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文档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21 05: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满足大学生差异化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个人主义比较强,思想比较活跃和开放,接触面比较宽泛。新一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比较强,喜欢自作主张,不喜欢听众别人的安排和命令,对机械的教育方式比较抵触。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很强,它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懂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其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强制要求学生认同某些观点,而是让其自己去判断并做出选择,重在引导而弱化教育,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2.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对僵化、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趣味性不足等,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感性化、形象化、具体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味,为师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教育学生要明确政治立场、讲究道德规范、注意法律底线,但是对学生完善人格、适应社会、调整情绪、加强人际交往等方面深入得还不够,而心理健康教育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起到很好的互为补充的作用。 二、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化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保持与时俱进,难以做到以人为本,其教育方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有着很强烈的说教气息,很难在知识的传授上使学生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其教育理念的政治化色彩较重,只是直接、重复地宣传一些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注重对传达的内容根据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特点进行改变,教条化、形式化、理论化、空洞化的教学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会反感这种教学方式。 2 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落实

每个高校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针对性并不强,比如没有系统地形成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如贫困学生生活教育、恋爱学生的情感教育、游戏成瘾学生的学习教育等。其次,心理健康咨询方式还不够合理,宣传范围不够广泛化,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了解不深,致使很多学生不敢去咨询,害怕被同学嘲笑。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偏向注重后期教育,轻视日常疏导、提前预防、心理危机干预等,致使学生心理问题发现时已经很严重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应该采用案例或专题的形式,每节课专门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可以对学生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比如,大学生的考试困难、学习问题、上课秩序、交际

困难、择业价值观、恋爱盲目性等问题,对学生进行结合案例的教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生活及学习问题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最后由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此也会提高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 第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

高校应该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负责,在学生入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问题普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高校可以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诊断方法,对每个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登记,建立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对那些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重点监测,并为其指派专门的心理委员或者心理健康协会的成员负责关注和帮助他,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防患于未然。

第三,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

当下为新媒体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及学习的一种方式。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微博、空间、人人、院校贴吧等动态信息,了解学生们最近关注的事情,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特点,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教师应该主动加入到学生的社交网络中来,与同学生们做朋友,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如此学生有问题也会向教师倾诉和求助。其次,利用网络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还可以尽量避免学生的个人隐私泄漏。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在职培训

高校不仅应该意识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应该意识到两者结合的紧迫性及必要性,提供将两者的工作合二为一的平台,不断建立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在职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多组织一些思政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团队活动或比赛,多举办一些与此有关的讲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其次,高校应该建立自己的青年思政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能力并强的教师队伍,打造高校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5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