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合理运用_贺冬梅

更新时间:2024-04-27 19: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指南》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合理运用

江 涔 提纲:《指南》融入一日生活的意义

如何在一日生活中体现和落实《指南》

一、《指南》融入一日生活的意义

“一日生活”的含义

杜威曾经说过:“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 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教育。

《指南》的基本结构框架

《指南》中的目标告诉我们:幼儿阶段应该学什么。

《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告诉我们: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是什么。用怎样的途径和方式来促进幼儿实现这些目标。

《指南》中的说明部分告诉我们: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为什么是这样的。

《指南》突出的教育理念

《指南》在“说明”部分特别提出了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四个方面非常明确地提示我们,必须立足于幼儿,并从幼儿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问题。

让我们整体地理解和把握《指南》,把《指南》的实施融入到一日生活中,也就是在幼儿园的每一天的每一个环节或者所有活动中,渗透《指南》的精神,引导幼儿朝着指南的目标的方向学习与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再一次又让我们重回一日生活,才发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

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

二、如何在一日生活中体现和落实《指南》

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和落实《指南》,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以人文本,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重视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教育自然的融入各项活动之中。将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有机融为一体,体现“动静交替、室内户外结合、集体自由结合、游戏学习结合,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自主、有序的生活”。同时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

下面我就从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晨间活动、室内学习活动、

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过渡环节、户外活动、离园活动几方面内容来观察与指导幼儿,寻找教育契机,融入指南精神。

(一)适宜的晨间活动安排,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及社会性学习、有计划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以入园环节为例)

晨间活动包括入园接待、晨检、早操、自由活动等。要想把握好入园环节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教师要意识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本来就是课程的一部分。即“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和生活的这种统一性和相融性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课程观念。幼儿从一入园开始就已经处于课程实施的范畴中,就要去思考针对不同的儿童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晨间活动,也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过渡环节。在这个环节,需要有更多的安全、温馨的感觉,教师给幼儿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摸摸头或者闲聊几句,都能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情感。精彩的晨间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为幼儿一天的愉快生活做准备。

另外,我们可以紧抓晨间接待和离园时间两个“公关点”, 多与幼儿互动,扩大幼儿交往面,由值班行政、保卫干部、门卫叔叔、保健医、保管员等负责在门口迎送接待,热情主动与每个入园和离园的幼儿打招呼问好说再见,让幼儿有机会与班级以外的其他人员交往互动,使幼儿感受到关心呵

护的温暖,消除陌生感,有安全感。

这一环节体现了《指南》健康领域-如: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也体现了语言领域—如: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愿意与他人交谈;能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还有社会领域—如: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

(二)室内学习活动,激发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学习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室内学习活动包括教师有组织的集中教育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或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纲要》在教育活动组织中指出幼儿园要“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灵活安排各种类型的学习。(例室内学习活动安排)

1、集体教学活动

教育活动把《指南》规定的五大领域课程,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落实在一日活动之中。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指南》对五大领域设计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给予的指导:《指南》详细列举了每个领域、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典型表现,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对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水平方面提供了指引,为观察了解幼儿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教师再根据了解到的幼儿已有经验选择适应集体教学的内容,确定科学的教育活动目标,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经验,在互动体验中提升与发展。

《指南》强调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指引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要关注

到孩子的主体性,强调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同时,教师

可以根据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设计更加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之,《指南》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我们审视和反思集体教学的优势,使其更加适宜而有效。

2、小组学习活动

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有效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交往与沟通能力、能理解他人和培养规则意识等行为品质,积累经验,并进而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为后继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教育内容与材料的不同,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一起操作和探索的一种活动形式。小组学习由于人数少,幼儿可以充分地与教师互动,有更多实际操作、体验和感知经验的机会,因此,我们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都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

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应当着重培养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合作语言,体验合作的快乐,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比如“我们一起玩好吗?”、“请你帮帮我!”、“我有一个好方法,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这次你来,下次我来做好吗?”等。可以通过具体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学会合作。比如:给小组幼儿一组建构玩具,请幼儿一起搭建房子;为每组准备一套图片,请幼儿商量排序;请幼儿自己寻找伙伴,共同完成某件事情;请小组幼儿参加某个角色游戏,让幼儿自行商量角色分配等。

3、区域活动(是游戏的一种方式)

区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区域活动时间,是幼儿最快乐的时刻。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具有多样性,自由性和趣味性,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的探索过程要比探索的结果重要,区域活动正好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加以认知。区域活动不仅是集中教育活动的拓展与延伸,而且应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根据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指导、修正、补充。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操作和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例材料投放

的技巧)

区域活动包括三部分:交流、实操、分享。交流是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如教师介绍新材料、提出常规要求等;幼儿则介绍自己的区域活动计划,想去哪个区,去做什么,和谁一起等。实操是指实际操作,教师观察并适时了解,支持幼儿进行感知、探究、验证、扮演、搭建、手工、绘画等各种活动。完成学习活动。分享是在整个学习时间即将结束时幼儿间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发现,教师对活动进行简单小结等。

在这个时间段内,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的学习环境,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专注学习、获得经验。在这个环境中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乐于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同时,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幼儿之间有充分、自由的倾听、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幼儿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环节所做的各种活动,是实现《指南》对幼儿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目标的重要实施途径。

三、生活活动,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包含着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机会

生活活动包括餐点、饮水、如厕、盥洗、午睡等生活环节,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教育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教育主要是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让幼儿获得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习惯,同时让幼儿学会如何与教师,伙伴相处,并让幼儿体会到幼儿园生活是快乐的。目前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之外的幼儿生活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没有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对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脱节,未能将幼儿普通的生活环节纳入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是片面要求儿童遵守成人世界的秩序和规范。没有重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潜在的教育契机。其实,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说“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 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我们要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习得各种本领,真正让生活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如主要是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如何洗手、穿衣、脱衣、脱裤子,怎样用肥皂,上厕所时注意什么?为什么洗好手不能碰别的东西,手帕带来干什么的,怎样使用的?吃东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可以对照健康领域—如: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坚持午睡;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吃东西时细嚼慢咽,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保护眼睛、牙齿等);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穿衣服、鞋袜、扣纽扣、系鞋带、根据冷热增减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熟练地用勺子、筷子吃饭;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社会领域—如: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关心尊重他人;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遵守规则;节约粮食、水电等资源)。

午间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所占时间最长的一个生活环节,包括了餐前和餐后活动,午睡和起床整理活动等吃喝拉撒睡。在这些活动中既有幼儿个人生活的料理,又有幼儿能力锻炼、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儿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学习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和鞋袜;餐前活动量放缓,情绪平稳,避免剧烈的活动,避免过于兴奋与压抑情绪。每天按时按量进餐,会保持桌面与自身的清洁;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等。教师在生活活动中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的基本方法。

四、 游戏活动与过渡环节,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在幼儿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一日

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既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各种教育活动的手段,又是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安全、卫生、可变、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游戏材料,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条件。要平衡安排一周内的各类游戏,如:创造性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与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玩沙、玩水;民间游戏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经验和兴趣,选择幼儿游戏内容,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可以在早晨、教育活动后、餐前饭后均可安排)。加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做到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指导方式恰当。同时结合角色、结构、表演等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如排队取钱、合作搭建、角色配合互换等,又如采用木偶表演、故事表演等游戏方式介绍、练习常规,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自然习得。

过渡环节:过渡环节包括各个活动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如晨间活动至学习活动开始前、学习活动结束后至户外活动前、户外活动后至午餐前、餐后至午睡前,等等。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那么,如何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一日活动中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的过渡,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效益。例如:点心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两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时间比较短,而且幼儿吃完点心有先有后,一般安排科学观察、自由阅读、走迷宫、翻绳等轻松自在的小活动或小游戏;三是集中教学与区域自选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在例行喝水补充水分之后,一般组织猜谜、脑筋急转弯、音乐游戏、小笑话等一些集体游戏来活跃幼儿

情绪;三是午餐与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个时间相对比较长,也是幼儿一天当中的悠闲时刻,安排的内容会比较丰富而且互动性强,一般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或一些益智玩具,如开放部分区角、棋类游戏、拼图比赛等,等全班幼儿都吃完后会安排餐后散步,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舒缓情绪,为午睡做准备,午睡前分享睡前故事,让幼儿的心轻下来,静下来,营造温馨良好的睡眠氛围。

五、户外活动,不仅是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他各方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既包括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幼儿自选器械活动,也包括幼儿自由进行的户外游戏等(如攀爬大型玩具、自由活动)。按照《指南》的要求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坚持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以保证幼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的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不单要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更要营造使幼儿心理、情感得到良好发展的精神环境。注重孩子在园时各个时段的表现,及时教育和指导他们习得相关的知识、技能、习惯。通过学习《指南》,在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力争动静交替,满足幼儿运动的需要,保证休息和运动之间的均衡,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各种技能。

此时间段的活动安排重点是落实《指南》在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参考《指南》在“动作发展”部分提出的教育建议,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大肌肉动作,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与此同时,在户外活动中也渗透着必要的安全教育,如遵守活动规则、不做危险的事、会寻求成人的帮助等。

户外活动也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但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一价值如不费功夫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就能够实现的。有这么一个案例,看看两位老师是如何对待的?专业水平怎样?(例《骑三轮车的故事》) 案例中隐藏和体现着《指南》健康领域的“体能锻炼和安定愉快的情绪”;

科学领域的“探究发现周围的事物”以及艺术领域的在喜欢自然界中享受活动。语言领域的“口语表达的的能力、技巧”;社会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

六、适宜的离园活动,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自我回顾的能力,并使他们对次日来园活动充满信心和期待

离园活动为幼儿园一日生活划上了句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组织幼儿做好离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鼓励幼儿自己检查整理自己的物品,学习自己整理衣物,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教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还可以进行安全教育和礼礼仪教育;帮助幼儿回顾一天中发生的趣事或是提醒幼儿回家要做的事情,期待明天要开展的活动,与大家道别等,使幼儿以愉快的情绪结束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离园时幼儿之间也会有交流,和相约一起玩,去朋友家做客等,教师应给与鼓励和支持。对于晚接的幼儿,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阅读图书、一起整理教室环境或者聊天等。尤其是小班幼儿更需要教师的安抚,避免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离园活动既有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指南》中提到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与同伴的关系,在离园环节都能得到体现。

幼儿的生活是完整的、连续的,为了给幼儿提供多样的教育环境,要将教育的成果扩展到家庭与社区中去,以此突破园所的“围墙”,使幼儿在园内外的社会生活真正实现统一与贯通。

幼教工作是一项琐碎的,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让生活教育化,让教育生活化,懂得这些,我们会做得更好,相信我们的幼儿也会发展得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5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