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

更新时间:2024-03-30 10: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

第七组

组长:周飞飞

小组成员:周飞飞 谢飞 董媛 邢密密

纱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好坏,对纱线品质及工厂,企业的利益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对纱线进行质量检测,从而来判定纱线的等级。本次我们共做5个实验。 一: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二:纱线捻度的测定;

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四:纱线线密度及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的测定。

一.单根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1)测试原理:被测试样的一端夹持在CRE型电子单纱强力机的上夹持器上,试

样另一端施加标准规定的预加张力后夹紧下夹持器,采用100%(相对于试样原长度)每分钟的恒定拉伸速度拉伸试样直至试样断裂。测试过程记录单次值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技术指标,测试结果给出所有技术指标统计值。

(2)测试结果:平均断裂强力296.73CN 平均断裂强度16.04CN/tex 断裂伸长的标准差41.71 断裂伸长的变异系数14.06% (3)实验思考:影响强力实验测得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二.纱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

(1)测试原理:退捻加捻法是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对试样

进行退捻和反向加捻,直到试样达到其初始长度。假设再加捻的捻回数等于试样原有捻度,这样计数器上记录的捻回数的一半代表试样具有的捻回数。

(2)测试结果;特数制捻度67.608 公制捻度676.08 特数制捻系数290.79 公制捻系数676.08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从导纱勾中引出纱线时,注意不能退捻或造成纱线意外伸

长。

2.纱线捻度测试中,要经常检查允许伸长是否控制在规定范

围内。

(4)试验思考:影响捻度测试结果因素有哪些? 纱线捻度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纱线捻度对纱线性能有何影响?

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1,黑板条干法

(1)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纱线卷绕在特质黑板上,用目光对比相应的标准

样照进行评定。 但在通常情况下,因其人为目测误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2,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1)原理:利用非电量转换原理对纱条均匀度进行测定。

(2)注意事项;1.)设置的测试槽号,测试速度一定要与检测仪中选择的槽号,

纱速选择一致。

2.)在每次测试之前,将纱条从测量槽中取出。

3.)再利用“纱速选择”旋钮进行速度换挡或利用“胶辊脱开”

脱开罗拉时必须先停止罗拉转动,否则容易造成传动系统的损坏。

4.)按“胶辊脱开”按钮时,不得超过半分钟。 (3)测试结果:

次数 cv% v% 细结 粗结 棉结 1 2 3 16.63 13.10 3 14 213 15.6 12.35 2 10 8 15.96 12.59 0 15 58 (4)实验思考:条干均匀度仪测试的纱条不匀与黑板条干不匀有何异同? 四:纱线线密度及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的测定

(1)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摇取一定长度的纱线,经预调湿和调湿处理后称其重量,并计算纱线的线密度。

(2)测试结果;1】1.824 2】1.853 3】1.901 4】1.873 5】1.763 6】1.726

7】1.689 8】1.663

9】1.894 10】1.817 11】1.589 12】1.831 13】1.764 14】1.834 15】1.733 16】1.739 17】1.885 18】1.836 19】1.895 20】1.597 21】1.826 22】1.780 23】1.647 24】1.732 25】1.800 26】1.881 27】1.728 28】1.843

29】1.871 30】1.785 平均数:x=1.787 标准差:0.088 变异系数:4.91%

(3)实验思考:影响线密度测定的结果有哪些?

五.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及对照国家标准最终判断我们的纱线等级为二等纱。

实验过程小组思考与总结:

(1)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做到完全的协

助与合作

(2)小组成员在分工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有些

实验失败

(3)由于对实验步骤的不熟悉,导致有的实验

结果误差较大

解决方法:在以后的实验中,组内人员要分工

明确,团结协作,多熟悉实验步骤,争取把实验做得更精确。

通过实验我们的共同认识:

(1)团结力量大,齐心协力做事能够提高效率,

节省精力。

(2)作为组员,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意识,不能

太过个性,不能没有集体感。

(3)通过本学期的多次实验,不仅锻炼了我们的

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来我们的团队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3qr.html

Top