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3-08-07 03: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 国 未来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动力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 李 楠MB1008416 赵志同MB1008451 袁登明MB1008442 祖国强MB1008457 孙广义MB1008429 梁 全MB1008418

目录

01

中国过去三十年发展背景及概述

02

韩国过去三十年发展路径 台湾过去三十年发展路径

03

04

新兴战略产业分析 聚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附:1、小组分工 2、参考文献

05

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发展概述

2003年后 2003年后 90年代 90年代 80年代 80年代

以结构调整为主 农业部门是发展 的主要动力 以农村和乡镇工 业发展为主 转向外资带动下的 制造业大发展 出口带动对国民总 产值增长贡献超10% 工业产值高达55% 城市化成为发展的 主导力量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 带动下,经济增长 呈现加速态势 整个中国经济增长 呈现了较大的三次 飞跃,农村--工业-城市的一个发展主 动力推动过程

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91年的18.27倍,年均增长16.5%

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 10.18:46.86:42.97。“短缺”现象基本消除。

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续)

消费结构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农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6%,城市每年增长8%

百 比 分

(消费率) (投资率)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1 993 1 994 1 995 1 996 1 997 1 998 1 999 2 000 2 001 2 002 2 003 2 004 2 005 2 006 2 007 2 008 年份 2 009

图2

我国1993-2009年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变化趋势

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

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 业体系已经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我国在高投资的同时保持 着较高的投资积累率。

对外开放日益广泛深入,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逐步升级。

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发展的优势

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勤劳、节俭、进取的民族传统和文化 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或现实的市场 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存在和流动,劳动力成 本低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价格被控制在相当低水平 较为完整的工业基础体系和逐步完善的产业配套条件

中国经济发展劣势

农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高新技术大部分依然 依在跟随和模仿层面上 国内供求总量失衡,总供给过剩严重,对外部需求的依赖 增大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仍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环境治理严重滞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经济高 速发展 单位GDP能耗偏高 石油等能源紧缺 中长期可持续研发能力及人才中长期储备不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8c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