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1 2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授课内容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 1、了解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形态 2、掌握货币的职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4、了解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1、货币的定义及职能,货币层次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 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1、货币的定义及职能,货币层次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演变过程 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6 教学方法 讲授 1.1货币的定义 1、什么是货币:根据货币的职能,履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物 2、货币材料的必要条件 价值稳定性 普遍接受性 可分割性 便于辨认和携带 教学 供给富有弹性 主要3、货币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货币与通货 内容 货币与财富 货币与收入 货币与流动性 1.2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 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值尺度的作用:1)减少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提高了交换的效率 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化为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1)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必须具有完全的排外性 3)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2、流通手段:也成交易媒介,是指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作用:1)克服了物物交换下需求的双重巧合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率 2)使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交换 3)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不需要足值的货币,可以是货币符号 3、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保存收藏时所执行的职能 价值储藏的形式:朴素 美 货币 4、支付手段:是指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 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前提条件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已扩大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特点: 1)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存在,单方转移 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体现信用关系 3)使商品生产者的活动余地更大 4)潜藏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断的可能性 1.3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 1、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的自然形态来充当货币的一种货币形式 缺点:1)质量不一,不易分割 2)体积笨重,价小量大。不便携带 3) 容易磨损变质不宜作为贮藏手段 4)供给不稳定,导致价值不稳定 2、金属货币:以金属尤其是贵金属作为币材的 货币形式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称量货币:也称重量货币,是以金属条块形状出现,按货币的实际价值充当货币价值的货币形式。没有铸造成一定的形状与重量,需要经过成色鉴定与称重 铸币: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重量和面值的金属货币 大额交易和磨损的问题 3、纸币:是以纸张为币材印制成的一定形状、表明一定面额的货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权为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金融机构所专有,发行机关多为中央银行、财政部或政府成立的饿专门货币管理机构。 兑现纸币:又称代用纸币,主要正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代表的是金属货币,有金银准备 典型形式是银行券。发行必须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不兑现纸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但有国家信用做担保 从范围上讲,还包括劣金属铸币,也称辅币 4、支票货币:也称存款货币,是指可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 优点:1)可以避免其他货币损坏或丢失的风险 2)运送便利,减少运输成本 3)实收实支,免去找换零钱的麻烦 4)可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支票不具有政府担保性,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基本是以信用为担保而流通的 5、电子货币:巴塞尔委员会定义,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中可以用来支付的介质。亦称为电子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续储价值。 预付支付机制:存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又称为数字现金 电子货币的种类: 1)卡基和数基 2)单用途和多用途 电子货币区别于纸币:不需要借助任何有形的实物 1.4货币的计量 货币计量;通过对货币资产进行层次的划分从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统计分析 货币供给量: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中流通的货币存量 有必要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层次划分,以便决策者能通过控制关键货币来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也称货币本位制度,简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对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所做的一系列规定的总称。货币制度是货币运动的规范和准则。从规范化的角度来看,典型的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准备制度等内容。 一)规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是指规定一国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不同的货币材料形成了不同的货币制度。 使用哪种物品作为货币材料,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二)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技术规定。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纸币制度下,各国流通的是信用货币,货币单位的值是由本国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 三)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1)本位货币的铸造与发行 本位货币,亦称本位币或主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是一国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指铸币。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指铸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本位币的特点:(1)足值货币,其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一致。(2)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不论支付额多大,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得拒绝。(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政府还规定了每枚铸币的实际重量低于法定重量的最大限度,即铸币的磨损公差。流通中实际磨损超过磨损公差的本位币,不得投入流通使用,但可向政府指定的单位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本位币的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和自由的超差兑换,能使铸币价值与铸币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保证流通中的铸币量自发的适应流通对于铸币的客观需要量 2)辅币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供日常零星找零之用。 辅币在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上具有如下特点:(1)以贱金属铸造,可以节省流通费用。(2)不足值货币 (3)可与本位币自由兑换。 (4)限制铸造,可以得到部分铸造收入,也可防止辅币排除本位币。(5)有限法偿货币 3)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的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保证准备两大类。 现金准备是指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的贵金属,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坚实基础。在金本位制度下,现金准备的用途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

作为扩大或紧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在当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 ,只保留了第一项。当今各国中央银行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除持有黄金外,还可选择储备外汇资产 。由于面临外汇汇率风险,央行储备往往是外汇资产组合。 保证制度,又称信用担保,即以政府债券、财政短期票据、短期商业票据及其他有高度变现能力的资产作为发行担保。 现行纸币本位制的货币发行主要以保证准备及外汇储备作为发行保证,黄金实际已成为一种普通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各国货币发行制度的趋势是由可兑换的金银向不可兑换金银、由现金准备向保证准备、由保证准备发行向货币供应量的管理与控制过度。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指以一定量的白银作为本位币的一种制度。按兑换白银的形式,可分为银币本位、银块本位和银汇兑本位。特点:银币是本位货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其他货币则为有限法偿,但可自由兑换,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为币材,铸造两种本位货币同时流通使用的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典型货币制度,随时间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形式。 1)平行本位制:是指金银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一种复本位制度。国家对金银的兑换比例不加固定,由市场自发形成。 特点:(1)两种本位货币 (2)均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3)均可自由铸造与熔化 (4)金币与银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完全由金银的市场价格决定 2)双本位制 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的一种复本位制度。 特点:(1)两种本位货币 (2)均有无限法偿能力 (3)均可自由铸造与熔化 (4)金币与银币之间的交换比率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 劣币驱逐良币,即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货币会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根本原因是金银复本位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排他性、独占性的矛盾。双本位制也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3)跛行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与银币的比价固定的货币制度。 特点:(1)双本位 (2)均无限法偿 (3)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的铸造权完全收归政府 (4)金银比价由政府以法定形式规定。 跛行本位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19世纪70年代世界银价的暴跌。只是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形式。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主要有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金币本位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形式。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不健全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征:(1)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2)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金平价是两国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从而保证了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 2)金块本位制:一战后,由于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加上黄金分配的极不均衡,1922年热那亚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没有金币的铸造与流通,而由央行发行以金块准备的纸币流通的一种金本位货币制度。 特点:(1)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纸币和银行券规定有含金量。 (2)居民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在达到一定数额后兑换金块,故称为富人本位制 (3)黄金集中储存于央行,央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同时,央行掌管黄金的输出与输入,禁止私人输出黄金 金块本位制既节省了货币性黄金的使用,减少了黄金的发行准备量的要求;又减少了黄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 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以央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一种金本位制度。 本国央行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法定比率,通过买卖外汇维持固定汇率,纸币的发行以存入本国或外国的央行的黄金及外汇为发行准备。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兑现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不兑现的纸币一般由央行发行,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能力。 主要内容:(1)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 (2)央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在一国范围内强制流通,成为无限法偿货币和最后支付手段 (3)纸币不能兑现 (4)在纸币本位制度下,纸币通过银行信用渠道投入流通,通过存款货币进行转账结算,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 教学后记: 第二章 授课内容 信用与信用工具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1、了解信用的定义,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掌握不同的信用形式 3、掌握不同的信用工具及各自的特征 1、不同的信用形式 2、不同的信用工具 1、不同的信用形式 2、不同的信用工具 4 教学方法 讲授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主要以信用的方式借贷,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的反映。 2.1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和概述 信用:是借贷的总称,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般的,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债权人与债务人 教学主要内容 (2)时间间隔 (3)信用工具 信用的本质: (1)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反映债权债务关系 (3)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私有制 (2)信用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主体调剂资金余缺的需要 信用的发展: (1)最初的信用活动表现为商品赊销 (2)信用活动发展为广泛的货币借贷活动 2.2 信用形式 表现借贷特征的形式称为信用形式 按照借贷关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不同,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1)主体是厂商 (2)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相一致 局限性:(1)受商品资本规模的限制 (2)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存在分散化的弊端 二、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经济的重要形式,银行信用的产生标志着一国信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特点:(1)间接信用 (2)客体是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有点:(1)克服了商业信用在规模上的局限性 (2)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的局限性 三、国家信用:以国家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以满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国家信用的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满足国家投资资金需要 一般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发行货币、向银行透支、发行内债、发行外债 国家信用的形式:发行国库券和中长期公债券 两者之间的区别:(1)发行目的不同 (2)还本付息的来源不同 (3)期限不同

四、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只是授信目的和授信对象不同,从授信对象来看,债务人是个人,从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个人购买消费资料的资金需求。 主要形式:(1)分期付款 (2)消费贷款 (3)信用卡 五、股份信用 六、租赁信用: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 从租赁目的划分,分为金融租赁和经营租赁 金融租赁: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货物在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形式。特点:(1)涉及三方当事人,并至少由两个合同 (2)承租人指定租赁设备 (3)完全付清性 (4)不可撤销性 (5)期满时承租人拥有多种选择权:留购、续租、退租 经营租赁:特点:(1)可撤销性 (2)不完全支付性 (3)由出租人批量采购 2.3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金融商品,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合法凭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基本特征:(1)偿还性:信用工具的发行人或债务人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的特性 (2)流动性:指金融资产可以快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 (4)风险性:信用工具不能充分履约或价格不稳定的程度,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衡量收益率指标按单利计算有:名义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 二、票据: 1、汇票: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汇票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按汇票出票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基本特征:(1)无条件的支付命令 (2)三方当事人 (3)委付证券 (4)须承兑 2、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付款承诺书。按出票人身份,可分为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 基本特征:(1)自付票据 (2)基本当事人少 (3)无须承兑 3、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是由银行的存款客户签发的,委托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主要特征:(1)付款人是银行行 (2)见票即付 4、融通票据通常称为商业票据,或金融票据,是指由资信良好的大企业或金融公司等机构以融资为目的开出的无担保的短期期票。不需要有真实交易发生。 三、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得股息收入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普通股:(1)获利不稳定性 (2)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3)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4)拥有优先认股权 优先股:主要特点:(1)股息固定 (2)优先的盈余分配权及省去财产分配权 (3)一般没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4)不享有优先认股权 四、债券:是指债务人发行的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病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按发行主体分: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按利息支付方式:息票债券、贴现债券、零息债券 教学后记: 第三章 授课内容 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金融机构体系大多数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来组织的,因而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3.1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一、 金融机构,又称金融中介,是指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 分类:(1)按融资方式,直接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 (2)按资金来源和运用的主要内容,存款性和非存款性 1、掌握金融体系的分类,起源与发展及功能 2、掌握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3、掌握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了解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机构体系的分类及功能 2、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1、金融机构体系的分类及功能 2、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8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 (3)按金融机构业务的特征,银行类和非银行类 主要 (4) 按是否承担政策性业务,政策性和非政策性 内容 二、银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货币经营业 早期银行业 现代银行业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 存款功能 经纪和交易功能 承销功能 咨询和信托功能 3.2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一、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 三、分散和转移风险 3.3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管理型金融机构 业务型金融机构:存款性 合约性 投资性 中央银行: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储蓄机构 信用社 乡村银行 契约性: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退休基金,是以契约形式在一定期限内从合约持有者手中吸收资金,然后按契约规定向持约人履行赔付或资金返还义务的金融机构。特点是资金来源可靠而稳定,资金运用主要是长期投资。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投资性:是指在直接金融领域内为投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直接参与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1)资金融通过程的作用不同 (2)资金融通交易中的风险不同 (3)对资金最终需求者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同 (4)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容不同 财务公司: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债券、商业票据或从银行借款获得资金,并主要提供耐用消费品贷款和抵押贷款。 销售 消费 商业 基金管理公司: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对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财产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公司 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政府产业政策意图的银行金融机构。

基本特征:(1)不以盈利为目的 (2)服务于特定的业务领域 (3)组织方式上受到政府控制 (4)不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以财政拨款和发行金融债券为主要筹资方式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信托投资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 典当行 3.4 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及国际间融资业务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的类型:全球性 区域性 半区域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体系;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 世界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 教学后记: 第四章 授课内容 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的 1、掌握利息的本质及利息概念的运用 2、掌握利率的分类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3、掌握利率的计算及利率决定理论 4、掌握利率的风险结构与利率的期限结构 1、利率的分类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2、利率的计算及利率决定理论 3、利率的期限结构及在资产定价中的运用 1、利率的分类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2、利率的计算及利率决定理论 3、利率的期限结构及在资产定价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8 教学方法 讲授 利息=机会成本补偿+违约风险补偿 收益的资本化: 利率:借贷期间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带本金的比率 基准利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否剔除通胀因素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教学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 主要 (2)借贷资本的供求 内容 (3)物价水平 (4)经济周期 (5)央行的贴现率 (6)国家经济政策、 (7)国际利率水平 4.2 利率的计算与运用 单利 复利 复利计算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现值 到期收益率:使某项投资或金融工具未来所有收益的现值等于其当前价格的利率。 4.3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理论 4.4利率结构决定理论 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债券银风险不同而产生的利率差异。 1)违约风险 2)流动性 3)税收差异因素 利率的期限结构: 1)纯粹预期假说 2)市场分割假说 3)流动性升水假说 4.5利率的作用 1)利率变动的储蓄效应 2)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3)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积累功能 (2)调节功能: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调节货币供求 (3)抑制通货膨胀 (4)平衡国际收支 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1)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达到相当程度 (2)微观经济主体的独立性程度及对利率的敏感性程度 (3)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4)健全和完善的金融机构 体系 (5)中央银行运用间接手段调控经济 教学后记: 第五章 授课内容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教学目的 1、掌握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货币市场的作用,各子市场的分类,发展及作用 3、掌握资本市场的作用,股票、债券的理论价格公式 1、掌握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货币市场的作用,各子市场的分类,发展及作用 3、掌握资本市场的作用,股票、债券的理论价格公式 1、掌握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货币市场的作用,各子市场的分类,发展及作用 3、掌握资本市场的作用,股票、债券的理论价格公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8 教学方法 讲授 5.1 金融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金融资产交换的场所。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买卖金融工具,实现资金融通、交换风险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特征: (1)交易对象为金融资产 (2)交易价格表现为资金的合理收益率 (3)交易目的表现为让渡或获得一定时期一定数量资金的使用权 (4)交易场所可表现为有形或无形 教学 金融能够的功能市场的融资结构: 主要 直接融资凭证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商业票据 内容 间接融资凭证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存款账户、可转让存单、人寿保单、信托等各种形式的借据 直接融资的优点: (1)筹集长期资金 (2)合理配置资源 (3) 加速资本积累 直接融资的缺点: (1)进入门槛较高 (2)公开性的要求

(3)投资风险较大 间接融资的优点: (1)信息优势 (2)规模效应 (3)期限转化优势 (4)流动性高,风险低 (5)保密性强 间接融资的缺点: (1)资金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会较多的依赖于金融机构的素质 (2)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金融市场的功能: (1)融通资金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3)信息传递功能 (4)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功能 (5)经济调节功能 5.2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务工具发行和交易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调节流动性的重要场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基础。 货币市场的特点: (1)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2)金融工具流动性高,收益率低 (3)主要解决短期资金需要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一种资金借贷市场。是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调剂的市场。 1921年,形成联邦基金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 (1)交易的同业性 (2)融资期限的短期性 (3)交易金额的大宗性和无担保性 (4)拆借利率的参考性和政策指导性 (5)交易简便的无形市场 票据市场:是短期资金统统的主要场所,是联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枢纽。在整个货币体系中是最基础、交易主体最广泛的组成部分。特点是期限短、交易灵活、参与者众多、风险易于控制。 票据市场的交易行为: (1)承兑 (2)贴现 国库券市场: 特点: (1)不记名,贴现发行 (2)低风险 (3)高流动性,拥有发达的二级市场 功能: (1)弥补财政临时性资金短缺 (2)为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提供了优良的资产 (3)为央行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平台 (4)增加了社会投资渠道 大额存单:由商业银行或储蓄机构发行的,可在市场上流通转让的存款凭证。 特点: (1) 不记名,不能提前支取,但可流通转让 (2)按固定单位发行,面额较大 (3)利率的多样性 回购协议:是证券卖方出售证券的同时向证券卖方承诺在指定日期以约定的价格再买回证券的而交易。 分类: (1)从交易的主动性出发,正回购 ,逆回购 (2)按交易场所不同,分为场内回购,场外回购 特点: (1)流动性强 (2)安全性高 (3)收益稳定并较银行存款收益高 (4)无须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费,融资成本较低 5.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中长期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以及银行中长期贷款。 资本市场的特征: (1)融资期限长,至少在一年以上 (2)主要满足长期性资金及盈利增值的需要 (3)流动性小,风险大,收益高 股票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资和转让股票而形成的市场。 股票发行市场: 注册制:证券监管机构发布公开上市的必要条件,公司只要符合所公布的条件即可发行上市的一种证券发行制度。只做形式审查,基础是强制性信息公开披露原则。 核准制:指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真实财务情况,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备条件,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 公募发行:只在市场上面向公众发行证券的方式。 优点: (1)以众多的投资者为发行对象,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筹集大额资金,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 (2)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有利于增强股票的流通性,并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 缺点:发行过程复杂,等级核准所需时间较长,且发行费用较高 私募发行:又称非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只对特定的投资人推销证券的发行方式。发行范围较小,一般以少数与发行人或经办人有密切联系的投资人为发行对象。 私募有利于节约费用,降低发行成本,也无需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信息,有利于投资策略的保密。但缺点是股票的流通性差,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转让。 股票流通市场: 主要场所:场内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 柜台交易市场特点: (1)分散的无形市场 (2)交易采取直接议价制 (3)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 (4)管理比证券交易所宽松 第三市场:非交易所会员在交易所以外从事的大笔的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而形成的市场。 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既为已上市的股票交易增强了流动性,又可以降低投资者的成本。 第四市场:投资者和证券持有人绕开证券经纪人,直接进行证券交易而形成的市场。交易成本低廉,价格合理。 股票流通的理论价格: 债券发行市场:是发行单位为了筹集资金初次向社会出售新债券的市场,发行债券的主体有政府、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一般涉及发行条件、信用评级、发行价格、利率确定等内容。 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面值 票面利率 偿还期 发行价格 债券的理论价格 证券交易方式 现货交易的特点: (1)成交和交割基本上同时进行 (2)实物交割 (3)交易技术简单,易于操作 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是客户按照法律规定在买卖证券时,只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由证券公司提供融资或融券进行交易。 教学后记:

第六章 授课内容 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1、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及特征,分类方法 2、了解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 3、了解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特征,掌握期权的分类 4、掌握有效市场假说、投资组合理论、CAPM模型,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及特征,分类方法 2、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 3、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特征,掌握期权的分类 4、有效市场假说、投资组合理论、CAPM模型,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及特征,分类方法 2、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原因 3、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特征,掌握期权的分类 4、有效市场假说、投资组合理论、CAPM模型,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10 教学方法 讲授 6.1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1、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一种根据事先约定的事项进行支付的双边合约,其合约价值取决于或派生于原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及其变化。 2、基本特征: (1)杠杆性 (2)虚拟性 (3)高风险性 教学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1、根据基础资产不同分类 主要 2、根据交易形式不同:期货、期权、远期、互换 3、根据交易场所分类:场内、场外 内容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原因 1、转移风险的需要 2、金融管制的放松及技术进步的推动 3、金融业的竞争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所致 4、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特性 6.2 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一、远期 1、远期:是交易双方达成的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约定价格进行某种交易的协议。 2、种类:远期利率协议(FRA)、远期外汇协议(FXA) 3、远期合约的利弊:优点在于可以灵活的满足交易双方的需求 缺点:(1)交易对手问题,指实现远期交易的难易程度问题 (2)违约风险问题 二、期货 1、期货:指由证券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2、种类:货币 利率 股指 3、功能: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期货市场之所以有价格发现功能,主要是因为期货价格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 (2)供求集中,市场流动性高 (3)信息质量高 (4)价格报告的公开性 (5)期货价格的预期性 (6)期货价格的连续性 三、期权交易 1、期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 2、种类 (1)看涨 看跌 (2)欧式 美式 四、互换 1、互换:交易双方相互交换彼此现金流的合约。 2、种类:利率 货币 五、信用衍生品互换 1、信用违约互换(CDS) 2、信用违约期权(CDO) 信用利差期权(CSO) 3、信用联系票据 6.3 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一、有效市场假说:在任意时刻,金融市场中的资产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的已知信息。 1965年,法码根据信息的公开程度,将信息分为: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内幕信息 弱式有效市场:只反映历史信息 半强式有效市场:反映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 强式有效市场:反映所有信息 2、研究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 (1)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引导合理的投资行为 (3)本身具有理论价值 3、面临的挑战: 投资者理性问题 二、资产组合理论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是在以上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寻求当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各资本资产的均衡价格 模型的基本假定: (1)市场无摩擦 (2)投资者理性 (3)信息都是免费的并且是立即可得的 (4)所有投资者都进行单期投资 (5)投资者永不满足 (6)美中资产都是无限可分的,并且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7)存在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可按无风险利率自由借入或贷出资金 (8)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 (9)对于所有投资者,无风险借贷利率相等 (10)所有投资者具有同质预期 教学后记: 授课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教学 主要 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后记: 授课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教学 主要 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后记: 授课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教学 主要 内容 教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4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