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商品定价策略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08 05:11: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商品定价策略的研究

社会的快步发展使得我们的社会变成了信息化社会,与此同时,信息商品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品,人们可以不再必须外出购买东西。只要你在家(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的地方你都可以接触到信息商品。确实信息商品给予广大消费者了方便,但是信息商品也是一项有待改进的“事业”。信息商品的交换日益频繁使得信息商品的定价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我国,对信息商品价格这一经济学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关于信息价格的形成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价格决定论认为,信息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量决定,信息商品的价值又是由生产信息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信息商品的单位成本是信息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基础和依据。在此,我们不得不分析下信息产业中对于信息商品定价策略。

由于信息产业属于新兴的产业,因而信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发展历史并不长,到目前为止,各行业对“信息商品”的定义和分类没有完整清晰的界定。从本质上说,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事物都是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进行企业化生产,并将其在市场上出售和转让,那么这些信息就转变为劳动产品,即信息商品。1977年,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提出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即是信息,或者近似的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到,信息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它是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之差,或者存在知识差,降低事件的不确定性,改善经济代理人的决策,从而获得预期的或者更高的收益;而观察或感知信息需要依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积累,花费时间,精力,即需要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条件。也就是说,信息包括了马克思所说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是由于信息的复杂程度、效用等不同,其包含的劳动量有多有少,即价值有大有小。由此可见,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构成商品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当它在隐性或显形市场上交换时,信息就成了商品。但是信息商品和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商品在商品特征、价格形成、定价策略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的典型特点是高的固定成本、低的可变成本,或者说高的生产成本、低的复制成本。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而平均成本呈现一直下降趋势,有别于传统产品的平均成本先下降后上升,这使得信息产品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甚至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

产品的成本结构决定其市场结构,对于信息产品,只有两种可持续的市场结构形式。一是只有“第一把交椅”(即成本领先战略)。信息产品的规模经济性、网络效应以及锁定效应使得“先行者优势”格外明显,抢先占领市场者将能稳坐“第一把交椅”,对于潜在的市场进入者他能以趋近于边际成本甚至免费赠送的低价进行威慑。比如微软几乎控制了全球桌面电脑的操作系统市场。二是“差异者生存”(即差异化战略)。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着名经济学家瓦里安所说:“不要让你的信息产品成为一种平庸的商品”。路透集团面对美联社和道琼斯等新闻机构的激烈竞争,很好地实施了差异化战略,从而获得了营销优势。它把特定行业感兴趣的新闻包装起来,并提供信息过滤和搜索服务等,为原始信息产品增加了价值。

信息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有时还包括:第一,供求关系。对于信息商品的需求,买方信息需求的层次难以完全得到表达,而信息商品的获得渠道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需求和供给并非总是在数量、质量上一一对应,必然导致信息交易中微观上的供过于求。此外,信息具有实效性,信息商品极有可能因为过时而变为废物,而不会像普通物质商品那样大量积压后仍可降价处理。第二,用户支付方式的影响。如果用户是一次性支付,则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完全同卖方承担,价格相应低一些。如果分期支付,那么支付时间越长,价格越高。第三,信息用户的态度。大量用户信息意识薄弱,不重视信息产业,更不重视信息商品的价值,这是导致信息产品价格普遍较低的社会心理因素。第四,信息商品的价格形成与消费者的预算有关。如果说用于购买信息商品的预算开支占总体预算的比例较大,那么信息商品

的价格可望高些,反之就低。第五,用户的需求与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同的信息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状态,用户需求状态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当信息用户能够从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得同一内在属性的信息商品时,信息商品的价格就要下跌,反之就要上升。第六,信息的质量。质量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的价格和消费者对其需求度。信息的创新和主要特征势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影响信息商品的出售价格。

信息商品价格是信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信息商品价格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价格一直是用户选择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由于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还不成熟,信息商品的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价格策略也相应欠完善。和许多物质商品一样,信息商品的价格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信息商品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性质,影响信息商品价格的因素又有着一些独特的地方。它们是造成信息商品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重要原因。在信息商品价格波动的范围内,各种影响因素又共同作用,“激活”或制约着信息商品的市场价格。

信息产品的成本结构决定了传统的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法已经不适于信息产品,而应该以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和“价格敏感度”为基础。因为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的有形产品来说,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差异性更大。一条股票信息对于一个股民或基金公司来说价值很大,而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一文不值。

信息产品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信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市场最大化”,而不是过去的“利润最大化”,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两者是统一的:不会到处游说保护知识产权,而是对盗版表现出“理性的冷漠”;定价策略是“渗透定价”,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而不是“撇脂定价”,急于赚取超额利润。

瓦里安认为,要从信息产品中获得最大价值,方法有两点:“首先,对产品进行个人化定制,使它对顾客具有最大的价值;其次,建立能从这种价值中获取最大利润的定价机制。”个人化定制现在有个时髦的叫法:“一对一营销”,而获取最大利润的定价机制就是“差别定价”,厂商实行“个人化定制”和“差别定价”的基础是低的边际成本和差异性很大的顾客认知价值,以及网络提供的互动的交易空间。消费者可以定制一张只包含自己喜爱的歌曲的CD,也可以按照自己研究的需要购买统计数据,甚至可以量身定制一件牛仔裤。未来市场的主流将是“趣味经济”和“商品的民主作风”。

心理学中有种学论称为“极端转移”:假如可乐只有大杯和小杯两种,你就会选择小杯;而当增加一种特大杯时,你就会转向大杯,所以在不知道设置多少版本时,最佳选择是三种。特别地,有时候可以设置一个功能超出常规所需、价格/性能比相对较高的“黄金版”,以提高厂商主推的中级产品的“真正经济价值”。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信息商品内在的特殊性影响了信息商品在网络上的定价问题。信息商品的价格战略中要考虑的有零边际成本、信息悖论、非竞争性消费、转售、垄断等一系列因素。信息产品由于其具有独有的经济特性,导致其定价方式与传统产品的定价方式有显著不同。因此,信息企业需根据每种信息商品的特性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无论采取哪种提高利润的策略都必须遵循价格以价值为基础的原则。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则需要进一步的根据每种信息商品的特性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一来,今后的信息产业会更加地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必要。主要参考文献:

——摘自《市场营销学》

——摘自《信息商品的特征》

——摘自《信息商品的特征与定价策略》

——摘自《理论月刊》

——摘自《情报理论与实践》

——摘自《科技信息》

——摘自《现代情报》

——摘自《网上交易实战篇》

——摘自《影响信息商品定价的因素》——摘自《图书馆论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4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