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

更新时间:2024-01-06 06: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他们的胆子大着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自信的,他们喜欢学习,不怕考试。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我们习惯了“秩序化”的教育生活,课堂上不准交头接耳,发言先举手是写在校规或班规里的,若要违反,就要批评或处罚。然而在杜郎口的课堂,学生交头接耳,粗声大嗓,随便插话成了“课堂纪律”,不这样做反倒会受批评。因为老师认为这种“课堂纪律”,才能真正保证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在看起来有秩序的氛围中,没有打闹,没有起哄,学习积极性高,但主动性是零。相反,在上述杜郎口“课堂纪律”模式下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

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孩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国目前比较严酷的现实条件下,他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杜郎口的教师不是把“我”知道的告诉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有了亲历,有了体验,形成了“生成”的能力。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客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合作者,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从教师作用的领域和显隐程度来说,教师从微观退到了宏观,从过去的凸显退到了时隐时现。

他们的课堂真正解决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问题。这就要把握一个准确的 “度”。衡量这个“度”的标准就是学生活动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与此相对的,还有老师干预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两者结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那就是“10 + 35”这个师生课堂活动的时间比,它是对这种“度”的把握的经典表述。还有研究“放”的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只有给“放”规定一个边界线,才能保证“放”的效果。

相信学生。我们习惯了“秩序化”的教育生活,课堂上不准交头接耳,发言先举手是写在校

规或班规里的,若要违反,就要批评或处罚。然而在杜郎口的课堂,学生交头接耳,粗声大嗓,随便插话成了“课堂纪律”,不这样做反倒会受批评。因为老师认为这种“课堂纪律”,才能真正保证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在看起来有秩序的氛围中,没有打闹,没有起哄,学习积极性高,但主动性是零。相反,在上述杜郎口“课堂纪律”模式下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

杜郎口的教师不是把“我”知道的告诉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有了亲历,有了体验,形成了“生成”的能力。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作为管理者,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客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合作者,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从教师作用的领域和显隐程度来说,教师从微观退到了宏观,从过去的凸显退到了时隐时现。 这里的“放”不是放任自流,漫无目的。他们的课堂真正解决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问题。这就要把握一个准确的 “度”。衡量这个“度”的标准就是学生活动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与此相对的,还有老师干预时空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两者结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那就是“10 + 35”这个师生课堂活动的时间比,它是对这种“度”的把握的经典表述。还有研究“放”的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只有给“放”规定一个边界线,才能保证“放”的效果。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既有实践性,也有时代性。它解决的不单纯是“本土”升学率、农村教师素养较低的问题,也提升了学习能力、生存和成长以及师生相长等一系列问题。

杜郎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比如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0+35”模式

杜郎口模式被一线教育称为“高效课堂模式”。也是中国名校共同体在“临帖实验”阶段推崇的课堂“帖子”。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即目标任务呈现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挖掘,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即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杜郎口模式的教学特点,即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落实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

杜郎口模式的价值体现在,给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两大关系问题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定位,即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在“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的课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厌学、课堂效益低下等常见问题,一举突破了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桎梏,同时破译了教学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

“备课上课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的课改模式——“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

“八环节”即:确定目标,转化问题,设计检测,完成预案;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教师总结,巩固拓展。

前四个环节为教师备课阶段,其中确定目标,转化问题,设计检测三个环节是制定学案的过程,学案的制定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后四个环节为师生互动实施学案阶段。

学校认识到学生“学”的核心是思维。“想方设法促进学生思维,是我们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原则。”梁建和说。近年来,一些学校在课改中盲目追求课堂气氛表面上的活跃和热闹,甚至以此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他们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学校判断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看课堂表面上的热闹,而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是否深入。课堂教学活跃与否,主要在于学生的思维量,而不在于学生发了多少次言。” “我们的课改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高一年级组长米日新老师对记者说,“原来我们上课不敢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讲题,学生课上很少问问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不够,课堂气氛也不活跃。而现在,课上回答问题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发言,学生在上课时产生的一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些学生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连老师都觉得新奇,师生同时被激起了兴趣。在每天的积极回答问题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老师也收获很多。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主动探求所以然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课堂不再是尖子生的天下,而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发展自己的机会和平台。”韩爱学说,在这种教学形态下,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8p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