学生回答(合理即可)。最后老师再作补充。

四、课堂练习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1~4题。

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较低平,主要地形是( ) A.平原和高原 B.平原和盆地

C.平原和低山丘陵 D.低山丘陵和高原 2、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稠密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东起上海,西至玉树

D.湖泊稀少城市①和④的钢铁工业都很发达,它们发展钢铁

3、乘轮船从重庆出发到上海,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是(A.重庆-九江-南京-上海 B.宜昌-武汉-南京-上海 C.重庆-武汉-湖口-南京

D.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4、目前,长江沿江地带已形成四大城市群.武汉所在城市群是(A.长江中游城市群 B.长江上游城市群 C.长江下游城市群

D.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五、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探究的基础梳理和综合测评。 六、板书设计

以河流为纽带的经济区域——长江沿江地带

第一课时

1、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 (2)地形 (3)气候 (4)开发

2、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 (1)耕地类型、农作物 (2)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 )

(3)耕地减少的原因

(4)太湖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9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