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4-01-29 10: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启示“十一五”期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县交通部门抢抓机遇,强力推进通村公路建设,由此,公路建设在**以开创历史新局面的气势轰轰烈烈地迅速展开。建设期间,各级干部精诚团结、以干克难,广大村民积极筹资投劳,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共修建953公里通村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全县95%的行政村村民出行难、运输难、产业发展难的面貌,为地方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首五年建设历程,**举全县之力建设农村公路的过程不仅是投巨资、聚民心、耗心血、洒汗水完成的民生工程,也是“交通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启示后人的过程。在此,我简要将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经验概括为以下五点:一、建设筹资多渠道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建设任务繁重和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县不等不靠,从四个方面着力,有效拓展筹资渠道:一是超前谋划,认真抓好项目调查和项目储备工作,使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市资金补助;二是加大县级财政对农村公路的奖补力度;三是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当地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程度,加大乡镇的筹资投劳力度;四是出台了扶持补助政策,为农村公路建设开绿灯,如采取减免施工单位税收等措施,降低建设成本,精打细算,切实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有效缓解政府建设资金压力。二、建设质量严要求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虽然不高,但是县交通部门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建设。为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县政府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落实质量监督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公路建设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予以返工。同时,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工程立项、报批、招投标、建设、质量管理到竣工验收都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执行。此外,**县建立健全“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管理体系,坚持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从源头上制止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危害工程质量的行为,并实行质量责任倒查制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建一处成一处。三、建设等级多标准**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形地貌复杂,在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中,县交通部门牢固树立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路面的结构、等级、安保要求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根据农村公路的功能特点、交通流量、地形地质、使用条件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标准。另外,就同一条道路而言,还根据公路沿线的地形和工程量特点,结合公路建设资金量,在严格依照标准和省市相关规定的同时,对部分路段灵活采用相关技术标准,实现了资金和资源的节约利用。四、探索养管新模式**县切实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成果,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实行养管分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给通村公路“上户口”的养管新模式。通过颁发《通村公路产权证》,为每条通村水泥路上了户口,明确了村公路产权归村委会集体所有,村委会是村公路养管的责任主体,承担着养护管理、超限治理、路政管理、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心甘情愿地投入公路养管,防汛抢险,保障畅通等养管工作,真正实现了民路民养、民管、民享,有利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达到了通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预期目标。五、长效机制保活力**县为了确保通村公路运行的活力,一是建立了资金保障长效机制,自2012年**县通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增加至每年2000元/公里,且已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建立了专人日常养管长效机制,村委会按每2—3公里指定1名养护道工,对村公路进行专人养管,村委会负责人进行检查,镇农管监督,确保通村公路日日有人养,天天有人管;三是建立了监督检查考核评比长效机制,通村公路检查考核由县农管局、镇农管所、村委会分别以季度、月、旬为周期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综合评定。四是建立了奖励长效机制,根据检查结果,将通村公路养护质量分优、良、中、次、差五个档次,分别按标准日常养护经费的120%、100%、60%、40%、0兑现日常养护费,且每年评选出3个优秀农管所、10个优秀村委会、10个优秀养护道工,实行重奖。为巩固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作用,在2011年我县完成327

公里的通村示范路建设任务后,今年我县将继续完成260公里通村示范路、34公里县乡示范路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公路质量状况,增强公路通行能力,打破公路建设滞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建设山区强县铺就民生路、幸福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5e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