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德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29 08:45: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 信息技术2.0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
【摘要】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对小学生, 尤其对五、六年级学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本文结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经验,对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具体办法。作者认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带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它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寓教于乐,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以及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整合
对于现在流行的互联网, 学生们往往被网络上五光十色但又虚幻不真的东西所吸引, 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 他们有可能会在网络中“迷航”。调查表明, 在我校学生中100%的学生上过网, 其中80%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 67%的学生上网查资料用于学习,55%的学生玩游戏( 其中10%的学生经常玩) , 20%的学生聊天47%的学生关注学校论坛, 48%的学生发电子邮件。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 促进道德内化。根据这些特点, 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 结合课堂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渗透和强化。现将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拓展信息技术课的内涵, 指导学生健康地利用网上资源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 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应该能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寻求发展的道理。因此,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 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总是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让他们自由地探索, 从发现中寻找快乐, 主动获取知识。我校学生在四年级已经掌握了使用Word、PowerPoint 等应用软件, 从五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网络。在这个
基础上, 为了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及其使用, 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题名称为《利用网上资源制作电子报刊》的教学单元, 共四课时。内容是指导学生掌握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并使学生能够依托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上网查找的资料, 制作一份介绍我国历史、经济、文化、名胜古迹、旅游、自然风景、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京剧、中国武术等的电子报刊。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网络搜寻资料和制作电子报刊, 提高学生“查询、获取、处理、存储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意识, 并在知识教学的同时, 在内容的设计上体现出健康的爱国主义教育, 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体验我国伟大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如此, 我在本单元的设计有意识地加强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强调了与语文课、社会课、自然课、音乐课以及美术课所学知识的运用。比如, 在电子板报的整个制作过程中, 学生需要依靠语文课中的阅读理解能力, 需要应用社会、自然、音乐课中掌握的知识确定本课主题和栏目内容, 并运用美术课上所学到的构图的设计、颜色的协调搭配来完成整个板报的制作过程。这样, 就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教学时, 采用了一组视听效果极佳的“环保月刊”电子报刊,引入教学, 创设教学情景, 引出新任务。再通过任务要求,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愿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同时使学生在观看精美的环保月刊的同时了解一些环保知识, 渗透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掌握新授知识, 我给学生提出了任务, 要求以2 至4 人一组在两节课内制作一版自己喜爱的电子报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任务和要求”, 以小组共同探讨、合作学习的方式, 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意图是培养学生搜寻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目的是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并在学习中熏陶爱国主义情感。最后,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每组学生的作品, 进行交流。
教学实践表明,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是合理可行的。整个教学过程不但对学生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热爱祖国, 同时启发了学生热爱生活, 体验美来自于生活, 并在生活中创造美的感觉。教学实现了预期目的。
二、强化信息技术课的应用, 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学习网络是传播信息的“高速公路”,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是一个宣传的阵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网络的多样性使得在网络上
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成为现实。信息技术教学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所要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 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 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 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 更形象生动, 更具吸引力,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利用这一特点, 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将精心剪辑的汇聚了各种现代高科技的录像片编辑到教学范例中, 配以适时地解说,加上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神通广大, 同时也激励着同学们发愤学习, 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充分感受到校园的独特精神与艺术魅力,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风貌, 我校在每个学期都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 围绕民族艺术的主题, 组织两台大型的全校师生台上台下互动的文艺演出。借此机会, 我认为可以结合学校特色, 创设我们校园自己的网络主流文化, 建设网络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建出一个师生共建真善美的校园网络氛围。我采取的具体做法是, 提醒学生登陆北大附小网站, 查看活动通知, 根据活动主题让学生上网搜索与主题相关内容, 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带领学生进入学校的网上论坛, 出点子展开讨论。每次活动后, 我都会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份电子作品, 有的同学根据活动制作成节目网站, 有的做成专题主页, 还有的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然后, 让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的局域网上。网络对小学生来说并非简单的上网, 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让他们通过网络, 利用网络这一工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网络组织开展各项德育活动, 寓民族精神教育于活动中, 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既让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又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据我在教学中的观察,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抱有极大的兴趣,可以说, 其学习的兴趣不需要教师进行调
动。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 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新兴娱乐方式, 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 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孩
子成长的见证之一。游戏是儿童的天堂, 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奇心强等特点, 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网上的游戏丰富多彩, 加之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使这门学科在实现“玩中学”、“做中学”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上网打游戏表示反对, 并对他们加以禁止。但是, 禁止的结果, 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洪水一样,只能疏导不能堵塞。问题之所在, 同样也是如何正确引导。其实游戏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是消磨人斗志的玩具, 只要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来引导, 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在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引入适宜的游戏, 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例如: 游戏《大航海家》, 学生在玩这个游戏时, 首先要了解一些航海知识和航海路线中的地理知识, 接着在游戏中作为航海家还要选择航海的船、水手和船上所需用品、食物, 航行当中会遇到海盗或天灾并且要战胜才能继续前进, 每到一个港口就要根据下一个海域的情况重新调整船只和所需用品, 只有一次次战胜困难, 最后才能到达终点。在游戏情景中, 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锻炼了技能。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健康的, 对于一些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利的游戏要坚决禁止, 但采取的措施要妥当。
例如, 很多学生喜欢CS 这种战争游戏, 我不赞成学生玩这种血腥场面的游戏。为此, 我在教学中开展了有关游戏的大讨论, 学生们各抒己见, 说爱玩CS 是觉得杀人过瘾, 有的说瞎打没意思, 缺乏智谋。接着我让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利弊, 通过我的引导, 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这种血腥暴力游戏虽然是虚拟的, 但是很残忍, 既没有锻炼学生智谋, 也没有带来愉悦。通过这一系列的正面引导, 大多数同学接受了我的建议。我认为, 战争游戏不是不能玩, 如果好的战争游戏需要学生有谋略, 要布置进攻策略、兵力、火力运用等, 这些都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指挥、步阵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 所以要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 如雏鹰网、小主人网、红泥巴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 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竞赛活动。有一位家长就这样说过:“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 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只适合成人的网站! 因为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
四、结论
互连网的普及和应用为我们大家提供了丰富便捷的资源, 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 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 网络上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都是合适的, 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因而小学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开展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培养正确的学习品质, 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教师是小学信息技术的传授者和网络资源的设计者, 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 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 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领悟道德知识, 接受道德观念, 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培养出新时代具有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康.现代教育媒体对教育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1998(1)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易红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 第15 期
[4]刘莲.搜索网上的信息, 信息技术教育, 第17 期
[5]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王振宏.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9)
[7]童均.怎样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科学咨询[J].教育科研,2005(8)
[8]朱萍.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2)
[9]崔春梅,孙艳超,张义兵.寓教于乐何去何从———教育网络游戏问题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4)
[10]陈瑞斌,王海霞.网络时代小学德育问题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4)
[11]郑友训.网络传播带给中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教学与管理,2000(6)
[12]刘键.浅谈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2(11)
[13]郭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新举措———德育网络化[J].上海电教,2002(5)
[14]黄利锋.信息技术成长动力[J].信息技术教育,2004(19)
正在阅读:
信息技术 德育论文03-29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光的色散07-03
英语基本构词法01-23
关于马的歇后语02-14
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01-11
新海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测试(物理)03-16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103-30
- 在担当责任中培养主人翁意识
- 疫苗信任危机下的自我救赎
- 2015年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招考复习资料
- 《草原》课外阅读:五月的青岛(老舍)
-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流程
-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硕士考研经验汇总@才思
- 司法考试必备—民法笔记(4)
- 2012初级会计实务讲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 论东北三省跨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 M4735A-SHANGHAI除颤仪
- 《那一年,面包飘香》
- word上机操作基础试题
- 用双脚弹钢琴的人
- 关于学会感恩的作文
- 2014年一月货币基金BR收益排名
-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0
- 水产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
- 通用电气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龙年束姓女孩大气雅致取名大全
- 德育
- 论文
- 技术
- 信息
-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 只要7步,就能将任何魔方6面还原
- 替米沙坦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
- 大学英语四级语法摘要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浅谈创意园的景观设计
- 黑龙江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程序改错
- 金澳氧化锆陶瓷结构件在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 无偿献血宣传资料
- 普通-精华-扩展公式
-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和费尔马大定理的美妙证明
- 融资租赁基础知识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骆驼祥子相关的精彩评论资料
- 2007年《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班试题B
- 总结报告-2019年关爱老人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精品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ppt课件.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
- 智能控制器基本控制规律论文
- 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