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24 13:39:01 阅读量:1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习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些儿童具有良好的言语能力,有些儿童则富有灵巧的动作技能,还有些儿童擅长与人交往等。这说明儿童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即为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对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

C.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会造成个体间的个别差异

D.遗传素质的好坏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之间是一个反比关系

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A.“废科举,兴洋务” B.“办洋务,兴学堂” C.“废科举,兴学堂” D.“废私塾,兴学堂”

5.通过角色扮演以增强自信心,然后再将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去。这一方法叫做()。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全身松弛训练 D.肯定性训练

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2006.9.1 B.2007.1.1 C.2007.9.1 D.2006.1.1

第 1 页,共 38页

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A.针对性 B.含糊性 C.具体性 D.预见性

8.关于幻想,正确的说法是()。 A.幻想体现着个人愿望

B.幻想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

C.幻想的形象不一定是个人所期望的 D.幻想的形象具有首创性

9.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疏导性原则

10.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下列属于个性的是()。 A.需要 B.性格 C.动机 D.世界观 E.气质

第 2 页,共 38页

3.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5.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略。

2.C [解析]

(1)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将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3)知觉的理解性:需要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4)知觉的恒常性: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

3.A [解析]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有: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决定人的发展。

4.C [解析]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第 3 页,共 38页

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5.D [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题干是肯定性训练的定义。

6.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7.D [解析]略。

8.A [解析]幻想是暂时离开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以获得满足,幻想体现着个人愿望。

9.A [解析]考查小学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定义。

10.B [解析]考查全面发展的含义。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解析]略。

2.ABCDE [解析]结构上的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3.AC [解析]学校课程作为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载体,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文化的丰富使得课程目标、课程编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发生变化,或增减科目、删添内容,或重新组合课程结构。

4.BCD [解析]古希腊的“智者派”适应民主制度的需要,创立了“三艺”(文法、修辞和辩证法)的课程内容。

5.ABE [解析]略。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习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第 4 页,共 38页

1.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3.马克思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6.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B.情感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 D.一般性发展目标

7.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讲评、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报告 D.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第 5 页,共 38页

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9.某人听报告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直到听见掌声响,才想起正在听报告。此时,这个人的意识状态属于()。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潜意识状态

10.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 A.同化迁移 B.顺应迁移 C.重组迁移 D.逆向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以下行为属于本能行为的是()。 A.鸭子游水 B.蜜蜂酿蜜 C.小孩怕黑暗 D.女人爱干净

3.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A.严格要求 B.培养舆论 C.耐心引导

D.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E.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第 6 页,共 38页

4.随机化现场实验的特点是()。 A.在实验室里进行 B.实验时间较长 C.外部效度较高

D.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其目的是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5.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以下成分:() A.目的

B.个体已有的知识 C.障碍 D.途径 E.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2.A [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修订的义务教育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3.D [解析]略。

4.B [解析]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

5.B [解析]形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风气。

6.A [解析]略。 7.A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四种: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其中讲述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和概念,有从情绪上感染人的效果;讲演是教师就教

第 7 页,共 38页

材中的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 插入其他活动。

8.D [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强制性,义务教育计划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具有强制性。(2)普遍性,它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部分学生的。(3)基础性,义务教育就是要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好基础。

9.B [解析]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

10.A [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其基本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AB [解析]一种行为必须符合四条准则,才能算作先天的本能行为: (1)是定型行为;

(2)出现在同物种的所有个体上;

(3)即使是被隔离培养的个体,也具有该种行为; (4)即使先前该行为被压制,过后还是会发生。

3.ACD [解析]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再次,班干部的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 8 页,共 38页

4.BD [解析]随机化现场实验,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5.ABCE [解析]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和方法四个成分。目的即在某种情境下想要达到的目标,没有目标就不会形成问题。问题总是在个体已有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学生无法理解或完全熟悉的事不会成为问题。问题也意味着困难和障碍,克服障碍便是问题解决。而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解决问题必须掌握克服障碍所具备的各种条件、程序和步骤。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习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由()提出的。 A.韩愈 B.柳宗元 C.孔子 D.荀子

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3.“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的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儿童发展的()。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进化论

4.个人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属于()。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5.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

第 9 页,共 38页

阔,兼容并包等都属于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 A.气质特征 B.能力特征 C.人格特征 D.认知特征

6.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必须依靠()。 A.具体操作 B.具体对象 C.具体概念 D.语词

7.我国对学生的义务明确做出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A.《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

8.“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师表”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9.《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小时。 A.5 B.6 C.7 D.8

10.研究表明,12岁以上儿童注意稳定性可维持()。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

第 10 页,共 38页

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2.托兰斯调查发现,高创造性儿童具有如下特点:() A.高智商

B.顽皮、淘气

C.所作所为有时会逾越常规

D.待人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 E.谦虚

3.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是()。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系 C.家长会 D.教育讲座 E.家长学校

4.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5.群体内聚力表现为()。 A.领导方式 B.成员情感 C.认同感 D.归属感 E.力量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

2.C [解析]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被社会和他人关注程度的意识,儿童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已基本成熟。 3.B [解析]此观点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

第 11 页,共 38页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4.D [解析]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是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划分的,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活动的形式不同划分的。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C [解析]良好的人格特征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有较强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6.B [解析]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必须依靠具体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些对象,想象就难以进行。如,他们游戏时要用游戏材料,阅读和叙述时要依靠图画等具体形象的帮助,否则就不能再造出相应的情境。

7.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8.C [解析]“皆师表”表明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9.B [解析]略。 10.D [解析]有人对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稳定性做研究,发现7~10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解析]略。

2.BCD [解析]托兰斯调查发现,高创造性儿童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顽皮、淘气和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有时会逾越常规;待人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

3.ABCDE [解析]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三结合,其基本形式包括: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家长会、教育讲座和家长学校。

4.BC [解析]略。

5.CDE [解析]内聚力指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或使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内的力量,也指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内聚力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第 12 页,共 38页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习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记忆中,小学生善于() A.具体的词的记忆 B.语词材料记忆 C.抽象图形记忆 D.具体形象记忆

2.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3.属于奥苏伯尔认为的学习内部动机的是() A.成就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交往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4.“四书五经”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下面对“五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诗》、《书》、《礼》、《易》、《春秋》 C.《诗》、《书》、《易》、《论语》、《孟子》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

5.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家长、所在学校或及时()

A.向人民政府报告 B.向法院报告 C.向公安机关报告 D.向检察院报告

6.“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第 13 页,共 38页

7.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8.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B.以教学为中心 C.教学、科研并重 D.教学与安全并重

9.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察分析,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评价是() A.观察

B.案卷分析 C.行为检查单 D.轶事记录

10.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应当把()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B.发展未成年人的德智体 C.教育未成年人孝顺父母 D.教育未成年人热爱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A.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B.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C.是自然科学 D.是社会科学 E.上述说法都不对

2.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来呈现。 A.数字 B.动作 C.图像 D.符号 E.字母

3.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 () A.语言表达能力

第 14 页,共 38页

B.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4.将成功归因于任务难度低,这种归因是() A.不可控的 B.可控的 C.内部的 D.外部的 E.不稳定的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E.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个体遵守纪律心理的五个发展阶段是: ①强制阶段(0~6岁); ②强化阶段(6~9岁);

③遵从集体阶段(9~16岁);

④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 ⑤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2.C [解析]杜威强调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3.A [解析]略。

4.B [解析]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D [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6.A [解析]从众的经典研究是阿虚进行的“三垂线”实验。从众就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

第 15 页,共 38页

化的现象。

7.A [解析]略。

8.C [解析]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9.B [解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B [解析]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解析]略。

2.ABCDE [解析]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从众和服从、去个性化。

3.ABCD [解析]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创造性思维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等特征。

4.BCD [解析]中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把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接受和占有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技能的学习:技能学习不仅包括动作的认识问题,还包括动作的实际执行问题。行为规范的学习: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

5.ABE [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为: (1)相关课程;

(2)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 (3)广域课程; (4)核心课程。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

第 16 页,共 38页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2.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是()。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成年

3.生病了既怕病痛,又怕打针吃药是一种()。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4.“行动迟缓、情绪深刻持久”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6.以下是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华生 B.布鲁纳 C.巴浦洛夫 D.马斯洛

7.“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叫做()。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8.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第 17 页,共 38页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9.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10.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 A.很高 B.较高 C.较低

D.以上都不对

11.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的提出者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加涅

12.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1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4.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第 18 页,共 38页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16.皮亚杰研究发现,2~5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 A.权威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互惠或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17.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他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18.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9.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20.王某担任某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

第 19 页,共 38页

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E.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2.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3.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4.群体的功能是()。 A.评价性功能 B.导向性功能 C.生产性功能 D.发动性功能 E.维持性功能

5.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 A.接纳者 B.处理者 C.加工者 D.记忆 E.作用者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问题解决

2.聚合思维

3.学制

4.个人本位论

第 20 页,共 38页

5.教育国家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包括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等,其中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核心。

2.D [解析]个体接受纪律约束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强制阶段(0~6岁)、强化阶段(6~9岁)、遵从集体阶段(9~16岁)、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3.B [解析]动机冲突的类型:

(1)双趋式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种强烈的目标和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制,只能取其一时,便产生了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指个体处在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之中,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需要作出抉择而不知取舍。

(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对个体既有利又有弊,同时具有趋近和躲避两种动机,利害得失难于权衡,从而使当事人左右为难。

(4)双重趋避式冲突,这是两个目标具有双重或多重趋避的理由时产生的内心冲突的情境。

4.D [解析]气质类型主要有——胆汁质:行动迅速,强而有力;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多血质: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反应迅速,外露但易变。黏液质: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抑郁质: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且内隐,但深刻持久;情绪细腻敏感。

5.B [解析]个别差异性指由于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环境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才会出现有些儿童聪明早慧,有些儿童大器晚成。

6.B [解析]略。

7.A [解析]略。

8.B [解析]略。

9.A [解析]合理化: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反向: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补偿:通过新的满足

第 21 页,共 38页

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压抑: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

10.B [解析]学习动机的不同强度随学习任务的难易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任务比较容易、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时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习任务难易适中时,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最有推动力;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11.B [解析]布鲁纳等人实验研究,提出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假设考验说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莫须有地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

12.B [解析]略。

13.C [解析]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1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定义的理解,主要分广义和狭义之分,本题考查的是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即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所以与题干符合。故答案为A。

15.B [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6.B [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阶段(9~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17.C [解析]略。

18.D [解析]略。

19.D [解析]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没有实施。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即“癸卯学制”。

20.A [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解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发展

第 22 页,共 38页

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具体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2.ABCDE [解析]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ABC [解析]略。

4.CE [解析]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

5.ABDE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纽厄尔和西蒙以人工智能的信息处理模式来说明普通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这一模式包括——接纳者:由感觉神经接受问题情境所产生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与联络神经,将信息传给处理者。处理者:即整个认知过程。记忆: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作用者:处理者所提供的解答。

三、名词解释

1.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思维重新组成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的应用,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

2.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3.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个人本位论:指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5.教育国家化:指教育事业应与国家的外交、军事、财政、司法和内务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行政管理领域,必须将对教育事业的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国家应在公共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教育事业实施规范性行政管理。第一,国家必须发展教育事业。第二,国家要掌管教育事业。第三,国家要资助教育事业。

第 23 页,共 38页

海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习题及答案一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答案】D。

2.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答案】C。

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狼孩生活狼群的环境中,没有接受到社会活动,他成长过程中没有教育引导,因此没有社会性刺激。

4.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D。

5.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广度

第 24 页,共 38页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C。

6.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答案】A。

7.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转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心理现象产生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反射。 8.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答案】A。

9.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答案】B。

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第 25 页,共 38页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建立的。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习题精选及答案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

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第 26 页,共 38页

A.教学活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

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

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

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第 27 页,共 38页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

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2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第 28 页,共 38页

D.利托尔诺

2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2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2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2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2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3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上课

第 29 页,共 38页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3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转

3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3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3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3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3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3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3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

第 30 页,共 38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953.html

微信扫码分享

《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