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总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13 21: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总复习

1、?原野上,小草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它们有的点点头,有的弯弯腰,以不同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活力。

?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作者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赞叹之情。 2、《春的颂歌》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构篇方式,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按“地上、空中、水里”的顺序描写了草儿、花儿、小鸟、蝴蝶、蜜蜂、蝌蚪、小鱼等的活动情况。

3、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这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我们放飞风筝就是放飞理想,我们的理想将随着风筝越飞越高。同时,这一句话也启示我们:要想让风筝越高越高,让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就必须不断地去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

4、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首尾响应。“飘香”写出了五月槐乡的特点,“满意”表达了作者对五月槐乡的喜爱之情。五月的槐乡,洋槐开花了,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孩子们快活地摘槐花,食槐花,热情地用槐花招待客人,尽情地用槐花装扮自己。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带来了可口的美食,带来了友情,所以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5、《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抒发出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的美好。 6、《老师领进门》中的“门”指的是“文学殿堂之门”。 7、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中我。

指老师用上千个娓娓动听的故事熏陶我对文学的爱好,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大作家。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很不容易。“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明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永远都不会忘记。 9、“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时间里的事物”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的事物。由于这些事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它们是不会跟原来一样的。

10、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有益的事情,就可以成功。

11、苏东坡先前很骄傲自满,后来在一位老人善意婉转的点拨下,终于明白了“学无止境,发愤立志”的道理。于是,他修改了对联,以表明自己发愤学习的志向。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勤学苦练,虚心好学,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12、《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诗中“压”和“低”两字非常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花很多,是首句“满”字的具体化。 1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的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

?“这个规矩”指的是闭园接待领导,领导干部所到之处,群众不能接近,领导搞特殊化。读这个句子时,要读出气愤、坚决的语气。

?彭总是一个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人。 14、“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面对儿子的苦苦乞求,爸爸不为所动,反而态度越来越坚决,他要告诉儿子:一切理由都不能成为违反规定的借口,应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 ?读这个句子时,要读出语重心长、坚决的语气。

15、从爸爸不容争辩的语气中,汤姆清楚地明白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只好慢吞吞地从鲈鱼嘴唇上取下鱼钩,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水中。

“不容争辩”“没有商量地余地”说明爸爸态度坚决。“只好”“慢吞吞”“依依不舍”写出汤姆的不情

1

愿和不舍的心理。

16、从那以后,汤姆真的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月光入水的夜晚,永远也忘不了爸爸那坚定的话语。

连用两个“永远也忘不了”说明这件事给汤姆留下了永久的回忆,爸爸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汤姆,使汤姆受到了教育,他对自己当初的行动并不后悔。 17、“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宝贵。”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是诚实和信任,因为有了诚实和信任,两个陌生的人可以消除误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诚实和信任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18、默写《大林寺桃花》 ?解释词语

芳菲:花 尽:指花凋谢了 始:刚刚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作者以桃花代替春光,表达了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之情。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间的景色与山寺的景色进行了对比。 ?诗歌后两句透露诗人对灵静、清新、和谐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9、在海边,孩子们提着小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堆城堡。

“提、拿、挖、堆”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大海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 20、大船带着孩子的梦出海,孩子的梦里有神秘的大海。

出航的大船载着孩子们的梦,孩子们的梦中有神秘的大海,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大海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大海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这句表达了孩子们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21、“胜日寻芳泗水滨”是叙事,“无边光景一时新”写春天万物更新的景象。“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了春天绚丽迷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

“走、扶、揉、回过头来说”表现了奶奶对小伙伴们的亲切关爱,表现了奶奶的慈祥、善良。 23、“有果子大家吃才甜。”分析:大家都品尝到果子的香甜,这种香甜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愉快和喜悦。 24、《给自己写信的人》体会到欧立希对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态度、忘我的精神和对亲情的重视。 25、《朋友之间》我们感受到朋友之间不仅仅要信任和尊重,还要沟通和赞美。 26、《峨眉山月歌》路线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不仅写出了月夜的江山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7、《第一朵杏花》中我们要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8、《科里亚的木匣》告诉我们: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该用变化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29、只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在生活中认真倾听,在生活中静静思考,你会发现,奇妙的世界里处处都有学问。(排比的修辞手法) 30、《宿建德江》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孤寂、愁闷的心情。 31、第19课《点金术》

?“心花怒放”写出了麦得斯得知自己有点金术时高兴的心情。 ?“扫兴”写出了麦得斯无法赏花,无法感受生活的无奈心情。

?“闷闷不乐”写出了麦得斯成为最富有的人却饥肠辘辘的郁闷心情。 ?“痛苦”写出了麦得斯失去女儿后的难受心理。 32、麦得斯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教训。

?“这个教训”指的是一味追求金钱而让他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这个教训”让麦得斯懂得了做人不能太贪心,只有珍惜、知足,才会有幸福和快乐。

2

33、珍妮想,他该多痛苦啊!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句子写了珍妮的动作、神态、心理和语言,表现了她美好的愿望和善良的天性。 ?“小心翼翼”突出了珍妮虔诚、认真、仔细、慎重的心态和神态。 ?珍妮是个天真可爱、心地善良的孩子。

34、从《黑眼睛的大红鱼》中我们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敢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35、默写《牧童》

《牧童》这首诗描写郊野辽阔的景色,表现了牧童自在快活的心情。作者看到“草铺横野六七里”,听到“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不脱”、“卧月明”几个动词的描写,把牧童回家悠闲的举动刻画得入木三分。 36、《聪明的徐文长》写了他提水过桥和杆上取物两件事,提水桶过桥巧在他利用了水的浮力,杆上取物他利用了井的深度。

37、晏子是个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人,国王是个奸诈、卑劣、内心懦弱的人。 楚国刁难挑衅 让晏子钻狗洞 羞辱晏子的身材 用“齐人本性喜欢做强盗”来羞辱齐国 晏子应对办法 两个假设推论,推出楚国是狗国 用三段论推出楚王是昏君 用类比推理出是楚国的水土不对,教化不好 38、《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中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冲击。“无穷”写出了莲叶的无边无际,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

[语文乐园中的阅读材料] 1、《我们靠自己》告诉我们:人要自信、自立、自强,不能做什么事都依赖别人。 2、《有志者事竟成》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志气,有志气的人一定能成功。 3、“手不释卷”成语的意思是手里总离不开书,形容看书、学习非常刻苦。 4、“一鸣惊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5、“掩耳盗铃”的意思是: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重点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聪明机敏 盖世无双 呆若木鸡 恍然大悟 心花怒放 闷闷不乐 漫山遍野 五彩缤纷 翩翩起舞 大大咧咧 恭恭敬敬 七手八脚 窃窃私语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无人知晓 不知所措 废寝忘食 欲言又止 自不量力 龙争虎斗 心领神会 贪得无厌 疾步如飞 稀奇古怪 欢呼雀跃 莽莽撞撞 自言自语 名不虚传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4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