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两套)

更新时间:2024-05-10 12: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理试卷 (一)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4分) 1.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和地碰撞的时间为?t,和地的平均作用力为F,和地碰后不再弹起,设竖直向上为正,则在碰撞过程中,对小球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冲量为mg(2h??t) g

B.地面对小球的冲量为F?t

C.合力的冲量为(mg?F)?t D.合力的冲量为(mg?F)?t

2.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a、b、c,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与原来静止的三个小球A、B、C发生正碰;a与A碰后,a球继续沿原来方向运动;b与B相碰后,b球静止不动;c与C碰后,c球被弹回而反向运动.可知碰后A、B、C三球动量大小的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B>pC>pA

D.pA=pB=pC

3?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43.分别用波长为λ和

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A.

1hc 2?B.

2hc3hc C. 3?4? D.

4hc 5?

4.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

?变化的Ek-?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

逸出功是3.34eV,若将二者的图象画在同一个Ek-?坐标系中,如下图所示用实

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

5.氢原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电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②原子系统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③电子动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减少量; ④电子动能的增加量一定小于系统电势能的减少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④

D.只有①②④

6.关于铀核的裂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 B.铀核裂变时能同时释放2~10个中子 C.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

D.速度太快的中子不能使铀核发生裂变,只有速度与热运动相当的中子最适于引发裂变。 7.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的世界上首个“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24

完毕,若在此装置中发生核反应的方程是H+H→He,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1,氦核的质量为

112

2

m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而每升海水中含有氘0.03克,如果1升海水中的氘完全参与上述核反

应,则所能释放的核能为( )

A.0.03NA(2m1-m2)C2 C.0.0075NA(2m1-m2)C2

B.0.015NA(2m1-m2)C2 D.7.5 NA(2m1-m2)C2×10-6

8.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

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小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B的右端,并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B.小铅块将从木板B的右端飞离木板

C.小铅块滑到木板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D.小铅块在木板B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等于在木板A上滑行产生热量的2倍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4分)

9.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要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能量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

10.按照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轨道半径rm和rn之比为rm∶rn=m2∶n2B.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能量Em和En之比为Em∶En=n2∶m2

C.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其圆周运动的频率是?,则其发光频率也是? D.若氢原子处于能量为E的定态,则其发光频率为??Eh

11.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每个核子只跟它们相邻的核子间才有核力作用

B.阴极射线与β射线都是带负电的电子流,都是由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

C.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8

D.元素钍234钍234的半衰期比24天要短些,1g钍234要全90Th的半衰期是24天,在化合物中,部衰变用不了48天

13.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则( )

n ∞ 4 3 2 1 En/eV 0 -0.85 -1.51 -3.4 -13.6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反冲核沿小圆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C.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 D.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14.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15.下列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的叙述是( ) A.一切物理定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越稳定

16.在水平铁轨上放置一门质量为M的炮车,发射的炮弹质量为m,设铁轨和炮车间摩擦不计,则( )

A.水平发射炮弹时,炮弹速率为v0,炮车的反冲速率

mv0 M

B.炮车车射与水平方向成θ角,炮弹速率为v0,炮身反冲速率是

mv0cos? MC.炮身与水平方向成θ角,炮弹出炮口时,相对炮口速率为v0,炮身的反冲速率

mv0cos? MD.炮身与水平方向成θ角,炮弹出炮口时,相对炮口速率为v0,炮身的反冲速率

mv0cos?

M?m 第II卷

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7.在研究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合上电路上的电键,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现有如下现象:

①只有当频率大于等于v1时,电流表才会偏转

②当用频率v2时电流表发生偏转,此时将电源反接,电流变小 ③增大反接电压的大小,当电压达到U时,电流表正好没有偏转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判断,该光电子脱离金属的逸出功是 。当入射光频率为v2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v1、v2、U的关系是 。(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普朗克恒量为h)

18.利用聚光到纳米级的激光束进行治疗,90%的因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都可以避免失明的严重后果,一台功率为10W的激光器,能发出波长?=500nm的激光,用它\点焊\视网膜,每次”点焊”需要2?10-3J的能量,则每次”点焊”视网膜的时间是 s,在这段时间内发出的激光光子的数量是 。(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9.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______(填“吸收”或“辐射”)波长为______的光子.

23220820.天然放射性元素90,衰变过程中共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82Pb(铅)

有_________次α衰变和_______次β衰变,铅核比钍核少____个中子,铅核比钍核少______个质子.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2分)

21.(1).在“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的实验中,也可以探究“mv2”这个量(对应于动能)的变化情况.

①若采用弓形弹片弹开滑块的方案,如图甲所示,弹开后的mv2的总量____________弹开前mv2的总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采用图中乙图的方案,碰撞前mv2的总量_________碰后mv2的总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说明弹性碰撞中_________守恒.

③若采用图中丙图的方案,碰撞前mv2的总量__________碰后mv2的总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说明非弹性碰撞中存在__________损失.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静止放置,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①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②根据实验要求,ma__________m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不必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测定未放小球b时,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下图给出了小可得OB距离应为

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__________ cm;

⑤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4小题,共24分。)

22.某原子序数为Z,质量数为A的原子核,若用mx表示该原子核的质量,mp表示质子的质量,mn表示中子的质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计算核子结合成该原子核时的质量亏损Δm,释放的核能ΔE,每个核子释放的比结合能为E核子.

23.一个静止的铀核23292U(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228。(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u=1.67×10—27kg,1u相当于90Th(原子质量为228.0287u)931Me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 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

②算出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

③假设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

24.如图所示,长l为0.8m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1为0.2kg的球。将球提起使细绳处于水平位置时无速释放。当球摆至最低点时,恰与放在光水平桌面边缘的质量m2为1kg的物块正碰,(1)如果碰后小球以2m/s速度弹回。若光滑桌面距地面高度h为1.25m,铁块落地点距桌边的水距离多大?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2)由于小球和物块的材料未知,将可能发生不同性质的碰撞,试分析说明物块水平距离的范围。(g取10m/s)

2滑的平

25.根据量子理论,光子不但有动能还有动量,其计算式为p=

h?,其中h是普朗克常

量,λ是光子的波长.既然光子有动量,那么光照到物体表面,光子被物体吸收或反射时,光都会对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一台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功率为P0=1 000 W,射出的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1.00 mm2,当它垂直照射到某一物体表面并全部被吸收时,对该物体产生的光压将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5.D

2.A 6.C

3.B 7.C

4.A 8.C

二.不定项选择题: 9.BD

10.AB 11.D

12.AC

13.BC 14.AB 15.AC 16.ABD 三.填空题:

17.hν1 hν2-hν1 eU= hν2-hν1 18.2?10s

?45?1015个

19.吸收 20.6

?1?2 ?1??24 16 8

21.(1)①大于 弹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 ②等于 机械能 ③大于 机械能

(2)① B、E ②大于 ③b球先落地,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④a点位置的范围大致在45.95~45.99 cm ⑤maOB=maOA+mbOC 22. Zmp+(A-Z)mn-mx;

[Zmp+(A-Z)mn-mx]c2; [Zmp+(A-Z)mn-mx]c2/A

23.解:

①232U?22849290Th?2He

②质量亏损 △m=0.0059u

△E=△mc2=0.0059×931MeV=5.49MeV ③系统动量守恒,钍核和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即

pTh?(?p?)?0?p?p?

Th??2EpTh?kTh?2m?Th?2? Ep?k???2m???EkTh?Ek???E

所以钍核获得的动能 EkTh?24.解:

m?4??E???E?0.0947MeV

m??mTh4?228(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先求小球与铁块相碰前的速度v。

m1gl?1m1v22v?2gl ?4m/s

再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球与铁块相碰后铁块的速度v2。

m1v?m1v1?m2v2 mv2?1(v?v1)m2

.m/s。 因为小球是被弹回的,故取v1??2m/s,代入上式可求得v2?12由平抛射程公式可求得铁块的水平射程:

s?v2

2h?0.6m g其实通过这道题提供的数据还能计算出碰撞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量。 碰前系统的机械能为:E?m1gl 碰后系统的总机械能为:

E??

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为:

1122m1v1?m2v2 22?E?E??E?m1gl???0.48J(2)这主要是因为小球和铁块的材料特征决定。假如两者是完全的非弹性体,它们碰后会粘在一起以共同速度v?运动。计算可知:

1122m1v1?m2v2 22v??m1vm1?m2

?0.67m/s

这样铁块的水平射程在机械能损失最大时,也最小:

s1?v?2hg

?0.33m

在无机械能损失时,它的水平射程也最大:

s2?v2?2hg

?0.67m

水平射程应介于这两者之间:0.33m≤s≤ 0.67m。

25.解析:由E=P0t=hν得ν=

P0thc,再根据c=λν,得λ=.所以光子的动量为hP0tP?Pt?pP0h??0,再根据动量定理得F==3.3×10-6 N,所以产生的光压为

hctccP0tF3.3?10?6p=? Pa=3.3 Pa. ?6S1?10

物理试卷(二)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一些说法:

①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③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质量为m的质点, 用长为L的细绳系着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L的匀速圆周运动, 它的角速度为?, 周期为T, 则在

T时间内( ) 2A.质点受到拉力冲量为零 B.小球受到拉力冲量大小为2m?L C.绳子对小球拉力做功为零

D.绳子对小球拉力做功为2m?2L2

3、在距地面高为h,同时以相等初速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体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P,有( )

A.平抛过程最大 B.竖直上抛过程最大 C.竖直下抛过程最大 D.三者一样大

4、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A.C.

) B.

D.减小球的

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2kg的a、b两质点,a质点在水平恒力Fa=4N作用下由静止出发运动4s。b质点在水平恒力Fb=4N作用下由静止出发移动4m。比较这两个质点所经历的过程,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a质点的位移比b质点的位移大 B.a质点的末速度比b质点的末速度小

C.力Fa做的功比力Fb做的功多 D.力Fa的冲量比力Fb的冲量小 6、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这个系统中( A.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 B.一物体受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的冲量相等 C.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

7、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靠紧竖直墙.用水平力F将B向左压,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这时突然撤关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前,墙对A的冲量为零

B.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D.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3

8、静止在湖面上的小船上分别向相反方向水平抛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甲球先抛出,向左;乙球后抛出,向右,两球抛出后相对于岸的速率相等,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运动,且在抛出过程中乙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B、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运动,且在抛出过程中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C、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且在抛出过程中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D、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且在抛出过程中两球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

9、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

簧相使弹去F,

)

A 图4

B 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恰好不射出;

若射击下层,则子弹整个儿恰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 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B.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C.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 D.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

10、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 )

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 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F/3 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F/3 D.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

11、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 )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 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12、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II卷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质量为1Kg的小球从高20m处自由落到软垫上,反弹后最大高度为5.0m,小球与软垫接触的时间为1.0s,在接触时间内受到软垫弹力的冲量大小是___________N·s

14、水流以10.0m/s的速度由横截面积为4.0cm2的喷口处垂直冲击墙壁,冲击后水流无初速度地沿墙壁流下,则墙受水流的冲击力为______N.(ρ水=1.0×103kg/m3)

15、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并列地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今给其中甲物体以瞬时冲量I作用,同时以恒力F推动乙物体,I与F作用方向相同,则要经过时间______,两物体再次相遇,在此过程中力F对乙的冲量大小为______.

16、质量为m,长为a的汽车由静止开始从质量为M,长为b的平板车一端行至另一端时,如图所示,汽车产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平板车产生位移大小是______.(地面光滑)

17、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45°,从斜面上方A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在B点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在C点再次与斜面碰撞。已知AB两点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在AB段运动

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________,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8、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两个质点,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19、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放有距离9.5m的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如图所示,现给A一个冲

量使A以10m/s的初速度向静止的B运动当A与B发生碰撞后,A仍沿原方向运动,且A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共经历6s,求碰撞后B经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0、如图所示,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内表面光滑的两个完全相同的1/4圆槽A、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图中a、c分别为A、B槽的最高点,b、b/分别为A、B槽的最低点,A槽的左端紧靠着墙

壁,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C从圆槽的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求(1)小球C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及A槽对地面的压力,(2)小球C在B槽内运动所能到达最大高度,(3)B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1、如图所示,光滑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半径为R,一水平轨道与圆轨道相切,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一个质量为M = 0.99kg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 =

0.01kg的子弹,以vo = 400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中,然后一起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水平抛出,当圆轨道半径R多大时,平抛的水平距离最大? 最大值是多少? (g取10m/s2)

22、如图,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有n个质量都为m的相同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斜面上。相邻两小木块间距离都为l,最下端的木块距底端也是l,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在开始时刻,第一个小木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由于第一个木块的下滑将依次引起一系列的碰撞。设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每次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第一次碰撞后小木块1的速度大小v;

(2)从第一个小木块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碰撞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3)发生一系列碰撞后,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所损失的总机械能?E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C 3.B 4.B 5.AC 6.CD 7.BD 8.C 9.AB 10.AD 11.A 12.BC 二.填空题:

13.40 14.40 15.2I/F、2I 16.17.mgMm(b?a)、(b-a)

M?mM?mgh、10gh 218.F12??F21

m2a2=-m1a1

v2'?v2m2

?t=-m1·

v1'?v1?t

m1v1+m2v2=m1v1'+m2v2'

11219.方法一:A匀减速:-?mAgL=mAv2-mAv0 A1222?2?gL?102?2?0.1?10?9.5?9m/s ∴ vA1=v0tA1=

v0?vA110?9??1(s) ?g1A碰后减速 tA2=5(s) vA2=?gt2=5m/s. A与B碰:mAvA1=mAvA2+mBvB2 ∴ 2×9=2×5+1×vB2 ∴vB2=8m/s B减速:t2=

vB28??8(s) aB1方法二:-?mAgtA-?mBgtB=0-mAv0 ∴-0.1×2×10×6-0.1×1×10×tB=0-2×10 tB=8(s)

20.(1)c’从a→b:mgR= ∴v0=2gR

2v0c’在b:Nc-mg=m Nc=3mg=Nc’

R12mv0 2A:Mg+Nc’=NA ∴NA=Mg+3mg NA=NA’ (2)B+c’:mv0=(m+M)v ∴v=

mv0

M?m121Mmv0?(M?m)v2?mgh ∴h=R 22M?m(3)mv0=mv1+Mv2

121212mv0?mv1?Mv2 2222m2mv0?2gR ∴ v2=

M?mM?m21、解析:对子弹和木块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m?0?(m?M)?1 所以 ?1?4m/s 对子弹、木块由水平轨道到最高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取水平面为零势能面,设木块

112?(m?M)g?2R 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2, 有(m?M)?12?(m?M)?222所以 ?2?16?40R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2R?

12gt S??2t 2?10R2?4R解①、②两式有 S?4?

10所以,当R = 0.2m时水平距离最大 最大值Smax = 0.8m。

22、解:(1)设小木块1碰前的速度为v1,从开始运动到碰前,根据动能定理

1122mv1?mv0 22 对小木块1和2,由动量守恒 mv1 = 2mv

12 求出 v?v0?2gl(s?i?nco?s??)

2(2)碰撞前损失的机械能为 ?E1 = μmgcosθ·l 11 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 ?E2?mv12??2mv2

2211 求出 ?E??E1??E2?mv02?mgl(sin???cos?)

42(3)对n个木块碰撞的全过程

n(n?1)重力做的总功WG?mglsin?(1?2?3??n)?mglsin?

2克服摩擦做的总功

n(n?1)Wf??mgcos??l(1?2?3??n)??mglcos?

21根据功与能的关系 WG?mv02?Wf??E总

21n(n?1)由以上各式求出 ?E总?mv02?mgl(sin???cos?)

22 mgsin??l??mgcos??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6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